查看原文
其他

出炉!“在龙湾感受幸福生活”主题征文活动评比结果来了~

龙湾发布 2022-09-22

关于龙湾区“在龙湾感受幸福生活”主题

征文活动评比结果的通报

根据《关于开展“在龙湾感受幸福生活”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温龙学组办〔2021〕12号)文件要求,经各单位广泛发动、认真组织,广大文学艺术爱好者积极参与,共收到“共同富裕主题征文”145篇。经专家评审团评审,经审核,共评选出一等奖文章3篇、二等奖文章5篇、三等奖文章8篇、优秀奖文章10篇,现予以通报表彰。



一等奖优秀文章

八篇日记述衷肠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全国各地都在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进行庆祝。百年前的历史和故事,我之前只能从书本和影视剧中去了解去探寻,但总觉得那一切离自己很远,难以触及。

但几天前,我无意翻看了曾祖父的日记。那些纸张早就泛黄,有一些已经变得十分薄脆。我一张一张地翻读,才知道这里面记录了曾祖父一辈子的喜怒哀乐,他以自己所看所感所想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诚挚的拥护和爱戴之情。其中的一些文字深深感染了我,让我这个00后对党的发展历程以及祖国的巨大变化,比同龄人多一些了解。因此,我愿意把它们与读者共享、共勉。


1949年5月7日   星期六  晴

今天,随着温州的和平解放,龙湾也解放啦!我和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流泪了。

我和大伙唱呀跳呀,大家是打心眼里高兴。以前给地主当牛做马,现在翻身得解放成了新中国的主人,谁也没有想到呀。此刻,只有跳舞只有唱歌才能表达每个人的喜悦之情。

龙湾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到处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无数人和我一样,世世代代受着地主的压迫,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任人侮辱。现在好了,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后再也不会受到欺负!

回想解放前,大伙起早贪黑,在田里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却没有一粒粮食是自己的,全部要交到地主的手里,而大伙却常年忍饥挨饿。有人生病了,没人出钱请大夫来看病不说,而且还要和平常一样下田干活,不能休息,得不到任何照顾,最后就活生生病死——万恶的旧社会!

和旧社会相比,感觉现在简直就是在天国生活,太幸福啦!

感谢解放军、感谢共产党,他们对百姓的恩情大于天,这份大恩大德一辈子也不能忘!


1964年10月17日  星期六  多云

听广播里说,昨天国家成功爆炸了原子弹,这太了不起啦!谁都知道,当年就是在原子弹的威慑下,小鬼子最终投降了——哪敢想,今天中国也有原子弹啦!

手里有了原子弹,以后在国际上说话腰板就更硬了,底气也更足了。有些人老是说中国一穷二白,啥也干不成。今天就让他们看看,中国人不比任何人差,他们有的我们也都有,将来,他们没有的,我们也一定会有!

这一切,都要感谢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感谢那些默默无闻的每一位科技工作者——不过,最要感谢的,就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歌唱得一点不假呀!如果不是党的领导不是党的指挥不是党的安排,一切都无从谈起呀!

今天,是个需要特别铭记的日子,也是个值得大写特写的独特时刻。我想,不管将来到了任何时候,今天也不会被忘记,就像共产党的伟大功绩也永远会被老百姓记得一样!


1982年1月1 日  星期五  多云转晴

今天是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中央发文正式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知道,又一个新的伟大的变革时代已经来临啦!从今天开始,很多事情都将和以前不一样了,都要大变样了。但我和大伙心里明白,这种变化是必须的,也是往好的方向发展的,我们举双手赞成!这一点,从每个人喜气洋洋的神情上就能看得出来。

我今天又特意去了一次我的那块田地。我在田头久久地站着,闻到空气全是泥土特有的芬香。我脱掉鞋子,赤脚走进田里。松软的泥土把我的脚趾包裹起来。那一刻,一种奇异的感觉传遍我的全身。我感觉到那分明是一股暖流。我慢慢蹲下来,捧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嗅着。两行热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了下来。哭着哭着,我笑了。笑着笑着,我又哭了。

我望着头顶上蓝蓝的天空,我在内心大喊:我有自己的田地啦!

跟着党继续往前走就绝对错不了,新的时代新的面貌,也一定会有新的收获和惊喜!


1987 年9 月22 日  星期二  晴

我清楚地记得,去年那天是清明节,全家老少聚在一起,讨论志宏下海经商的事情。

志宏说现在深圳遍地是黄金,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他要当一个弄潮儿!

我们一个比一个担心,做生意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担很大的风险,万一赔了咋办?

志宏决心已定:“我是家里的老大,不能看着一家人就这么过下去!”

他这一句话说得大家都沉默了。

今天看来,我们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短短一年多的时间,这小子就鸟枪换炮,从头到脚完全不一样了。人靠衣装马靠鞍,西装革履的志宏举手投足间自带气质,完全是一副成功人士的模样。

我告诫志宏,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今天任何人的成功不都是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时代的好机遇吗?

志宏大声回答我:“您从小就这么教导我,我早就记下啦!放心吧,‘听党话跟党走’,我时刻提醒自己呢!绝不会给家里抹黑!”


1997 年7 月1 日  星期二   小雨

今天又是个举国欢庆的日子——香港回归啦!

我一个平头老百姓,开心的不光是这个。几个孩子都很争气:志宏的服装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在龙湾开了服装厂;志伟也争气,在部队立功受奖,入党提干;志扬今年高考,如愿以偿地考进了北京的大学。

看我们家喜事连连,有人说是我们祖上积的德,祖坟上冒青烟了,这都是封建迷信。老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是吗?

国家国家,国强才能家安,要不是党和政府的领导,不是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老百姓哪有这样的好日子啊!

我们一家人端坐在电视机前,伴随着米字旗的降下,五星红旗缓缓升起,雄壮的国歌在耳边环绕。此时此刻,身为一名中国人,我难以抑制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这是激动的泪水是骄傲的泪水也是幸福的泪水!

香港,你好,欢迎回家!


2008 年8 月8 日  星期五  阴转多云

以前做梦也不敢想呀——今天,我们一家人来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啦!

鸟巢真大呀真美呀,到了现场,感觉自己渺小得就像蚂蚁一样,就像在梦里一样,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

北京之所以能举办奥运会,毫无疑问是因为中国强大了,是因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是因为中国拥有了举办国际赛事的能力和魄力。这可是要靠实打实的综合国力来支撑呀!

此时此刻,让人不由得想要喊一声中国万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与党的英明和领导决策分不开,与党的伟大和光荣分不开,与党的奋斗和付出分不开!

当姚明举着国旗出场的那一刻,全场一片欢呼声。我也兴奋地大叫起来,好像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这就是发自内心的荣誉感呀!


2017 年11月6日  星期一  雨

十九大闭幕了,又出台不少的惠民政策。十八大以来,国家的惠民政策就一个接一个的了。

惠民政策很多,但我最看好的是精准扶贫政策。精准扶贫,不漏掉一家一户一人,这不就是全民脱贫、全面小康社会吗?

温州一直对口帮扶支援少数民族同胞较集中的地区,如四川的阿坝州、新疆拜城县、西藏嘉黎县、青海格尔木市等地,千方百计帮助兄弟地区脱贫致富,一起奔小康。在藏族、羌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致富奔小康的征程中,龙湾人的对口帮扶功不可没,而这其中,就有我和家人的一份功劳!

困扰人类几千年的贫困问题眼看就要从中华大地上消失了,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眼看就要实现了。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确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最有活力的最有生机的制度,就像习总书记说的那样,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多么自信的宣言,这是多么坚定的决心,这是多么让人热血沸腾的伟大时代!

这样的好时代好生活,我真的想再活500年!


2021年7月1日  星期四  晴

想一想就在一年前,新冠疫情的阴影还笼罩在国人的心头,各种传闻和谣言在网络上肆意兴风作浪,更有险恶者,借此攻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历史是最严明的也是最公正的。不久前,政府就庄严宣布: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事实胜于雄辩,只有把普通老百姓利益放在首位的执政党才会有这样的决定,只有心中时刻装着人民安危的政府才会有这样的言行,只有敢于力挽狂澜拥有高山大海般雄心和气魄的人才会有这样的壮举!

今天,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年的大好日子。在国外防疫形势频频告急时,中国已经基本扑灭了国内的疫情的流传。

我看惯了人情冷暖,看遍了世间百态。活得越久看得越多,就越坚信: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历经百年风云变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简简单单八个大字却是要用百倍的艰辛和付出才能做到的,是要凝聚几千万党员才能落到实处的。

我希望在我百年之后,把这些伴随了我一生的日记一代代传下去,要让一辈辈后人牢记:听党话跟党走,永远不掉队,永远做中国共产党最坚定的拥护者!


这是从曾祖父厚厚一本日记里挑选的最具代表性的几篇,时间跨度从解放到现在,里面提及的事儿,身为晚辈的我,有些是亲身经历的,有些没有。但通过这些日记,我却能感受到在党的带领下,龙湾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了解了祖国的辉煌发展历程。

这本日记,让我对党的感情更深,让我对祖国的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让我更爱我的祖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我伟大的母亲!

作者:胡实业  魏松



父亲的四次搬家

今天,当我们行走在龙湾的村居田间,独门独院的“小洋房”比比皆是,远离喧嚣的宁静引来人们羡慕的目光;走进一个个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人性化的设计、完善的配套设施,让人们充分享受现代人居环境;走进居民家中,舒适、实用的家居装饰展现了人们绿色环保的居家理念;在龙湾中心区,一幢幢现代化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呈现出新的气象……

房子,人们赖以生存的栖居地。改革开放40余年,我们的住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龙湾百姓不同时期的住房各不相同,从改革开放之前因居住低矮老屋而“忧”其房,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居住条件逐步改善,实现居者“有”其房;现在,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优”其居成了我们追求居住品质的更高目标。

住房是凝固的建筑艺术,也是见证百姓生活变迁的物证。父亲的四次搬家,让他真切地感受到,房子已不单单是居所,是我们对幸福最直接的感知。“我们每个人对住房变化的感受不尽相同,每个家庭的住房故事也各有特色。我们家住房的变化,其实是改革开放40余年住房变化的缩影。”今晚,父亲说起住房的变化话匣一下打开了。

我出生在改革开放的前夜1977年。那时候,我家住房十分紧张。记得那时我们一家祖孙三代14口,住在总共面积不到50平方米、祖辈留下的木制结构的老房子里。父亲回忆说:“那时候,我们一家老少挤在一间半房子里,大家要住上下铺;一大早起来,上厕所要排队。尤其是到了冬天,由于房子的密封性很差,大家经常冻得睡不着觉。”“那时农村这样的房屋很普遍,一般是一家老少一起吃、住、生活。屋里也没有什么家具,客厅一张八仙桌、几条长凳,卧室一张床、几个木箱子,梁上顶多拉根电线,装个灯泡。道路没有硬化,屋里屋外的地面都是泥,离开家门槛,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

“以前,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对住房根本没有什么高的要求。”父亲感慨万千,他用“满天星”三个字来形容当年的住房,茅草房和平瓦房交叉着像星星点缀在永兴下垟街周边,百姓过着“天光开门风扫地,黄昏关门月当灯”的艰苦生活。“那个年代,国家提倡的是先生产,后生活;高积累,低消费,对住房的要求不高。”父亲回忆道。

1981年,父亲花了400元在本村南沙田买了一块地基,用省吃俭用下来的7000元建起了二间二层平瓦房。平台还是用条石,屋顶用瓦片构成的,当时很少用钢筋水泥。1983年搬入新居,居住条件有所改善,从木结构“蜗居”,到享受“上天落地”楼房。这时一家6口人终于有了一个可以舒舒服服睡觉的地方。“当时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家庭,一般能建二三间小瓦房。条件稍微再好一点的家庭,建好瓦房后还用石灰浆将屋里的墙面刷白,这在当时已经是很不错的了。无论是层高还是结构,与现在的房子根本没法比。”父亲告诉我们说。

1998年,父亲于永强大道永中加油站旁购买了一间地基,开始了第二次建房。二年后,全家搬入新房,这是父亲第二次搬家。新建的楼房层高了,窗户也大了。而且,楼房里地面全变成大理石的,比原来干净了许多。还有厨房间也贴上瓷砖,用瓷砖装饰房子,反映出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此时,住房不仅外观新颖漂亮,而且室内装璜考究、设施齐全、美观舒适。“想想过去我们一家几口人挤在小小的老房子里,台风一来,我们就提心吊胆。现在可好了,住在这样的‘洋楼’里,心情也好多了。”父亲朴素的言语道出了我们生活改变。

“搬入新房,我们第一次用上了抽水马桶,原来的房子没有下水管道、不能装抽水马桶。想当年,马桶满了,要两个人从家里抬到老远的田边粪坑倒掉,再到河边用竹刷清理,很不方便又臭气冲天。用上了抽水马桶,感觉我们真的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了。”“当年有亲戚来我们家坐客,看到一排排六层楼时,不禁叫出声,‘好高的楼啊’。”父亲非常自豪地回忆着。他用手比划着,兴奋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龙湾百姓住房的选择面也越来越多了。一个家庭拥有多套住宅已不是新鲜事,不少家庭将原来的住房出租,参与房产投资,到环境较好、设施齐全、交通便利的中心区域购买第二、第三套房居住。2014年9月,为了照顾俩侄儿上学区初中,父亲有了第三次搬家,搬到了龙湾中心区江锦家园。

    龙湾中心区面积由原来的2.55平方公里扩展到现在的50平方公里,中心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万康锦绣园、锦绣江南、绿城海棠湾、雍锦园、雍华园、奥体城、龙湾首府等一批精品楼盘拔地而起,龙湾居民的居住条件已不断改善。区实验中学、外国语小学、龙湾一小、龙湾二小等文化教育配套设施建成。区规划展示馆、区图书馆、区文化馆等城市配套的完善,附二医瑶溪院区、市委党校、城市大学、温州奥体中心等项目的落户,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功能的提升。万科、绿城、置信等知名地产的进驻,也让龙湾城市中心区的地产有了质的飞跃,人口集聚再次掀起高潮。多数小区配置中心会馆、幼儿园、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等设施,可谓一应俱全。现在的龙湾,这些住宅区及其配套设施以多样化、节约化、园林化、人性化为建设标准,融合环保、绿色住宅设计理念,使百姓的居住环境将更加舒适、环保、美观、方便。公寓式住宅、小区概念以及物业管理已被龙湾百姓广泛接受。

近年来,随着龙湾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政府也加大了对农村旧村改造、村庄整治建设的力度。在农村,一幢幢新楼房随处可见,别墅也屡见不鲜。去年7月,俩侄子均考上了龙湾中学,住校了。让我们意外的是,父亲提出想要搬回永兴下垟街老家居住。“在老家建房成本低,住宅可以建得宽阔,再加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水泥路延伸到我们家门口,已拉近了我们城乡间的距离,我们的生活也变得十分方便。”父亲对四个子女说。目前,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超过80多平方米,许多百姓在自己的旧宅基地上拆建起四五层小楼房,有的还建了别墅、花园式房子。于是我俩兄弟商量着拆建父亲1981年的老房子,建成“小洋房”,精心装饰,于年初让俩老搬回“老根据地”颐养天年。

    69岁的父亲第四次搬家了。二间五层“小洋房”,足足有400多平方,父亲和母亲俩老住第二层,其他各层都不住人,用作出租和储藏之用。与原来的瓦房相比,新建的楼房层高了,面积也大了,有宽敞的客厅,偌大的卧室,装修一新的厨房,各类电气设备一应俱全。去年,新房装修时,父亲天天在现场监工。“现在我们对住宅的空间要求已不再停留在面积大小上,而是更注重立体空间的开阔感。大空间,大窗户,色彩朴素、协调,讲究实用性。”父亲装修时的要求。

父亲接着说:“现在的我们对住房的需求在不断提高,除了考虑住得下,住得宽外,更多考虑是住得舒心,过得顺心。”原来父亲搬回老家更多是考虑精神方面的需求,当时我们还想不通父亲为什么要搬回老家居住。现在想想,他们老人有老人的想法,他们思虑的是对的。因为老年人有老年人生活方式,他们也有他们的“伴”,他们也有他们的精神需求,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全力支持他们。父亲笑着说:“我们老年人现在也要从安居,到追求居住品质。”现在的父亲,早晚会去永兴一小操场或附近公园锻炼一下身体,白天时不时会去找当年的玩伴聊聊天或下下棋,不间断参加一些老年人组织文体活动。看他每天乐开了花,比原来的生活更加充实了。一有空闲时光,他还下田地种些蔬菜瓜果,偶尔打电话来,让我去他那里拿。

更让我们意外的是,父亲补充说道:“十几年前,一些搬到温州城里、永中等地的老年人,也纷纷要求搬迁回到老家居住。我们村里就搬回好几对老人,大家可高兴了,又可以在一起唠家常了。”“现在,我们农村的住房成了‘香饽饽’,一些‘城里’来游玩的年轻人,非常喜欢这里的田园气息,看到我们宽敞舒适的住房条件和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都羡慕不已。”如今,龙湾农村已成为“城里人”羡慕的居住地。


作者:朱继亮



遇见教育的美好

——感受龙湾教育今昔之变化

连日来,浸润在温暖教育中的我,一直在探寻幸福的密钥

你不可想象,从民国到解放初期,永强到茅竹岭西面那头的状元蒲州,小学不过几所,中学要到城底读的,老一辈的高中要去头坨寺的勤俭中学读,昔日乡村学校不是祠堂就是佛堂或教堂,一穷二白的乡村,教育资源短缺是当今所不能体会的。

如今,龙湾的品质教育,中小学幼儿园数量达到近百所,数量和质量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父辈时代:水泥板桌凳

从父辈口中了解到,老家的沙南小学,1968年在原五老爷殿位置建造村委会大楼,当时称会计室,五间二层,楼梯在南侧,楼下两间就当教室,还借用陈东洋家中堂作为一间教室。

1970年9月正式从蟾钟小学分离出来而创办的沙南小学,刚创办仅有两个班,一年级23名,二年级18名学生,后来一年一个级段招一个班。教学仪器及其简陋,仅有教学圆规、三角板、小黑板。学校一切物用靠自力更生。老一辈回忆,记得教室只有水泥桌子,凳子是学生自己带的。后来学生增加,会计室楼下教室不够。

1972年村领导决定在南案墓地开辟出一千多平方米的校址,建筑了一幢平房教学楼,三个教室一个办公室,坐北朝南,四周没有围墙,开窗就见坟墓,或者稻草棚盖的棺材。村经济相当困难,建筑材料简陋,横梁用的都是茅竹,还是不够,三个高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依然在会计室楼下。那几年老师还是两地跑的,路是泥泞路。桌子不够,有些教室桌板是水泥板的,凳子也是水泥板,长长的,可以坐8个学生,水泥板凳脚是用砖砌的。学生衣裤都不补丁又补丁,不可想象到隆冬,屁股是如何经受住的。

课间,学生们课间活动快乐的,你追我逐,常常跑到阴森森的墓地草丛间,而学生是不怕鬼的,俗云“出生之犊不怕虎”。这样一直到1976年打倒“四人帮”,条件逐渐得到改善。那时,一些辍学的少年、青年,都纷纷报名,领取夜校教材,参加夜校学习,各个村级小学都承担成人扫盲班,时间安排在夜晚。

1974年在西侧建造2间教室,坐西朝东。这样把会计室的低年级班级都集中在一块。那时教师特别缺,高中初中毕业就来校代课,有的当兵退伍回来代课。                               


80后 90后:70人挤在一个班

八九十年代比起五六十年代,教育环境明显改善。当时由于学生多,教室都是“挤”,似乎见怪不怪。

2000年,我在永中一小读小学,那时候老师上课基本上是用黑板教学,偶尔出现一下“高科技”的投影仪教学 。投影仪那时候其实就用类似ppt的打印版透明卡片,那时候不想现在电脑上ppt切换这么方便,需要老师手工更换卡片继续教学。一直到小学六年级,电脑教育才开始慢慢使用,不过不是每节课都能听到的,那时候叫电脑公开课,只有优秀的班级才有机会可以体验到。

还记得我们小学人数特别多,一个班级72人,在现在30-40人的班级比较起来,简直不能想象那嘈杂的场面。尤其夏天,72人拥挤在一个小小的教室里面,只有2台吊扇卖力地转动,身上的汗臭味充斥整个教室。冬天,刺骨的寒风呼呼叫,老式的窗户压不住寒风,冻得人咯咯发抖,我们都会拿几本厚厚的书补住窗户缝内,抵御寒风的来袭,不过大多同学手指基本上还是长了冻疮,疼痛难忍。一到下课,大伙儿最爱玩的就是“挤油”了,那时候教师门口就是走廊,没有任何窗户,冬天想在外面玩耍只能一堆人对抗式的“挤油”活动才能出一身热汗,抵御冬天的严寒天气。

我们小学时代的课桌椅,大部分是老式的90年代学长学姐们留来的,课桌椅很拥挤,以至于不得和旁边的女同桌划个“楚河汉界”不能越界超线,因为根本没有多少空间放得下书包和学习用品。老式的课桌椅上,就像甲骨文式的文字和涂鸦画,记录着每一届学生的历史,稍微一刮,那课桌的老树皮都掉了好几层。以前的椅子,大部分四角都不平整,随时可以摇摆的,我们经常折个三角纸板垫在椅子下面,才能安稳上课。过去小学,我们的操场来回一圈大概也就200米,最多就是篮球场,像现在的学校能够拥有一个绿草如茵的足球场简直是奢望。

中午的饭菜,都是我们值日同学轮休去食堂拿饭菜和餐具,在教室吃,不像现在有明亮宽敞的食堂。


当下和未来:多媒体教学,3.0时代

温州城市向东发展,由瓯江时代迈向东海时代,东大门龙湾硬件和软件建设显得更为重要,软件最主要的学校教育。

如今,龙湾的教育设施建设发展,已经进入现代化的阶段。作为教育系统工作人员,我也去过不少新办的学校。从过去黑板粉笔教学到如今多媒体投影,立体化教学,多媒体形象、直观、大容量的特点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现在教室都有充足空间,为班级平均孩子提供非常宽敞的学习和活动场所,同时配备大玻璃窗、互动式电子白板以及学生的储物柜,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在教室进行学习活动。除了每个年级有固定教室外,各个课程科目也有专门的教师,除设备完善的教室之外还配备各类多功能教室,让他们挖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并有专门的空间供学生们学习及发展自己的爱好。比如书法教室、航模教室、学生劳动基地等等。

在学校食堂建设方面,餐厅宽敞、明亮极具现代化,学校参考专业营养学家的意见设计餐单,确保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能获得丰富的营养,多样的菜品保证了学生们的营养需求。

在体育设施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校拥有完善的体育运动及课外活动设施,标准室内游泳馆、标准足球场、田径运动区域、标准篮球场和网球场。

在艺术表演方面,学校为了更好地展示学生的舞台表演,礼堂配备了顶尖的音响、专业的灯光及声控设备。拥有各式各样的先进音乐室及声效制作室,同时也有供独立练习及小组排练之用的专业音乐教室。

在学校四周环境方面,也大大改善,从我们过去窗外工业污染的黑河流和皮革空气到现在鸟语花香、河流清澈,校内的教学楼都是园林式的设计风格,从过去单纯的教学用楼到如今高端化休闲化的教学楼,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新的环境中保持愉悦心情。

2021年,龙湾教育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力打造温州东部未来教育创新区,聚力建设温州东部教育新高地,牢固树立“品质教育看龙湾”标杆形象,当好新时代温州人精神的践行者,当好“重要窗口”的展示者,为龙湾“一区五城”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在龙湾,我们切实感受到了“品质教育”带来的“红利”,感受到现代化教育设施带来的幸福。

不久的未来,龙湾教育将牢牢瞄准“航标”、掌好“罗盘”、点亮“灯塔”,劈波斩浪驶入品质教育3.0时代。


作者:徐拓




获奖文章



资料:区社科联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