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走过30年·迈向新征程”威海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精神解读

2017-09-28 威海日报

在举国上下热烈庆祝建国68周年、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日子里,“走过30年·迈向新征程”威海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如期召开。



回望过去,展望未来,5797平方公里的威海土地上,280多万威海人愈加强烈地发出同一个声音: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创新发展,奋勇争先。


统一人民意志、擘划威海未来,“走过30年·迈向新征程”威海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再一次响亮提出:咬定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这个目标不动摇,咬定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卓越城市这个目标不动摇,咬定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这个目标不动摇。


这是一个个意蕴丰富、分量沉实的目标,凝聚着威海城市乘风破浪、勇立潮头的责任与担当,体现着威海百姓创新创业、追求幸福的殷切期盼。


抚今追昔,还有什么比奋斗目标更能激发全市人民的干劲?地级威海市成立30年来,特别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全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威海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展望未来,实现既定目标,既要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又要抓住关键、实施重点突破。当前,核心任务是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既是我市的重大挑战、重大机遇,也是重大责任、重大使命。


抓住机遇,就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错失机遇,就会被兄弟城市甩在后面。心怀对发展、对人民、对城市、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威海再次出发——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找准突破口,打好优势仗,努力在全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打头阵、当标兵,为威海未来发展积聚新动能、厚植新优势。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形成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


经过30年的奋力拼搏,我市工业主导地位凸显,现代服务业快速突破,现代农业高效发展,海洋经济提档升级,全市产业体系日益完善,多项指标排在全省前列。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其他城市一样,我市也站在了新老产业交替、新旧动能转换的“当口”。在新的起点上,我市将以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部署为抓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是核心。为此,大会明确提出,要把培育壮大特色产业作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深入实施“产业强市、工业带动、突破发展服务业”战略,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为新旧动能转换夯实基础、强化支撑。


新旧动能转换,宏观上讲就是“调旧育新”齐手发力,实现全市产能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转变。破解企业当前面临转型升级的共同命题,关键在于做好产业优势提升文章。


接下来,我市要加快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绿色化改造、服务化延伸,以两化融合、质量提升、节能环保、安全生产等为重点,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努力实现传统优势产业脱胎换骨、活力迸发。要深化蓝色经济区建设,积极推进海洋经济转型升级,进一步放大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值空间,尽快实现由渔业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要行品牌立企之策、走质量强市之路,大力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支持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进一步擦亮“老字号”,努力打造名牌企业、百年企业。


新旧动能转换,不仅要“调旧”,有中出新,更要“育新”,无中生有。新兴产业培育上,我市将以碳纤维产业园、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业园、医疗健康产业城等高端产业园区为载体,按照“一园一特色”的思路,高起点抓好园区规划建设,创新运营管理模式,精心谋划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尽快拉长补全产业链,推动新兴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


在当前新旧动能转化的浪潮中,不能把新、旧动能简单割裂开来。应该把新动能和传统动能提升改造结合起来,还可以形成混合的动能,共同推进新的经济结构形成。今后,我市将在产业融合发展中,主动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服务业与制造业、旅游业与上下游产业的融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军民融合,积极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活力。


市经信委将推进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中国服装设计创新集成平台、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三大平台”创建,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开展企业上云专项行动,培育一批单项冠军和龙头企业,做好产业跨界融合的大文章,不断推动制造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集聚新动能、厚植新优势,还必须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保障。接下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将进一步保护和激发企业家精神,坦荡真诚地与企业家打交道,真心实意地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务实的服务,努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重大工程的决策部署,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战略性转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会后表示,市经信委将紧紧抓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以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为契机,在全国全省的大格局中推进以“四新”促“四化”,加快新材料及制品、新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海洋生物等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扩容倍增,推动先进机械制造、健康食品、精品纺织服装及皮革制品、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船舶与海洋装备等五大传统优势产业脱胎换骨、焕发新机。


强化科技创新,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强力引擎


科技创新是各方面创新的核心和基石,也是威海一直以来的执着追求。


近年来,威海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建立起企业为主体的基础创新体系,大力培养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朝着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大步迈进。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必须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统领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

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作为。要想在全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打头阵、当标兵,科技创新必须勇立潮头、走在前列。何处着手?会议提出,要坚持从威海实际出发,瞄准最具备基础、最迫切需要、最可能突破、最具牵引带动作用的领域集中发力。具体来说,就是全力突破重大科技平台,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为人才创新发展提供完善可靠的制度保障。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是要用好创新这把‘金钥匙’,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根据会议安排部署,我们将把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重大事项作为重中之重来抓,着重抓好自主创新能力、协同创新能力、县域创新能力、科技服务能力这‘四个能力’的提升,推进产业、平台、项目‘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切实增强创新驱动的核心引领作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重大科技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会议提出,要全力以赴加快工信部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国家制造业(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创新运营管理模式,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争取尽快取得实效。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吸引更多高校院所来我市设立研发机构和科技园、创新园,加快打造立足山东半岛、面向日韩、以“两化”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区域创新中心。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由市发改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关于建设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经通过,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路线图敲定。

根据《意见》,威海市将整合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各类创新资源,形成“一中心三平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创新研发格局,打造立足山东半岛、以两化融合为特色的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到2018年,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到2020年,“一中心三平台”体系形成并高效运转,创新动力、活力和能力明显增强。

“我们将全力助推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加快建成,集中科技资源支持工信部威海电子信息技术综合研究中心、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哈工大创新创业园三个平台基础上,加快争创碳纤维等一批省级创新平台,加速形成‘1+3+N’格局。”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时下,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必须坚决破除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让企业从创新中受益、在创新中发展。

骨干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要充分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布局行业科技创新中心,瞄准行业前沿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努力打造一批拥有市场主导权、代表威海形象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金融在整个产学研体系中担当着服务者角色,发挥的“推进器”作用日益显著。可以说,有了金融的介入,才能更好地使产学研的合作项目顺利进行,直至成功。

着眼于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威海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会议提出,要加快建立金融、资本、基金与科技融合的平台,大力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的因素。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必须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会议指出,按照“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引智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贯彻实施好英才计划,为人才创新发展提供完善可靠的制度保障,让威海成为名副其实的创新创业活力之城。


“我们将全力争取获批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突破国家农高区、国家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等国字号争创工作,争取更多政策红利。”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


全面深化改革,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动力支撑


创新需要改革,改革就是创新。


全面深化改革,既是事关中国改革发展、自上而下的战略抉择,更是实现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的现实选择。


作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特别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出台改革文件340多件,完成各领域改革任务600余项,政府简政放权取得实效,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农村三项改革基本完成,改革红利得到充分释放。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当前,我市正站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发展节点,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只有把全面深化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以更加坚决的态度破除瓶颈制约,才能最大限度释放和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顺势而为、应时而动。


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市委把研究部署深化改革作为一项重大任务,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围绕市域一体化、产业强市、科技创新、开发区建设、民生保障、生态保护等重大问题进行探索创新。


9月4日,威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改革文件中,就有《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方案》。


按照要求,今后,我市将在健全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严格执行生态环境责任追究制度;探索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融”的新模式、新路径等方面持续发力,进一步把威海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在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生态环保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领先优势,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成为我市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所在、优势所在。


会议要求,要突出优势领域抓改革,时刻保持不进则退的危机意识,打破惯性思维和路径依赖,认真分析研究加快突破的措施,自我加压、自提标准,努力在优势领域持续实现率先发展、引领发展。


 与此同时,要着眼补齐短板抓改革,善于发现问题,静下来心来分析原因、钻研政策,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办法。坚持用好“拿来主义”,认真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做法,引进吸收再创新,有效破解我市现阶段发展的制约难题。


聚焦关键环节抓改革也是此次会议的要求。改革试点是国家和省突破关键环节改革的重要抓手。近十年来,我市从抓重点领域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先后争取国家、省级改革试点62项。


站在新起点,面对新任务,我市正以更高的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把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扩大对外开放,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激发活力


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既要靠改革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还要靠扩大开放,广泛借助外力。


9月26日,省委、省政府在济南召开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要求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扩大对外开放。全市上下要借助这一东风,为新旧动能转换打好基础。


作为全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威海的优势在开放、出路在开放。近年来,我市积极融入国家开放战略,大力推动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对外开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的部署。在“一带一路”布局中,威海具有独特的节点优势,特别是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威海由对日韩开放的桥头堡变成了连接东北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


坐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通道优势的威海,既要以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为依托,积极推动对韩民间经贸交流,大胆利用韩国技术、资本和项目,大力引进医疗、美容等韩国优势产业,进一步放大对韩开放优势。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做好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对接,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的战略互动,加快构建陆海统筹、内外互济、特色鲜明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在建市30周年之际,市里召开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意义重大。对外开放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发挥着引领创新、倒逼改革、催生动能、促进合作的关键作用。”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大会和全市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动员大会精神,用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威海优势推动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把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平台,加快优势产能转移和境外并购,以走出去带动更好地引进来。

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发展新业态,深挖外贸增长潜力,跨境电商产业园、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一定成果。

紧紧围绕不断增创对外开放新优势、助推新动能加快成长的目标,要全面推动对外贸易由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加快转变,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培育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新业态。扎实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加强政府服务和政策支持,引进更多代表未来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以及人才团队和先进技术。

按照会议部署,市商务局将把招商引资、招商引智、招才引技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以新技术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优质项目带动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把培育、壮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有效手段,积极争创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打造新型商业模式,促进内外贸跨界融合。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离不开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复制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成熟经验做法,不断健全完善同国际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开发区“二次创业”,探索推行大部制、薪酬制等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我们将深入推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建设,加快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落实好我市《关于扩大开放促进招商引资的实施意见》,把用好试点政策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有力保障,为把我市建设成蓝色创新城市、医疗健康城市、高端智造城市、时尚创意城市贡献力量。”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深化作风建设,为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根本保障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不仅是产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工作态度、工作作风问题。


威海的发展,得益于“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概,更离不开“争当排头兵”的拼搏实干。


地级威海市成立以来,特别是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威海市高擎“争当全省‘走在前列’排头兵”的旗帜,以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闯劲,以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韧劲,开创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踏上了实现现代化幸福威海建设新跨越的新征程。


当前,各地你争我赶、竞相发展的态势越来越激烈。如果不坚持更高标准、更大目标、更快速度,必然会面临标兵越来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甚至被赶超的境地。


时代把威海再一次推到发展的前沿阵地,责任使威海再一次坚定“走在前列”的全省站位。


“提升发展标杆”“主动担当作为”,是本次会议提出的要求。号令既出,我们必须自觉把威海工作放在全国全省大局中找定位,提升发展标杆,提升工作标准,提升精神境界,强化“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意识,咬定目标不放松,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善做善成,推动各项工作争创一流水平。


7月18日,省委、省政府《关于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印发后,引起全市各级干部的广泛关注。《意见》的出台不仅是改革创新干事创业者的“护身符”,更是催人奋进的“发动机”,此次会议的要求与之完全契合。


闻鼙鼓而思良将,敢担当方有大作为。按照会议要求,市直各部门进一步树立创新意识,通过工作机制创新,加大干部能力培养力度,从而更好地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服务全市经济发展。


“我们进一步健全了考核评价正向激励机制,调整优化内部绩效考核办法,注重在政策引进实施、重大项目推进、矛盾纠纷处置等工作一线和完成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考察评价干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市经信委组织全体干部坚定担当意识,打破传统思维定势,跳出条条框框限制,用新视角分析新情况、用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加快推进工业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提高全市智能制造的整体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切实增加工业有效投入。


成绩令人鼓舞,目标催人奋进。带着“走在前列”的勇气与信心,威海的发展航船再一次鼓起强劲的风帆,开启充满希望的崭新征程。


zhuan发让更多人知道~~

编辑:刘瑜 

猜你喜欢


【重磅】@全体市民 国家(威海)区域创新中心建设路线图敲定!


【聚焦】山东高中教育又有新变化!每4个班增1间选修教室


【关注】这4类人今年确定要涨钱!看看有你吗?


【扩散】威海近期11条公交线路调整,小心坐错站!


【提醒】威海人快看,这项保险金标准要上调了!


【文明】《君子之道格言》之 君子进取之道(3)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