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史|古代的“官二代当官”

2016-04-30 领导文萃
点击上方“领导文萃”可订阅哦!


一场争当“挽郎”的风波

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的弟弟李业死了。礼部侍郎贺知章负责给李业的葬礼挑选“挽郎”,不料在这个小问题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长安城内因此爆发了一场群体性事件。

所谓的“挽郎”,就是出殡时牵引灵柩唱挽歌的人,算不上是什么好事,但给帝王当挽郎就不同了,报酬优厚。治丧结束,吏部要登记挽郎的人事材料,分官配职。也就是说,挽郎当完就当官这就是给皇家抬棺材的报酬。因此,每次帝王葬礼的挽郎无不集“一时秀彦”,满眼看去都是达官显贵的子弟(官二代)。普通人家的子弟根本不能染指。比如东晋南朝时期,帝王后妃的挽郎,规定要是六品以上公卿大臣的子弟。到了唐朝,十三四岁的公子哥就能选上挽郎,踏入仕途,比寒窗苦读轻快得多了。因此,听说薛王李业死了,长安城内外的官员子弟们跃跃欲试,争着要当挽郎,要挤入“后备干部”的队伍。

贺知章自然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愿望。而他最后挑中的挽郎人选,也不可能让所有竞争者都心服口服。于是,未能入选的官员子弟们群情激奋,大骂贺知章不公,跑到礼部大吵大闹。情绪激动的公子哥们还到处找贺知章,要痛殴他。礼部吏员们惹不起,紧闭礼部大门。公子哥们就堵在衙门外高声叫骂,不少看热闹的人也跟着瞎起哄。为平息局面,贺知章在礼部衙门内搭了个梯子,爬上围墙,趴在墙头上喊:“诸君且散,见说宁王亦甚惨澹矣!”意思是说:“大家别着急,听说宁王的病情也很危急了!”“宁王”是唐玄宗的大哥李宪。当年,李宪主动让贤,把太子宝座让给了三弟李隆基。李隆基当上皇帝后,对主动让位的李宪优待有加。贺知章的潜台词是:李宪死了,葬礼会更隆重,挽郎的数量会更多,大家都还有机会!    

聚集的公子哥们听贺知章透露如此宝贵的小道消息,纷纷散去,回家等宁王李宪的噩耗去了。只是不知道,病中的李宪知道了,作何感想?    


西汉的“任子制”

这个故事里的挽郎,为官僚子弟直接当官提供了便利渠道。中国古代始终存在官二代当官的制度便利。秦汉以后,“世卿世禄”作为一项制度已经寿终正寝,但阴魂却一直没有消散。西汉就确立了“任子制”。

所谓“任子”,顾名思义,就是任命官员的子弟当官。西汉的这个制度有两个标准:第一是官员级别必须是二千石以上,而且任满三年。二千石是地方太守、中央三公九卿的级别,属于高级官员。第二个标准是任子的对象是“同产若子”,必须是高级官员的儿子或者侄子。至于才能、品德等,都忽略不计(不以德选)。西汉著名爱国者苏武,就是靠任子制当上的郎官。他的父亲苏建是卫青的战友,官至代郡太守,符合条件。

任子制在实际操作中日渐朝着便利官员的方向发展。比如制度没有规定任子的数量,于是高官们的子弟纷纷入仕。汉元帝时的宠臣史丹,史载“有子男女二十人,九男皆以丹任并为侍中、诸曹”。九个儿子都通过任子制当上官,可见这项制度执行起来不严格、不严肃。而大权臣霍光,则因为同父异母的哥哥霍去病是骠骑将军,在十几岁就被任命为郎,很快升迁为诸曹侍中。他显然不符合“同产若子”的标准。

汉宣帝时的御史大夫陈万年,靠上下钻营、溜须拍马升迁,病中把儿子陈咸叫到床前传授经验。他耳提面命到深夜三更,还喋喋不休,陈咸直打瞌睡,差点碰倒屏风。陈万年大怒:“你老爸教导你,你竟然睡着了。为什么不听我的话?”陈咸说:“我都知道你的意思了,无非是要我如何谄媚奉承。”陈万年见儿子懂得了自己真传,这才不说话。就是这样一个品行不端、声誉欠佳的大臣,也让所有儿子都通过任子制当上了官。

  唐宋的“恩荫制”

任子制到隋唐,换了个名字,叫做“荫”。这个字传神地继承了任子制的真髓,大树底下好乘凉,官二代背靠老子的树荫。   

盛唐时期宰相姚崇本名姚元崇,父亲姚懿曾任嶲州都督,可以受荫直接当官。但姚元崇觉得靠父亲的恩荫,靠给人抬棺材当官,有伤自尊。他事后未去吏部登记,而是改名姚崇参加科举,高中进士,当上了官,传为佳话。但是像姚崇这样的官二代毕竟还是少数。唐代恩荫风气很盛,人数很多。唐朝确定了科举取士制度,后人似乎认为科举是唐朝选录官员的主要渠道。其实不然,唐朝科举录取的人数很少,每次数十人,且考期不固定,远远不能满足官场的需要。恩荫是更常见的官员选录渠道。

通过恩荫、科举入仕的官员群体,引爆了唐代的党争。中唐的“牛李党争”除了政见分歧外,牛僧孺一派多科举入仕的官员,李德裕一派多官二代,双方党同伐异,存在很浓的“恩荫-科举之争”。

李德裕的祖父李栖筠是唐代宗时期的御史大夫,其父李吉甫恩荫入仕,为驾部员外郎。李吉甫后来当到宰相。李德裕很为自己的家世自豪,不喜欢和出身普通家庭的读书人一起科举考试。他当官之初,有个科举出身的李姓同事,和他官职相同。一日,有个举子行卷(读书人向名士官员投递文章,希望得到推荐),将二李搞错了,误投给李德裕。没几天,那个举子来要回了自己的文章,说:“这是投给进士及第的李大人的,不是给您的。”李德裕顿时万分尴尬,据说落下了心理阴影,此后一味排斥科举出身的官员。

宋朝有读书人的天堂之美誉,文官福利异常优厚,恩荫制度得到了畸形发展。首先是不论品级大小,是个官员就有恩荫特权。其次是恩荫的对象极广,除了子孙,还可以恩荫“期亲”、“异姓亲”、门客等等,相当于七大姑八大姨、家庭教师、管家门丁都可以当官,真的称得上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第三,恩荫的法定数量壮大,宰相可荫10人,执政荫8人,侍从荫6人,中散、朝议大夫等散官可荫3人。在法定之外,常常有“特荫”。比如遇到重大庆典,朝廷会给所有官员增加一个恩荫的名额,算是发放福利;又如某大臣去世,朝廷念其“勤勉王事”或者“清正廉洁”等等,临时允许恩荫若干亲友为官。

明清的官员选录,完全以科举为正途。录取的人数也多。恩荫入仕成了异途、支流,不再那么拿得出去了。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4年第一期)    

稿件来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调查|沟通|品读|言论
阅读:让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荟萃领导艺术
弘扬领导文化
创新领导思维
提升领导能力长按二维码,即刻关注
微信号:
底部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期待您的评论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