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为政者“生命的境界”
张载“横渠四句教”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种何等境界追求!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强调对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双重追求,主张“修身”与“为政”的融合,“学问”与“事功”的融合,“成己”与“成物”的融合,在本质上体现了“入世的情怀”和“生命的境界”的双重融合。儒家强调“三不朽”的追求,即“立德、立功、立言”,乃是一种人生的大文章。
冯友兰曾提出著名的“人生四境界说”,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给出了一个不断升华的四境界: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儒家的真精神强调的正是“入世的学问”和“生命的学问”,是一组由自我、社群、自然、天道构成的不断拓展的同心圆。儒家哲学的智慧体现的是成己成物之学,是修己安人之学,是明体达用之学。天地境界也是中国人的文化信仰所在,在天地之间要写一个大写的“人”。王阳明从小追求“理想境界”,他不满足于私塾先生“科举求功名”的回答,直指本心,“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追求圣贤境界才是王阳明的人生理想所在。所以,他后来特别强调“圣学只是一个工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一生追求“致良知”的生命境界。诚如文天祥所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他追求的乃是“以身殉道不苟生,道在光明照千古”的生命境界。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主张对于生命境界的追求,追求的乃是一种仁义天下的精神,一种民胞物与、以百姓心为心的情怀。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孔子答:“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儒家强调的精神乃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追求的是一种不断拓展的大生命境界。历史上,范仲淹的“忧乐情怀”,郑板桥的“以竹喻情”等都是生动的实践写照。范仲淹乃是一代名臣,名垂青史,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后世为官之道影响深远。郑板桥一生为官敬民爱民,他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流传至今。程颢在《定性书》中提到君子为政的生命境界:“夫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物而无情。故君子之学,莫若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可以看出,儒家主张“为政以德”的境界追求乃是一种“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理想境界。人生的成功不仅在于“事业上的成功”,更应当突出“人格上的成功”。我们今天汲取传统从政修养的目的,既不是为了要求功名富贵,也不是寻求所谓简单的感官快乐,而是在根本上要寻求一种身心的和谐,获得一种“文化的生命力”。
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独独标举“莲花”,他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芋蔬可卒岁,绢布是衣食,饱暖大富贵,康宁无价金,吾乐盖易足,廉名朝暮箴。”儒家追求的这种生命境界特别注重内心精神的追求,主张以“仁德之心”,超越日常生活的困境,在不断的为政实践中,不畏艰难,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勇于进取,从而实现自我的生命境界追求。中国传统从政修养学说强调,要以这样的生命境界追求去影响后人,教育子孙。“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南朝徐勉)曾国藩在家训中多次谈到:“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尔等)为大官,但愿(尔等)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予自三十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宦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可恨,故私心立誓,绝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惟天下至诚,能胜天下至伪,惟天下至拙,能胜天下之巧。”
中国传统从政修养是一种为政的修养,更是一种生命的智慧,为何很多人最后走向了“身败名裂”?可见“保初节易,保晚节难”是一种更大的智慧。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八期)
稿件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