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中国能否确立大国地位取决于国内改革政策
我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过程中,有三段时间遇到的困难较大。第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第二次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第三次便是当下,其原因包括内外两方面。
从国内看,主要是改革开放已进入一个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新阶段。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阶段已经结束,正进入一个中速、甚至是相对低速增长的阶段。第二,在经济发展之后,财富的分配问题日益突出;社会贫富分化和利益集团的出现,使这一问题更趋敏感。第三,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已发生明显变化;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统筹协调各方、凝聚改革共识要比以往复杂得多。第四,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也积累了不少问题,如环境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老龄化问题、腐败问题等。
从外部环境看,现在的情况与以往也有很大不同。当前的国际形势有两点很突出:第一,世界经济低迷,复苏尚需时日。近20年来先后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和国际金融危机。虽然这两次金融危机都对中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总的看,中国在这两次危机之中都起到稳定大局的作用,而且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恢复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而中国经济增长放慢,这两者之间将有怎样的相互影响、应如何互动,就很值得关注与研究。
第二,国际政治前景难以预料,世界有失序的危险。现在,中东地区的战乱一时难以结束,恐怖组织和难民问题已对欧洲形成冲击。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内部左、右撕裂,难以产生像样的领导人。在亚太地区,朝核问题继续发酵。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如何作为将引起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更多的关注和反应。
尽管当前我国面临的形势复杂性超过以往,但我们有应对复杂局面的经验,也有超出以往的实力。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解决当前的问题,笔者认为应着重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明确改革开放不动摇,首先要集中精力,踏踏实实做好国内的事情。特别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和民主建设等几个方面不能退缩,而且要有新思路、新办法。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能够引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我国发展到现阶段,各方面的政策协调已具有超出以往的意义,否则就会互相掣肘,形不成前进的合力。
第二,既要树立中央的权威,又要通过集思广益形成新的改革共识。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能克服种种困难,这两个方面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在决策时如此,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同样如此。
第三,中央、地方和基层之间的良性互动,是中国改革中一个突出的现象,也是一条重要的经验。改革开放前期,农民、工人等基层群众首先获益,这就使得改革能获得广泛支持,并在变动中实现相对稳定。在改革进入深水区时,如何实现这种良性互动,如何协调各方利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第四,在新形势下,如何权衡短期、中期、长期的利弊,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这方面的实践和成功经验需要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这里仅想指出一点,没有改革发展就不可能实现长期稳定。
最后,中国的改革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赢。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国家的崛起,不可避免地会对现存世界秩序产生一定的冲击,会与守成大国和周边国家产生一些矛盾和摩擦,各方之间会有博弈。但必须看到,中国的发展是依靠与外部世界的合作实现的,这是大局。中国为众多邻国环绕这种特殊的地缘环境,以及当今世界的变化也决定了中国要进一步发展也必须走和平、合作、共赢的道路。当前世界各国各有各的难处,相比之下中国的情况是比较好的。在世界有可能陷于动荡之际,中国在维护和平与稳定方面发挥积极的建设作用,将可以进一步确立大国地位,展现风采。
(摘自《领导文萃》2016年11月下)
稿件来源:《中国与世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