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如何看当前网络舆情治理问题
我对当前网络舆论治理问题有两个最基本的看法。
第一,舆情是社会的皮肤,是社会时势的晴雨表,管理者更应从舆情的表达中发现和解决社会的深层问题,而不是以“平复”舆论为管理的唯一归依。
群体性事件、突发性事件不能简单归类为舆情的控制和引导问题,因为舆情的发生其实是由现实的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来决定的,如果仅仅把它看作为话题引导的问题,那是治标不治本。
通常,我们把舆情称为“社会皮肤”或反映社会时事的“晴雨表”,一种类似感知器的东西。以它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系,来安排社会政策、社会管理的正确调整和改善,我们不能仅仅去治理问题表面,而应该解决深层的问题根源。就像有人发烧,如果只把他的体表温度退下,而不解决导致发烧的根源,那恐怕危险会更大。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舆情是社会皮肤,是感知社会时事的晴雨表,要发挥舆情作为调整社会政策的重要参照系的功能。如果就舆情而说舆情,有时是没有答案的,因为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技巧和应对方式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系统中重要的一环。这是很重要的第一点。
第二,在社会沟通和舆论引导中,“晓之以理”远远不如“动之以情”,争取人心是舆论工作的第一要义,只有解决了立场问题,才能谈得上舆论引导问题的解决。
从政府的角度说,在针对舆情处理的基本方式上有一些误区。具体表现在,首先,试图想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但实际上,如今摆事实、讲道理是解决不了沟通和引导问题的。这可能跟我们过去的常识有所不同。当下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事实的不同方面。每个族群,都有自己观察事物的角度,以及捍卫自身利益、表达自身主张的严谨的逻辑。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是多元化社会的基本特点。因此,仅仅通过摆出一部分人所认定的事实、逻辑或道理,是很难被其他人所接受的。为什么?因为道理太多了。就像狼吃羊,从食物链的角度看,高端吃掉低端是正常规律。但从羊的角度来看,就是不能接受的。所以,这首先不是道理的问题,而是关乎感情、立场和关系的问题。
换句话说,解决舆论入耳入脑入心的社会前提条件,是必须要与聆听者产生情感共知和关系认同,只有当我们是志同道合的伙伴,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是荣辱与共、生死相伴的兄弟时,你说的话我才能听,如果你是狼我是羊,这是很难接受的。所以,在摆事实、讲道理之前,首先要解决立场问题、感情共知问题和关系认同问题,这是社会沟通、舆论引导起效的最为重要的前提和基础。
举个例子,几年前,英国考虑是否从伊拉克撤军。英国的政治家、议会等多方各执一词,议案难以通过。英国有一个比较激进的报纸《卫报》,是做大数据、可视化最好的一个媒体,也是比较主张从伊拉克撤军的。《卫报》在自己的网站上做了一幅可视化的伊拉克的地图,在这个地图上,采集了大约4800条从伊拉克反馈回来的战事伤亡报道。其中包含了英军、美军以及其他国家军队在内的参战伤亡情况,比如今天死了2个人,明天死了6个人,后天又死了3个人等。每个报道就是一个血滴,在这份伊拉克地图上,密布着血滴。用鼠标点开任何一个血滴,都能呈现出那篇报道本身和在那次冲突中死亡的年轻士兵的照片。这就是一种巨大的情绪的力量,立刻将英国舆论击倒。一个多星期后,撤军议案在英国议会无悬念通过。这不是道理逻辑的取胜,而是情感力量的取胜。这个大数据的可视化技术,把逻辑的力量转化成了情绪和情感的力量,比讲道理更有效的说服了大众和政治家。当然,这种说服本身是正效果还是负效果,现在各有争议,因为这个决策本身未必是正确的。但是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在当下,讲道理常常不如立足于情感更具备说服力,这就是立场、感情在今天要比讲道理更重要的原因。
而当下,我们的很多舆论引导、化解工作并没有放在立场、情感和关系认同上,这是目前舆论引导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与此同时,我们一旦面对舆论,首先就会问,这是正面舆论还是负面舆论?通常情况下,认为支持政府的、为政府唱赞歌的就叫正面舆论,而给政府提意见、或者说是基于某些突发负面事件的、对政府的正面形象有某种程度损害的就是负面舆论。这本身就是一个政治上的不正确,为什么这样讲?因为如果我们作为舆情的管理者,不能用本事而只能用本能来做出反应的话,这是不行的。本能很简单,谁骂我,我当然反感,谁批评我,如果这种批评还不准确不客观带有情绪化,我当然会反感甚至要反击,这就叫本能。这是人的本能,但是,当舆情管理部门的领导者,就不能用本能来行事,而应该用本事来行事。如果站在一个领导者、社会观察者、把握者的角度来看,你就会发现,任何一个大面积流行的舆论背后,一定有人心公道在做支撑。表面上看,这种舆论是带有情绪的,说话也未必客观准确,但是如果它能够获得很多人的认同和支持,那么这其中一定有社会的正能量,一定有大家所公认的公道和正义,不然,它不可能成为大面积流行的东西。
所以,作为一个舆论管理者,责任是什么?既要看到舆论表面的荒谬、偏激、情绪化,但更要看到的是舆论背后的人心公道和社会正能量,而所谓的舆论化和舆论引导则应该利用这种正能量,利用这种公道,利用这种人心所向来因势利导的做出相应的化解和处理。这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概言之,在处理任何舆情危机时,首先的目标不是简单地把它压下去。当然,现在有能力把这些舆论压下去,因为我们有很强的政府力量、政府资源。但是强压下去的结果是什么?结果就是以丧失人心为代价。压下去两件事情、10件事情没关系,100件事也没关系,但如果1000件、10000件事情都用这种方式,那我们的执政基础是不是就会遭遇很大的风险和危机呢?因此,我们在做舆论化解工作时,一个最重要的目标诉求,不是简单地把它平复、压制过去,而是要透过问题的解决、透过舆论的应对来争取人心。换句话说,每一个舆论化解工作都应该争取到更多人对政府的认同和亲近,从而积累我们的情感资源、关系认同和价值认同,赢得人心所向,这才是我们做舆论化解工作的根本目的,而不是简单的维稳,消除掉表面的张力。
如果这个目标没有建立起来,那解决的问题越多,存在的隐患可能越大,这就是当下在话题舆论引导中的一个很重要的误区。所以,争取人心才是舆情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点是一定要强调的。舆情就是做人心工作的,如果说我们做舆情工作之后,没有得到人心,反而丧失人心了,那这个舆情工作就是失败的、不成功的甚至负效果的。
(摘自《组工文萃》2016年第十二期)
稿件来源:《改革内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