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史|“大老粗”干部直来直去

2017-01-03 丁辉 领导文萃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关于“大老粗”干部的笑话。说的是1971年,林彪叛逃,摔死在外蒙古,全国掀起批林高潮。上面传达的文件里有一句:“林彪披着马克思主义的外衣。”生产队开批斗会,队长向大家传达说:“这个林彪很坏,走的时候还偷了马克思的一件大衣。”这个故事是否实有,无从考证,在那个“有文化基本上等于有罪过”的特殊时期,基层政权有许多这样的“大老粗”干部倒是真的。

这些干部没什么文化,却也并不那般“如狼似虎”。那时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所谓“全国一盘棋”,我想板子也不该打到他们的屁股上。相反,这些“大老粗”干部的所言所行往往颇令人发噱,津津乐道“大老粗”干部们的“掌故”和赌钱、赛牌九一样,成为那个年代乡村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

最常见的自然是念白字。那年张湾公社李书记在大会上念秘书写好的发言稿,秘书也许是因为时间仓促,写得草了些,把“大干、快干加巧干”的“巧”字一笔拖了,于是李书记朗声念到:“大干快干加23干……”还是这个李书记,有一回在大会上谈治安问题:“地否流民寻衅闹事”。李书记念白字出了名,有一回公社中学教语文的王伟章老师在班上对学生说:“你们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会像公社李书记一样,念错字丢人。”李书记的女儿李小燕就在他的班上,哭着跑回家。第二天,李书记找到了校长说:“给老哥留点面子吧。”不过后来并未听说王伟章老师因为对书记“大不敬”而挨批挨整。老实说,我对这个李书记始终怀有一份尊敬。


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区别在哪里呢?没文化的人往往是直肠子,直来直去;有文化的人就学会了曲里拐弯。后来有文化的干部何其多也,然讲起话来往往云山雾罩而内容全无,不知道他要讲些什么,远不如当年没文化的“大老粗”干部不遮不掩,一竿子到底,往往竟能“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我的一个同学的老父便是这样的“大老粗”干部,先是公社书记,后来公社取消,他又是乡党委书记,一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还在位子上,成了典型的“历史遗留干部”。有一年,他在教师节大会上讲话:“各位老师,你知道你们的工资是从哪里来的吗?我现在告诉你们,都是我们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此语一出,全场大哗!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干群关系一度紧张,那时的乡一级政府,多多少少都有点暴力化的倾向,以此为背景,后来的“三农”问题才会凸显。多亏中央英明,先是取消了“三粮五钱”,后来干脆取消了农业税,这样的局面才“难乎为继”。

“大老粗”干部中最多的其实是“大队书记”。有一年我们大队的唐元干书记在群众大会上讲阶级斗争,说:“敌人的鬼点子一点也不比我们少。”此语何止是“谈言微中”,简直是能照见历史的幽暗了!

(摘自《领导文萃》2013年6月上)

稿件来源:《特别文摘》

推荐阅读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阅读,让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邮政订购本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