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不爱招中国学生?
春
节
快
乐
最近,两件事再次引发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实际上,我所在的耶鲁和其他大学也讨论过,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中国学生。
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30名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但找教职岗位时,没有一个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
二是,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远超华裔,在大学里也如此。比如,几年前美国主要商学院中,有12个在选拔招聘商学院院长,其中10个给了印度裔聘书,没有一个给中国裔。
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
教育:什么是最好的学校和专业
我在大学教书至今26年,见过的学生也算不少,其中两个故事让我难以忘记。
张三(化名)出生于国内大城市,高中毕业轻易考上北大清华,等他到耶鲁读博士时,再难的数理经济模型对他来说都很容易。两年后的一天,张三找我私聊,说他在考虑是否退学回国去做PE投资基金,因为他父母好友愿意出资5000万美元由他去负责管理,机会难得。
震惊之余,我问他:“我一直认为你最有希望出一流学术成就。告诉我,你是否真的对学术研究有兴趣?”张三回答:“我可以做学术,但这不是我的兴趣与激情所在。”我接着问他:“那你为什么要申请金融博士研究生呢?”他的回答不奇怪:“因为父母要我这样做。”
第二个故事更具戏剧性。来自国内顶尖大学的经济史博士生至耶鲁访问一年,我原以为他可以协助我收集史料、研究一些经济史话题。结果到耶鲁后,他要选修15门耶鲁戏剧学院的表演课程!看到他对表演这么有热情,我也就没有阻止他。
那一年,他把耶鲁戏剧学院的所有表演课都上完,非常兴奋。后来我问他:“很显然,你的激情在戏剧和表演。你在国内上大学、读研究生怎么没有申请艺术学院呢?”答:“我父母不让呀。他们要我学经济学,好找工作!”
这么多年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 好与不好,只有基于子女的个人兴趣、偏好、个性和天赋才有意义。否则,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很容易造成天赋与人才的浪费,让子女学习、工作没有热情,无精打采。
职业:“硬本事”和“软本事”
这个故事很流行: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人一到下班立马走人,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中国人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印度人工作做得没有中国人精细,但也不差,最爱发问。
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判断人才时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
比较极端的是,不少中国父母在子女好不容易到美国大学读书后,又要他们花时间学会计。因为他们担心子女毕业后不好找工作,而会计好找工作。如果是这样,国内技校不是更好吗?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麦当劳不是有很多工作机会吗?
实际上,这里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为了职业,二是为了做人,尤其是做一个有意思、有趣味的人。许多朋友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没用。
但是他们不知道,世界需要“硬本事”的人,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即使我们走出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阶层,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职业以外还了解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知识的人,更可能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
随着互联网资源的丰富膨胀,获得“硬本事”的方式可以是技校、大学,也可以是通过上网。所以,“硬本事”的相对价值在降低,而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对于“软本事”的需求比以前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人不在“软本事”方面追赶美国和印度,我们可能只能继续以苦力活、低利润活为主,高利润、高收入的工作继续由美国和印度人控制。
文化:“听话不作声”的习惯
之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印度人的差别这么大,当然也跟中庸和孝道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长大,父母等周边的人都教你“乖乖听话”,不能挑战长者和权威的言论。所以,每个人在成长的二三十年里都被驯化得乖乖的,长大后也很难改变“听话不作声”的习惯。
在中国,别人说“你的孩子好听话”是对你子女的表扬,而我在美国生活的30年里,从来没有听到美国人以这种话去夸奖人家孩子的,因为美国人认为“听话”“顺从”是贬义,是没有个性的表现。美国社会没有鲜明的基于年龄、长幼的等级秩序,大家以理服人,所以更加促进美国人辩论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
印度则介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他们对长辈也会敬重,但不像中国社会那么绝对,再加上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100多年,多少也淡化了印度人对长者的顺从程度,不再像原来那么论年龄,而是以理服人。
许多人在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美国不能更成功、中国人不如印度人那么突出的时候,都喜欢以中国人英语差、印度人英语好作为主要理由。语言当然是中国人的弱项,但实际上更根本的原因是儒家的名分等级秩序,这个秩序使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持续不断地压抑,任何有个性的表达和质疑都会招致重罚,以至于等我们长大时,每个人都成了只会做事、不会作声的人。
今天的世界已经高度一体化了,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有机会在国际竞争中胜出,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的机器人作为我们的楷模。
(摘自《领导文萃》2017年1月上)
稿件来源:《青年博览》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阅读,让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长按二维码就可以关注我们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邮政订购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