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给力”本指官员工资
“给力”这词,还真不是今人首创。
别看这词如今已是铺天盖地,堪称最流行的网络语之一,其实,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用过这个词。当然,彼“给力”非此“给力”。
翻阅古籍,不时可见“给力”这个词。在古代,“给力”的意思,当然和现在不一样。古时的“给力”,指的是官员工资。确切地说,是官员工资的一部分。
古代的官员工资,历代都不一样。但整体来说,主要由几个部分构成。一个是“基本工资”,这部分很少,甚至在官员的总收入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北魏孝文帝之前,官员是没有俸禄的。也就是说,基本工资为零。那么,怎么生活呢?
这就涉及到工资的第二个部分:灰色收入。人治时代,历朝历代,灰色收入堪称是官员的主要收入来源。不同地方,有各种陋规。哪怕号称“打虎英雄”的雍正,一生之中处置了不计其数的贪污官员,但却设置了“养廉银”,实则是一种变相的贪污与搜刮,用来作为官员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
这两个部分,构成了官员收入中实物收入的主要部分。其他的,则有皇帝逢年过节的补贴,以及粮食布帛等。除了实物,古代官员还有另一种收入形式,称之为“给力”。
顾名思义,“给力”其实是一种力役形式的工资。“给力”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派丁,也就是根据官员等级,赏赐不同人数的壮丁。这些壮丁,都是农耕的主要劳力。用这些人耕种,所取得的收获,全归官员个人所有,且免交赋税。另一种,则是赏赐奴婢。这些奴婢,类似于如今的保姆,但没有人身自由,属于官员个人私有。
对于官员来说,“给力”形式的工资,确实够给力的。这一部分工资的价值,往往要超过官员的实物工资。毕竟,实物是死的,人是活的。而且,相比于实物,那些壮丁和奴婢以后都属官员私有,这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收入。
可见,在古代,“给力”可是比真金白银更受欢迎的工资呢!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第一期)
稿件来源:《羊城晚报》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