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来一碗美国原味“鸡汤”
1993年6月28日,第一本《心灵鸡汤》在美国出版,并很快成为同年最流行的圣诞节礼物。和当时一般的出版物不同,《心灵鸡汤》的成名靠的是口口相传。很多人读过后成了回头客,5本、10本地买下送给家人、朋友。到了1994年9月,《心灵鸡汤》排在了北美、加拿大地区几乎所有大牌书榜的首位。1995年,《心灵鸡汤》获得全美最佳图书奖;1996年,获美国家庭研究会颁发的非虚构文学奖;1998年,被评为尼克频道儿童选择奖“年度最受喜爱的书”。同年,《心灵鸡汤》系列有7本书同时上了《纽约时报》最畅销书榜单。《心灵鸡汤》成为美国红极一时的流行文化现象。迄今,它已有250个专辑出版。
这样几乎完美的业绩,不仅是后期精心策划营销的结果,也是鸡汤本身的属性使然。当所有人都明白鸡汤文倡导的是“实现终极人生价值”“做更好的自己”,也就默认了鸡汤系列产品的正面形象。
鸡汤的智慧
《心灵鸡汤》系列的巨大成功有很多原因,除了其鼻祖坎菲尔德从不间断的励志演讲及他本人的广告效应,它的内容生产方式也值得赞扬。
首先,它定位精准,风格统一,模式标准,中心主题突出。最常见的模式,就是用简短的故事讲述一个哲理,最后以一句抒情的话总结。比如,一个小男孩从小有远大的梦想却不被老师、同学看好,但最后他通过建立自信和其他努力,实现了目标。故事用一句话结尾:“不要让任何人偷走你的梦想。无论如何,追随你的内心。”
成功励志学其实有两种常用的套路,一是鸡血,二是鸡汤。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保持每日激情澎湃的。《心灵鸡汤》这种“软着来”的方式会更受欢迎。它定位的不是一群特定的人,而是一种普遍的心态:失败后的难过、自卑、孤独、不自信。
鸡汤文文风温暖,自带圣母般的柔光,在人处于情绪低谷,开始自暴自弃时读一读,可以有效排解负面情绪。它的聪明之处还在于,建立了一种社群感。它通过分享他人的故事(无论是真实还是虚构)告诉读者,你不需要独自一人面对这一切,世界上还有很多人有类似的经历,他们能理解你的痛苦,也许也能陪着你解决问题。
抓住了这种情感诉求,鸡汤文面对的群体可以无限扩张,事实上也是那么做的。到目前为止,《心灵鸡汤》超过250个专辑对群体细分的程度令人咋舌,如《给青少年的心灵鸡汤》《给沙滩爱好者心灵鸡汤》《给牙医的心灵鸡汤》……林林总总,几乎无所不包。
美国式成功励志文化
1937年,曾任美国总统罗斯福首席顾问的拿破仑·希尔出版《思考致富》一书,这部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励志著作之一”的书分析了安德鲁·卡内基、托马斯·爱迪生、亚历山大、贝尔等人的成功,并提炼出了获得成功的13个步骤,包括渴望、信念、自我暗示、想象、计划、控制心灵的力量等,基本上说的就是“只要敢想,就能成功”。
当时美国正属于大萧条时期,民众亟须类似的指导带自己走出糟糕的经济状况,这本书自带积极的光环,社会影响极大。于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企业文化中对职工的激励、动员,以及围绕这种理念发展起来的各种自助书籍和电视、录像、励志演讲多如牛毛。
到了上世纪90年代,美国强劲的经济状况令民众感到未来有希望,鸡汤文带有的积极健康的风格马上成了一种生活哲学,鼓励读者积极思考,增强创造力。《心灵鸡汤》于是从一种泛娱乐,没什么深层文化含量的文学,变为令人向往的生活方式。励志书籍也成为20世纪后期一种风靡全球的流行文化现象。励志文学每年在美国就独享100亿美金的销售额。
最重要的是,《心灵鸡汤》是美国价值观中“正面思考”的直接体现。美国主流价值观非常崇尚个体的力量,鸡汤文完全不需要开发新的理论,这种关注自我、相信自我、正面思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理念,只是美国精神的升级罢了。在宗教、社会、历史背景一波波的席卷之下,《心灵鸡汤》的出现简直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励志书籍在美国已普遍衰落。根本的原因可能是,人们意识到这些文字将现实中的很多问题简单化,用“达到……你必须要做的几件事”“只要做了……你就可以……”这种设定,给人以虚幻的情感鼓励,过分夸大主观能动性,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市场调查显示,励志类书籍的购买者中有80%是回头客,这也就是说,一个人并不会因为读了这些书而获得成功。
虽然很多人厌烦了甜腻的鸡汤文,“毒鸡汤”文风也涌现出来,但“正面思考”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在美国还是主流。然而,美国作家、社会活动家芭芭拉·埃伦莱希曾经批判过这种“正面思考”,称之为“近几十年来渗透到美国文化里的一种痴想”。她本人虽然是崇尚乐观面对事物的,但“正面思考”在美国有点太过了,这种理念要求大家在任何时候都得摆出一副欢乐愉快的笑脸,面对各种困难、悲伤时都应该乐观,在心中寻找解决方案,这样一来社会上就不会有那么多抗议活动了,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社会控制手段。
在埃伦莱希看来,一味乐观并不能带来好结果。21世纪00年代(第8年)的次贷危机也是这种心态下的产物:银行大手大脚地借,消费者肆无忌惮地贷,这些都建立在只容乐观、不容怀疑和忧虑的心态之上,“正面思考”的人生就像生活在“肥皂泡”里一样,显得有些虚幻。
虽然埃伦莱希是从更广阔的社会学视角分析这种现象的,但她的言论也引来了不少攻击。毕竟,每个人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勇敢寻梦,对自己的人生100%负责,听起来就是我们想要过的生活啊!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7年第二期)
稿件来源:《大家文摘报》
长
按
关
注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本刊
领导文萃公众号
微信号 : ldwczzs
新浪微博:@领导文萃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