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人生必上的死亡课程

2017-03-29 界文 领导文萃
↑ 点击上方“领导文萃”关注我们


美国1973年就有600所大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性教育。

死亡面前的众生相

鲁迅曾经有一篇文章,说有一家生了儿子,亲朋好友都来祝贺,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能升官,有人说,这孩子将来能发财,于是皆大欢喜。这时有一个人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死的,结果,他被打了出去。

中国人对于死亡的话题总是回避,并且在社交中设置了种种禁忌来回避它。这实际上是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不接纳。据说,很多癌症病人最后并不是死于病症,而是死于恐惧。生命无常只是一个事实,但真正给人带来痛苦的,恰恰正是对这个事实的焦虑、恐惧。

还有一种对死亡的心态,很常见,就是断灭论。断灭论者认为既然一切无常,人生必死,则一切皆无意义。由此产生两种后果:一些人会变得意志消沉,丧失了对生活的信心与热情;而另外一些人则变成及时行乐,沉溺于纵欲之中。

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是相反的两种表现,但其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因为念及死亡的幻灭感,而放弃了人生应有的努力,丧失了彰显生命价值与意义的热情。

这种偏差实际上是过于执著于死亡带来的虚幻感,却忘了生命虽然是无常迁变的,但也有其本身存在的意义。正如电光虽然短暂,但也有照亮世间那一刹那的存在,由此不能说它没有意义。

而另一些对生命意义缺乏理解的人,常常会以为追求欲望的满足即是生命的意义所在。其实,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欲望,欲望只能越刺激越大,它永远没办法得到完全的满足,所以,古语说“欲壑难平”。纵欲者往往会一直处在渴求—短暂满足—厌倦—又产生新渴求的无止尽循环之中,却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与满意。

以下思维死亡的方式并无益处:想到自己喜爱者的死亡,而生起悲伤;想到自己怨敌的死亡,而生起欢喜;想到自己的死亡,生起恐惧;思维无关者的死亡,而感觉漠不关己。

这四种对死亡的思维方式,其实并未真正去思考死亡本身,而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把关注的重点集中在自我得失上,由此产生各种或悲或喜的情绪跌宕。

死亡课程

在西方有一种课程叫死亡教育。Herman Feifel 1959年发表第一部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 1963年,Robert Fulton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大学,首次开设了美国大学的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1970年,第一次死亡教育的研讨会在明尼苏达州的哈姆莱恩大学举行,之后死亡教育渐受重视。美国1973年就有600所大学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其受欢迎程度仅次于性教育;而发展至1976年,除了有1500所中小学实施死亡教育课程外,还成立了“死亡教育与谘商协会”,这是美国最重要的死亡教育专业组织,也是国际间最大的“教育的—专业的—科学的”死亡学领域的组织。

美国的儿童死亡教育材料同时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服务,材料编写十分重视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比如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诙谐幽默的漫画等手段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和兴趣,努力提高儿童死亡教育的效果。其中代表作是《谈论死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该书成为畅销书,发行超过14万册。

有资料显示,从1970年到1994年,开设自杀预防课程之后,加州的自杀率降低了39%,而同一时期全美的自杀率则增加了一倍。Rutgers大学J.Kalafat教授的研究也发现,在新泽西州的Bergen郡,广泛开设预防自杀课程使该地区的自杀率在过去的10年比以前降低了50%。

直视骄阳

沈阳有一家心理咨询中心早在两年前就采用“死亡体验”的方式来做心理治疗,通过模拟死亡的方式,采用死前感言、宣读墓志铭、婴儿新生,新生感言等方式治疗来访者。目前已有1000多人体验过这种减压方法。

只有能够正确理解与看待生命的人,才能最终获得内心的安宁和高品质的生命存在方式,他们在面对与思考死亡的过程中受益良多。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在他的《直视骄阳》一书中写道:

“我曾与濒临死亡的晚期癌症患者密切接触,长达十余年,我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非但没有陷入麻木的绝望,反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改变。这些人放弃了生活中无关重要的琐屑之事,重新安排了人生的重心;他们主动选择不做违背心意的事情;他们花时间与至亲至爱者更深地交流;他们对生命中原本平常的事物,比如变幻的四季、美丽的大自然以及节日或是新年的来临等等充满感恩。许多研究还表明,这些晚期癌症患者不再对其他人感到恐惧,他们有勇气去冒险,而很少担心被拒绝。我的一个病人幽默地说‘癌症治好了神经症’。”

(摘自《公务员文萃》2014年第八期,本文有删节)

稿件来源:《书摘》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订阅本刊

领导文萃公众号

微信号 : ldwczzs

新浪微博:@领导文萃杂志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