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35岁现象”并非一个伪问题
不论“35岁现象”还是“59岁现象”,根子都是混淆了当官与发财的关系
热播的中纪委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中,披露了中纪委第六纪检监察室原副处长袁卫华“捞油水”的手段——将工作秘密拿来做交易,令人震惊。现年37岁的袁卫华曾是家乡的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学院高材生。袁卫华身上暴露出的干部腐败“年轻化”问题,值得警惕。有关官员“35岁现象”,早在2008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就曾报道,重庆市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报告显示,近年来职务犯罪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35岁以下干部群体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
在对“35岁现象”的关注中,存在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个伪问题。其理由是,随着干部年轻化,年轻人越来越多地走上了领导岗位,年轻干部的基数大了,自然可能在数据上出现“干部职务犯罪年轻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位置,出现在公众视野,但要就此否认“35岁现象”的存在,以及其固有特征,却不是一种客观态度。“59岁现象”和“35岁现象”,根子都是混淆了当官和发财的关系,不正确地在当官和发财之间画上了等号,最终让自己走上不归路。但具体分析,“35岁现象”具有自己的特点。
如果说“59岁现象”反映的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35岁现象”则折射出“既想当大官,又想发大财”。这一心理的出现,对应于消费时代背景下,年轻干部“入世”太深,轻易被诱惑“俘虏”。在他们掌握权力之前,可能还只是羡慕,只能在一旁观看,而等他们掌握了权力,也就有了变现的可能。
相对于一些年轻干部的“35岁心理”,更应该重视一些年轻干部“59岁心理”。他们把“当大官”当作人生信条,虽然在外人眼里是“年少得志”,但他们对于得到的一切并不满足。一旦过了几年没被提拔,就容易产生失落心理,不仅可能在工作上胡干,而且容易伸出不该伸的手。更可怕的是,受过去官场不健康生态的影响,一些年轻干部自以为“看透官场”,想通过捞钱来为送礼、行贿完成“原始积累”。由此不难看到,“35岁现象”并非一个伪问题。
在“反腐没有终点”的时代语境下,既要看到造成腐败的核心问题,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还要看到一些个性问题,特别是通过大数据的研究运用,将反腐败纳入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的轨道。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第五期)
稿件来源:《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