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管理|星巴克的中国“早餐”战役

2017-06-22 领导文萃


哲理的故事:

2010年初的一天,星巴克总裁霍华德·舒尔茨在会议上提出了自己的创想:在中国卖高档早餐。很显然,他的创想遭到了公司绝大多数高层的反对。高层们一致认为,中国人的早餐已经够丰富、够廉价,那里的消费者绝不会接受星巴克的高档早餐。

意外的是,中国区总裁王金龙竟然举双手赞成舒尔茨的想法。舒尔茨吃惊地问王金龙:“你最了解中国人的早餐习惯,我以为你会是不顾一切反对我的那个人,没想到,你是唯一一个支持我的人。请问这是为什么?”

王金龙回答:“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饮食口味极端‘顽固’的国家,但这只是大众现象,有些群体还是喜欢高档早餐的,比如白领一族。现在的中国早餐市场,只有麦当劳、肯德基等寥寥几个洋品牌,白领一族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我们进军,定能分得一杯羹。”   

原来,在舒尔茨提出“到中国卖早餐”之前,王金龙就已经有了这个构想。在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里,他每天早起观察人们吃早餐的习惯,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白领喜欢在麦当劳或者肯德基打包早餐,然后带到公司去吃。    

王金龙说:“我想这些白领喜欢在公司吃早餐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起得太晚,根本没有时间在早餐店逗留。如果星巴克能够催促顾客早起,并奖励给他们折扣早餐,那么他们就会十分愿意坐在我们的门店里吃早餐。”   

舒尔茨觉得王金龙分析得很有道理,于是当即决定进军中国早餐市场。最终,他们决定在星巴克的手机应用软件里增加一个名叫“早起鸟”的功能。  

2013年10月,星巴克在中国51个城市的700余家门店开始供应早餐。刚开始的情况正如星巴克高管们猜测的那样,早餐时间门可罗雀。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消费的顾客竟慢慢多了起来。因为只要顾客愿意准时起床,他们就能省去一半的早餐费,所以很快就顾客盈门了。

故事的哲理

商业机会往往来自对于特定行为模式的深度洞察,以及对于改善人类生活的价值追求。

(摘自《领导文萃》2015年10月下)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