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网络治理中领导干部的行动逻辑
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传播逻辑,塑造着领导干部的网络形象,也影响着领导干部的网络行动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干部对互联网的使用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络治理演进的水平。
一、领导干部上网:治理演进中的常态现象
可以说,网络建构的超越时空的扁平化世界里,领导干部从来就没有缺席过。只不过因为大多数领导干部的各种言论总体处于较为平和稳定状态,没有惊人之语,往往湮没在众声喧哗中,以至于给人造成官员不发声的印象。事实上,领导干部上网发声频率呈现出鲜明的代际特点和职务差异,其结构和趋势基本上与普通网民相近。许多领导干部在微博微信圈里主要是转发领导人讲话、中央大政方针,相关制度和本地区发展信息,以及个人工作方面的政策法规、问题思考,甚至将地方发展的诉求直接上网传播。
二、场域变迁:领导干部上网中压力情境的形成
作为一种社交媒体或者传播工具,除非工作的特殊性,领导干部大都不会轻易排斥上网或者拒绝接触自媒体。近年来,党中央更加强调领导干部调查研究包括通过网络了解社情民意。同时,国家不断增强信息化发展能力,以信息化助推现代化;“互联网+”狂飙突进,直接强化了官员网络沟通的技术需求。领导干部需要迅速适应互联网无所不在的覆盖形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而上网或者选择加入、退出某些微信圈,某种意义上就成为官员依托信息技术跟进网络现代化的起点。
当前,新的网络形态的最大优势在于形成了带有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和方式。网络的链接功能和移动客户端的推送功能,可以选择性地推送领导干部关注的话题,从而对领导干部的决策和政策施行构成影响。因此,领导干部上网一定程度上是适应自媒体时代社会沟通和了解民意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领导干部群体属于拥有权威使用公权力的特殊群体,他们上网说什么,怎么说,却是一件不易适应的事情。
由此,一方面是党的组织运行和国家政策实践推动着领导干部主动或者被动介入互联网,领导干部通过网络尤其是社交媒体的信息推动获得了不迟滞于其他人群的信息。另一方面,随着手机实名制和上网实名制的落实,低限度地保护了领导干部的权益,但是也使得领导干部明白,一旦触网,终身留痕。
官员身份使得他们在网上的任何不当言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会被网络放大并呈现病毒式传播。换言之,领导干部上网意味着将自己置于人民更加有效的监督,有时甚至是扭曲的监督之下。领导干部因此就有了网络管理系统的技术监督、纪检部门的专责监督和网民的民主监督。如果加上黑客的深度侵入,网络使用者的不安全感在领导干部身上就容易凸显。
因此,许多领导干部审慎地保持着不传播、上网不在场、在场不发言的状态。以免自己瞬间成为网红。这种现象极易造成在一些重大事件的酝酿发酵期,由于领导干部主动放弃了话语权而使得邪气上扬,直至流言蔓延。当然,紧急状态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领导干部的发言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稍微疏忽,就有可能催化事态。因此,群体性事件中领导干部的发言,需要极高的领导能力和全局意识才能确保对事态的把握和引导。
三、以互联网思维推进互联网治理,掌握网络话语权
在党领导治理现代化的过程中,互联网是党联系人民群众投身党的事业发展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重要技术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看看,潜潜水、聊聊天、发发声。要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这实际上赋予了官员上网一种区别于普通老百姓的特殊责任。也就是说,官员在网上的言论并不因为他是工作之余的言论而被舆论漠视,任何时候都可能被视为一种职务言论而必然要接受舆论的评价和议论。
特定形势下人们对领导干部言论的高关注度,使得党和政府的有效信息能够以最为便捷的方式向网民和社会传播。当然,网络作为最大的信息传播平台,本身也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热衷使用的最大的造谣平台。
流言止于智者的古训,因为利益和价值的分化已经难以快速获得预期的效果。这就意味着,领导干部在网上的所有言论,都可能因为网络的选择性传播和传播中的扭曲放大而对领导干部的日常生活造成压力。尤其是舆情一边倒或者存在网络歧视的时候,重大事件中领导干部的发言,容易成为制造新的谣言、引发新的热点的催化剂。
所以许多领导干部就面临着一种尴尬局面,既缺乏理直气壮指责和澄清的勇气,刻意的沉默又是不合适的。如果领导干部因此倾向于用不发言甚至选择退出微信圈来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就等于放弃了对网络话语权的引导。而作为身负党和国家发展重任的领导干部,显然不能用新闻传播中“沉默的螺旋”来解释自己在网上的无语状态。应该看到,网络上党员领导干部长期失语或者胡言乱语的结果,本身也是导致网络舆论偏离价值主轴的重要原因。因此,强调领导干部触网发声来提升网络驾驭能力,增强网络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换言之,几乎中国所有的官员上网,无论在哪里发声,首先他的言论被视为官方言论,支撑其言论的是党和政府的信用。因而官员无原则随便发声,或者不能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都会被视为对政治资源的耗损。
其次,社会对官员尤其是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往往不是以私德来衡量和评价的,而是从党性和国家道德层面对官员言行做出评价的。官员在网上的大部分言论,都会被分化的社会利益群体放到各自的道德框架里进行评价,而后再经由网络喧沸将其置于公共道德的火山口去考量。
正因为如此,党员和官员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地发声被称为“敢于亮剑”,即党员领导干部不能在社会舆论中随波逐流,要以其坚定的信仰和政治定力为社会立标准,要“善于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由此,官员上网发声既是个体意志的体现,也是对公德公义的维护和回应。
当前,领导干部越来越意识到,在网络管理法治化进程中不能不承担责任或者隐匿个人身份以避免成为众矢之的。作为在社会中拥有党和人民赋予权力的主体,人们对其必然持有和普通群众不同的评价标准,提出更高的责任要求。
党员领导干部有自己工作之余的私人空间,但是网络作为现实社会的镜像,领导干部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在哪里和任何情况下都是基础性要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让领导干部习惯在有约束的环境里工作。这个约束不仅仅是党纪的约束,还包括了技术支撑的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而且,网络不只是作为一个虚拟空间存在,它还赋予了上网的领导干部更加宽广的思维视角,更加有效的沟通渠道,更加便利的工作平台。
所以,官员上网是常态,发声也是常态。老百姓对发声官员的围观是常态,对官员发声的漠视和排斥才是非常态。
需要强调的是,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和互联网思维的建构是保持党内政治文化先进性的重要环节。对领导干部而言,互联网思维既是脑力增强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种互联网责任的建构过程。
其次,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创新思维,领导干部既要适应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需要,也要直面新的挑战,敢于和善于打破思想藩篱,不拘泥于旧有的熟悉的工作场域和思路、方法,善于借助大数据来寻求突破,促进发展。
再次,互联网思维是一种开放思维,领导干部要以更加开放多元的视角和宽广的眼界谋划和开展工作。
领导干部要深入把握群众需求和社会心理,准确把握中央政策和地方发展实际,敢于和善于运用新媒体,才能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在此基础上,构建领导干部的互联网思维,推进法治,促进互联网治理中责任的形成和完善。
(摘自《组工文萃》2017年第八期)
稿件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题图来源于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