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品读|沙僧取经难成佛

2017-10-25 牵着蜗牛散步 领导文萃


唐僧团队历经千辛万苦,完成取经送经任务,回到西天听候封赏。唐僧加升大职正果,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加升大职正果,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加升大职正果,做净坛使者;沙僧加升大职正果,为金身罗汉;小白龙加升大职正果,为八部天龙马。

猪八戒对这个封号极为不满意,说别人都成佛,自己为何当个净坛使者?那不就是“吃货”吗?如来开导他说:“因汝口壮身慵,食肠宽大。盖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诸佛事,教汝净坛,乃是个有受用的品级,如何不好!”我们都替猪八戒叫屈,其实,真正应该叫屈的是沙僧。唐僧师徒包括白龙马,观音都兑现取经前的承诺,唯有对沙僧失信了。这是为何?

对沙僧失信

我们先来看看,观音在寻找取经团队时,分别与他们签订的是什么用工合同。

唐僧就不必说了,如来早有内定。

先看孙悟空。

在原著第八回,观音去长安时路经五行山,对孙悟空说:“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真假美猴王风波后,如来再次给孙悟空吃定心丸:取经成功之后,让你坐莲台。最终,他们都兑现承诺,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

再看猪八戒。

观音在福陵山云栈洞遇见他时,是这样说的:“我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最后,猪八戒不仅脱离灾难,免了罪责,还当了个小官,他有何不服的?

再看沙僧。

观音的说法又不一样:“我今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

观音答应沙僧“复你本职”,这可是写进合同条约的。沙僧的本职是什么?卷帘大将,也就是说玉帝的贴身保镖。但取经成功之后呢?没有让他返回天庭,而是留在了西天,违约。卷帘大将可不是仅卷卷帘子这么简单,因加了“大将”二字,至少也是副部级待遇。第一,他的官位是玉帝亲自封的;第二,无论南天门还是灵霄殿,他都是最牛的;第三,只有他能带兵器上朝,并且玉帝出行、上朝他都走第一个。

出工不出力

观音为何唯有沙僧的承诺打了折?其主要原因在于,如来和她对沙僧的表现都不怎么满意。这里列举几个事例:   

1

沙僧全程只打死一个妖怪,还是那个准备冒充他去取经的假沙僧,因为这触及他的底线。沙僧本事并不低,但担心妖怪都有后台,每次都不敢真打。

2

沙僧的人生信条就是明哲保身。孙悟空与唐僧、猪八戒发生矛盾时,他一言不发,管你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俗话说,没有担当,就没有朋友。取经走一趟,孙悟空没把他当朋友,猪八戒也没把他当朋友,甚至唐僧对他也颇有微词。

3

沙僧出工不出力。诸位看官不要被电视剧《西游记》里的沙僧形象骗了,原著中全程挑担的都是猪八戒,沙僧只牵了一路马。马也是龙马,哪需要他牵?他基本就是跟着走了一路,他的作用完全是可有可无。如果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标准来衡量,他是最该被裁掉的人。

4

沙僧人生目标太低,念念不忘回归体制。观音在招他时,他反复问的一句话是,取经人会不会到这里?如果不来,是不是会误了我的前程?孙悟空的人生目标就是追求自由,猪八戒的人生目标就是有个幸福家庭,而沙僧仅想回归体制,享受体制给自己带来的风光。俗话说,求上得中,求中得下,他只求下,只能得下下。

5

沙僧还不与时俱进,缺乏创新精神。原著第十九回中,浮屠山乌巢禅师给唐僧师徒四人都传了《心经》。唐僧和孙悟空一路都在悟,最终悟透成了佛。猪八戒在高老庄及取经过程中学到许多实践经验,比如孙悟空被红孩儿三昧真火差点烧死时,他知道推胸还魂;路过通天河,不知水的深浅,他知道扔个石子听声响;马在冰上走,他提议用布把马蹄包上……而沙僧除了早先官场的生存智慧,并无实践经验,扔出体制外,只有死路一条。

干不成事的人

我们再站在如来、观音等领导的角度来看沙僧。领导需要聪明的人,不需要耍小聪明的人。领导最喜欢的是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人。  

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沙僧:他不想干事,不能干事,亦干不成事。没有大追求,只想在体制内混日子,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用他。

再从事业合作的角度来看:唐僧本事不大,但人脉关系广,可合作;孙悟空脾气直,难管,但本事大,可讲清规则合作;猪八戒有小毛病,但从头可以看到脚,为人简单,可有限合作。唯一的是沙僧,看不透、摸不清,不愿干事,拒绝合作。

沙僧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他曾经也是热血有为青年,不然也不会被玉帝青睐,挑选为贴身侍卫,但机关混久了,他的人生就开始消极对待。

其实,机关工作本来就是复杂的,你干得好,有人要说坏话;你干得不好,依然有人要说坏话,与其这样,你还不如好好干,至少可以用成绩堵住别人的嘴。但你破罐子破摔,正好坐实了别人的坏话,你的人生就再难起航。

(摘自《领导文萃》2017年9月上)

 稿件来源:《华声》

 推荐阅读 


观点|资政|仕态|为政|笔记|哲思

读史|人物|域外|管理|品读|言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