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争鸣|西方教育地理学研究评述与本土反思

CSCG 华南文化地理人 2024-06-27

袁振杰,陈晓亮.西方教育地理学研究评述与本土反思[J].地理科学,2019,39(12):1938-1945.

  人文地理学将空间视角引入到教育研究中,重点关注教育与空间的关系。与西方教育地理学科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国内教育地理学研究尚处在萌芽阶段。本文从研究范式视角和理论系统整体性层面,对近20年人文地理学理论转向与教育地理学学科发展进行交叉分析,并围绕塑造教育空间的两种动力视角即政治经济视角和社会文化视角,对西方当前教育地理学研究的领域和话题进行梳理和反思。同时,文章对近年教育地理领域出现的物质化和多元主义倾向也进行解读,以期为国内教育地理学的创立与发展提供借鉴。



教育地理学的定义


  教育地理学在地理学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of Geography)中被定义为“一个旨在探寻教育、空间以及现代社会的复杂关系的学科”。西方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可以大致归纳为外向性(Outward looking)和内向性(Inward looking)两大阵营。前者关注教育空间与中宏观尺度政治经济格局的互动关系,侧向从结构一侧反映教育空间参与大尺度地理空间的过程;后者立足中微观尺度,从社会文化地理视角考察教育空间,试图理解教育空间如何参与和影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日常互动。

▲教育地理学研究体系




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教育地理学


  20世纪50年代,受计量革命和区域地理学的影响,教育地理学家关注学校空间区位选择以及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及分配等议题。20世纪70年代后期,受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思潮的影响,教育空间很大程度上被视为生产劳动力(劳力资本)和塑造及巩固特定政治经济结构的场所。总的来看,政治经济视角下的教育地理学研究主要分为两大方面。一是教育空间被视为政治经济结构运行的结果和产物。另一方面,教育空间被视为塑造社会结构和空间异质性的积极因素。然而,这一研究视角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在结构功能主义(Structural Functionalism)范式下,教育空间的多样性及其内部微观权力运作并非引起广泛关注。其次,教育空间的文化及其象征意义尚未得到重视。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教育地理学


  20世纪70年代,受后现代思想和文化转向的影响,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教育地理学研究鼓励学者以微观和动态视角,考察教育空间的异质性和文化象征意义,关注教育空间与社会文化互动的过程。Gordon等所提出并被广泛引用的教育空间“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建构机制,对理解社会文化视角下的研究热点大有裨益。

  根据Gordon等的定义,“自上而下”教育空间是由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学校教育政策主导形成的管制空间,即教育空间的建构是教育执行者实行政策转译和空间化的过程。该空间实在建构课程、教育政策以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一系列代表教育者话语权之上,并旨在固化教育执行者和政策制定者的优势和主流地位,以及固化师生之间某种不平衡的权力关系。

  “自下而上”机制关注教育空间中不同行为主体如何通过空间实践来宣示自我价值的社会属性。这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空间中的日常互动和协商所形成的动态权力关系进一步塑造了教育空间的意义的多样性和异质性。该研究视角将受教育者理解为教育空间的“主体”(Subject),而非“客体”(Object)。受教育者不是消极的知识接收者而是教育政策的积极回应者;受教育者对教育空间的协商是构建教育空间的重要驱动力。

▲教室是教育地理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之一




西方教育地理学的趋势研究


  (1)教育空间的物质化:教育空间的“物质性”(Materiality)是当前教育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趋势之一。教育空间中的物质性塑造了特定的教与学的关系,并可能在更大尺度上推动了微观和宏观的社会文化和政治意义的再生产。

  (2)教育空间的多样性:教育是一个跨越整个人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长期过程,教育空间应该被放到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框架中来考量。展望未来,西方教育地理学中所讨论的空间将不仅包括常规教育空间,如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等,也将包括一些非常规教育空间,如家,社区和工作场所等具有知识传递功能的空间。



结语与展望


  中国教育地理学发展萌芽于20世纪90年代,并一度被纳入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其研究潜力尚未得到重视和有效发展,人文地理视角对教育现象的解释潜力也尚未得到充分挖掘。结合分析,中国教育地理学未来发展有以下几个可努力的方向:其一,开展与国外教育地理学的良性对话。深刻理解西方的理论和经验的同时总结和归纳中国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其二,注重与国内不同人文地理分支的衔接。与不同学科进行互动和交流,实现在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融合创新;其三,注重总结“中国经验”,形成“中国理论”。基于东方国家,特别是中国这一教育大国的社会背景,深刻理解“人-教育-社会-空间”的教育人地关系。


文稿|何兆聪

编辑|陈浩然


内容发布及解释权归作者所有。

若需转载请联系本公众号编辑。

图表源于网络及论文,见原图水印,非商用图侵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