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匠、金银匠 、骟匠,这些手艺人铸刻了彭州的流金岁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曾说,
“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
在彭州,这一双双几近“绝版”的手,
铸刻了彭州的金色岁月。
铁匠彭州工匠
自从进入铁器时代后,铁器的制作延续了两千多年,有着悠久的行业历史。其实,纯铁是极软的金属,它是不能制作工具和器皿的,它需要渗入大量的碳,成为铁碳合金,我们称之为钢。我们说的铁匠,其实是“钢匠”,只不过,长久以来,人们都如此称谓,已成习惯了。
丹景山镇石洞埝社区仍在经营的打铁铺
铁器制作,多为家庭开业,技艺多属祖传,因非常辛苦劳累,挣钱也不多,所以很少招徒弟。我们生活中的手工工具、农业工具和生活工具等多出自铁匠之手。如锄头、钉耙、镰刀、片片(古韵读上声,次字读阳平声)刀、铡刀以及斧头、刨子、凿子、锉子、锤子、錾子等等。
铁匠制作器件时,工艺复杂、质量要求很高,若工夫不到,会造成工件易碎易折,或过软则卷口夹灰。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是锤打时间次数不够,淬火温度、速度不当,因此一件工具须经“千锤百炼,方能成钢”。钢从洪炉中出来,必须赶火红猛烈反复锤打,其时火花四溅,即使烧穿围腰、灼伤皮肤也不能顾痛停下。
旧时,铁匠穿的围腰是用很厚的牛皮缝制的,以免被四溅的火花烧伤,所以古人有“良冶之子,必学为裘”之说。再好再厚的围腰,用久了也会被烧得千疮百孔,因此有句通俗的歇后语:“铁匠的围腰尽是眼”,来打趣眼睛近视的人。
铁匠的手
铁匠终日在洪炉边,烟熏火燎,再加挥锤打铁属重体力劳作,半天下来,满面尘灰,只见眼球在转。赤裸的上身尽被汗水和尘垢污渍,见后使人顿生怜惜。铁匠打铁,始终围着红红的炉子转,世俗以为老子把炼金丹的炉子和冶炼技术传给了后代。其实,老子也许从未炼过什么“丹”,这是李唐时期,道教兴盛,尊奉与皇帝同姓的李老子为道德天尊。后人附会,以为老子炼丹,留下洪炉,因此后来铁匠尊奉老子为祖师,应该说,老子的确留下了洪炉,但不是炼金属的,是陶冶人们思想道德的洪炉——《道德经》。
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汽锤和液压锤的普遍运用,用机器锤锻钢铁件的速度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因此,手工锤打制造器具的历史基本宣告结束,现偶尔还能见到铁匠打点小件工具之类。
金银匠彭州工匠
旧时银匠铺很多,因为银的熔点较低,所以便于制作。金较贵,延伸性好,但熔点高,制作困难,因此小县城制金手饰的较少。
彭县旧时,县城里银匠铺很多,但银匠制作工艺复杂,技术高超者不多,人们往往称呼他们为“某银匠”,说是“某银匠手艺如何,某银匠人品好”等。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妇女的首饰,小孩的玩饰以及帽饰等多为银制品。银制品多为熔模铸造,然后雕刻打磨处理。学徒每日练习吹火加温熔银,十分辛苦,而现今熔银,多用乙炔或氢氧火焰,无须口吹,极为方便。
丹景山镇石洞埝社区的金银匠
1949年后不久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前,银匠铺几乎绝迹,随后人们又开始喜欢“穿金戴银”,制作金、银器者复又重新出现,但其技术多已失传,他们的制作水平实难与旧时相比,多为一些粗制者,更不敢称之为“匠”了。
骟匠彭州工匠
骟匠,旧时独立于七十二行之外,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行道。这一行道有严密的组织,特殊的行话和共同礼奉的祖师,有严格的不可乱来的规矩。这一行业始于何代,何时立帮建会,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世世代代相传成习,只知道他们的祖师爷是华佗。
传说曹操在害死华佗之前,守备吴押狱对华佗十分关照,华佗非常感动,便把自己积一身治病经验写成的医书《青囊书》传与吴押狱。华佗死后,押狱辞职归家行医,吴妇怕丈夫遭到华佗一样的下场,把《青囊书》投入火中,押狱情急之中抢出,可惜只剩下骟割一节未毁,因此吴押狱只学得操持阉割之技,代代相传。后来同行又把吴押狱奉为副祖师爷。
骟割技术有师徒传授,也有世代相传。到民国时期,大则骟牛、马,小则骟猪、羊、狗和鸡,但以骟猪为主,故一般称骟匠为“骟猪匠”。过去人们的思想意识很封建和落后,认为搞这一行的人断牲畜生殖,于自己后代不利,被人看不起,所以从事这行的人不多,也不能正式建立本行祖师爷的神像庙宇,内部人叫“立会难主庙”。
因干此行的人较少,故找钱方便,有“马锒子一响,银子几两,牛角一吹,铜圆成堆”的俗语流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彭县农村常听见“锒、锒”的马锒子声,但并未听见牛角声,也许吹牛角是更早的事情了。
骟匠出门,拿“望圈”作为招牌。“望圈”是铁丝煨成的两个月牙形相对的圈,圈下有个套筒套在三尺左右长的木棍上,棍的下端有一铁钉能插入地内。骟下的睾丸穿在铁圈上,人们不听声音,只要看到他们的专业招牌就知道是骟猪匠来了。骟匠背着工具袋,扛着望圈,边走边敲马锒子,他们招徕生意有一定之规,叫“一喊、二应、三等、四不来、五走人”,也就是吹或敲一声是招徕主顾,二声是请对方应声打招呼,三声是等候,四声过了无人打招呼,吹或敲第五声就离开走了。一般骟匠爱喝酒,下酒菜多为割下的睾丸,彭县有句俗话叫“骟猪匠打平伙,炒得卵子翻”和“马锣锒锒响,顿顿喝四两”。
骟匠的工具比较简单,有一把带飘带头形的双刃刀,刀刃处宽1厘米左右,刀尾的末端有一钩把子;还有一把斜口带勾的刀;竹或铜做的签子一根,签尾很尖,签头用马尾或蚕丝做成的可以拉动缩小的活套;一把弓子长五六寸,用来绷宽刀口;一把长7寸的勺子,一头做成小勺,一头成尖形是专门骟鸡用的;一个牛皮做的针线包;另有铁夹钳一把,长两尺,用来骟狗时夹狗的颈子;一丈长粗麻绳一根,骟牛马时捆绑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成立了兽防站,骟匠收归兽防站管理,一般骟匠已不走村串户寻找主顾,而是主顾到兽防站或到茶铺去找骟匠,约定日期,届时骟匠自然上门“行骟”,此俗一直沿袭至今。
补锅匠彭州工匠
旧时生产力低下,群众使用工具,炊具、餐具多为补了又补,舍不得换新的,补锅、补碗成了习俗。小孩子听大人说笑,编出俗谣骂补锅匠:“补锅匠,太黑心,敲个眼,补颗钉。”补锅匠多是挑担走村串户,游动招览生意,他们手上摇动着五个铁串板,发出“哗、哗、哗”的响声,人们就知道是补锅匠来了。
自古以来补锅为冷补,冷补锅时,他们将裂缝的两端用尖嘴小锤敲出圆孔,此孔称为“止裂孔”,以防裂缝向外延伸,裂缝之中视一定距离敲孔,孔敲完后,用大头补锅钉铆孔,然后敲击铆固而成。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现了热补,热补的原理与冷补一样均为铆固,但不同的是要把钢水加温熔化,托贴铆入孔中,并清擦打磨平滑,工艺较复杂,工具也较沉重,因此,多开设铺面和逢场定点补锅,已不转乡走动。
传说中,(太上)老君收了五个徒弟,让他们从事金银铜铁锡五业,但为他们煮饭的“炊二哥”没有学到手艺,老君不忍心,分嘱五个徒弟帮助“炊二哥”当补锅匠谋生,后来补锅匠为报五位师兄的恩,遂用五片铁片代表他们,经常放在手中摇动,补锅生意自然而来。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人们炒菜还多用铁锅,但谁家锅漏了、破了,是不会去补的,只弃之不用,补锅这一行业自然消失,补锅也就成了过时的习俗。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只要娴于一技,都可以被称为“手艺人”。
世界是浮躁的,但手艺人是安静的,
他们从不问什么是“工匠精神”,
这一双双手,或许
长满老茧、弯曲不直,
却承载着属于彭州的温暖岁月,
缔造出属于“中国匠人”的荣耀!
来源:品鉴彭州
精彩回顾
喜 报!2020,交卷!从“县”到“市”,彭州这些你所不知道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