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徒然记日|原来,“感性”才是日本设计的代名词【0】

不完全生活方程式 715DesignLabo 2022-05-12

提起现在的日本设计,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什么?




随手打开一个流行的微信推送号,查看关于日本设计的文章,却是满眼的“性冷淡”这样的标签、Keyword扑面而来。


这样子的词语,实在是不够专业精确,而且还带着一股对日本歧视的酸味。


至少也要用它的英文名“Normcore*”,但是对于“标题党”来说,90%的人都看不懂的英语单词肯定不如“性冷淡”来的刺激,爆炸般的醒目,简单粗暴,令人想入非非的妖气,能瞬间抓住随手打开的阅读者的眼球。


然后,“性冷淡”便成为了日本设计的代名词,似乎在一部分中国人眼里日本设计师都是草食性动物,只会做这种毫无性欲的设计,黑白灰色调再加点原木色,基本就是所有的表现形式了。


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强烈不可磨灭,虽说有失偏颇,但这的确是现在日本设计的主流风格。无论是日本的建筑,还是工业、平面,甚至是装置艺术…都在贯彻着这种“主旋律”。



△長岡 勉、田中正洋  2008 shop ムスビ

△堀内功太郎 紙の洞窟

△山﨑健太郎  クアラルンプール  物販店


然而,这个世界上最热门的激情动作片高产大国,是怎么产生这么多“性冷淡”的设计师呢?




“多则惑,少则得”――老子。



△Nendo softer than steel


“Less is more。”正如建筑大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所说的那样,极简就是现代社会适应度最高受众面最广的审美。而这种审美特性,也许本就起源于日本,当下的日本设计更是在自己民族的特质上进行深化,顺应这个时代的潮流继续发扬光大。


正如流行的俗语所说“一白遮百丑”,从视觉上,大量的白色,无论怎样都是好看的;造型上,简单的几何,更是不会令人反感。可惜,这种设计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感情没有色彩,看太多真的会让人审美麻木。就像是,白开水,谁都不会说不喜欢喝,但怎么喝都喝不出酒精所带给人的兴奋与晕眩。



△S-RESIDENCE-01 Shinichi Ogawa


对于日本,很多人都会评论是,理智,认真,严谨的民族。白色也正是日本的传统颜色,简洁,干净,理智,包容,各种属性夹杂于其中。如上所述,唯独缺乏一丝感情,缺少一点温度。理智而严密的思考,一直是日本设计武装自己的武器,但过度的理智只会带来冷漠与单调。这不仅仅是设计的问题,其实也是日本社会问题的衍生。机械化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隔绝,所导致一系列高龄少子化,结婚率低下的现象,都是日本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设计与社会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这种设计风格的盛行,也可以说是一种社会不平衡的表象反映。



△WHITE-WAREHOUSE-01 Shinichi Ogawa


△LIBRARY-HOUSE-02 Shinichi Ogawa


就拿东京这个绝大多数日本人向往的都市来说,人们向往东京的时髦、精致、优雅,争相进入,慢慢地融入其中,但同时也默默接受着来自大都市的冷漠与隔阂。看似热闹喧嚣的流光溢彩,随处可见的奢华时髦,却如同一种冰冷的城墙把人与人隔离起来,电车中的人们拥挤在一起,却没有沟通,看似平和谦让,其实冷漠无情。所以说这种设计风格是由社会所造就的,反之也进一步影响着社会,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中,日本设计需要另一种不一样的味道来调和。或是感情宣泄,或是粗旷豪放,或是落拓不羁,或是天真梦幻…用不同的设计概念,来打破这不平衡而又日益冰冷的局面。


没错,这个世界上最热门的激情动作片高产大国,怎么可能会产生这么多“性冷淡”的设计师呢?


在优雅的理智之后,我们便要去寻找新鲜刺激的不同寻常的感性。接下来陆续几期我们将带大家走进另一个日本,介绍几位自我风格极其特别的日本设计师,下一期首先就是那位日本著名建筑师――藤森照信和他的大胆独特的世界,也欢迎大家留言与我们一起探讨你所知道的日本设计。


*Normcore:是由趋势预测机构K-Hole在2013年10月发表的新时尚趋势名词,结合Normal(平凡普通)和Hardcore(核心人物)创造的词语。指一种态度,反潮流,在追求平淡常规中从而超越平凡,被翻译成“性冷淡风”或“极简风格”。


(文章内容介绍部分配图来源于品牌和设计事务所官网。)


文/营造法式



 你可能会喜欢 

捕捉东京|盐田千春・连接生死的红线,是串起回忆之门的钥匙

捕捉东京|西畠清順・植物性感起来也叫人抵挡不住自然的诱惑


声明:关于来稿我们承诺会尽量核实文章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关于文章观点仅代表投稿作者个人立场。另,如若有侵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