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香港发布消息: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下周中公布!

地产号 2019-10-08

据香港大公报最新报道:猪年伊始好事来,据悉,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已经完成,将於下周中发表,有关的配套实施方案亦将相继制定、完善和公布。

  对七百万香港市民来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的正式形成和发表,是关係到港人长远福祉和特区未来定位的一件大事,其意义和重要性都是前所未有的。粤港澳大湾区是由习近平主席亲自谋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国家级战略规劃,纳入规劃内的有广东省九个城市以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区。

  而对港人社会来说,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和建设,并不仅仅是经济活动层面上的拓展,而是首次被正式纳入国家级的战略规劃、融入到国家整体发展的宏图大业中,是真真正正的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港人参与内地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但无论是规模、性质还是效益,眼前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都是前所未有和无与伦比的,未来可以带来的机遇和创造的财富也将会是无可限量的。本港自九七回归以至上世纪一百五十年的殖民管治期间,都从未面对过如此重要和重大的发展机遇,自特首、主要官员、公僕以至市民,都需要正视现实、调整心态、踏实工作,从根本上认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劃的重要性和具体内涵,切勿和“财神”擦身而过。

  据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上月接受央视媒体访问时透露,未来粤港澳大湾区“九市两特区”中,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市为“中心城市”,定位各有分工,香港主要是巩固和提升,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的方向发展。

  而在去年底广州举行的一个法律论坛上,特首林郑月娥也曾较具体地谈到了香港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劃中的角色和作用,包括香港健全的法律制度、金融及融资平台、风险管理中心、企业财贸中心、航运物流枢纽以及香港大学众多、科研实力雄厚和知识产业保护、人才聚集基地等方面的优势。

  而更重要的是,香港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可以发挥的最大作用,不是别的,是“一国两制”。本港一些论者曾经担心,一旦香港投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劃与建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两制”就会成为虚幻,不再存在。此说不是杞人忧天,就是井蛙之见。香港坐拥“一国两制”的优势,不是画地为牢、自我封闭就能尽享其利,恰恰相反,只有衝出香港、融入大湾区、融入全国,香港在制度上的优势才能够全面和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死抱“一制”、孤芳自赏,出路是有限的,只有投身到另“一制”和建设祖国的广阔天地去,香港在法律、金融、营商、人才、管理和对外联繫上的优势才会得到充分突显,成为大受欢迎、人人争住要的“金猪”。

大公報製圖


大湾区规划纲要下周中公布 港优势蓄势待发


2019-02-12 03:17:25大公报 作者: 庄恭诚


大公报获悉,酝酿多时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於下周中公布,香港将在创科、金融方面发挥龙头作用。有分析认为,已有发展成果、区内各地优势互补、国家战略大力支持,将推动大湾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开拓发展新空间与新机遇,并带动香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寻找经济新增长点,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建设亦将实实在在增进港人福祉。


早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已有学者提出在珠三角建立湾区发展模式的概念。当时港商以国家改革开放为契机,到珠三角以至全国各地投资已有多年,粤港澳三地合作发展逐渐成为内地和香港经济活动的重要板块,其后在“一国两制”实践的背景下,粤港合作联席会议、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等高层次对话机制与平台成事,为三地深度融合发展、携手发掘机遇打下坚实基础。

 

五大战略定位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於2015年在多个中央部委发布的“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2016年被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2017年全国两会首度获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同年“七.一”香港庆祝回归二十周年之际,国家发改委和三地政府代表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见证下签署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张晓明今年初接受央视专访时指出,中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有五个: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进一步打开三地合作大门

 

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经济研究员王春新分析指,香港与珠三角的合作发展,正由过去的市场驱动转变为政府驱动,前者曾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极佳效果,后者自香港回归以来,进一步打开粤港澳三地的合作大门,包括跨境交通完善、经贸关系更紧密及各行业互通等。

 

王春新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家发展蓝图,把香港与珠三角的合作带入新阶段,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与支持下,大湾区的深度融合会带来扩大开放、极力创新等效应,并进一步打通三地经济要素的流通,加上各地优势互补、已有发展成果,大湾区不仅会建成世界最大湾区,亦会实现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世界级金融重镇、世界级商务平台等高质量发展。

 

带动港经济再度转型

 

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吴亮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香港经济再度转型、发展创新科技创造巨大空间,现时珠三角的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升级、创新创业气氛浓厚、相关政策配套成熟,而香港具备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和广泛的国际联系,再加上中央推动国家科研资金“过河”支持香港、力挺大湾区打造国际科创中心等政策基础,相信香港联同大湾区发挥的协同效应,可在全球激烈的创科竞争中大有作为,从而带动香港的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转型升级。



来源:大公报 全媒体 大公网 香港连线


相关文章



互联网时代,房产社群连接者

关注好房子,新地产,新生态、新战略

欢迎关注"地产号"(ID:wangfanghous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