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2万亿元,上海再造一个新浦东!关于这最火的新片区,你关心的问题答案在这里→
昨天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并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消息一出,大家都注意重点放到了“上海自贸区新片区放开楼市限购:购房资格由5年社保要求转为3年”的点上去了,而实际上,要放眼整个上海、浦东来观察,则更为客观一些
根据规划,上海临港地区规划面积343平方公里,分为六大功能区,分别是国际未来区(主城区) 、智能制造区(重装备产业区、奉贤园区)、统筹发展区(主产业区)、智慧生态区(综合区)及海洋科创城,人口68万,是上海重点发展的六大功能区域之一。
根据此前的报道,临港片区到2035年,区域生产总值超过1万亿元,这相当于再造一个目前的浦东新区。
其实,早在6月25日,上海午召开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日前已正式发布。《意见》提出,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发展“四个放在”和对浦东开发开放“三个在于”的要求为工作基点、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和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战略支撑,抓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的新机遇,全面深化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浦东综合配套改革、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开拓性创新,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增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制度供给能力,通过七年左右努力,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在高水平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奋力打造新时代彰显中国理念、中国方案、中国道路的实践范例。
据上观新闻报道:《意见》共有20条支持浦东发展的改革举措。在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探路尖兵方面,赋予浦东新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支持浦东新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对标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其中包括,依法赋予浦东新区市级经济管理权限。进一步在经济调节、行政审批、规划制定、综合执法等方面对浦东新区加大放权力度,对法律、法规和规章中规定由市政府及市有关部门行使的经济领域行政管理职权,除确需由市级行政机关统一协调管理的事项外,原则上依法授权或委托浦东新区实施。
在打造全方位开放的前沿窗口方面,《意见》提出,要以自贸试验区新片区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拓展,加大开放型经济风险压力测试力度,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其中包括深化重点领域开放先行先试,提升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打造联通全球的大平台,并提出要支持市内免税店落户浦东新区,争取引进更多国际免税店,支持开展离境退税现场退税试点。
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方面,《意见》提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科技创新前瞻布局和融通发展,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协同创新,打造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强磁场”、不断推出创新成果的“原产地”、促进成果高效转化的“首选区”。其中包括,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人才综合服务环境。支持浦东新区探索以优化人口结构和人才服务为重点的人口管理机制。赋予浦东新区国内人才引进直接落户审批权和留学人员落户审批权。
在建设高品质的现代化城区方面,浦东将着力提升城市吸引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完善高标准城市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全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充分展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新形象。其中包括构建国际一流的枢纽型、网络化综合交通体系。支持浦东新区打造空铁一体的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浦东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推进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沪通铁路二期工程和上海铁路东站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加快上海外高桥港区规划调整,促进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发展,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服务能级。完善浦东地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优化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路布局。
可见,上海早就有备而来!未来7年,拭目以待!
关于这个今天全网最火的新片区,你关心的问题答案在这里→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并印发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新片区选址在哪?面积多少?各项准备工作进行得如何了?
国新办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介绍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总体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详↓
商务部副部长
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说:
《总体方案》出台背景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并且印发了总体方案。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科学决策,作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重大战略部署。2018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出席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及考察上海期间,就提出增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鼓励和支持上海在推进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方面大胆创新探索,为全国积累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五年多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重大进展,总体上实现了初衷,为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李克强总理的重要工作要求,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商务部、上海市会同有关部门,在实地调研、充分交流、反复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形成了总体方案。
先行启动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
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
总体方案确定临港新片区先行启动面积为119.5平方公里,将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实现新片区与境外之间投资经营便利、货物自由进出、资金流动便利、运输高度开放、人员自由执业、信息快捷联通,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总体战略布局。
坚持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坚持以风险防控为底线
总体方案在内容上,包括总体要求、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建立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实施等五个部分。体现了三个特点:
第一,坚持贯彻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发挥开放型制度体系优势,推动统筹国际业务,跨境金融服务、前沿科技研发、跨境服务贸易等功能的集聚,整体提升区域产业能级,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第二,坚持对标国际高标准。在前期探索实践基础上,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选择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其他地方又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研究提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
第三,坚持以风险防控为底线。加大开放型经济的风险压力测试,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从重点领域监管、信用分级管理和边界安全等不同维度,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全面提升风险防范水平。
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的
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
商务部作为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会按照统一部署,会同上海市和各有关单位,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加快临港新片区各项改革试点任务的落地实施;赋予临港新片区更大的自主发展、自主改革和自主创新管理权限;加强法治建设和风险防控,以分类监管、协同监管、智能监管为基础,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同时,支持临港新片区加大制度创新力度,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发展,加快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体系和管理体制,更好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国际市场的活力。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说:
关于总体方案的主要考虑
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去年11月在首届进博会开幕式上和考察上海期间对新片区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认识到增设新片区不是简单的原有自贸试验区扩区,也不是简单的现有政策平移,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制度创新变革。
一是要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加大开放型经济压力测试力度。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五年多来在对外开放和风险防范方面的制度创新经验,在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方面,大胆开展差异化探索,在更深层次、更宽领域,以更大力度推进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二是要聚焦强化经济功能,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集聚发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我国高质量发展急需产业的关键环节和技术,拓展金融、贸易、航运领域和总部经济的国际市场服务能力,整体提升前沿科技产业能级。
三是要加快转化发展动能,为长远发展夯实基础。对标国际上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加快形成更加开放的市场规则体系,促进高能级市场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使新片区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关于规划选址的考虑
新片区选择在上海东南的临港地区,选址考虑能够承载国家战略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国际运输条件完善,便于实施风险防控措施等要求。
区域内运输条件非常优越,有海港洋山深水港,有空港浦东国际机场,有铁路,还有高速公路、轨道交通,另外还有高等级的内河航道,是国际上同类地区运输条件最完善的,可以充分发挥洋山深水港和浦东机场国际货运枢纽功能对于贸易和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先行启动区域内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及装备制造、研发创新和金融服务等产业园区,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条件,有利于政策制度更好更快落地见效。同时,这一地区还有城市功能,配套优质的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等资源,是宜居宜业的新城。
关于上海落实总体方案的安排
上海已经把总体方案各项任务举措细化为三大类78项安排:一是对总体方案明确的重点政策,将制定23项操作细则,比如境外人才执业、重点领域企业所得税政策等,通过具体项目方式,直接推动15项政策的落地,比如先行先试金融业对外开放等。二是对总体方案明确的创新举措将制定35项实施方案,比如海关特殊综合保税区实施方案等。三是对总体方案明确的区域功能,制定五项中长期综合规划,主要是空间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等。
目前,上海市已经完成了新片区的管理办法、特殊支持政策、政务服务方案等相关准备工作,将推动重大改革举措优先在新片区试点,符合新片区产业定位的重大项目优先在新片区布局。
热点问答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临港新片区与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相比,在制度设计方面有哪些创新和提升?
王受文:临港新片区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相比,在制度设计方面确实有不少的创新和提升。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有了明确的、更高的定位。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是明确打造“国际高标准自由贸易园区”,而临港新片区是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试点政策的基础上,强调要打造“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通过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对改革试点内容提出了更高的发展标准,能够更好地满足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要求。所以,它的第一个创新体现在定位更高更明确上。
第二,丰富了战略任务。临港新片区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增加了“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等内容。所以,它的战略任务也更加丰富。
第三,突出了产业发展。和上海自贸试验区其他片区相比,临港新片区将“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放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比如说,它特别强调要通过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重点产业,在投资环境、贸易监管、国际人才流动以及税收等核心环节,提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新发展理念来引领高质量发展。
第四,在监管方式方面,上海自贸试验区,包括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等四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临港新片区则将建设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作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一种新的类型,探索实施以安全监管为主、更高水平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监管政策,可以说,这是特殊经济功能在贸易自由化方面的一个具体体现,也是促进内外贸市场一体化发展的有益探索。具体的监管方式、监管政策、制度,海关总署将牵头另行制定。
经济日报记者:
在介绍中提到,上海市政府已经形成了支持新片区建设的一些特殊支持政策,能否介绍一下特殊政策“特”在哪儿?
陈寅:这次在总体方案中,中央要求新片区进行差别化探索,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任务。为了落实好中央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在地方事权范围内,研究制定了支持新片区建设的特殊政策。
这些政策将配合中央赋予自贸试验区的政策和制度,努力把新片区打造成为政策制度完备、体制机制灵活的特殊经济功能区。上海制定的新片区特殊支持政策,主要是聚焦于管理权限、资金支持、人才吸引、土地规划、住房保障等方面,应该说,很多政策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比如说,赋予了新片区更大的改革自主权,原则上上海的重大改革举措优先在新片区试点,上海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政策举措,在新片区全部适用。今后,上海出台的同类政策,对于企业和人才的支持力度优于这次政策,新片区按照“政策从优”的原则,普遍适用,同时也赋予新片区管理机构市级以及区级经济管理权限。
又比如,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上,主要是聚焦吸引国内和国际各方面的人才,我们一共提出了12条政策,包括人才“居转户”(居住证转户籍)年限从原来的7年缩短到5年,核心人才进一步缩短到3年。另外,我们为外国人来新片区工作创造便利条件等,对于非本市户籍人才购房资格,由居民家庭调整为个人。而且,原来的政策是购房需要缴纳个税或者社保年限要有5年,新片区缩短到3年。
另外,在资金方面,上海将设立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5年出资总规模不少于1000亿,重点是要支持新片区内的高端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经济之声记者:
上海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都取得了哪些进展?下一步,在推进临港新片区建设过程中,金融方面还有什么样的设想?
王信:金融支持自贸区,特别是临港新片区,我们认为应该是放在整个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大背景下来看。事实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也是以金融支持自贸区建设为突破口,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长足进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金融市场体系更加健全。2018年市场成交量接近1650万亿元,较党的十八大以来增长了两倍多。二是形成了种类比较齐全的金融机构体系。到2018年末,上海各类金融机构达1600多家,党的十八大以来增加了378家。三是拥有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基础设施。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比较发达的、高效的、健全的金融基础设施,才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比较有力的支撑。在上海,现在有上海票据交易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还有全球中央清算对手方协会等,这些都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供了助力。四是金融环境越来越完善,上海现在有金融审判庭、金融法院等。最近,英国独立智库把上海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列在第五位。
关于临港新片区和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支持,大家都比较关心。人民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做好金融支持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各项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稳步发展境外人民币借款、双向资金池等跨境人民币创新业务,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同时,相关业务的发展,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增添了不少色彩。
二是进一步简政放权,不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在上海自贸区率先建立了全口径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过去是外债、对外融资需要审批,现在是逐步放松。建立了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根据企业资本金等综合考虑的全口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同时,上海自贸区也试行外资企业外汇资本金意愿结汇,大大方便了外资企业到上海来发展。
三是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大家都知道,上海自贸区一个重要的创新就是自由贸易账户。过去因为咱们的开放是逐步开放,相配套的也有不同账户。在上海自贸区,统筹统一了各类账户,使得账户能够统筹进行管理,账户内可以自由兑换,这样大大方便了市场主体。当然,对自由贸易账户本身也需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
四是加强跨境资金监测,切实防范金融风险。在不断推动金融改革开放的同时,我们也把防范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牢牢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增设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战略部署,金融应该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下一步,在临港新片区将试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更加自由的金融政策,打造金融开放创新的新高地。具体表现在:一是进一步提升贸易投资的便利化水平。二是有序推进各项金融开放创新的措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三是进一步健全金融法治环境,优化营商环境。大家知道,前一段时间金融委发布了11项开放措施,我们将支持相关的金融开放措施,优先在上海自贸区新片区落地。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外商投资法》及后续配套的规则如何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发展?临港新片区是否适用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也就是负面清单,在提升开放水平方面还有哪些考虑?
唐文弘(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本身就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今年3月已经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将于2020年1月1日开始施行。
为了更好地推动《外商投资法》落地,中国政府目前正在研究制定配套法规,进一步细化《外商投资法》确定的各项制度,并将与《外商投资法》同步实施,这将有力地促进高水平、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
《外商投资法》第13条规定,国家根据需要,设立特殊经济区域,或者在部分地区实行外商投资试验性政策措施,促进外商投资,扩大对外开放。自贸试验区正是一种特殊经济区域,《外商投资法》这条规定为自贸试验区实行外商投资试验性的政策措施、扩大对外开放,提供了法律依据。
另外,临港新片区设立之后,将会在总体方案框架下,全面推进投资领域各项试点任务,包括加强国际商事纠纷审判组织建设等。大家都知道,上海自贸试验区现在已经设立了知识产权法院,以及金融法院,下一步还将加强国际商事纠纷审判组织建设,明确规定允许境外知名仲裁机构和争议解决机构设立业务机构,就国际商事、投资等领域发生的民商事争议,开展仲裁业务。
总之,《外商投资法》及其配套的规定,以及总体方案中涉及的法律性规定,将为临港新片区开展改革试点、制度创新和吸引外资等工作提供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创造更优质的投资环境,助力企业在未来享受更多的政策红利和实惠。
临港新片区属于自贸试验区范围,自然适用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9版负面清单于今年6月30日由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公布,已经从7月30日开始实施。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推动总体方案的落实,结合临港新片区的发展定位,选择电信、保险、证券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
新华社记者:
临港新片区和其他片区相比,更加突出强调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能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王受文:在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方面,新片区特别强调突出了这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有机衔接。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次新片区的总体方案制定过程中,商务部、上海市政府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从指导思想、试点内容、推进实施等多方面做好总体方案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有机衔接。
第二,突出协同创新。在临港新片区试点过程中,将实现与长三角地区相互联动、协同发展,因此在建设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产业体系方面,总体方案明确,支持境内外投资者在新片区设立联合创新专项资金,允许相关资金在长三角地区自由使用;总体方案还支持境内投资者在境外发起的私募基金,参与新片区创新型科技企业的融资,凡符合条件的可在长三角地区投资等。
第三,强化带动引领。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进程中,临港新片区要发挥带动和引领作用。总体方案明确,支持临港新片区优势产业向长三角地区拓展形成产业集群;定期总结评估新片区在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开放、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制度经验,制定推广清单,有序推广实施;加强新片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经济技术开发区联动,放大辐射带动效应。所以,这次临港新片区的总体方案特别强调服务和融入长三角发展战略。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新片区将实施怎样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制度和政策?
陈寅:新片区的税收政策主要还是围绕经济发展的功能定位,有这几个方面:一是中央要求新片区对标国际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园区,这是新片区在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中的目标定位。二是聚焦国家战略需要、国际市场需求大、对开放度要求高,但是在其他地方尚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领域,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基于以上两方面的考虑,目前新片区方案共明确了五方面的税收政策:
第一,对与新片区产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具有基础优势的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用航空等重点行业的关键核心环节相关企业,实施一定期限(成立之日起5年内)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按照15%进行征收,这将有助于培育发展先进技术,形成产业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相关区域联动发展。
第二,在其他地区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个人所得税政策对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效应。
第三,自由贸易账户作为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重要的基础设施,我们将积极探索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开展投融资以及金融业务的税收政策。
第四,新片区方案明确了与国际船舶登记制度相配套的税收制度安排,主要是在服务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个国家战略的同时,也支持我国造船工业的发展。
第五,进一步鼓励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对境外进入新片区海关围网区域的货物予以保税或者免税。
对于企业适用的这些税收政策,都有明确的目标范围和条件要求。目前,我们正在配合国家主管部门抓紧制定实施细则,并且将密切跟踪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
中新社记者:
这次新片区命名为临港新片区,选址也主要在上海临港地区。能否介绍一下临港地区的详细情况?
陈寅:这次选址在临港地区,是因为临港地区不仅有我刚才所讲的一些优势,而且临港地区已经开发了15年,目前在那里已经集聚了500多个产业项目,初步形成了新能源装备、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一些骨干企业,也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实现了一系列国家重大技术突破,也诞生了一批世界之最、全国第一的技术和产品。
比如,我们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大飞机的发动机、全国首根国产12英寸单晶硅棒、全球最大的大功率柴油机,以及配套船用曲轴,还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升式钻井平台。另外,在新片区已经集聚了一批国内外行业龙头企业,像中国航发商发、上海汽车、上海电气、三一重工,还有跨国公司像特斯拉、西门子、卡特彼勒、GE、ABB等。同时,临港地区也是上海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一些新兴领域已经集聚了一批高科技项目。
临港地区的规划起点高,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城市功能基本形成,是我国最大的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域。区内还有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上海天文馆、中国航海博物馆等一批文化旅游功能项目,并且有优质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我们有信心,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在这寸土寸金的地区一定能够飞出新的“金凤凰”。
来源: 综合自上海发布及国新办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房产社群连接者
关注好房子,新地产,新生态、新战略
欢迎关注"地产号"(ID:wangfang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