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突发!深圳城市开发建设又新增加2大重点区域!

李璨 地产号 2023-01-03

+2!深圳城市建设又新增两处重点区域!


抓城市建设首先要抓好重点区域开发建设,这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深圳未来的重要增长极。深圳设置重点区域以来,17个重点区域的高水平开发,引领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从8日下午的市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总指挥部第十三次会议暨重大项目调度会议上获悉,深圳的重点区域“天团”再添两员“大将”,光明科学城核心区、九龙山智能科技城新增纳入市重点区域


据悉,深圳的重点区域早在2013年起就开始规划,7年时间过去,深圳重点区域的数量达到了17个。作为重点区域,这17个项目实际的规划是“引领和代表全市质量型开发建设的核心地区、探索全球创新之都创新空间供给的先行地区”。而这次新增纳入的两员“大将”同样也是实力雄厚。



新增重点区域:光明科学城核心片区


据悉,光明科学城核心片区具体范围包括光明科学城的“一心一区”及其关联区域,位于科学城的核心区域,为科学城的“心脏”,面积约26.66平方公里。


一心——光明中心区(含光明云谷)

建设科学城综合服务中心


占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是光明科学城高端城市要素汇集的综合服务中心。片区融合科技、商务、政务、文化、社交等功能,为科学城提供全面均衡、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一区——装置集聚区

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研究院所、高等院校等


占地面积约12.7平方公里,包括“一主两副”三大科学集群。


“一主”即大科学装置集群,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含5平方公里核心区和1平方公里拓展区,已布局综合粒子设施等稀缺性大科学装置。


“两副”即科教融合集群和科技创新集群。


其中,科教融合集群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已规划布局脑解析与脑模拟、合成生物研究等生命科学组团大科学装置,以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高校。


科技创新集群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主要布局科研机构和科技转化平台。


据悉,光明科学城核心片区建设项目已达到28项,投资计划已达110亿元,今年上半年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59.28亿元。



新增重点区域:九龙山智能科技城


九龙山智能科技城位于龙华区,发展定位紧扣“创新、智造、生态”三大特质,将构建以“AI+5G+工业互联网”为主导的数字经济产业体系,着力打造成为”九龙山未来数字城“,协同光明科学城、环西丽湖科教城,共建大湾区国际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打造代表深圳“先行示范”内涵的高品质产业创新空间样板,成为深莞中部集合城市的区域创新极核、粤港澳大湾区东岸中轴的智能制造高地、深圳“三生融合”发展的宜居宜业乐园。


九龙山智能科技城建设拟在创新驱动、产业牵引、交通强化、配套优化、环境提升方面实施“五大行动”:



创新驱动方面


推动产业平台项目的规划建设,形成“企业创新服务平台+个体双创空间”的创新平台支撑体系,构建专业化的企业创新服务平台,提供多样化的“双创”空间。



产业牵引方面


通过城市更新和产业统筹,释放产业空间,构建“三位一体”的产研体系;打造生态、开放、共享的科创综合服务核心;打造机器人、智能终端等的全产业链体系。



交通强化方面


优先开展片区间衔接道路的建设;加强支路网建设,打通道路微循环;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公交站点及线路的建设;加强慢行系统建设,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配套优化方面


高标准打造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统筹推进市政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综合管廊;引入智能设施和系统,打造智慧园区。



环境提升方面


全面践行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以碧道建设为抓手,多层次开发,形成全覆盖的公共绿地空间体系,构建全域生态绿廊空间体系。


重点区域成立以来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近7倍


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是一个谋长远、增后劲的重要战略,既有利于扩大高质量投资,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加快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推进“双区建设”。



据悉,2019年,全市17个重点区域累计完成投资2639.3亿元,完成投资计划的105%,同比增长26%,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6%,比2014年重点区域成立之初固定资产投资额增长近7倍。



重点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直高于全市平均水平、部分重点区域增速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两倍以上。其中,光明凤凰城、深圳北站商务中心2019年完成投资超过300亿元,大运新城、坂雪岗科技城、宝安中心区完成投资超过200亿元,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空港新城等6个重点区域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


市场主体作用进一步增强,社会投资累计完成2171.7亿元,同比增长22%,占年度完成总投资的82%,撬动社会投资效果显著。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高端产业投资比重持续提升,累计投资1551.6亿元,同比增长15%,占年度完成总投资近六成。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累计投资419亿元,完成率为134%,同比增长77%,持续完善并提升城市功能。


重点区域创新平台和高端产业加速聚集,引领深圳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19年以来,各重点区域新引进大疆灵眸科技、广铁总部、Costco星河总部、乐土沃森、欧加总部、天马总部、稳健总部、美团点评等重大项目、总部企业60余个,新的区域增长极加快形成。


重点区域高起点规划建设“城市新客厅”,引领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


香蜜湖新金融中心已完成综合性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国际交流中心、改革开放展览馆、国际演艺中心等公共建筑已启动前期设计工作;深超总中央绿轴南片区开工建设,滨海大道下沉改造加快推进;光明科学城、宝安中心区、大运新城等一批“城市新客厅”高点定位、高标规划,城市品质和城市能级不断提升。


重点区域开展城市开发运营商试点,引领深圳开发


建设新趋势支持国有企业和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发挥基础性、平台性作用,在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中推行企业“操盘手”机制。


全市其他重点区域

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国际低碳城、深圳国际生物谷坝光核心启动区、大空港新城、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光明凤凰城、坪山中心区、宝安中心区、大运新城、笋岗-清水河片区以及福田保税区、高新区北区、梅林-彩田片区、盐田河临港产业带,平湖金融与现代服务业基地和坂雪岗科技城将进行整合。




陈如桂主持召开市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总指挥部

第十三次会议暨重大项目调度会议

推动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9月8日下午,市长陈如桂主持召开市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总指挥部第十三次会议暨重大项目调度会议。


会议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和市委部署要求,高水平加快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听取了2019年以来重点区域开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和今年下一步工作安排,充分肯定了全市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的突出成效,审议通过了《深圳市重点区域规划建设设计指引导则》《深圳市重点区域建设工程设计导则》等文件。


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加快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建设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点工作来抓,立足打基础、谋长远、增后劲,全面推动重点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


要坚持高标准、高效能,做好高水平规划设计、高强度开发建设、高品质综合配套、高端化产业布局,带动城市更新改造和功能配套升级,带动产业空间拓展和基础设施完善,推动城市品质的提升。要全面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竣工,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推动重大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投产、早日使用,发挥重大项目对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牵引作用。


会议要求,要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紧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确保疫情安全和工程建设安全,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和品质,打造更多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廉洁工程。


市领导刘庆生、田夫、黄敏、艾学峰、吴以环、聂新平、张勇、杨胜军,市政府秘书长曾湃参加会议。


来源:深圳卫视深视新闻 记者李璨

- 推荐阅读 -


互联网时代,房产社群连接者

关注好房子,新地产,新生态、新战略

欢迎关注"地产号"(ID:wangfanghous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