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才华横溢的知青们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大地上展开一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政治运动。百万热血青年被敲锣打鼓下放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在大好的青春岁月里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农村生活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随着这部分人的成长,构成了一股特殊的社会群体。一些曾经参加上山下乡运动的人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当今中国的知名学者,官员,文化名人,其中不乏以自己的亲身知青经历创作的作家,画家,电影人,成为构建当今中国精神家园的中坚力量。


莫言:生于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山东高密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莫言童年时在家乡小学读书,后因文革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做过临时工(棉花厂)1976年加入解放军,历任部队班长、保密员、图书管理员、教员、干事、总政文化部创作员等职。后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代表作品有《檀香刑》,《蛙》,《丰乳肥臀》等作品。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马未都:1955年3月22日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荣成,中国知名作家,编剧,收藏家,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及现任馆长,早年插队下乡,回城后当过几年铣工,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后开始电视剧编剧工作,是《编辑部的故事》三大编剧之一(另外二人是王朔,冯小刚)。2008年,马未都以745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2008第三届中国作家富豪榜”第5位,引发广泛关注。


王安忆:1954年3月生于南京,中国当代文学女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被视为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自1980年代中期起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初中毕业后1970年赴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农村插队,1972年考入徐州地区文工团工作,1978年回上海,任《儿童时代》编辑。王安忆的文学作品摒弃现实功利性杂质,将人置于广袤的时空背景中,在人类意义层面展示人的价值内涵,使价值求索具有了终极追寻的意蕴。



邹静之:男,1952年出生,江西南昌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刊》编辑。被称为“中国第一编剧”,诗人。北京长大,1969年赴北大荒上山下乡,后转河南汝阳插队,1984年毕业于中央电大中文系。1982年开始有作品发表,现有诗集、散文集、小说集等著作十余种出版。


叶辛:1949年10月出生于上海。1969年早春去贵州修文县久长镇砂锅寨插队,度过了十年七个月的知青生活。1977年发表处女作《高高的苗岭》。此后共出版著作有: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等。根据长篇小说《蹉跎岁月》《家教》《孽债》由其本人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均在国内引起轰动,使其成为家喻户晓的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人大常委等


肖复兴:1947年生,河北沧县人,《人民文学》副主编,当代著名作家。1966年高中毕业去东北插队。


聂卫平:1952年8月17日出生,河北深县人。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兼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棋院技术顾问。1982年被授予九段,1988年被中国围棋协会授予围棋“棋圣”称号。自幼喜爱围棋,曾与时任中国外交部长的陈毅下过围棋。1969年插队北大荒的嫩江山河农场。


张艺谋:1951年11月14日生于西安。中国著名电影导演,“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1968年下乡到咸阳地区乾县武则天陵旁的汉阳公社倪村度过三年知青时光。


刘心武:1942年6月4日出生于四川成都,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红学研究家。笔名刘浏、赵壮汉等。曾任中学教师、出版社编辑、《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理事、全国青联委员,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其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以《班主任》闻名文坛,长篇小说《钟鼓楼》获得茅盾文学奖。1950年后定居北京。中学时期爱好文学。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


史铁生:(1955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生于北京,中国知名作家。《我与地坛》激励了一代中国人。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敬一丹:1955年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现任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主持人节目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1972年,17岁的她搭上了上山下乡的末班车渠道小兴安岭地区的黑龙江省通河县清河林业局度过了五年的插队时光,是当时林业局广播站著名的“知青播音员”。


姜昆:祖籍山东烟台,生于1950年11月。国家特一级演员,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他多才多艺频频涉足影视及书画界,还是雅典奥运会的火炬手。从艺30余年,创作表演了上百段相声作品。1968年,姜昆随百万热血青年奔向北大荒下乡插队。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当代著名作家,北京语言大学教授,1968年赴黑龙江建设兵团插队下乡。著有《天若有情》,《白桦树皮灯罩》,《死神》等作品。曾在北京电影制片厂任编剧,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不久前热播的电视剧《知青》亦由梁晓声编剧,真实反映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的真实生活。


关注红色边疆荒友家园微信公众号

微信页面

通讯录→公众号→右上角“+”→搜索HSBJHYJY

文章页面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添加关注

文章分享给朋友

点击右上角→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

查看往期微信

点击右上角→查看公众号→查看历史消息


欢迎访问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网址 jianzi10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