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第一慈善家李春平的传奇人生

中国第一慈善家李春平
忏悔无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014moy232&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春平:甘家口8号院的不了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019erkcuq&width=500&height=375&auto=0

李春平:慈善是我唯一的事业

作者:郭江平 《中华儿女》

李春平,一个有着诸多传奇故事的名字。20年来,他以平均每天30,000元的速度向各类需要救助的人捐赠,捐款总数已超过2.8亿元。他因此被誉为“百年慈善第一人”,也是被中国红十字会授予“慈善家”荣誉的第一人。

采访李春平之前,曾为他神秘的异国姻缘而好奇,也对他归国后20年持之以恒的善举萌生敬意;采访中,为他无所顾忌坦诚肺腑而激动;行笔时,对他曾经的痛苦和现在的尴尬有了更多的理解。


“进来吧,我就是李春平。”他很平和地伸过手来,全然没有“神秘名人”的矜持。


刚落座,我们就像相识已久的朋友侃了起来——因为他随和的态度和过于随意的装束:绿色无领半袖T恤、灰色宽松家居短裤,还有一双光着的大脚。

传奇婚姻奠定慈善人生

他是共和国的同龄人,1968年参军,在昆明军区空军服役。参军临走的前一夜,他和母亲说了几乎一夜的悄悄话,“孩子,你明天就要走了,妈妈就跟你说几句话,到了部队之后,要争取入团,入党,争取提干,你是属于党和人民的。”李春平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入伍第一年入团,第三年入党,被提升为班长。

退伍后,李春平到北影厂文工团工作。1980年,他邂逅了一位长他38岁的美国老妇人,随后移居美国与那位老人结婚。1991年,老人去世后,他带着巨额遗产回到祖国定居,开始了他的慈善人生。


如果说,这段传奇婚姻让他有了施行善举的雄厚资本,那么,红色出身则是他20年坚持慈善为生的人生基因。“我爸是老红军,我妈是老八路”,每每谈及自己的父母,李春平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李春平的九年军旅生涯,是在国家和世界的动荡不安中度过的。为了准备打仗,他所在的部队日复一日地为战斗机挖山洞。20岁那年的一天,正在掘进的山洞突然塌方,李春平和他的15名战友被堵在洞中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他们在黑暗和绝望中熬过了7个小时,当洞中氧气消耗殆尽时被救了出来。迎着刺眼的阳光,李春平使劲睁开眼,“我看到了一生中永远不会忘记的景象,满山遍野的人,有我的战友,有驻地的乡亲们,全都灰头土脸、衣衫褴褛,他们挥舞着鲜血淋漓的双手,呼喊着拥向我们,把我们搂在怀里。”


李春平已经泣不成声:“我的生命是他们给的,为他们做任何事都是应该的”,“每次搞捐助活动时,眼前总是浮现出那一双双饱含热泪的眼睛,和一双双滴着血的手”。


如今,和他一起死里逃生的战友中仅有6位在世,都生活在农村,李春平每年都会为他们每家汇去20万元。

“很少有人懂得我的心”

出乎我们的意料,当我们小心翼翼地回避着他在美国的12年生活时,李春平却坦诚地讲述了那段令人五味杂陈的经历。

这12年的传奇婚姻是很难用情感来诠释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契约,这给他、也给她增添了很多的尴尬。不管是传奇中的尴尬,还是尴尬中的传奇,中华民族的传统伦理和红色家庭基因,让李春平用坦荡与真诚,为这段婚姻生活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到美国的最初几年,李春平并不知道这位老人有那么多的财产,一直到老人去世30分钟前,他也不知道这些财产有一天会属于自己。开始的三年,李春平到餐馆里洗盘子挣钱补贴自己的生活开销,“在美国生活的华人,最好找的工作就是洗盘子,那么多的盘子,你似乎永远洗不完。”同时,他像当初承诺的那样,尽心竭力地照顾那位老人,包括生活起居中的一切事务,而这位老人的性格怪唳,有时会喜怒无常。


一件事情改变了老人对他的态度。一位跟随老人25年的黑人佣人的父亲得了癌症,佣人向她借三万美元遭到了拒绝。李春平得知后,马上取出自己的钱给了佣人,老人知道后对他大发脾气。“她照顾了你25年,她的家人得病你都不管,以后你对我也不会好的。”激烈争吵之后,李春平一怒之下拂袖而去,只身来到了温哥华。“我一无所有,但我有良知;我违背了契约,但拯救了道德。我还年轻,我还可以继续刷盘子。”一段时间后,老人找到了他,哭着向他承认错误:“孩子,我错了,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的品质,我放心了,相信你以后会照顾我的!”


因为真诚,他们间有了更多的信任与和谐。1991年,老人生命垂危。临终前她对李春平说:“孩子,我回答你11年前提的问题。你问我,为什么不在美国找个帅小伙,却去中国找像你这样的土孩子,事实上我的选择没有错,我在你身上看到了中国人举案齐眉、白头偕老的美德,也看到了中国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传统文明。和你在一起的12年,是我最幸福也是最自私的12年,我知道你并不爱我,但是你却为我付出了你的青春,谢谢你!”说完,老太太拿出几张纸交给了李春平。那是一份将由他继承的遗产清单,这时,他才知道老人富可敌国。半个小时后,老人带着满足离去了。三天后,律师让李春平签署了7份文件:老人遗产中的90%由他继承,其中包括毕加索、梵高的四幅画,两亿美元,加上在美国的不动产。从此,李春平成了亿万富翁。


讲到这里,李春平再次泪流满面。是一段情感纠葛结束后的空荡,还是复杂心绪的难以表述,还是独处异乡的游子失落,抑或是兼而有之,我们不得而知。“人们都知道李春平有很多钱,却很少有人能懂得我的心。”


老人去世后没多久,李春平带着天文数字的财产回到了祖国。当飞机在首都国际机场落地的瞬间,李春平的心踏实了。叶落归根,他的根在中国。

“我比你们想象的忙得多”

1991年6月,刚刚回国的李春平从报纸上得知,北京密云因受暴雨袭击发生特大泥石流,很多人在一夜间变得无家可归。他抓起电话拨通了报纸下方那个并不显眼的捐助电话。第一笔20万元的捐款,成为李春平职业慈善之路的起点。

2003年4月,“非典”肆虐北京。他的美国朋友为他订好了去美国的机票,催促他去美国躲避。但当从媒体报道中看到一个又一个白衣战士在抗击“非典”中倒下时,他的心反倒静了下来了:他要和祖国一起共度时艰,和北京一道抗击“非典”,除此别无选择。在4月29日“万众一心抗‘非典’大型义演”现场捐赠中,他捐出了300万元,那是他回国定居12年来单笔捐赠较多的一次,在他的慈善之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他最高的一次单笔捐助金额高达500万元。


这20年中,李春平到底捐助了多少人、多少单位,恐怕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为了解决北京市延庆县一些农民喝不上达标水的问题,他捐款35万元在那里打了深水井。记者采访他的当天,他正在准备再次向玉树灾区捐款200万元,资助500名在地震中死伤的公安干警家属。他出资慰问北京市公安局家属的慈善活动也在筹办之中,据悉可能于国庆节前后在北京鸟巢举行。截至记者发稿当天,李春平累计为公安干警捐款超过千万元。

“有些人认为,我有那么多的钱,似乎每天都可以过着游手好闲的神仙生活,其实完全不是。我要关注各地发生灾害的情况,搜集需要帮助的人的信息,研究捐助的方法和数额,了解各项捐款的使用情况和捐助效果。这就是我的全部生活,也是我惟一的事业。说老实话,我很忙,比你们想象的要忙得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慈善事业在不断发展。今天,有责任感的企业家、海外华人华侨、莘莘学子、退休老人,所有企盼民族和谐、国家安定、人民幸福的炎黄子孙,组成了中国的慈善大军,成为扶危助困、推进社会公平的道德力量,李春平无疑是这支大军的杰出代表。


李春平的名气越来越大,索捐的事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利用他的单纯和同情心谋取钱财者。上了几次当后的李春平多了些经验,他更愿意把钱捐给官方的慈善组织或大型赈灾活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和北京慈善总会都有他的基金。至今,李春平没有成立个人基金会。

“中国更需要我”

李春平 心系赣南老区教育事业

李春平有很多钱。采访时,他拿出一摞房产证,一个个翻给我们看,每个上面都写着“李春平个人所有”,足有数十本之多,他说总价值约50亿元。他还展示了他与香港嘉士德公司的合约,上面注明毕加索、梵高四幅名画的最低估价为10亿美元。


正因为如此,李春平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从事他的“纯粹慈善事业”,做一名“纯粹慈善家”。对于他,捐赠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目的。“我不经商不当官,不需要捞什么资本。只想帮助那些特别需要帮助的人。我有过走投无路的时候,能理解走投无路时的心情。”


对于李春平,捐赠就是这样简单,但有些人却想得复杂了。一些人似乎更关心钱的来路,并对李春平的异国婚姻做了诸多演绎,网络上也不乏对他的人格攻击。这些让李春平很困惑,“我没有妨碍任何人,没有向任何人,包括接受我捐助的人做任何索取。”的确,李春平用于慈善事业的资金来源合法,他用合法所得资助了那么多需要帮助的人,他没有、也不需要把慈善作为炒作的手段,以获取更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

然而,令他欣慰的是,他的慈善行动得到了更多人的理解和尊敬。李春平孑然一人,没有妻儿。有一次在他捐建的希望小学对孩子们讲话,当讲到老父亲生前劝他说,“老这么捐,有一天要是捐完了谁来养你”时,几十个孩子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齐刷刷地喊:“李叔叔,我们养你。”那一刻,李春平泪如泉涌,久久说不出话来。


以李春平为原型的小说《忏悔无门》和电视剧《人间情缘》推出后,他更成了公众人物。2009年,好莱坞要拍以他为原型的电影,并推荐莎朗·斯通饰演他太太,李春平坚决反对,“因为那个女人说了一些对中国不好的话,并支持藏独分子。”他为女主角定的条件是,必须热爱中国,对中国的态度友好。好莱坞妥协了。此前,美国大使馆也曾和他谈过捐钱的方向,他说:“中国更需要我!”

今天的李春平,心态已经平和了许多。希望得到更多理解的他,也更多地理解了这个社会,和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们。“我不会在意别人说什么。在我离开之前,我要把全部财产捐献给社会。”

文章来源《中华儿女》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公众号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