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情追思怀念兵团战友王树林

缅怀在海地遇难的
 8名中国维和警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69qqlY9iCk5&width=500&height=375&auto=0

维和烈士《接你回家》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6Rs1YQYJBs5&width=500&height=375&auto=0

王树林简历

王树林,男,汉族,1952年10月生,北京市人,198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普通班学历,三级警监警衔。

  
1969年9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插队,1974年9月至1978年1月在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习,毕业后到清华大学建筑工程系、土木与环境工程系任教,1980年9月调公安部工作,历任计划财务局物资处副科长、主任科员,计划装备司装备处副处长、装备财务局物资警械处副处长,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到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挂职锻炼,任牟平分局副局长。2000年3月任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          

王树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人民公安卫士,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王树林同志,肩负国家使命,在海地执行国际维和任务的过程中突遇地震,于北京时间2010年1月13日壮烈牺牲,终年58岁。

王树林同志,男,汉族,1952年10月生,北京市人,1969年9月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参加工作,1974年9月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习,他勤奋刻苦,肯于思考,学习成绩优良,1978年1月毕业时服从组织分配,留校从事教学工作。


1980年9月王树林同志调公安部工作后,历任计划财务局物资处副科长、综合局物资处主任科员,1983年10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92年2月至2000年3月,王树林同志先后任公安部计划装备司物资处副处长、装备处副处长、计划财务司物资处副处长、装备财务局物资警械处副处长,并于1998年至2000年3月牵头负责物资警械处工作。在工作中,他牢固树立为公安业务工作服务、为基层公安机关服务的思想,以精湛过硬的业务技能和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出色完成了各项公安警用武器装备和物资的后勤保障任务,为公安装备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基层公安机关的一致肯定。其间,于1996年3月至1997年8月到山东省烟台市公安局挂职锻炼,任牟平分局副局长。他积极投入到基层公安实践工作中,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当地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多项合理化建议,为推动分局整体工作迈上新台阶发挥了积极作用。

2000年3月,王树林同志提任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调研员。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是处里的老同志,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处处注意为年轻干部作出表率。2003年在防治“非典”工作中,他具体负责全国公安机关“非典”防护用品的保障供应工作,努力克服各种困难,通过多种渠道向国家权威部门及生产企业咨询技术标准,及时组织专家力量研究确定适合一线值勤民警穿用的防护样服,较好地完成了全国公安机关“非典”防护物资的调拨供应任务,同年7月被评为公安部直属机关防治“非典”工作优秀共产党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

王树林同志工作勤奋敬业,吃苦耐劳,尽管身患严重心脏病,仍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忘我的工作热情,雷厉风行地完成了多项繁重艰巨的专项任务。2005年至2006年,他积极参与中央补助中西部基层公安机关两万辆警务用车的调配工作,认真听取各地公安机关对车型选择的意见,多次到工厂进行实地调研,并与销售商反复进行谈判,确保采购车辆质优价廉,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2008年,他先后参与了抗击冰雪灾害、抗震救灾应急物资调运工作。特别是在奥运安保工作中,他始终坚持战斗在一线,24小时与仓库保持联系,亲自检查仓库安全保卫措施,出色地完成了相关物资装备的保障工作。2006年4月荣立个人三等功,2008年10月荣获嘉奖,2009年度被评为优秀公务员。

王树林同志从警30年来,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热爱公安事业,坚决拥护和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爱岗敬业,积极主动地做好组织分配的每一项工作任务,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慷慨真诚激励、鼓舞身边的同志团结合作、奋发向上。他为人正直,待人诚恳,组织纪律观念强,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他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关心社会公益,不计较个人得失,充分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王树林烈士永垂不朽!

公安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0年01月20日

送别烈士王树林
树林子,一路走好!

京报网-北京晚报 2010年01月20日


在海地维和中遇难的八位烈士中的王树林,曾是献身北大荒的知青。几天来,他在东北建设兵团一师三团三十连的战友们一直在用各种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

战友们喊着王树林的昵称“树林子”:我们的好兄弟、好朋友、好战友,是维护世界和平的英雄,是兵团战友的骄傲,愿你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你!


王树林家里设了灵堂,当年的兵团战友们都来了。

灵堂里王树林的妻子:“你怎么光看着我,怎么不说话呀?

那张全世界都已经看到的身穿警服的彩色遗像,安放在鲜花丛中。


王树林的夫人杨丽群深情地端详着遗像,哭着说:“你怎么光看着我,怎么不说话呀?几天前你还是一百多斤的大活人,现在怎么就成了照片了?以前你净让我给你挑白头发,下班胡噜我的头,现在怎么就光知道看着我笑,不理我了!这几天我没哭,其实我没有那么坚强,这个家不能没有你呀!你说要跟我白头到老,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一个人走了?”

说一阵,哭一阵。

王树林女儿“您怎么就不给我解释的机会了?”

树林子的女儿跪在了遗像前,哭着对爸爸说:“爸爸,女儿有时候惹您生气,都是我不懂事,有些事只有咱们俩才知道,您怎么就不给我解释的机会了?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我妈的!”这时,杨丽群站起身来,搂着女儿,说:“你爸爸没有怨你,他老说女儿是他的骄傲!”然后,抬眼冲着树林说:“我们娘儿俩要是以前有什么说的、做的惹你生气了,你就原谅我们吧!在这儿我们娘儿俩给你鞠躬了!”


在王树林家的厨房里,瓶瓶罐罐上都贴着字条,这是他怕自己出差后娘儿俩找不着才写的。女儿小时候,树林为了提高她的动手能力,让她把闹钟拆了再学着装上;他家的马桶水箱坏了,他不叫物业人员来,而是让女儿自己动手修,就是为了培养她自主生活的能力。

战友蒋士平“我给你送病号饭来了!”

战友蒋士平特意到厨房做了一碗香喷喷的热汤面,放在灵台上。他哭着说:“我给你送病号饭来了!”当年兵团的生活极度匮乏,能吃上一碗面条是病号才有的待遇。作为当年连队的炊事员,蒋士平用这种兵团战友才能理解的方式,向老战友献上自己的一片心。


“树林子,咱们还没处够呢!还有好些事指望着你回来咱们一块儿办呢!没有你哪儿行啊!”三团战友召集人鹿文慧哭着说:“这几天我给你打了那么多次电话,一直能通,就是没人接,急死我了! ”


战友许红在北大荒当地成了家,今年战友们回到了老连队,树林子对许红说:“我们都是你娘家兄弟!”一句话把许红感动得失声痛哭。

网络上战友同学留言:“你把阳光洒给了每一个和你接触的人。

兵团战友许红的妹妹在网上写道:此前我曾为他们默默祈祷,然而却传出如此噩耗……击键悼英雄,挥泪抒伤悲;虔诚祈圣灵,天堂送君回。


兵团时期兄弟连队战友在网上留言:我为你流泪,几天来我们一直为你祈祷,愿你早日平安归来。这几天我一直不敢看新闻,就怕听的你的噩耗。树林啊!你是知青的领军人,你是我们的骄傲!


老同学徐文珍留言:今天上午,我和同学一起去悼念你。你本可以选择不去海地,但那不是树林子的性格!本来我这几天一直很难受,但今天我释然了,这就是树林子,于国于家于友坦坦荡荡,无私有爱,大爱!


你的妻子丽群说你是家里的太阳!我说,你把阳光洒给了每一个和你接触的人。你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自己的理想追求!你分明没有离开我们,是的,没有离开我们,精神不死,精神永存!

树林子,你听好:你的精神财富我们会好好珍藏,光大!

深情追思怀念战友王树林

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三团 


树林长逝,深为惋惜;

音容依在,永驻心中。

品德风范,为人所敬;

端庄厚重,平易近人。

舍己为人,鞠躬尽瘁;

坦荡胸怀,君子之风。

大事敢当,小事能为;

铁骨柔肠,人神共仰。

生者寄也,逝者归也;

望君归途,一路安然。

返真归朴,浩气长存;

早上九重,继为英才。

今天是,我们的好战友、好哥们、好兄弟王树林烈士牺牲七周年的日子。


年前的今天,一个时代英雄的名字、一代知青的先进楷模、忠诚维护世界和平、伟大的人民公安卫士王树林同志,肩负着党和国家、人民的重托,代表中国维和警察前往联合国驻海地联海团洽谈中国维和警察维和工作任务时,突遇海地地震不幸遇难壮烈殉国。

七年前的今天,我们从国家救援队现场施救的实况录像中看到,从地震的废墟中挖出来的第一具遗体就是王树林,从现场实况录像中了解到,在第一具遗体旁边还有一架正在拍摄的照相机,正是这架拍摄照相机的资料给中国救援队在后续救援施救过程中,提供了现场人员遇难时的具体准确位置,才得以顺利的找到其他七位烈士的遗体,我们非常熟悉电视录像中的这架照相机,树林同志在战友们聚会时经常使用,并为战友们留下一张张照片、一张张笑脸、记录大团圆时最宝贵的影像和照片的就是这架尼康数码相机。他在生命最危险的关键时刻还在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当时工作情况,他对工作认真负责,爱岗敬业。无论任何时候总是挺身而出倾力奉献,表现出忘我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充分地表现出王树林同志对祖国、对人民、对党的事业无限热爱、无限忠诚。让我们自豪的是王树林同志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在共和国的旗帜上重笔书写了我们兵团战士的光辉形象,王树林同志辉煌一生的成长过程作为知青的成长史永远载入共和国史册。

王树林和三团战友们在一起

七年来,树林的精神一直在激励、鼓舞着无数的知青,一直是我们兵团战友的骄傲。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每一个人,他宽容宽厚的真挚感情以亲兄弟般的温暖情怀感染和感动战友们,他善待朋友用缘份来感化每一个朋友,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和热血续写美好人生的“缘”他身体力行、平易近人为战友们热情服务的精神,成为连队知青的贴心人,是我们30连的顶梁柱。他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和强悍的组织能力,带领我们战友们一次次的聚会、一次次的相见,引领着我们努力的幸福和快乐的生活。他留给我们这样的话语“在缘分的天空下我们要懂得守候真诚与善良,选择期待与梦想。生命因惜缘而充实、美丽。岁月因惜缘而甘甜持久,人生在世随缘而安。缘生时学会珍惜、珍惜自己、珍惜你爱的人,珍惜爱你的人,珍惜你身边所有的一切,与人和谐相处广结善缘,共同收获人情的美好。”他用自己的一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同时也给自己画了一个圆满的“缘”。


王树林和战友们重返北大荒

今天在王树林战友离开我们七周年的时候,我们无时不刻的在追思和怀念着最亲密的战友----王树林,是你把微笑留给了战友、留给了人间,是你给了战友们尽情的欢笑,无限的快乐,每逢战友们聚会我们都会想起你,惦记着你,怀念着你。我们畅想共同回顾青春热血笑谈人生岁月,一次次的聚会,一次次的相见就好象我们又重回那知青时代,就好像要返老还童。我们一同重返黑土地那魂牵梦绕第二故乡,是你的艰辛努力带领我们圆了四十年的人生梦想,了却我们一生的遗憾。我们在一起曾共同描绘美好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对暮年生活的幻想。


我们想你啊!而今你却远在天国。今天,在你牺牲七周年的日子里我们告诉你,你的期待你的愿望已经成为战友们憧憬美好生活的力量,我们会更加珍惜人生幸福生活的美好时光。树林你可以放心啦!你永远活在战友们心中!!!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公众号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