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蒙古知青往事 离离原上草 爱情篇


内蒙古知青往事
离离原上草 爱情篇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4412y1mw&width=500&height=375&auto=0

知青和牧民小伙子、牧民姑娘,几乎是属于两个不同时空的人,所以我们很想知道当年他们是如何不期而遇?如何相知?如何相爱?我们很愿意想向在那段青春岁月里他们如何和恋人一起月光下散步,在原野上策马奔腾。

草原上的爱情传奇
——周秉建、拉苏荣夫妇

作者:大唐 爽儿 《人民文摘》

周秉建,周恩来胞弟周同宇之女。1968年8月,她初中毕业后,从北京到内蒙古牧区插队。身在大草原的周秉建与草原歌王拉苏荣纯美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叹。如今已退休的周秉建无悔青春选择。

周总理的侄女周秉建与丈夫拉苏荣

总理嘱托:在内蒙古安家吧

“文革”中,周秉建的父亲被以与刘少奇专案有关的罪名关押起来,还不到16岁的周秉建,也由于学校停课,呆在家里。周秉建被这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吓得不知所措。为了避开动乱,她申请去广阔天地中“大有作为”。


周恩来、邓颖超与侄女周秉建

周总理知道周秉建要走,特意准备了一顿饭,让周秉建和他一块儿吃,那是一碗苦瓜。周总理见侄女吃苦瓜有点难受的样子,便开导说:“蒙古民族以吃牛羊肉为主,很少吃粮食,你这一关就得好好过。蒙古很冷,你多带点衣服,被子也带厚的,要学会独立生活。”


离开伯父、伯母和母亲后,周秉建来到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凭着年轻气盛,她学骑马、学放羊、学挤奶、学接羊羔,还穿上了牧民的少女服装,别人真认不出她是个汉人。


1972年北京知识青年周秉建在吉林郭勒人民公社放牧

牧民见周秉建表现特别好,在部队来征兵时,推荐她入伍。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上进心,周秉建终于回到了离开两年后的北京。


当周总理得知此事后,马上让秘书去部队,要部队将侄女退回内蒙古。对此,周总理有自己的高瞻远瞩,因为当时,没有知青回城的半点迹象,虽说侄女是当兵回城,但若让一些人传开将会影响全局。


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对周秉建说:“孩子,你能不能给我带个头,争取在内蒙古安家,为汉蒙和睦再传一个佳话呢?”周秉建回答说:“我能,一定能,请伯父、伯母放心。”

少女情怀,心中的爱情在岁月中起舞

周秉建告别了伯父、伯母,回到大草原后,再不想当兵,或者招工回城的事了,而是把自己当成了当地牧民,成天忙碌在大草原上。1977年政府组织一个访问团去朝鲜,周秉建和享有盛名的蒙古族二代歌王拉苏荣,正好都在这个访问团里。


一天两人正好面对面地坐着。周秉建一见到拉苏荣,就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她用蒙古语与拉苏荣交谈,问这问那,拉苏荣也一一作答。谈了许久,拉苏荣才问周秉建叫什么,当他得知眼前这位一副牧民打扮的女孩是敬爱的周总理的侄女时,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拉苏荣看过周秉建的报道,敬畏之情油然而生。当周秉建有意打听拉苏荣的婚事时,拉苏荣无奈地说:“我有自己的事业,又有孩子,不想再找了。”

拉苏荣在草原上

原来,十年动乱期间,拉苏荣父亲被打成“印度特务”,妻子离他而去,父亲不久含冤去世,他每月32元钱,要养活老母和两个上学的妹妹。他不想把沉重的负担让别人来承担,才说不想找爱人。


细心的周秉建有意劝拉苏荣:“何必这样悲观呢?爱情和事业并不矛盾,况且孩子也要人照顾呀!有相好的姑娘,还是找一个为好。”周秉建本来是想自我推荐,可她还是没说出口,只是一种暗示。


“谢谢你的好意。哪有一个姑娘愿意一过门就带别人的孩子?再说,找一个结过婚的人,她和孩子又有扯不完的皮。”拉苏荣双手一摊,无力地摇头。


“那不一定,说不定就有一个女人喜欢你,愿与你一起分担痛苦。她若喜欢你,又喜欢孩子,你也拒绝她吗?”周秉建大胆地说出心里话,又给拉苏荣暗示。


拉苏荣对周秉建射来的爱神之箭,似乎一点儿没发觉,只是一个劲儿地摇头。


访问朝鲜结束后,拉苏荣和周秉建天天在一起,他渐渐发觉了周秉建的意图,有意躲着周秉建。回到呼和浩特的拉苏荣,对周秉建的来信一封也不回,电话也不接,他不愿那么好的姑娘为他吃苦。何况,他一个平民百姓,怎敢和周总理攀亲。


周秉建见他一次次不回信,特意从锡林郭勒赶到呼和浩特拉苏荣的家,当她敲开拉苏荣家的门时,拉苏荣大吃一惊。周秉建一到家,马上逗着拉苏荣的儿子玩,陪着拉苏荣的妈妈聊天,老人十分喜欢周秉建,还指责儿子多心。拉苏荣见周秉建这么热情,十分内疚地对她说:“秉建,我不值得你怜惜,你有你的伟大理想,千万别干傻事呀,我们结合不会幸福。”


“只要我们相爱,任何困难我都不怕。” 


“你,你过得了你妈妈、伯母这一关吗?她们绝不会允许你找一个再婚的人。”


“再婚的人也是人。我管别人怎么说呢?”


“不,起码让你爸爸、妈妈答应才行呀!”


“我会做好他们的工作。”周秉建回头又说,“告诉我,你是不是爱我。若是,我就去做工作,不爱我就拉倒。” 


“可我不能害你呀!”两人在争吵中分别。

恩爱夫妻,一把马头琴上的两根弦

周秉建与拉苏荣

周秉建与拉苏荣相恋的故事,很快在千里草原传开了。好心的人都来劝周秉建不要和拉苏荣恋爱。


身在锡林郭勒草原的周秉建,已被领导、同事说得头脑发胀,但周秉建并没有动摇。可是她给拉苏荣去了几封信,都不见回信,便坐不住了,又一次来到拉苏荣的家。拉苏荣的妹妹见了周秉建,一口一个嫂嫂。还有拉苏荣的儿子,也亲热地扑过来叫妈妈,周秉建抱着拉苏荣的儿子对拉苏荣问:“你为什么不回信?是不是有人已暗示了什么,不准你和我相好?”


拉苏荣老实地点点头。原来,已有人暗中给邓颖超写了信,说像周秉建这样一个红色接班人,不能去爱一个有孩子的歌手,那样会葬送了前途。还说拉苏荣家太穷,不能让周秉建去过穷日子……周秉建听了拉苏荣的叙说,对拉苏荣说:“什么事都会有人胡说八道,我亲自去跟伯母说清楚。”


周秉建利用到北京参加共青团十大的机会,亲自把拉苏荣的情况告诉了伯母,并且讲出自己十分喜欢这位蒙古汉子,喜欢他对事业的追求,喜欢他的诚实。


邓颖超听了侄女的介绍,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已不是十八九岁的小姑娘了,你看准的人,伯母也相信,能让我见见那位草原歌王吗?”


“伯母,我一定带他来见你。”


周秉建向伯母道谢,又向父母讲了自己的婚事,父母十分尊重女儿的选择,让她自己去决定。

邓颖超与新婚的拉苏荣、周秉建在中南海合影

1979年周秉建与拉苏荣结婚,成了这个蒙古族家庭中的一员。1979年国庆节,周秉建带着拉苏荣来到北京,在父母家里再次举办了一个婚礼。第二天,邓颖超把一对新人请到家里,对他们说:“以后的路还长,你们要相亲相爱,要在事业上有自己的建树,这也是你伯父的希望。”


周秉建和拉苏荣相濡以沫几十年,现在生活得非常美满。到如今他们出差分别几日后,见面时都要拥抱一下。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时,周秉建夫妇陪同摄制组,几乎走遍了内蒙古大草原。人们问她有什么感想,周秉建说:“我是吃千家饭长大的,我在草原上生活的30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积累了许多财富,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拉苏荣,他让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

拉苏荣演唱蒙古长调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0315kgu5ym&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来源:凤凰台 文章来源:《人民文摘》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公众号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