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空巢老人调查:面对人类永恒的孤独感……

面对人类永恒的孤独感
中美空巢老人的不同心态

作者:弋舟

任兄今年六十二岁,是我视为老师的一位先生。论年龄,他比我年长不少,但多少年来,他都让我对他以兄相称。


退休前,任兄做过我们省作协的主席,他老伴儿的工作关系在厦门,老两口有一个女儿,如今在美国生活。知道我在写空巢老人,任兄说他不就是个空巢老人吗?可以跟他聊聊啊。他一说,我才恍悟,原来真的是这样,我身边的许多师友,如今就是严格意义的空巢老人。


退休前,因为不用坐班,任兄冬天和老伴儿一起去厦门,夏天则回到北方避暑,像一对儿随着气候变化而迁徙的候鸟。退休后,老两口则往复在美国和中国之间,说是挣的那些钱,“都扔在太平洋上了”。


出国次数多了,有了在美国生活的经历,任兄的观念转变了不少。最显著的是,在穿戴上,任兄变得讲究起来,牛仔裤,格子衬衫,配一顶棒球帽,让这位老兄显得年轻了许多。

他目前的状态,我个人觉得反倒比在职的时候强,彼时的任兄,常年熬夜写作,又是个著名的老烟枪,见面的时候,常常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他的好状态,也是我在潜意识中没有将其看作是一位空巢老人的原因。


为了写这部书,我在如此集中的时间里访问了如此之多的空巢老人,基本情绪都是偏于悲观的,老人们的讲述,总体上是那种秋天一般的萧索,所以,我下意识便忽略了也有像任兄这样状态良好的空巢老人的存在。


任兄毛遂自荐,要做我的受访者,对此,我当然求之不得,有了他的声音,也许对我所书写的这个题材,会是一个重要的平衡。就像是一部低沉的交响乐,其间总是需要一些明朗的音符。


而且,作为一名严肃作家,对于空巢老人这个问题,任兄也不乏自己的思考,他的一些想法,对我的写作更是不无裨益。


如今的任兄,身体上没有大的疾病,一些老年人难免会发生的机能的衰退,在他看来,也属于自然规律。烟他已经基本上戒掉了,只是偶尔和朋友们聊得高兴才会点上一支,点上后,并不一次吸完。吸几口便掐灭,过一阵再点上,一支烟分三五次才吸掉。


如果说空巢生活让他感到了什么不适,那就是和人打交道的机会在日益减少。任兄说,这一点其实挺可怕的,人有社会属性,但年老后,人的社会属性就在日益收缩,个人角色渐渐只有在家庭里才能成立,而空巢老人的家庭角色感也在收缩,身边没有子女,父母的角色就等同虚设,有些丧偶的,作为夫妻的角色感也荡然无存,这样,人就真的成为了“那个孤独的个人”。

但这也是一个自然规律。人终究要回到“那个孤独的个人”。任兄如是说。


这两年总去美国,不免就会在许多事情上拿来和国内做比较,多一个角度,多一种生活体验,的确有利于我们思考问题。


比如说,我就发现一个现象,每次去美国,我都会有一段时间身体上的不适,可是很奇怪,只是不适,休息几天后就能恢复过来,从来不会发展成病情。在国内就不是这样,感到不适了,势必会生病,最少也是个感冒咳嗽。但在美国就不会,这也许和整体的生活环境有关,空气,饮水,等等吧,美国的生活环境能够抵御许多疾病的发生,生活在那里,对于疾病,好像天然就有一种防御。当然,这个我没有看到相关的科学依据,也谈不上在思想上崇洋媚外,只是我个人的一个切身感受。


自己是个空巢老人,所以在美国,我就特别留意美国的这种社会现象,想拿来做个比较和参考。其实所谓空巢老人,在我看来,只有在我们这里才成为了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这个词汇,本来应该是中性的,只用来说明一种老年生活的状态,里面并不一定必然指向着困境。


在美国,九成以上的老人就是过着空巢生活,在他们看来,这样很自然。


这里面当然首先是一个观念上的不同。在中国,子女们孝敬父母的重要指标就是让父母享天伦之乐,就是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这是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但是,美国老人大多崇尚独立生活,在文化上,没有这种承欢膝下的要求。


而且,相对完善的社会保障,也给美国老人的空巢生活提供了条件。


我女儿的邻居,就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她一个人生活,腿脚很不灵便,但也不愿离家去养老机构。所在区域成立有老年互助团体,老人每年只需交纳几百美元的会费,就能以低廉的价格享受社区提供的购物、医疗等服务。


这种老年互助社区在全美非常普及,一般都是邻近街区的老人为对付“空巢”而自发组成的。平时,空巢老人们一起开展活动,当行动不便的空巢老人有生活难题需要解决时,其他健康的老人就会提供帮助。如果有些事情,难度超过了老人们的体力或技术能力,社区管理方就会请相关人员处理。互助社区不但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难题,还提供许多精神方面的帮助,这位邻居老太太,那么一把年纪了,还参加了社区组织的“椅上瑜伽课”,每次上课前,社区管理方都会为她提供免费的交通服务。


除了居家养老,美国老人当然也可以根据经济条件,选择入住或租赁高档公寓和政府资助的养老机构,后者是主流,主要面向中低收入老人。老人自己只出大约三分之一的费用,其他部分由政府支付。


但是,美国许多老年人根本不把自己当老人看待,不愿住养老机构,而是发扬个性自我。女儿跟我说,她的一位同事,有两个儿子,自己退休后不愿和儿子同住,也暂时不想面对纯粹的老人环境,便将房子出租,将汽车卖掉,搬到交通便利的普通公寓,和一帮年轻人混居一起,天天唱歌跳舞。

我去参观过美国的养老机构,就是住在里面的老人,穿戴得也比年轻人还花哨,花花绿绿的,一群老顽童,像个大游乐场。一些老人坐在轮椅上也要排练表演节目,做游戏。当地养老院协会也经常举办各种活动,还给老人举办选美比赛,百岁老人摘得选美桂冠这样的事情都不鲜见。


在我们这里,你出去看一看,公园、街头,到处是聚在一起打牌的老人,这种场面在美国根本看不到。美国老人更崇尚和大自然的交流。“最大的快乐是去享受那些大自然赐予人类的一切美好的东西”,这句话现在是美国不少老人的座右铭。

这种差异,除了文化上的不同,当然也和物质条件的不同有关。但是中国老人如今有些物质基础也算得上是不错了,可是依然没有几个在观念上真正转变。


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新闻,说一对美国老年夫妇,两人退休前曾失业许久,可是,为了实现旅游梦想,他们拿出所有积蓄,也就是不到一万美元吧,东凑西凑后,买了一辆老旧的旅行房车,走上了边打零工边旅游之路。从这则新闻,我们就能发现两国老人对待老年生活、乃至对待生命的态度何其不同。


中国人到了老年,以“被人服务”为基本诉求。这种诉求在中国人心里几乎是天经地义的,都觉得人这一辈子,年轻的时候付出,老了以后,就应该被回馈,成为接受服务的一方,在家里对子女是这种心情,在外对国家、对社会也是这种心情,这种心情被满足了,就觉得是颐养天年,不被满足,就觉得是老无所依了。


可是美国老人不是这样,即使进入了老年,能够为社会服务,依然是他们自我存在的一种需求。你看,比如说,无论是大雪纷飞还是大雨倾盆,在美国中小学周围的十字路口,你经常会看到一些穿着橘红色马甲的老人在维持交通秩序,手中拿着一面小旗,上面写着“stop”(停止)。老人们做这些工作,完全是自发的和义务的,这是他们内心的需要。


在美国,热衷于参与义工活动的老人比比皆是,比如为留美的国际学生做英语辅导,在医院和机场为活动不便的人推轮椅,开车接送一些没有车的老人和穷人去购买食物、看医生等。


通过帮助他人和参与社会活动,他们觉得能够保持与社会的联系,从而获得成就感和生活的满足感,退而不休,几乎是美国老人的普遍状态。据说全美四分之一身体健康的老人,一周至少要花上四个小时外出做义工。这个数据令人感慨,想一想我们,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做过一小时的义工吧?


这种“服务”与“被服务”心态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两国老年人在晚年时精神上的不同。乐于“服务”的,即使物质条件很差,但精神上也是乐观和积极的,乐于“被服务”的,即使日子已经过得不错,精神上也还是容易消极悲观。中国老人普遍怨气很重,觉得事事都不如意,还是因为这种“被服务”的愿望没有得到最大的满足。


——这种比较很有现实意义,也值得我们思考。感受了不同文化之间老人的生活态度,对你个人的养老观念有什么启发呢?


启发当然不少,起码让我不至于太消极吧。


但是也必须承认,文化的差异的确是巨大的,在根本上决定了中国老人目前无法效仿美国老人的生活态度。在美国的时候,我觉得人家的生活方式天经地义,可是一回国,就完全又是一种中国式思维了。这就像接受的空气和水不同一样,不同的现实条件,决定了人只能服从自己的客观环境。


不用讳言,我现在最大的困扰来自孤独感。

退休后和社会的联系不再那么紧密,和老伴儿之间也没有太多的交流,孤独是必然的。我也想不如出去做做义工,可是也只能限于想一想而已。


比如说,我想我能去中学指导指导学生们写作文,可你能想到如果要去落实这个想法会有多难,你去和校方联系,被婉拒的可能性非常大,中国孩子的高考压力这么大,不会情愿去花时间学习那种不以高考为目的的作文方法;关键还是我的心态,一回到国内,我就不愿意出门给自己找麻烦了,本来是个积极的心情,但在我们这个环境下,我就开始担心会有人说闲话,说我爱出风头什么的。在美国,这种担忧就不会有,怎么会有人说外出做义工的老人是为了出风头呢?这就是国情的不同。


举这个例子只能泛泛而谈,就是说明一下入乡随俗,即便我体会到了文化之间的差异,但想真正借鉴人家好的方面,用来指导我在国内的空巢生活,依然是难以生效的。


回到国内,每天实在没事可做,我也只能到楼下转转,看到有人下棋,不由自主也就围上去看,看着看着,也就挤进去下上几盘,一来二去,大半天就过去了。

下棋都是坐在个小马扎上,人弯着腰,时间久了,一站起来天旋地转。关键是心情也会变得很糟糕,往家走的时候,孤独感会更加强烈,觉得自己的生命就将这样虚度而过了,就将蜷缩在一把小马扎上昏天黑地地流失殆尽了。


这种情绪特别不健康,也格外让人沮丧。


中国文人特别容易流于消极,而且自命清高也是骨子里特有的毛病,这些特点都非常不利于老年生活。孤独当然是人类永恒的本质,但如何让孤独变得庄重,变得威严,配得上它对人性的塑造,如何在孤独面前,做到哀而不伤,我认为这是我现在应该认真思考的。

我很害怕自己在肉体软弱的同时,精神也一步步沦入仓皇。


老年人的空巢生活,在我看来,最大的挑战还是精神上的,而最大的风险,也只能出在精神上。肉体的消灭不可阻挡,总会有一天走向完结,这个过程中,人的精神如果能够学会从容,学会平静,痛苦就会减弱,心情就会在坦然中走向终点。


我见到过许多老牛自然死亡时的眼神,里面没有一丝恐惧,很和煦,你几乎看不到它从生到死之间的那个障碍。我也见过许多老人闭眼的时刻,眼神中却多是戾气,要么怨憎,要么愤懑,要么不甘。


难道,我们活了一辈子,都学不会一头牛的矜重吗?


作者:弋舟,本文选自作者豆瓣阅读专栏作品:《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空巢老人调查》 转自:至道养老论坛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公众号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