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返城后…… 三毛报恩记

     知青返城后……
三毛报恩记

作者:何永根

三毛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三毛真名叫陆兴明,由于在家排行老三,所以亲戚朋友一直在叫三毛这个乳名,叫了60多年了,以至于陆兴明这个真名倒被人淡忘了。在朋友圈里,三毛这个乳名要比陆兴明叫得响亮。许多知青认识三毛30多年了,才知道三毛的真名。


三毛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插队珲春的上海知青,他桀骜不驯,调皮捣蛋,仗义疏财,有血性,受到朋友们的敬仰,他的经历可谓大起大落,大喜大悲,三毛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

三毛(中)和他的朋友们

陆兴明是上海市解放中学68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3月份到珲春县凉水公社凉水7队插队的。集体户共有13个人,7男6女,后来成为三毛妻子并且与之患难与共相濡以沫40年的周源凤也在这个集体户。


文化大革命让中国的年轻人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广大知青从繁华的大都市到深山老林生活,并且说是要扎根一辈子,许多知青都感到前途渺茫,破罐子破摔。一群16.17岁的年轻人,世界观还没有定型,脱离了父母和老师的管教,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就难所避免了。


当时的三毛,基本上不在生产队干活,经常在珲春县各个集体户大串联,东家玩几天,西家玩几天,以致两年过去了,由于三毛从来没有和队长正式照过面,生产队长还不知道知青里有一个叫陆兴明的。


有一次,生产队分了480斤大米,别的集体户听说了都来尝鲜,480斤大米5天就吃完了。生产队长心疼地说:“你们还过不过日子了?以后没有粮食了怎么办?这样吧,如果再来知青,就到我家来吃吧”.


刚下乡时候,有一次端午节,生产队杀猪,每家每户分猪肉,由于队长的疏忽,忘记了给集体户留份了。三毛带领了几个知青大闹老乡的酒席,并且打了老乡,队长吓得连忙拿了一块最好的猪肉送到集体户。这件事被上海知青慰问团知道了,慰问团领导做了三毛他们的思想工作,劝告三毛他们:“这块猪肉绝对不能拿,一定得送回去!”三毛他们想,这不是一块猪肉的问题,而是乡亲们没有把知青放在眼里。在慰问团领导的开导下,想想平日里乡亲们在知青生活困难时送米送菜,对知青们问寒嘘暖,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关心知青,这一块猪肉又算什么?由于慰问团做了大量思想工作,三毛他们想通了,高高兴兴地把猪肉送回了生产队,队长也感到很内疚,表示了对不起,事情就这么圆满地过去了。


大蒜,在我们插队的延边是非常重要的农产品,因为朝鲜族的任何咸菜都离不开大蒜。


可是集体户的上海知青哪有把菜园子收拾得好好的啊,基本上都是被荒着。于是,为了得到大蒜,三毛纠集了几个知青外加喜欢与知青粘在一起的两个年轻老乡,白天侦察好,到天黑出发了,他们每个人发扬了比白天干活强百倍的干劲,整整两亩地的大蒜,几个人双个手一起拔,每个人装了整整的一旅行袋,祸害后的地里,惨不忍睹。他们几个人轮流扛,不敢走大道,沿着图们江大坝,一路上就像鬼子一样,偷偷摸摸的进村了。一个冬天的大蒜够了,可他们没有想到被偷人家第二天的愤怒、绝望,三毛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追悔莫及,感到特别对不起老乡们。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知青们在农村更加的缺少副食品的供应,全靠探亲时从上海带些干货以略补春夏之交的匮乏。由于都是青年,活又累,都在最能吃的阶段,而现实又不能有很多的物资提供,于是为了一日三餐大家是各想其招。在长期没有肉吃的时期,哪怕闻到一点点葱花爆油锅的香味都会让人遐想连连。


一日,三毛与同队插队的知青路过大队的油坊,被一阵扑鼻的香味吸引着,于是他们动了歪脑子,支走了看油坊的老乡,几个知青以如饿虎下山般的势头扑向了油坊,品尝后觉得刚才打出的豆油怎么会那么的香,比任何的东西都好吃,于是,这一帮知青敞开肚子,猛喝一顿,喝足了,一个个捧着圆滚滚的肚子溜出了油坊。


回到集体户后大家在火炕上讲着炫耀着他们的胜利果实,就在滔滔不绝、眉飞色舞之际,先是小李怎么觉得屁股下面有什么东西啊,底头一看,喝了过多的豆油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滑肠出来了,褥子上黄黄的一片,而且滑的及时,滑的通畅,滑的让你浑然不知。正当三毛要嘲笑小李时,怎么自己的下面也湿漉漉的,低头一看,褥子上也黄黄的一片......


于是,第二天在凉水七队集体户的院子里出现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排褥子,每条褥子上明晃晃的、黄黄的一大片,在冬日雪地的反射下格外地刺眼....


现在我们大家讲述知青生活,好像在听故事,听完后哈哈大笑,但是有这一段经历的知青,听完后多的是苦涩心酸和无奈。其实知青的蹉跎岁月,并不像故事那么有意思,当时在农村生活是非常艰苦的。早上顶着星星去出工,晚上伴着月亮回家,脸晒得就像非洲黑人!高粱米饭和苞米锅贴能够添饱肚子就不错了,哪有什么菜啊!一年只能在春节和中秋节吃到两次肉,吃完了就跑肚拉稀,肚子里没有油水呀!晚上还有没完没了的学大寨评工分,知青们与老乡们挤在一个大炕上,空气中弥漫着土烟和汗酸味,白天干活已经很累了,晚上大家都迷迷糊糊的,在极度疲劳的状态下参加学习毛主席语录会议,这些是现在的年轻人能够理解吗?


三毛仗义,侠肝,血性,虽然淘气,干了一些出格的事情,但丝毫没有影响在集体户的威信,不知道怎么的,许多女孩子还特别喜欢与三毛来往,其中的周源凤得到了三毛的青睐。周源凤出身于一个资本家家庭,一个大家闺秀式的女孩子,对三毛温柔体贴,无微不至。三毛感到,如果自己再这么混混沌沌地下去,不但对不起源凤我的柔情,也对不起自己的啊,不能这么下去了,一个男子汉应该有所担当!


集体户经过几年的生活,大部分知青都已经招工或者回上海工作了,由于家庭出身和种种原因,三毛和源凤还在农村坚守。


1976年,他们两个人在上海悄悄地结婚了,为了不影响招工,所以对乡亲们隐瞒了结婚的事实,源凤为了在上海养护女儿,决定暂时不回农村,三毛一个人回凉水挣工分养家糊口。


当乡亲们得知三毛已经结婚了,并且没有告诉他们,心里很不高兴。老乡们对三毛说,你现在是我们大家的一员,你的事就是我们的事,你不告诉已经结婚,这是你的不对,我们生产队已经决定了,我们要热热闹闹地帮助你补办一个朝鲜族式的婚礼。


这样,1977年源凤春天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回到了生产队。乡亲们就像过节一样高兴啊,生产队杀了一头猪,并且把仓库打开,拿出来许多好东西,为婚礼准备了黄豆芽,绿豆芽,松糕,打糕,白酒,山菜,并且帮助三毛把集体户的老房子好好地装修一新,又给三毛买了许多朝鲜族家具,锅碗瓢盆应有尽有,乡亲们和三毛一家,连办了三天酒席,乡亲们就像自己的亲人办喜事一样,载歌载舞,用朝鲜族那一种热情来为三毛一家祝福。三毛被乡亲们感动的呀,心里想,乡亲们这一份情意,我终有一天会报答的。


结婚后三毛,特别有担当,为了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什么活累就抢着去干。生产队挖煤窑,三毛第一个报名,当时的小煤窑,煤层只有80公分高,人只能像狗一样爬进爬出,用镐头一下一下地刨煤,还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塌方,人的命就在老天手里攥着,这就是人间地狱的活啊!三毛挺了过来。


凉水砖厂活特别累,但钱挣得多,三毛又报名参加。每天和泥,扣坯,码坯,烧砖,大热天,三毛赤膊光脚穿裤衩,身上的汗淌了干,干了淌,下班后身上一层白花花的盐霜。当时一个工是260块坯,有一天三毛干了1200块,挣了13.80元。回到家里坐在炕头,源凤连忙给他打洗脚水,等到她端着洗脚水回来,三毛已经累得睡着了。源凤心疼的暗暗地流泪。


两口子整整在农村待了10年,你说当时有几个知青能够坚持在农村生活10年的?


1979年知青大返城,三毛全家才回到了上海。刚开始在街道生产组敲木箱,每天0.90元工资,做了一个星期,三毛又调到洗染店,干了两年不到。三毛想如果要改变自己的生活状况,就得自己单干。


这样三毛开始到昆山路搞服装批发,妻子源凤在幼儿园当老师。三毛凭着自己在农村锻炼过的资本,特别能吃苦耐劳,先搞服装加工,回来事业越弄越大,开办了7家服装零售店,源凤为了帮助他,45岁就退休了,两口子红红火火地干起来了.


三毛钱是挣到了,但心里经常会想起那些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乡亲们,总想回去看看。珲春的乡亲们朴实真诚,重感情,在农村的十年里,乡亲们不但教会了自己做事,更教会自己做人,在农村的十年,对他的帮助太大了,所以三毛在商场里敢拼干搏干闯。任何困难都顶得住。


80年代初,在接业务时候,遇到两个从珲春敬兴来的朝鲜族阿兹妈妮进服装,三毛感到特别亲切,就像看到亲人一样,不但以成本价给了他们,而且还帮助她们打包托运,不但少挣了几千元钱,而且晚上还招待她们吃饭,三毛就是想以这种方式来报答珲春的乡亲们。


三毛事业成功了,特别关心上海珲春知青的公益事业,1999年上海珲春知青联谊会成立后,他一直担当副会长的职务,热心地投入到知青工作当中去,做了大量的工作。


钱挣多了,三毛两口子对乡亲们思念感情也越来越深。1999年夏天,两口子有了回去看看乡亲们的冲动。两口子带了100多件流行服装,并且捎去了几千元钱,嘱托乡亲们买了一头牛,一条狗,几只鸡,许多好酒,让全部乡亲们都在一起喝酒吃肉,热热闹闹地过了三天。三毛动情地对乡亲们说:“自己年轻时不懂事,做了许多对不起大家的事情,今天我们两口子来赔罪了!”许多阿兹妈妮都哭了,都说三毛是一个有良心的人!


2001年,三毛又动员老乡10几个人到上海玩,三毛陪了大家半个月,吃住行全包了,还负担了一部分人回珲春的路费。这期间,又有好几批老乡到上海投奔三毛来旅游探亲,三毛都全程陪同,热情地接待。


2006年和2009年三毛又领了几个集体户知青回凉水生产队探望老乡们,又给了许多老乡物资和金钱方面的帮助,三毛说,哪怕图们江的水干了,乡亲们和我的情意也是永远保存的!

三毛(右)和好朋友孙作成

三毛在珲春的好朋友孙作成,已经和三毛相处了40多年了,是十几岁时结交的朋友,这种友谊一直保持到现在。作成仗义,厚道,热情好客,是个血性的东北汉子,把三毛当成知己。作成经常到上海来探望三毛夫妇,三毛也经常到东北去探望作成夫妇。2006年夏天,三毛率领一帮知青去长春玩,作成在宾馆打出横幅《热烈欢迎上海知青回归故里》,《上海知青万岁》,把这一帮上海知青感动的。2009年三毛又带了一帮老知青回珲春探亲,经过长春时,作成又安排大家住在长春最好的朝鲜族宾馆,吃住行作成全包了。


作成和三毛约定:桥断了水不断,水断了情不断,情断了缘不断,缘断了梦不断。


2012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成立60周年前夕,三毛两口子准备和大家一起回珲春市探望乡亲们。车票都买好了,想不到天大的事情会降临到他们的头上。源凤感到身上不舒服,到医院一检查,说是得了癌症,并且是晚期,三毛的天都要塌了!两口子同舟共济相濡以沫地过了40余年,辛辛苦苦把女儿培养成人,女儿女婿现在在澳大利亚发展得特别好,开了一家规模挺大的家具厂,一家人本来可以和和美美地过日子,现在怎么办啊?


源凤有教养,美丽大方,是三毛千挑万挑找到的知心伴侣。平日里源风待丈夫三毛可以说是无微不至,吃的穿的用的样样都安排到极致。当源风确症病情后三毛是真的被击昏了,除了相濡以沫四十几年的感情外,三毛在生活上非常的依赖源风,他们互相依靠互相依赖谁也离不开谁,现在三毛该怎样去面对啊,三毛拼命一样到处打听,找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找最好的药,哪怕有1%的希望,也要尽120%的努力,哪怕是能多留一天呢……在告别会上,三毛想再吻她一下,三毛想再抚摸她一下,被旁边的人拉住了,三毛对她的不舍不是能用文字所表达的,一个爷们哭得西里哗啦,看看都心碎啊,什么叫生离死别、什么叫肝肠寸断、什么叫欲哭无泪、什么叫绝望…….


珲春的好朋友孙作成得知源凤病了,也赶紧买了火车票,想不到源凤提前去逝了,又马上买了飞机票,第一时间赶到上海参加源凤的追悼会。


好女儿为了安抚爸爸的心灵,把父亲接到了澳大利亚去住。但是上海才是三毛真正的家呀,那里留下了源凤的音容笑貌,三毛舍不得离开曾经与源凤一起住过的相濡以沫的老房子。在澳大利亚住了一段日子后,又孤单地回到了上海的家。


源凤平日里对三毛太好了,以致三毛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干,甚至连洗衣机都不会用,也别说做一顿好吃的饭菜了。在三毛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会想起源凤大哭一场,虽然三毛周围的好朋友们经常去探望他,关心他,帮助他,可是这些好朋友的帮助,根本不能和源凤的的亲情比,友情替代不了爱情啊!


2014年,一个同样家庭经历的女人走进了三毛的心里,她叫黄金娣,也曾经有过下乡的经历,共同的生活阅历,共同的命运,共同的性格爱好,让他们开始相处。金娣也和源凤一样,温柔体贴,善解人意。金娣的到来,吹暖了三毛冰冷的心灵,从此三毛家里有了温暖,有了笑声,朋友们都为三毛高兴,大家都在默默地祝福三毛晚年能够幸福快乐。黄金娣对三毛那一种柔情和关心,得到了三毛朋友们的一致赞许,也同样得到三毛女儿的认可,女儿和女婿默默地祝福爸爸能够幸福快乐。

(部分内容得到赵莉菊博客的支持,谨表感谢)

知青返城后......
郭福根和古城的乡亲们

作者:何永根

我去年11月份在上海探亲时候,插友郭福根告诉我,他准备在今年1月份,携妻回古城村过年。我听了很是诧异,同时也非常佩服他的勇气。我对他说,如果你到了古城,告诉我,我一定去采访你。


今年1月20号晚上,郭先生打电话告诉我,他们已经到古城了,我对他说,你先好好地休息几天,心里酝酿一下,过几天我会去古城看你们的。


23号晚上,古城的老乡郎彦君打电话给我,让我明天一定去古城,因为郭先生夫妇来了,他们要杀年猪,给他们接风,也请我去吃杀猪菜。这杀年猪,在农村是一个特别隆重的事情,就像朝鲜族杀狗一样,全村的老百姓都会聚在一起喝酒吃肉,来慰劳自己一年劳作的辛苦。因为我有采访郭先生的计划,所以当时就很高兴地接受了邀请。


第二天我坐早车,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古城村。郭先生到车站迎接的我。


郭福根我是知道的。1969年3月28号,与我坐同一辆火车,到珲春县三家子公社古城大队插队落户的,当时到古城下乡的一共有48位上海知青,他分配到一队,我分配到三队。


回忆起这一段苦难的历程,郭先生真是一言难尽哪。古城一队12名上海知青,都是16,17岁的小孩子,在上海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娇生惯养的生活,现在到了农村,根本没有生活经验,连做饭都不会。每天干重体力劳动,菜里连一点油水都没有,12窨的大铁锅,下面是白菜汤,汤里没有油腥味,锅周围贴上玉米饼子,等到饭菜熟了,就是一股猪食味道,哪有什么香味啊?人家当地老百姓知道怎么做高粱米饭,每次都是提前一天把高粱米泡一下,然后用慢火煮,而咱们知青不知道啊,每次高粱米饭吃到嘴里,那一种感觉,就是拉嗓子,以前在上海学校读书时,也吃过忆苦思甜的饭,而知青做的高粱米饭,比忆苦思甜的饭,还难以下咽。那个时候,能够吃饱饭就不错了。知青们过日子不会算计,一到开春4,5月份青黄不接,集体户连锅都揭不开了。每当路过老乡的家门口,闻到屋里豆油炝葱花的味道,都会浮想连连。


当时乡亲们的日子也不好过,但是他们一辈子生活在这里,起码会调剂啊,只要知青踏进他们的家,他们都会客气地说:“上炕,吃饭!”哪怕他们碗里只有一碗粥,都会毫不犹豫地分半碗给知青吃。70年代,正是“四人帮”搞“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候,农村别说养猪,哪怕是养鸡鸭,上面也得有指标,每户不能超过多少只。日子虽然困难了一点,可是一旦老乡家做点好吃的,都会请知青们去他们家品尝,乡亲们就是想让知青们别太想家了。郭先生说,那个时候吃过的粘火烧充满豆油的香味,外焦里滑的那一种味道,至今都难以忘怀。


1969年冬天,郭先生突然发急病,高烧40度,迷迷糊糊的,人都站不住,滴水不进。是大队妇女主任韩今女连夜套牛车,把郭先生拉到公社卫生院,卫生院的大夫说,郭先生的病太重了,必须连夜去县医院治疗,如果再晚一点,人就没有救了。又是韩妈妈赶牛车,赶紧把郭先生送到县医院,治疗费都是韩妈妈出的。病好了,乡亲们都来问寒问暖,把自己家里舍不得吃的鸡蛋,大米,蔬菜等等送到集体户,给郭先生补充营养。说到这里,郭先生的眼泪流出来了,动情地说:“是韩妈妈和乡亲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不会忘记乡亲们的恩德的!”


1975年郭先生病退回上海后,到上海市电力部门工作,念念不忘韩妈妈的恩德,一直在寻找韩妈妈的消息。2003年,得知韩妈妈已经搬到杨泡乡住了,他先通电话问候,然后每年过节都会寄月饼,寄新衣服棉皮鞋,孝敬韩妈妈,还经常寄去许多上海好吃的食品,每年春节都会寄钱给韩妈妈。前几年得知韩妈妈生活遭遇了困难,郭先生立刻寄去4000元钱,并写信说“妈妈,今天寄去4000元钱,略表儿子的心愿,望早日度过难关!”郭先生的义举,让杨泡的老乡羡慕不已。


想不到前几年韩妈妈得了脑溢血,不治身亡,让郭先生悲痛不已。但是郭先生至今还和韩妈妈的女儿保持着亲友般的来往。


郭先生是一个性情中人,懂得感恩,懂得回报。他经常对我说:“在农村的7年,是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7年,生活虽然苦了点,但是让我结交了许多淳朴的东北老乡,是他们,在我人生最无奈,最需要拉自己一把的时候,帮助了我,是他们给了的第二次生命,我要报答他们!”


2002年,景良夫妇想到上海来玩,郭先生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邀请景良哥,让他们住在自己的家里,并且用上海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领他们去东方明珠塔,西郊公园,外滩,南京路,城隍庙玩,并给景良夫妇买了返程机票。


2013年4月份,郎彦军大病初愈,想到上海散散心,又是郭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彦军夫妇。彦君夫妇特别爱吃春笋,郭夫人变着法地做各种各样的春笋菜,还有红烧肉,炸猪排,各种海鲜,都让他们尝个新鲜。并且陪着彦军夫妇参观东方明珠塔,城隍庙,跨海大桥,崇明农家乐,宝钢,临江公园,坐快艇去长兴岛游玩,去南翔古镇吃小笼馒头。并陪同彦君夫妇到江苏盐城原来上海女知青迟先荣律师家里,(迟先荣与古城乡亲的故事另有文章表述)。经过20多天的旅游,彦军夫妇回去时候,郭先生又给他们买了软卧车票,送他们上车。


以前管知青工作的公社“五七办”主任培秀哥,到上海旅游,又是郭先生热情接待的。景良的侄女生病到上海治疗,郭夫妇忙前忙后地陪同她去大医院做肠镜和核磁共振,并负担了全部治疗费用。现在这个侄女认郭夫妇为干妈干爸。郭先生的义举,让古城的乡亲们知道,在上海还有一个叫郭福根老知青,还时刻挂念着第二故乡的乡亲们。


在采访的过程中,古城的老乡都说,现在乡亲们想去上海旅游,到郭福根家报到就是他们的第一选择。郭先生这样热情地接待他们,也让他们感动不已,乡亲们都说,小郭懂人情,对古城的乡亲们感情就是深。乡亲们也变着法子来回报郭先生夫妇。


这些年,郭先生经常能够收到乡亲们寄来的木耳,山菜,高粱米,蜂蜜,苏子籽,辣椒面(特别好吃的那一种),每逢春节前夕,郭先生还会收到古城的朋友快递过来的冻大马哈鱼和冻笨鸡。郭先生感激地说,这些珍贵的礼品,到上海,冰都没有化呢!


2009年,郭先生当时还没有退休,他利用公休日计划带夫人姚爱珍到古城,想让夫人也感受一下东北老乡浓浓的的亲情。当景良哥得知这个情况后,马上加快了盖新房的速度,并且把郭夫妇住的新房子装修得漂漂亮亮的,并且设计了现代化的卫生间,坐便器,淋浴器,洗脸池一应具有,让郭夫妇住上了漂亮的新房子。郭夫妇在珲春游玩了12天,夫妇俩时刻被乡亲们浓浓的爱意包围着。


郭夫人姚爱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噢,不对,应该说是一个洋生洋长的上海人,既没有下乡插队的经历,也没有外地工作的履历,是上海76届高中毕业生。我问郭夫人,你丈夫在古城插队过,对珲春有感情很正常,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古城的乡亲们呢?郭夫人说,这几年古城的老乡来我家玩,与这些东北老乡接触后,慢慢地发现东北人诚实,尚义,豪爽大方,重感情,轻理性,为人厚实,这些优秀品质是大城市人所不具备的。特别2009年来珲春旅游,接触到的都是浓浓的亲情,东北人那一种掏心掏肺,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挖出来给你看的朴素感情,时时刻刻在净化着我的灵魂!


郭先生夫妇早在2014年春天就打算回珲春过春节。当彦军哥和景良哥得知后,马上打电话对郭先生说,如果你们回来过年,我们春天就开始养猪,等你们回来,我们就杀猪,用杀猪菜来隆重地招待你们。这次郭先生夫妇准备在古城住40多天,现在一直安顿在郎树林的新房子里,每天郎嫂子好吃好喝的做着,就怕郭夫妇吃不好睡不着想家。


我问郭夫妇,你们这一次到古城过年,上海家里怎么办?郭先生说,自己父母都过世了,现在只剩下一位老岳母,她老人家现住在条件优良的养老院里度晚年,女儿澳大利亚留学回来,在上海一个外企工作,生活自理能力很强,家里完全可以放心的。


郭先生有一个远大的计划,他对我说,我们3月初回上海,把上海家安顿好,准备今年6月份再回来,在古城过个整年,充分享受春播,夏长,秋收的过程,养养鸡鸭,种种菜,再养条小狗,养几只鸽子,有时间再去钓钓鱼。享受享受纯绿色的生活。


郎彦军告诉我,自己刚盖好的新房子,80多平方,刚装修完,还没有住人呢,就等郭夫妇来住,新房子里设备都是现代化的,什么座便器,淋浴器,洗脸池,暖气,一应具有。彦君指着房前的园子地对我说,今年春天准备用推土机把地推平,4.5月份替郭先生播上各种辣椒,茄子,黄瓜,西红柿等等种子,到郭先生来了,苗也长出来了,以后就让郭夫妇自己伺弄这些庄稼,过过小农经济的瘾。彦军告诉我,现在农村生活越来越好,家里仓库里堆满了大米白面,单豆油就有两大桶,郭福根来了,吃喝都不用愁。

郭福根夫妇在大荒沟深山老林里踏雪

好兄弟邰忠发得知郭夫人想到深山老林踏雪,亲自开车几十公里,把郭夫妇拉到大荒沟的深山老林,让郭夫人第一次欣赏到最原始的林海雪原的美景,并设宴招待了郭夫妇。


采访中,乡亲们对我说,上海知青来古城插队,吃了许多苦,遭了许多罪,我们大家都是亲兄弟啊,那时候看到知青们吃苦受罪,我们都好像对不起你们似的,觉得没有关照好你们一样。现在党的政策好了,乡亲们富裕起来了,就想让当年的知青们都回来看看,看看古城的乡亲们,看看家乡的变化,因为古城的乡亲们都还记得这些上海知青们呢,现在大家经常在一起议论许多知青的名字,性格特点,及发生在知青们身上的趣闻逸事,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郭先生对我说,古城这几年变化太大了,现在农民一年只要干两个月的活,春天播下种子,同时播下农药化肥,就不用管了,到秋收时,全部机械化的收割,每年纯收入2万元,如果勤快点,弄几个大棚,种些反季节蔬菜,每年增加5.6万元的收入,不成问题的。


前几年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国家帮助农民每家盖50平方的新房子(砖瓦结构,塑钢窗,防盗门),屋里设计完全和楼房一样,老乡只要交1.5万元就行,剩余的由国家负担,如果你想房子盖的大一点,50平方以外的,每平米出500元就行了。


古城村还得到了许多好政策,篱笆墙和室外厕所都是统一样式,老百姓只交了一小部分钱。前年古城还架起了太阳能路灯,一改农村晚间漆黑一片的局面。每到晚上,村办公室门前,喇叭声一响,村民们都不约而同地来跳广场舞和秧歌舞,健身设备也遍布村落。现在的农村,条条都是水泥路,摆脱了以前农村下雨后走路不方便的困境。


到春暖花开的季节,村里路边鲜花盛开,绿树成荫。


吃完美味的杀猪菜,喝了内蒙古产的75度的“焖倒驴”白酒,我去车站等车回家,想不到何景良匆匆忙忙地赶到汽车站,郑重其事地对我说,他本月31号杀年猪,招待郭夫妇,无论如何得让我来吃杀猪菜。


你说,这样的盛情,我能够推却吗?


文章来源:上海知青网吉林频道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公众号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 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