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大院士长寿经:不要人为诱发癌症,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

▲本文观点来自如下院士:曾益新、樊代明、陈可冀、孙燕、葛均波、邱贵兴、钟南山、陈君石。


寿命的长短15%决定于遗传,但60%决定于自己,所以从年轻时就要养生保健。

1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曾益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


机器旧了、坏了,需要经常除锈、上油、疏通、修理;人同此理,人生病了,需要吃药、打针、动手术──这就是治疗。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做到平时积极预防,有病坦然面对、正确治疗,就可以做到健康、快乐、长寿。


很多人都对健康的四大基石了如指掌: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然而,现实生活中呢?


有不少人依旧在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埋头苦干”,吸烟、喝酒、大鱼大肉、通宵熬夜、吃宵夜、不吃早餐、吃饭不定点、饱一顿饿一顿、不锻炼、长期闷闷不乐……直到生病了,身体累垮了,才被迫停下来!

怎么治怎么防?答案是预防得走在前面。

首先就要对吸烟、酗酒、暴饮暴食、长期熬夜、不重视锻炼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大声说“不”;其次,生病了,不要讳疾忌医,也不要病急乱投医,应该以坦然的心态和医生沟通,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再次,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病治病科普常识,请务必记住:“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处方是知识。”

2 别和自己过不去


▲樊代明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别和自己较真儿,别和自己过不去。健康生活就是顺应自然,随遇而安,想吃什么了、想去哪儿玩儿了,都要满足一下自己。


凡事都有规律,人离不开自然。天冷了加几件衣服,天热了脱几件衣服,反其道而行之,吃再好的药都没有用。不仅人是这样,植物也是这样:向日葵围绕着太阳转,含羞草白天合,晚上开,这就是规律。


人的24小时,12个时辰都是变化的,中午12点是午时,生命力最强。晚上12点生命力最差,所以该睡觉的时候一定要睡觉。


与人相处不猜忌、不设防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毕竟我们每天最主要的是和人打交道,只有相处和谐自己才能快乐。

3 寿命长短60%取决于自己


▲陈可冀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


寿命的长短15%决定于遗传,但60%决定于自己,所以从年轻时就要养生保健。


二十养生正当年,四十指标都正常,

六十以前没有病,八十游泳人未老,

九十犹能半小跑,轻轻松松一百岁。


官再大,钱再多,阎王照样土里拖。家财万贯,一日不过三餐;广厦万间,夜眠不过三尺。养心莫善于寡欲,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人老了,心态比碰到的事要紧要得多;年纪大了,要珍惜并热爱生活,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境不可以乱,不可以偷懒和厌倦生活。


遇事不钻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天领取谋生钱,多也喜欢,少也喜欢;

少荤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细也香甜;

新旧衣服不挑拣,好也御寒,赖也御寒。

好好活,不要攀,不要比,不要自己气自己。


遇事不钻牛角尖;

不管每天赚多少钱都要开开心心;

不管每天吃荤或吃素都觉得香;

穿衣打扮只要能御寒保暖。

4 不要人为地给自己“诱发”肿瘤


▲孙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我是个临床肿瘤学方面的专家,可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内什么时候会发生癌变。举个例子:我们的身体就像一部精良的汽车,每个脏器24小时都在辛苦工作,当然需要保养和检修。

不少肿瘤,可以说是被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出来的。比如过多食用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就容易诱发出越来越多的肠癌患者;吸烟人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性生活混乱、感染HPV(人乳头状病毒)则使得宫颈癌发病上升——然而这些不良因素完全是可以控制的。

以前,医学界还质疑精神因素怎么会跟癌症有关呢?后来一个研究发现,长期不良情绪会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强的应激反应就会降低人体免疫力,使癌细胞有可乘之机。


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进食,每天有一定时间锻炼,不要抽烟喝酒。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节奏。 “总之,不要人为给自己制造很多不利因素,才有利于防癌控癌。

5 肉多了、动少了,病就来了


▲葛均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几十年前我们一年都吃不了几口肉,而现在大部分家庭几乎顿顿都要有肉。我所在的上海中山医院心内科的病床数,十年前有88张病床,病人要排半年才能进,而现在增加到192张病床,却排半年绝对排不进来。


这很能说明问题。肉类吃得过多造成了高血脂、高血压等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吃得不健康,运动量少了,疾病自然就多了。

6 腿痛再补钙,晚了


▲邱贵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教授


很多人以为,人到老年腿脚疼痛是“缺钙”造成的,甚至认为这种疼痛不用治疗,挺一挺就能熬过去。其实,骨质疏松症一旦出现明显疼痛症状,骨骼中的骨量已经丢失30%-50%以上了,这时再单纯补钙,已经晚了。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防患于未然”。年轻时努力提高身体的骨峰值、保持正常的骨钙量和骨密度,就能缓解骨质过早流失。这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使骨丢失加快,容易出现骨质疏松。


走路时讲究挺胸提臀,就可以预防骨关节病。一挺胸、一提臀,自然肩部和胯部就都往后走了。再比如坐着的时候,我们要尽量让下腰椎部位贴住座椅靠背,或者在腰部垫个小枕头。因为这样能帮助保持腰椎曲线向前,避免劳腰。所以说,坐立行你都得顺着脊椎的型,才不容易得病。


别嫌这么走这么坐费劲,习惯就好了。而且千万记住,越不舒服越要坚持,因为这说明脊椎已经不习惯正常的弯曲了,就应该赶紧调整。

7 像量血压一样常给你的肺做体检


▲钟南山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专家


在中国,排名前十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等,一般都是先有一些小的指标异常,往往要经过5年、10年、15年后才慢慢发展成为致命问题。


健康如堤坝保养,当最初发现有渗漏时,只需很少力量便可堵塞漏洞;如待要崩堤时才作补救,则纵使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亦未必能挽回。人的肺功能损害尚未超过50%时,身体一般都不会有感觉。等到超过50%再找医生诊治,就已经失去最佳时机了。


常常会遇到一些尚未出现症状的患者,苦口婆心劝对方早点吃药控制,不要等气促得很厉害时再来看,但总有一些患者不太愿意。我们要像量血压一样做肺功能的检查,就像对血压实时检测,发现血压高时,按照医嘱服用一些降压药就维持得很好。

8 从来不贪吃


▲陈君石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院士始终保持着健康的标准体重,说起来,他有自己的一套“饮食经”。在陈君石院士看来,没有不健康的饮食,只有不健康的搭配。

“什么都吃,饮食多样化,这样就能很好地保障食品安全与健康。”


“拿韭菜来说,确实存在一些农药残留的现象,但一星期吃一次,能吃进去多少农药?什么都吃一些,什么都不多吃,即使摄入的食物中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只要总量不超标,对人体仍然是安全的。”

除了饮食多样化,陈君石院士的“饮食经”还有吃得少、会搭配两个特点。他饭量一直都比较小,从来不“贪吃”,所以几十年来体重波动一直没有超过5公斤。此外,他很会搭配食物,比如红烧肉,很多人怕油,不敢吃,他却照吃不误,只是注意当天别的高脂食物尽量少吃或不吃,另外多摄入一些蔬菜水果平衡一下。

“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钟南山院士的养生之道


△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会长、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


现在大家都在讲幸福。什么是幸福?我认为健康就是幸福!有了健康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健康就等于没有了一切。健康就是一个空心的玻璃球,掉下去以后就碎了。而我们的工作就是一个皮球,掉下去以后还可以弹起来。健康是单行线,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对待。


健康第一是要活的长,第二是要活得好。活得长不长,活得质量高不高,很大程度取决于你自己对健康的看法,以及你自己生活的方式。

1、在健康问题上你自己比老天爷管用

早上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现在的人相反了,早上马虎,中午对付,晚上大吃大喝,这就是百病之根。


早上这顿饭,等于吃补药,是最重要的一顿饭,一定要吃营养早餐。主食必须要有蔬菜加水果,早餐营养不好,中午、晚上是补不回来的。

2、全世界最不好的习惯是抽烟

抽烟的人,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最后肺癌,这是死亡三部曲。

3、喝醉一次酒,等于得一次急性肝炎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六种最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一是吸烟,第二是酗酒。

4、人不是老死的,不是病死的,是气死的

《黄帝内经》讲得很清楚:“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


所以人一定不要当情绪的俘虏,而要做情绪的主人;一定要去驾驭情绪,不要让情绪驾驭你。记住情绪是人们健康的指挥棒,至关重要。

5、家庭不和睦,人就会生病

有专家认为,人的疾病70%来自家庭,人们的癌症50%来自家庭,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也不要不吵架,不说话,半个月都不说话,那不得憋死啊。我还曾经看到过一个报道,离婚人士、丧偶人士寿命偏短,这个有科学依据。  孤独比贫穷更可怕,夫妻恩爱的长寿,夫妻健在的长寿,孤独的就容易出问题,容易短寿,这是普遍规律。


但怎么样让家庭和睦,这是一门学问,必须解决四个问题:


  第一要尊敬老人;

  第二要教育好子女;

  第三要处理好婆媳关系;

  第四,这条尤其重要,夫妻要恩爱,这是核心。


夫妻怎么恩爱?要做到八互原则: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慰、互勉、互让、互谅。

6、走路是非常好的锻炼方式

坚持每天锻炼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锻炼内容可以采取最简单的办法——走,光走路就行了,这是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办法。


一个人一定要从年轻开始,保持你的标准体重。一旦胖了以后,你想把它降下来谈何容易,实际上不是不容易,关键在哪儿?控制嘴、多动腿,人就是“死在嘴上,懒在腿上”。

7、每天健康生活,要做到七个方面

第一,一定要吃好3顿饭;

第二,一定要睡好8小时觉;

第三,每天坚持运动半个小时;

第四,每天要笑,身心健康;

第五,很特殊的,每天一定要大便,排出毒素;

第六,一定要家庭和睦;

第七,不吸烟,不酗酒,每天健走;


健康要从每一天开始,每天健康,就一生健康。一定要记住我那几句话:能吃能喝不健康,会吃会喝才健康,胡吃胡喝要遭殃。“用肚子吃饭求温饱,用嘴巴吃饭讲享受,用脑子吃饭保健康。”


要做到:“皇帝的早餐,大臣的中餐,叫花子的晚餐”。


来源:长寿俱乐部、养身之道F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