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老人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是时候改变了!

最近有一份老年消费调查问卷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096位老人日常花费中,30.74%花在日常开支,23.51%补贴儿女,只有3.3%用在了自己的休闲生活上。


这,是大多数中国父母的真实写照——穷养自己富养儿孙。

01给子女几十万,却没买过新衣

有人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她说:“希望我的故事能点醒一些人,不要再苦自己。”


退休前10年,我对自己的投资几乎为零,所有的钱和时间都给了儿女。


我退休没多久老伴便去世了,我把房子租出去,轮流在两个子女家帮忙带孙。当时,儿子和女婿嫌上班坐公交辛苦要买车,我各资助了5万元。每年,我还要给孙子外孙零花钱、买玩具、打红包。如果记账的话,可以写本书了,几十万是花出去了。可我呢,几年没买过一件新衣。

我在儿女家住了9年,买菜做饭搞卫生一人承包。买米,提大件玩具,都是坐公交搬回家,坐小车的福都没享过。2010年,我患上了高血压等四五种病,我跟儿女说:“我想回自己家住了!”


搬回家后,我花了好几个晚上才想通:既然出力不讨好,不如管好自己。


第一件事,我把房子重新做了装修:刷上墙漆,换了新家电家具,让自己住得更舒服。


第二件事,学习。2012年,我去老年大学报了3个班,唱歌、画画、手工。在那,我结识了闺蜜,上课之外,我们相约一起逛街、互相帮助。


第三件事,旅游。用了两年时间,我将国内走了个遍。2014年,我做了一个更疯狂的决定:花两万元去美国玩了一个月。

我很享受现在的状态,只有对自己好,生活才会对你好。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王堂生说:多数老年人都受“子女好,自己就好”的影响,把更多的金钱和精力都投入给子女,有时结果却适得其反。对老人而言,富养自己才是不给子女添麻烦。


所谓富养自己,首先要掌握个人与子女之间的度,在自己吃住好、身体好、有闲钱的前提下再考虑帮衬子女。甚至可向子女提点要求,如想出去旅游等。

02老人懂得富养,是全家的福气

有位老人有个400多人的中老年旅游QQ群,她搜集过大家的体检情况,发现爱为自己消费的,老年病少很多,“有个每次旅游都去的80岁老先生,心脏功能跟50岁者差不多;有个55岁的姐妹有高血压,去年为帮儿子买房改吃价格低廉的药物,一下中风了”。


有人谈起一位每月有4000多元养老金的朋友,“她存了100多万,给子女买车买房,对自己却太节省。她有骨质增生,她先生想把老房卖了换个有电梯的,她嫌差价太大,结果去年爬楼摔了一跤。现在坐轮椅,还是得换电梯房”。

“资助子女是爱的表现,但要掌握尺度。”北大社会学教授夏学銮建议,老年父母除存养老钱外,在健康投资、出游、社交方面也应有所支出,这些花费能提高生活质量。


人到老年,富养自己,有个好身体,有个好心情,自己过得好,全家都有福!

03贴补儿孙要有度,无需留金山

我们身边有很多老年人,但有一分钱,就想着给儿孙买这买那。自己却舍不得吃穿,过得紧巴巴。


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若强于我,要钱有何用,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若不如我,留钱有何用,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子孙如果像我这样优秀卓越,那么我就没有必要给他留钱,贤能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会消磨他的斗志;子孙如果没我优秀能干,那么我留给她钱也没用,愚笨的人拥有过多的金钱,会增加他的过失。

这话说得何其精辟透彻,又何其超脱,值得中国的父母们好好学习!儿孙自有儿孙福,真没必要给儿孙们留钱了!自己存的钱,自己花,富养一下自己没错!

04富养并不贵,观念要转变

很多朋友听到“富养”二字,首先想到的是“得有钱”。有钱谁不会富养?没钱,怎么说都是空话。


其实,真正的富养,并非是指物质上的奢侈,而是指在物质上善待自己,给自己富足的精神生活。


买不起几十万一套的家具,去家具市场也能淘到物美价廉的宝贝;把房子收拾整洁,换一块干净的桌布,再放上一束鲜花,赏心悦目;花鸟鱼虫也有普通价位的,一样能带来乐趣……这些,都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富养”着自己。

富养的生活从来不贵,关键是要有这种意识。所以,新老人们,尽快改变固有的生活态度,赶上新时代的浪潮,富养自己,让自己的老年活得更精彩,更美丽吧!

05老人富养,有5件“奢侈品”

子女对父母富养,是一种真正的孝顺,中老年人对自己的富养,则是一种更高超的生活态度!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需要什么样的富养,又应该如何富养自己呢?从近百位过来人的总结中,记者梳理出,老人富养自己要先拥有5件“奢侈品”。

1、属于自己的时间

人老了,时间虽多,但很珍贵,一定要多花在自己身上。可以去学习、跳舞、健身、养花,都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如带孙,可约定只带两三年。

2、舍得花钱的心

我们后半生的消费是有限的,没有必要对自己吝啬,也省不到哪去。能给自己花一块的,决不去花八毛。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偶尔买点贵东西,能提升生活品质。

3、懂自己的朋友。

老了不要只围着家庭转,也要有自己的小圈子,多走出家门和好朋友聚会玩耍,就不会掉进孤独的黑洞。

4、敢于表达的气魄。

广东网友“得闲”说,针对儿子“啃老”,他写了封长信,细数不易和期望,儿子理解后就改正了。

5、小病也不扛的意识。

每年定期体检,小毛病拖大了,不仅给自己找罪受,更是给子女添麻烦。

这篇文章,看完感触太深了!老年朋友们,一定要学着富养自己,让老年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文章来源:中老年时报  图片来源:网络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