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八” 青春祭
北大荒知青诗作
记 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644x87086&width=500&height=375&auto=0
今天是2018年4月23日,是母亲辞世"七七"的祭日。恰逢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五十年宫前留下张照片。留照时,蓝天白云寄托着哀思。当我把右臂上的“孝”字特意摆正的瞬间,一个念头闪过。
1968——2018年,被称之为“运动”的大规模“上山下乡”,至今整整五十载春秋冬夏。作为一个儿子,是妈妈含泪送我去品尝人生的杂陈五味;但作为一代知青,“是一个伟大的号召”把它的1700万儿女抛进一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年代。当锈迹斑驳的五十年成为映衬一个普通知青的背景,当我深思“青春燃尽五十载 风雨历程半世纪”时,面对民族的复兴与“失忆”,我觉得每一位亲历者,都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无须后人“拷证”的责任!
如今,各种形式的活动在蕴酿、在进行,大有“纪念”之势。我说,这不该是“纪念”,理应是充满反思的祭奠!祭奠我们逝去的青春,祭奠我们曾经的美貌容颜;祭奠夕阳如血、依旧笑对人生的灿烂,祭奠用血与汗书写的风雨历程五十年。 祭奠一代知青的碑文上,庄重地镌刻着:历史,永远不会忘记曾经为民族忍辱负重的一代知青!而在碑身的奠基石上,还有两个被人忽略的铭文:灾难!
北京知青邹小霏
别梦依稀咒逝川。
五十年前,在中南海,有一位正在下棋的老人,面对一盘纷乱的残局,他皱皱眉,抬抬手,拱卒过河……。于是乎,一条批示响遍了环宇!……;一下子,就把我们这些还没来得及弄清“文化”二字为何物?却在学校里闹腾了三年“文化革命”的学生们,打发到祖国最北边的黑龙江边,“屯垦戍边”去啦!
天降大任于斯人,我们这些“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生命之舟刚刚启航,就被这只伟大的“舵手”轻轻一拨,人生航线的第一站便驶向了终生难忘的北大荒。
从此,你、我、他,被迫离开了学校走进了社会。从一个个乳臭未干、豆蔻年华的少男少女变成了“大人”,从一个个没上过几天学的学生变成了“知识青年”。
不管你曾经在学校里是“保皇派”、“造反派”还是“逍遥派”,没有领章帽徽的黄棉袄一穿,都变成了一样的“兵团战士”。
从此,我们这些对世事一无所知,远离了父母、亲人、家庭的懵懂孩子,开始了蜕变,开始了人生的巨大蜕变!一变就把我们变了十年!
十年啊,人的一生中最宝贵的十年!
是我们的青春、我们的理想、我们的信念,支撑着我们年轻的生命,在祖国的边疆北大荒的黑土地上,苦心志、劳筋骨,度过了刻骨铭心终生难忘的十年……。
突然间!呼喇啦,大厦倒塌了、理想破灭了、信念没有了、青春不在了……。
我们这些“革命的一块砖”们,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各自奔向了西北东南。
命运之神把我们这些被犹大出卖了一回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们,抛回了无情的社会底层!使我们这些虽然经受了炼狱的激情,却对社会一无所知、对前途未来一片茫然的迷途羔羊们,在不知所措中,丢掉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开始为了个人的生存、为了活命、为了成家立业养家糊口,而迫使自己不得不使出浑身的解数、施展出万般的手段、沉没在茫茫人海的三教九流中间;习文弄武尽其所能、黒道白道各显神通,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杀进杀出;去寻找、去拼搏、去夺取这世上原本应该属于自己赖以生存的那一亩三分地。因而生出了各种生存之道,创立了无数的立足之基……;
到如今,有的人想得到的得到了,有的人还在以衣食为忧,而有的人却已经悄悄地、早早地逝去了……。
又是一次蜕变、蜕变、巨大的蜕变!一变又变了我们四十年!
斗转星移,五十年的光阴就这样过去了,如今的你、我、他,都已经历尽沧桑、两鬓斑白,年逾花甲;快到70岁啦!同龄的共和国正处在壮年,而伴随她的风雨苦难一起长大的我们,却已经成了耄耋老人。
啊!快70岁了!多么可怕的年龄,岁月已经无情地把我们划入了老年人的圈圈。
六一八啊六一八!人老话多,树老根多。回首往事,历历在目,仿佛都发生在昨天;
50年的风雨、50年的跌宕、50年的坎坷……,却只见;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其中的善恶是非谁能来断一断?
当年下棋的老人早已仙逝驾鹤西游去了。活着的我们,却要戴着他给我们的“知青”帽子终老一生。都说“功过自有百姓言”,又有谁能来言?
今天,带着满身的累累伤痕,怀着五十年的夙愿,我们又相聚在了一起,百感交集。万语千言诉说不尽!唐漢不才,诚惶诚恐填词一曲,以慰知音。
缅当年,少年豪迈,故乡离黍。
广阔天地知何处?为国?为家?天真!
成万山千村孤人!
前程命运无从问,悲欢离合诉说难言。
大树倾,鸟兽散。
秋近叶落暮夕阳。
人生苦短繁鬓霜,老来凄凉。
昔日患难无觅处,酣醉梦回夜语。
鸿雁无,书成谁与?!
夜不成眠怀今古,恩怨抛尽再寻故你。
访旧人,话从前。
张庆国 2018年6.18前夕
本文由“老知青家园”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红色边疆荒友家园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