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桔桔、杨晓沪《勇敢往事》的真实知青
电影《勇敢往事》取材于真实的知青事迹。上海知青杨晓沪、徐桔桔等几位知青退休后重返第二故乡重新“插队”,带领乡亲们搞新型种植合作社,走现代农业致富路,把第二故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知青徐桔桔
赵静扮演的女主角白菊,原型人物是到黑龙江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徐桔桔,当年下乡后不仅成为妇女队长、生产队的带头人,还与那里的乡亲们结下深厚的感情。返城后,徐桔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兢兢业业,成为业务骨干。退休后,为带领乡亲们搞新型种植合作社走现代农业致富路,她拒绝外企高薪返聘,告别九旬高龄的双亲,远赴黑龙江山河村当起了村支书,使这个偏远的边疆农村发生了巨大深刻的变化。
徐桔桔 上海知青的山河恋
徐桔桔:年逾花甲重新“插队”,
黑土地上再谱青春之歌
43年前,上海知青徐桔桔,在黑龙江省逊克县山河村插队落户。退休后,年逾六旬的她,告别城市生活,重返山河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共同致富之路。是什么力量促使她花甲之年,毅然回到当年曾战斗过的这片黑土地?
青春壮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黑龙江省逊克县,是一座位于我国版图最北端的边陲小城。自上世纪60年代起,大批全国知青,汇聚于此。
来自上海的徐桔桔,当年只有17岁,与来自各地知青一道,带着“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美好憧憬,来到逊克县山河村插队落户,经受青春的洗礼。
插队留影 徐桔桔(左一)贾爱春(右一)
那时的黑龙江,莽原雄阔,荒凉无边,条件十分艰苦。这位端庄娴秀的江南女孩,与东北老乡一道上山打柴,下地种田,养鸡、喂猪、打鱼、种菜……晴天一身汗,雨天两脚泥,农忙时节累得腰酸背痛的徐桔桔,双手磨出层层血泡,苦不堪言……
“那时候,真是凭着一腔青春热血,面对困难,无所畏惧,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就是想与其他知青一道,将贫穷落后的北大荒,变成富饶美丽的北大仓。”回首过去,徐桔桔的眼神依然透着年轻时的豪迈和激情。
徐桔桔清晰地记得,有一年春节,老连长请知青到家里做客。那年冬天非常冷,外面寒风凛冽,室内温暖如春,热热闹闹,知青们围坐一团,一盆猪肉酸菜馅水饺,很快被大伙儿风卷残云地吃个底朝天。等徐桔桔跳下火炕,到外屋盛点饺子汤时,眼前的一幕令她目瞪口呆,只见连长的妻子,领着两个衣衫褴褛的孩子,正蹲在灶台旁,就着一碗黑乎乎的雪里蕻咸菜,啃着干巴巴的窝头,每人面前的碗里盛着漂着油花的饺子汤……见此情景,徐桔桔鼻腔一酸,眼圈泛红。东北老乡,淳朴实在,每个知青去家里做客,都会盛情款待,将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拿出来,宁肯自己吃糠咽菜。往事如昨,历历在目,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让徐桔桔唏嘘不已。
在“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同时,这批来自上海的知青们,艰苦创业,辛勤耕耘,也给广袤的黑土地带来了文化知识和欢歌笑语。在那个贫穷落后的苦寒岁月,知青与老乡们同甘苦、共命运,“抱团取暖”,彼此结下了深情厚谊。“这里土地肥沃,民风质朴,在严寒冷酷的冰雪世界,是老乡们,用厚道、善良、真挚,引领我形成了世界观、人生观,是这块辽阔的黑土地,让我懂得了什么是大爱、感恩和回报……”那段知青岁月,成为徐桔桔挥之不去的难忘记忆。
生活的艰辛,历练了徐桔桔坚强的性格,她是知青们公认的邢燕子式的“铁姑娘”。20岁那年,性格直爽、聪明能干的她,当上了村妇女队长,还入了党,每天忙忙碌碌,为村民排忧解难,成为老乡们的贴心人。
上世纪70年代末,一度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悄然落幕,大批知青陆续返城。27岁的徐桔桔,也回到阔别十载的上海,不久便进入上影厂财务科,开始了新的生活。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学历低底子薄的徐桔桔,业余时间开始充电苦读,上夜大、读函授,考取了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拿到了会计师资格证。后经一番努力,终于走上了上影集团财务处副处长的领导岗位。退休后,不甘虚度晚年的她,应聘到一家外资企业做财务管理,年薪十几万。
重新“插队”,释放人生正能量
岁月流转,情怀依然。虽然返城回到上海,但徐桔桔始终对那片黑土地魂牵梦萦。“那里播撒过我们年轻时的激情、奋斗和梦想,镌刻下我们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磨练了我们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徐桔桔的言语中,透着对黑土地一往情深的眷恋情怀。
即使远隔千山万水,徐桔桔仍深深惦念着老乡们的生活,鸿来雁往,彼此通信始终未断。而山河村的村民们,也对远在上海的徐桔桔念念不忘,每年秋天采完山珍特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寄给黄浦江畔的她。自从退休后,徐桔桔偶尔也会故地重游,在她的印象中,虽然老乡们现在的生活水平,与她当年插队时有着天壤之别,破败的土坯房,被亮堂的红砖房取代,村民们也大都吃穿无虞,温饱无忧,但农民致富的步伐并不快,虽然她年年给村里的贫困户寄钱,但远水解不了近渴。
徐桔桔(右一)贾爱春(左一)
2009年9月,徐桔桔当年的“插友“贾爱春重回山河村。有村民对她说,“能不能找个上海知青来当村官,带领大家过好日子?”贾爱春听罢,脑海中蓦然闪现出知青好友徐桔桔,她在这里入了党,当过妇女队长,对山河村感情深厚,能否让她回来?
接到贾爱春的电话,徐桔桔平静的心海泛起波澜,令她寝食难安,虽然身居大上海,但山河村的一草一木,无时无刻不牵扯她的心,且随着年龄增大,这种无法割舍的情感,越发令她难以释怀。尤其听贾爱春说,村民们都热切盼望她能回山河村效力,这更燃起她一腔重新“插队”的激情。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徐桔桔将自己的想法跟爱人摊牌。“简直是异想天开嘛!你去黑龙江了,那这个家怎么办?再说村官是那么好当的吗,我劝你别干费力不讨好的傻事……”老公一票否决。徐桔桔说:“回山河村,是我后半生想做的事,我不能留下遗憾。”
归心似箭的徐桔桔,打定主意,先辞去年薪十几万的外企工作;将年逾九旬的父母安置在敬老院;甚至连出生尚未满百天的小孙女也无暇顾及,赶紧打点行装,去北京与贾爱春会合,然后奔赴黑龙江那片神奇的热土。
“我们的魂儿丢在山河村了,这回要把这魂儿找回来!”坐在驶往黑龙江的列车上,两人吐露了共同心声。
徐桔桔和贾爱春重返山河村,受到村民热烈欢迎。有村民拉着徐桔桔的手问:“你俩这次来山河村,还走不走了?”她动情地说:“不走了,今后就在这里扎根啦!”
2011年9月28日,山河村选出新一届村委会,徐桔桔出任村支书。走马上任伊始,她很快意识到,山河村的现实严峻性,比自己预料的还要难。村子位于黑龙江畔,属东北高寒禁区,无霜期仅有120天,靠天吃饭的村民,祖祖辈辈只种植大豆和小麦,遇到年景不好,肚子都填不饱。自从联产承包以来,农民们淘汰了小麦,只单纯种植大豆,而大豆产量低、效益差,靠广种薄收很难维持温饱。
徐桔桔深知,要想彻底改变山河村的面貌,绝不能搞简单的建房或修路那样表面风光的“政绩工程”,现在摆在她面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带领乡亲们开辟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致富之路。
徐桔桔(中)
为此,徐桔桔在查阅大量农业政策的同时,四处奔波,多方请教农业专家,为山河村“号脉”会诊,开出“良方”。在徐桔桔看来,村民们要想尽快脱贫致富,必须摒弃那种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把农民重新组织起来,成立专业合作社,走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之路,同时注重科技投入,只有这样,村民们才能获得高产出、高收益。
一幅未来富丽的山河村宏伟蓝图,在徐桔桔眼前徐徐展开……
然而成立专业合作社,谈何容易?山河村虽地广人稀,但大部分土地都握在农民手里。成立合作社,土地规模经营是关键,要实现土地流转,将田地连片经营,才能最大程度发挥大机械的优势。或许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村民有抵触情绪,不愿将以前低价承包的机动田交还合作社。徐桔桔知道,如果这道难关不攻破,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徐桔桔开始马不停蹄地深入各家各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村民促膝谈心,宣传合作社的权利义务、分配形式等。她的推心置腹,真情实意,终于打消了村民们心头顾虑。她还专门搞了一次“民意调查”,问卷收回时,竟有98%的村民按上密密麻麻的红手印,这下徐桔桔心里有底了。一些好心村民主动协助她工作,说服自己的亲友“纳田归社”。一位村民的话,最能代表大家的想法:“她们是真心实意帮我们致富,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她们!”
村民们的思想总算做通了,另一难题接踵而至,成立合作社需要注册资金,徐桔桔拿出自己在上海炒股的赢利和在外资企业挣到的钱,贾爱春也掏出了多年储蓄,再加上动员其他6位知青以5万元入股,总算凑齐60万元启动资金。
2012年1月4日,山河村注册成立了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贾爱春担任董事长。这对花甲之年的知青姐妹,带领村民们开始了新的创业历程。
贾爱春(左)徐桔桔(中)与杨晓沪(右)
情系黑土地,带领村民闯出一片天
徐桔桔和贾爱春,首先想的是调整种植结构。2012年,她们从农垦引进“德美亚1号”和“合力”两个优质抗低温早熟玉米品种,让山河村173公顷土地,第一次种上了高产玉米。山河村底子薄,买不起大型农机具,徐桔桔灵机一动,“借船出海”,与邻近的“团结农机合作社”合作,用大型机械对玉米地进行深松整地,机械化播种、施肥、除草、收割……
然而,好事多磨,一场60年一遇的大旱,令河塘干涸,阡陌龟裂。面对严峻考验,徐桔桔带领大家打井灌溉,抗旱救灾,在大灾之年,仍取得粮食增产增收,玉米每公顷产量达1.7万斤,每公顷土地纯收益高达6100元。
徐桔桔所倡导的现代化大农业的巨大魅力,让山河村农民看到了新希望,创业热情高涨。合作社成立后,由于大面积机械化耕作,使80%的劳动力被解放出来,投身到多种经营之中,种菜、养猪、养鸡、养鱼等,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
自从徐桔桔上任后,短短一年光景,山河村面貌焕然一新,村里相继建起了活动室、农家书屋、文化广场,还组建了篮球队、舞蹈队,参加全县红玛瑙艺术节,与驻军部队结成军民共建对子,与邻村搞联谊,发展思想上进的年轻党员,为村里中学生联系上海船厂技工学校……
“以前村子死气沉沉的,现在一到晚上,村民们纷纷来到广场,唱歌、跳舞、扭秧歌,可热闹啦!”一个村民说,“徐书记上任以来,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同时,还四处奔走,积极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为了村民能过上好日子,她晒黑了,也累瘦了,我们很心疼她。”徐桔桔说:“我来山河村不图别的,只要村民们都能过上富裕日子,我就活得有滋味有成就感,苦点累点也值得……”
徐桔桔(左)贾爱春(右)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贾爱春说,“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们知青也有梦想,这30年来始终没变过,那就是希望把第二故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徐桔桔返乡插队“二次创业”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反响很大,许多“插友”表示,退休后也来“加盟”徐桔桔团队,为“第二故乡”发挥余热。一些事业有成的知青企业家,被徐桔桔事迹感召,也纷纷回到当年战斗过的地方投资创业。
面对未来,徐桔桔信心百倍,在她的设想中,明年一定要建个千万元的农机合作社,在村里种上成片果树和花草,安上路灯,村后那条小河,也将动工开挖,将大面积种植荷花,发展乡村观光旅游业……
岁月如歌,虽年逾花甲,但徐桔桔干练中透着优雅,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她要在当年曾经战斗过的地方,重新迸发青春激情,为第二故乡的亲人捧出一颗感恩的心,为魂牵梦绕的黑土地,再洒汗水,续写新篇。
知青杨晓沪
山东省话剧院演员王勇在片中扮演的杨青山,其原型人物是到黑龙江省黑河瑷珲镇腰屯村插队的上海知青杨晓沪。他在退休之后,回到第二故乡尽心尽力想搞好三好农业社,最后累倒在那片他深爱的土地上。
纪录片:怀念上海知青杨晓沪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i0767pmeaos
本片讲述在2012年已在上海退休又身患重病的杨晓沪(电影《勇敢往事》男主角原型)回到当年下乡的黑龙江瑷珲腰屯村,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压力,带领乡亲们艰苦创业的故事。
杨晓沪等老知青集资一百万元购买农机具,成立了农业合作社,使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实现了双翻番。作为共产党员的杨晓沪却分文不取,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帮困扶贫呕心沥血,最终倒在了他深爱的黑土地上。
杨晓沪:一个退休知青的农民情结作者:谢湘“我希望国家有关部门能真正实地调查一下农民的情况,不要走马观花,不要大张旗鼓,也不要只靠坐车考察,电话调研”。
杨晓沪是最后一个登台的发言者――这位个子高大,一口上海普通话,来自黑龙江省黑河市瑷珲镇腰屯村三好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代表,一开口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
那是2013年11月16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农业合作社首届论坛上。那天,风特大,奇冷无比。
几乎是以一种悲愤的语调,杨晓沪将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攫取农民利益的“三把刀”一一道来:
第一把刀是农资,包括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农机配件。每到播种、施肥、除草的季节,所有的农用物资价格暴涨,以黑河地区2012年玉米种子为例,1斤种子被经销商炒到50多元。化肥和农药也是花样年年翻新,价格年年提升。
第二把刀是农机。一些所谓现代农机合作社,拿了国家的巨额补贴,不仅不用心为农民服务,反过来把农机当做赚钱的工具,以高价向农民收取耕作费用,变相增加农民负担。
第三把刀是卖粮。粮贩子想方设法对卖粮农民的粮食水分、杂质、重量压价和克扣。而农民自己去卖粮,则要冒着严寒在粮库门口排几天几夜的队。
“农民辛苦一年,汗珠子摔八瓣,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好不容易收获一点粮食却要被这‘三把刀’刮走将近50%的利润,这就是当今农民的无奈。”
说到这儿,堂堂八尺的杨晓沪几度哽咽。
这个上海人,始终惦记着腰屯村的父老乡亲
一个上海人,为什么对黑龙江农村了如指掌?为什么对黑土地上的农民如此情深意重?
1970年,17岁的杨晓沪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洪流从上海来到位于中俄边境的瑷珲县瑷珲公社三好大队插队落户,与30多位知青在这里战天斗地了整整7年。因表现出色,群众推他当了3年的生产队长,成为当时黑河市知青当队长的第一人,成为远近闻名的优秀典型。1976年他被推荐上了同济大学。
说不清一个人年轻时的经历会对一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总而言之,曾在金山石化总厂担任英语翻译的他,始终惦记着腰屯村的父老乡亲。只要听说屯子里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他会立马寄来1000元学费还另附上路费,唯恐农民因家里经济困难耽搁了孩子的前程。
2010年,到了退休年龄的杨晓沪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开着自己那台喷有“越野兵运动汽车俱乐部”标识的白色吉普,回到第二故乡——黑河瑷珲镇腰屯村长住下来。在这儿,他承包了村里的鱼塘,还养了上百只鸡,种了各式各样的蔬菜瓜果。
然而,30多年后站在同样的地方,他的心却有些沉重:原先平展展的大片土地在分田到户后被切割得七零八碎;长期大量施用化肥,造成了黑土地土质退化、土壤板结,昔日一把土能攥出油来的北大荒如今土壤表面20厘米左右已形成了坚硬的犁底层,半尺多长的铁锹难以插进去;青年人都不愿继续留在农村种田,纷纷撂下土地进城打工;一些家庭劳动力不足的农民,干脆把土地转让出去,靠每亩耕地一年几百元的租金,农民能实际装到口袋里的收入也十分有限……
新时期农业的出路、农民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在黑河3年,受多囊肝、多囊肾病痛折磨的杨晓沪顾不上养病,开始调查研究,琢磨怎么能让当地的农民尽快走上富裕路。
三好农业社以极为低调的方式成立
几年来,杨晓沪对国家的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情况相当关注,他下载了各级政府扶持“三农”的政策文件,搜集媒体报道,自己还动手写作《合作社是农民共同富裕的方向――三好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汇报》、《对农业合作社政策的思考和建议》等一系列调研报告和政策建议。
他常说,国家没有必要每年进口那么多粮食,他所了解的黑龙江地区至少还可以增产20%~30%,国家的粮食安全完全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得到保证,关键是“三农”政策如何落实到位。
国家2007年颁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及对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优惠扶持政策,促动腰屯村村民萌生了组建农业种植合作社的想法。经过两年时间的考察、准备和宣传动员,腰屯村50多户农民,带着各自名下的土地总共约5000多亩成立了三好农业社,深度参与了合作社组建全过程的杨晓沪被推举为理事长。
2012年12月29日,没有放鞭挂牌的热闹仪式,瑷珲镇第一家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粮食种植合作社――三好农业社以极为低调的方式成立了。
2013年是合作社运行的头一年。他们制定了严格的章程和五年规划,按照播种、管理、收割、销售和分红“五统一”的方式来操作。可天公不作美,从年初开始,一直低温多雨,眼看春耕就到跟前了,可是地里湿得难以下脚。
最要命的是在关键时刻没有大型农机具。
不到黑龙江畔,难以想象“北大荒”的天之宽,地之阔。这里农民种地以垧(15亩为一垧)为单位,一户人家种十几垧地就等于种几百亩地,单靠人工根本没门儿。
为了不误农时,那年春节刚过,杨晓沪就主动登门和镇里头年成立的勇胜、超杰两家农机合作社(简称:农机社)协商代耕代播的事。农机社负责人态度很好:全力支持,费用还可以给予一定优惠。
不想到了春耕春播的节骨眼上,情况却发生了变化。
杨晓沪清楚地记得,从5月20日起到22日,三天时间内,给两家农机社打了无数电话,请求赶紧派车前来耕作,一直无人理会,因为他们不仅自家亲朋好友的土地要帮忙,还要忙于外面承包租赁的大片土地。眼看距离芒种不到半个月了,杨晓沪不得不向瑷珲镇领导、黑河市农委紧急求援。
5月25日中午,经镇党委书记王臣出面协调,从附近一家农机社调来一台播种机帮忙,因自家还有地需要用车,他们仅干了一天便调头回去了。王书记不得不从曾经工作过的小黑河又借调了两台旋耕犁过来救急。
事至如此,三好农业社明白此刻谁也指望不上了,于是赶紧组织社员修复和安装了4台小播种机,又向外联系了两台四垄播种机,起早摸黑终于赶在6月1日播完了玉米,6月6日完成了大豆播种。此时距离最佳适播期,整整晚了半个月。
既遇上天灾,又误了农时,粮食减产已成定局。年终结算时,三好合作社每垧地的实际收入仅有3800元。虽比四周单干的农户收入略高一些,但远未达到预期目标。
对黑土地,他有一种特别的执着
今年是马年,杨晓沪心里颇有一种“骑马难下”的感觉,说来说去,让全体社员头疼的关键问题其实只有一个――没有大型农机具,怎么种地?
身在黑河的杨晓沪也许是孤独的。在那里,他没有自己的独门独院,没有至爱亲朋相伴,平日多数时间借住在村里一户农民家,养鸡种菜,摆弄农机。北大荒的冬天异常寒冷,因身体实在吃不消,每到这个时候他就在锦河农场的场部所在地租一套带有暖气的房子。
一个特别的场景是:客厅落地窗前的中央位置始终摆放着一张固定的靠背椅。很多时候的夜晚,他会独自坐在这里,一边静心地听着音乐,一边抬头仰望天上的星星和月亮。
“哀民生之多艰”。杨晓沪的心情常常因农民兄弟而沉重。
离开黑河以后,我与杨晓沪相互之间常有短信来往。3月19日,回到北京的我给他发过一条报平安的短信,他很快回复了一条:
“我这也是被逼无奈,骑马(虎)难下,处于进退两难之中,退则弃农民的利益不顾,辜负农民的期望。进则可能碰得头破血流,甚至搭上一条老命。但我能在有生之年为农民做点实事也值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早已过了用豪言壮语作自我表白的年龄了,杨晓沪还是习惯这样说话,这样想问题,可见历史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有多么鲜明。
眼下他的身体更差了。4月初的一天,我给他新发一条短信,多天后才收到他的回复:“近期轻微脑溢血。右半身失控,无法回复你,病中又有新思路,无法成文。”
一周后收到杨晓沪在中风之后用那只不听使唤的手发来的邮件。邮件中他告诉我——
“前几天,得知我中风后,农民都来到医院,把我的病房都挤满了。从他们淳朴的语言和殷切的目光中,我觉得带领他们把合作社搞好,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今的社会,也许只有了解农村实情的知青能为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反映他们的无奈。”
思来想去,4月26日这天晚上,杨晓沪决定再次提笔,代表三好农业社向瑷珲镇政府、瑷珲区农委、农机局递交一份《农机补贴申请》。申请中说:
合作社成员大会全体成员讨论决定,鉴于去年的经验,合作社一定要有自己的农机才能保证春耕春播及时完成,秋收丰产才能得到保证。
目前合作社购买1354拖拉机一台用于整地,704拖拉机一台,554拖拉机一台用于播种、中耕和打药,3.5米旋耕犁一台,四行播种机一台和六行播种机一台。
最后一句他写道:“三好粮食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全体成员期盼根据国家政策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指导。”
他真心期望,国家政策的阳光照进三好农业社。
永远心系农民,已经成为杨晓沪生命的全部意义。
记得我到黑河的第二天上午,杨晓沪曾驱车带我从锦河农场前往当年他插队的腰屯村。途中经过一个山岗时,他停车招呼我下来看看眼前的景色:“当年我在这里当生产队长的时候,每天早上天刚亮,便从马厩里拉出一匹马,骑着马去东岗、西沟、南岗、北山转上一圈,看地里的庄稼,每次飞奔到北山顶上,骑马站在晨曦中俯瞰着眼前这片辽阔无边的大地和远方逶迤的黑龙江,心情觉得特别舒畅、美好!”
在那一刻,从他兴奋的眼神里、灿烂的笑容中,我分明看到了一种发自心底的快乐。
三年多的日日夜夜,他一直带病坚持工作,每逢春耕、秋收,他总是亲自到地里组织生产,饿了就是两个包子一瓶冰凉的矿泉水。给合作社干活的司机都知道老杨工作认真,他亲自管账、亲自记工,他说:“乡亲们的钱每一分都要花在刀刃上”。
由于肝病与脑出血,乡亲们多次劝他不要干了,快回上海养一养,但晓沪知道刚刚成立的合作社离不开他,他不顾重病缠身,仍坚持在工作第一线。正当合作社的乡亲们分享着2014年丰收成果的喜悦,满怀信心的为2015年备耕春播的时刻,无情的病魔夺去了他的生命。他走的如此之急,以至于乡亲们还没说上一句感谢的话,亲友们没有一个为他送别,他孤独一人默默的走了,临别的床边只有刚刚翻过的合作社的发展规划、管理账目。
杨晓沪同志走了,他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以实际行动、用生命的代价为第二故乡的乡亲们鞠躬尽瘁,开创了致富之路。病魔虽然夺走晓沪同志的生命,却留下了一个老知青对第二故乡亲人们感天动地的情怀。
文章来自 《银潮》《新天地》
相关阅读
知青电影《勇敢往事》2018年9月12日起全国公映
本文由“老知青家园”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