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去世 为胜杰送行——姜昆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师胜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8年9月28日21时43分36秒在哈尔滨逝世,享年66岁。


师胜杰同志是国家一级演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曲艺艺术贡献奖”。师胜杰同志生前担任中国曲艺家协会相声艺术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曲艺家协会顾问,哈尔滨市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

为胜杰送行姜  昆

多少次为你在梦中哭醒,

多少次为你点燃祈福的心灯。
多少次认为你生病的消息是误传,
多少次想象你我能再次搭档,为观众说相声。
这一段时间,总怕接关于你的电话,
不知道消息是吉是凶。
可消息还是来了,
师胜杰走完了他65岁的短暂人生。
泪水夺眶而出,
心中无比悲恸。

按相声界的辈分你是长辈
但我更愿把你看作是亲如手足的
北大荒一起走来的弟兄!
此时的我,心中有多痛,
搞语言艺术的人,
没合适的语言形容。

五十年的友谊啊,
北大荒的大风雪和黑土地可以作证!
耳边还是你清脆的甜甜的声音,
眼前还是你儒雅潇洒的台风。
你是我相声舞台上的第一个搭档,
我想起了我们第一次合说的《林海红鹰》。
五十年的情谊啊,
我们彼此珍重,
五十年的艺术之路,
我们携手同行。
如今,你走了,
走得那么匆忙,
相声还没有说完讷,
为什么就忙着下台鞠躬?
我不想和你说永别,
但现实残酷,
残酷到了我说了上句,
而下句你却没有应声。
我不想说为你送行,
但你住过的病房已经人去床空.....

为胜杰送行,
我已泪如泉涌。
我知道你爱喝酒,
那我就满上三杯酒吧,
借着酒劲儿,
我诉上苍:
夺我好友,毁我相声!
你太不公平!
为什么如此狠心,
让一个给人们带来无数笑声的人,
过早地在亲人诀别的哭声里远行?!
好人应该一生平安,
不应该这么早就让他匆匆谢幕,宣告剧终!


为胜杰送行,

相声界哭红了眼睛。
都知道你是多么的热爱相声。
你为相声而来,
你把相声看的重于生命!
一袭长衫,一把纸扇,
一声醒木,在岁月的长河里余音充盈。
你集一生的精力为相声事业打拼,
你用尽全部的心血,为得是把父辈,把侯宝林大师的薪火传承。
不计一分的报酬,担起中国相声专业委员会主任的重担,
却不知万恶的癌细胞正悄悄地进入你的肌体里安寨扎营。 为胜杰送行,
这第二杯酒洒在你的灵前,让你闻闻这纯粮食酒的香气正浓。
这是你熟悉的味道,
知青点儿里,
这燃烧的液体
曾多次抚慰过你孤寂的心灵。
伤痛在微醺中结痂,
思念在酒香中入梦,
想念蒙冤的父亲,
想念母亲倚门而望的身影。
本想给你提个意见,
但逝者为大,
爱喝你就喝吧,
天堂里不会再有人限制你推杯换盏,猜拳行令。
观众们也赶来为你敬酒,
因为你是他们心中最喜爱的著名笑星。
他们喜爱你说的《好市长》、《小鞋匠传奇》,
他们喜爱你说的《打工者的奇遇》,幽默轻松。
你唱东北民歌酷似郭颂,
你的《学评戏》尽现白派遗风。
每一个段子都有你呕心沥血的编创,
每一个“包袱”都是你智慧和幽默的结晶。
你走了,
中国的相声舞台从此少了一员大将,
相声队伍失去了一位情同手足的前辈、弟兄。

山河无语,草木垂泪,
长长的松花江也仿佛在瞬间凝成了冰冻...... 为胜杰送行,
为你斟上这第三杯酒,也想对你说说我们的心声。
百姓需要欢乐,相声需要发展,
曲艺艺术之树要四季常青。
要走的路很长很长,
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很重。
你放心吧,妻子女儿我们会帮着照顾,
你的徒弟们,也永远不会辱没恩师的英名。
你留下的风采,我们会在舞台上继续光大,
你钟爱的相声,我们会像你一样视作生命。
把观众当作衣食父母,
对艺术永远怀抱忠诚!

为胜杰送行,
宜用笑声莫用哭声。
相声演员活着的时候,给人带来了欢笑,
走的时候,也不落忍让人们心头蒙上阴影。
胜杰,天堂里你是不会孤单的,
那里有你的师父,有耀文和马季师兄。
想你了,我们就看看你的录像,
听听你的相声。
你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来世,我们还做好战友,好弟兄!
我不会忘记你,也希望你也别忘记我,
五十年前,一个同你一起从北大荒走出来的北京知青!!
安息吧,胜杰!
我的心、我们的心,随你一起远行......


一生扎根黑龙江
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师胜杰去世

来源:北京青年报-北青网

当年原本有调离东北进北京的机会,但因为师父侯宝林的一句话“我就希望将来我到东北,那里能有我的一个学生”,师胜杰从此就再也没想过离开东北这件事情。

今晚66岁的师胜杰在他热爱的这片黑土地上,与世长辞,如果不是癌症,或许这位从兵团里走出来的“战士”还将为相声艺术的发展,做着自己的贡献。


师胜杰本来是天津人,父亲师士元是相声大师张寿臣的徒弟。1959年,为了支援东北的艺术建设,师世元一家来到了哈尔滨,从此一家扎根在东北,传播相声艺术。


师胜杰7岁登台,与父亲和说《捉放曹》,后来年幼的他拜在了著名相声演员朱相臣的门下。在文革时期,师胜杰来到了兵团。他曾说,那时自己最想的就是相声,当听到广播里马季的《友谊颂》,自己当时流下了热泪。

于世德先生和师胜杰、姜昆、李文华合影

他曾经和兵团战友姜昆一起参加相声调演,当所有人都以为师胜杰能够离开兵团回不来的时候,师胜杰却带着包袱又回来了。而姜昆后来调到了中央广播说唱团。虽然二人的人生道路发生了变化,但是二人的友谊却始终保持下来。今年3月,姜昆还探望了师胜杰,两个人同举书法作品合影的照片也在网上广为传播。

1977年师胜杰调入黑龙江省曲艺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1984年拜侯宝林先生为师。提起拜侯宝林先生为师,这里有一个小插曲。据了解,有一天侯宝林请高英培先生吃烧鸡,高先生问侯先生是否有什么事?侯先生不多说,就表示让高先生先吃了烧鸡再说。高先生吃了烧鸡喝了些酒以后,侯先生才说明自己的意思,原来他想收师胜杰为徒,但由于师胜杰幼年拜过朱相臣先生,侯先生担心其他同行会不乐意,想请高先生做个说客。


最终在高英培先生的帮助下,侯先生顺利收了师胜杰作为关门弟子。而高先生与师先生之间也始终保持着深厚的友情。

师胜杰与师父侯宝林

师胜杰的代表作几乎都是以黑龙江为背景的。像《郝市长》讲述了哈尔滨的一位市长为了解决市民生活问题深入基层,甚至连早点问题都亲抓;而小段《爱优点》则是把东北小伙小姑娘性格通过谈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看似调侃,实则打趣,这个小段也深入人心。


此外,师胜杰的相声总是能够与时代,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关,反映时代特征,反映民情民意,即便今天听来,也具有时代意义。例如《小鞋匠奇遇》,讲述了一个自学成才的小鞋匠在外贸局领导干部的慧眼下被破格录用,成为了翻译,而那位想考关系进入国家单位的局长结巴儿子,却最终空欢喜一场。


这段相声把小鞋匠的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致入微,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对未来的信心,以小鞋匠的视角和内心世界对当时社会的不正之风加以批判,对当时的正气正义加以弘扬,而那句被捧哏歪解的Chinglish“你不买我鞋,你是我小舅子”也成为这段相声的经典包袱。

在东北的黑土地上,有众多相声名家为传统艺术的推广普及,为这门艺术在京津以外开枝散叶做出了毕生的贡献,师胜杰无疑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代表之一。

(文/北青报记者 满羿)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