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青春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年祭

祖国不会忘记我——纪念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

我们的青春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年祭

作者:王忠新

(开篇)

我们的青春

在哪里?

就在毛主席挥手指引的旗帜里。

那一句"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一千七百多万莘莘学子离开课堂泪别父母,

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青春——

装到北国皑皑白雪的爬犁,

融入南疆莽莽林海的晨曦,

扑向辽阔草原慈爱的额吉,

洒进黄土高坡的贫瘠土地。

如烟往事触手及,

不堪回首难忘记。

时光飞短流长,

岁月如歌如泣。

多彩人生多沉浮,

跌宕命运随风起。

啊,

无悔也罢,

有悔也罢,

忠诚是知青的血脉。

这是一个时代的印记,

永远镌刻在祖国大地!

(心迹)

我们的青春

在哪里?

就在广阔天地的奋斗里。

虽然小小年纪便离开了爹娘的怀抱,

虽然稚嫩的肩头还扛不动人生的重担,

但是我们别无选择,

只能将胸膛挺起。

我们在艰苦的打拼中顽强成长,

我们在披星戴月的劳动中感悟生命真谛。

麦浪卷起丰收的喜悦,

稻花伴着秋风飘逸,;

牛羊逐草山高云低,

钢枪紧握守护边陲时刻警惕。

我们不以物喜更不悲己,

我们俯仰天地豪迈无比。

啊,

幸福也罢,

痛苦也罢,

坚强是知青的骨骼。

这是一个时代的象征,

永远镌刻在祖国大地!

我们的青春

在哪里?

就在与农民的血肉联系里。

虽然知识青年并无多少知识的累积,

虽然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是一道难以述说的命题,

但是憨厚朴实的农民已然把我们当作家人,

帮我们垒锅砌灶、缝补浆洗。

日出而作,

农民教会我们耕耘稼穑,

心连心、臂挽臂,

同抗旱、共浇地,

汗滴入土使我们深知粮食来之不易;

日落而息,

围炉夜话,

把水桑麻,

历史古今,

我们也日渐改变农村陋习。

夏麦秋谷,

翻山越岭肩挑百五十步行数十里,

公粮担子装满了农民对国家的心意;

青黄不接,

再挑返销粮,

担回了农民对党的感激。

农民与国家的千年根系,

我们的政府千万要懂得珍惜。

啊,

充实也罢,

蹉跎也罢,

奉献是知青的心志。

这是一个时代的风气,

永远镌刻在祖国大地!

我们的青春

在哪里?

就在矢志不渝的志向里。

虽然求知的年纪便来到穷乡僻壤,

虽然撒娇的青涩过早饱尝酸甜苦辣,

但是我们没有悲伤哭泣,

昏暗的油灯下坚持读书学习解析社会难题。

经过了几番风雨,

遭受了几多磨砺,

迈进了几道坎坷,

追寻了几许梦呓。

世态炎凉平常事,

世事难料有高低。

你志存高远盟心迹,

挥斥方遒展意气,

一日看尽长安花,

指点江山治平修齐;

我亦无需顾影自怜,

孤舟蓑笠钓江雪,

山野湖趣穷善身,

云卷云舒花开落,

何必仰天长太息。

啊,

高官也罢,

草民也罢,

高尚是知青的灵魂。

这是一个时代的特色,

永远镌刻在祖国大地!

我们的青春

在哪里?

就在驿动的心灵里。

虽然耙田犁地春播秋收是那样劳累,

虽然年复一年枯燥的日子是那样封闭,

但是我们背负苍天脚踏实地,

苦中作乐开朗积极。

田梗上常常回荡着高亢嘹亮的样板戏,

小溪旁红梅花儿绽放在情窦初开少男少女的心底,

偶尔偷鸡摸狗仿佛是乏味生活泛起的阵阵涟漪,

为社员治病疗伤我们成了受欢迎的赤脚土医。

一个锅里搅勺,

饥寒时大家相互依偎相互鼓励;

一铺炕上睡眠,

间或争吵中我们懂得了求同存异亲如姐妹兄弟。

回城路上有抗争的呐喊也有女知青屈辱的泪滴,

招工通知有小芳的悲伤也有孽债的骨肉分离,

真难舍安家农村的同学回望无期,

最难忘长眠知青墓草凄凄

啊,

相聚也罢

分别也罢,

包容是知青的胸怀。

这是一个时代的符号,

永远镌刻在祖国大地!

我们的青春

在哪里?

就在困顿坎坷的人生里。

虽然经历过各种政治运动的荡涤,

虽然承受着太多太多苦难的磨砺,

但是我们没有泯灭人性丢失做人的底线,

共同的命运让我们生生世世凝聚在一起。

还能拼搏的时候无奈下岗,

需要孝悌的时候难以尽力,

应当担起家庭责任的时候囊中羞涩,

期盼再就业的时候已渐渐地上了年纪。

我们总是在半道上作出牺牲,

用热血铺垫共和国根基,

我们总是充当了改革成本,

为民族的复兴燃烧自己。

我们是不幸的一代又是幸运的一代,

谁能有如此多灾又有如此多彩的经历?!

我们是匮乏的一代又是富足的一代,

谁被迫在渴求知识之际远离学校而又能在改革开放中放飞自己?!

啊,

富贵也罢,

贫穷也罢,

善良是知青的本性。

这是一个时代的标志,

永远镌刻在祖国大地!

(尾声)

忠诚与坚强,

奉献与高尚,

包容与善良,

成就了我们为之动容为之苦涩,

为之骄傲也为之欢呼的

知青精神。

这是一面了不起的时代大旗,

这是舞动人生的不竭动力。

啊,

知青的过往是一篇难忘的日记,

知青的经历是一杯醇烈的酒。

有这碗酒垫底,

挫折冤屈,

我们勇敢站立;

千钧重压,

我们扬起双臂。

有这碗酒垫底,

困难面前,

我们披荆斩棘;

前进路上,

我们所向披靡。

时光流逝如白驹过隙,

当年的知青已满头飘雪年届古稀。

扶病高台,

面对夕阳,

再一次将

"我们这一辈"唱起……

作者简介

王忠新:原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陕西省汉中一中下乡知青。

《我们这一辈》谨以此歌献给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的老知青

文章来源:陕西知青之家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