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空巢老人”养老,路在何方?

   空巢老人孤独之痛:  
 挣扎与蹒跚的晚年  

《儿子去哪了》关注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路在何方?
 

安全问题频出,

解决起来棘手。

“空巢老人”养老,

路在何处?

 

近日,安徽蚌埠一小区内,一位老人被发现赤身裸体躺在阳台上,手里还在不停地敲着脸盆。

据相关媒体报道了解,老人独居,四天前不慎摔倒,无法起身,直到被救,已经四天滴水未进。老人并非无儿无女,只是他同城而居的子女,已20多天没来探望

事件一出,舆论哗然,更有网友留言:养大那么多子女,居然不如一个盆。

1.  空巢老人安全问题频出

今年8月,山东聊城遭遇强降雨天气,积水暴涨,一位独居老人被困屋中,消防人员到达现场时,积水已经快淹到床边

 今年3月,安徽省马鞍山市,一独居老人家中起火,幸亏邻居发现并报警,火灾才没有进一步蔓延。事后了解得知,该老人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家中发生火灾

2017年的中秋之夜,南京一位81岁的空巢老人,写下遗书后悲凉离世,只是她没预想到的是,两个月后自己的遗体才被发现,而发现她的人竟是不常走动的邻居

此类事件还有:


  • 上海市杨浦区一位年逾八旬的空巢老人在家猝死多日,最先发现的是一条得到过老人救济的流浪狗。

  • 河南省洛阳市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死在出租屋里,遗体已经腐烂发臭。

  • 安徽蚌埠一位老人独死家中,尸体遭群犬分食,令人在情感上难以接受。

2“空巢老人”问题现状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快,今后,空巢老人将越来越多,空巢期也会明显延长,老年人问题将更趋严峻。



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老年健康服务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空巢老人就已超过1亿人,独居老人超过2000万人。2020年将达到1.2亿和3000万。


“空巢老人”一般会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生活照料上的,特别是生活自理能力差一些的老人,他们的生活不方便;二是心理上的孤独,这些老人往往会有“空心综合症”。


年华老去,他们又该老归何处?

3 破解“空巢老人”养老困局

为破解“空巢”老人养老困局,目前社会上已经出现了许多的模式与方法。小编选出了4种具有代表性的与您分享。

01老少合租的德国“多代屋”

“多代屋”是在改造老房后,将部分公寓预留给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并选择既想独立生活又愿意参与社会交往的不同年龄段租户入住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其目的在于打破家庭界限,让年轻人和老年人欢聚一堂,不同代际的人可以在这里实现互帮互助。

02社区嵌入式居家养老

老年人可以享受助餐、托管、看病、康复护理等的一站式服务。在卫生服务站,有社区医院的医生坐诊,每周还有三天专家门诊,老人们在这里就能直接看病、拿药。

03抱团养老

  “抱团养老”概念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丹麦。主要指志同道合的老人,不依靠子女,离开传统家庭,搬到同一个地方搭伴居住。中国“慈舟养老院”无疑是超前探索“抱团养老”模式的一类典范。
04“互联网+可穿戴设备+实体性服务机构”养老

为居家老人配备穿戴式设备,对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进行远程监测,通过信息管理平台,并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将老年人日常生活、健康和出行情况的相关数据及时传递给实体性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或实体性社区机构及老年人子女。
小贴士:如何预防独居老人发生意外
1与邻居交好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作为子女,与邻居交好,帮助老人扩大社交圈子,以防发生老人发生意外时,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料的情况。

2在电话旁写好住宅的详细地址

当发生意外,拨打110或120时,及时说出住宅的详细地址尤为重要。

3常备老年机

老人机很多都搭载“一键呼救”的功能,当老人发生意外,无需记忆号码与拨号,提前在手机存上老人姓名、年龄、住址、身体健康情况、子女亲属联系电话与应急救助的联络方式等相关个人信息。值班人员在接到紧急呼叫后,能立刻了解求助内容,并与其子女或监护人取得联系。

4常回家看看

独居老人生活中最需要的还是陪伴与理解,作为子女常回家看看,多多关心老人的身体健康,有不对劲的地方,及时去医院检查,避免突发病情恶化。

5预防阿尔茨海默症

2018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指出,阿尔茨海默症与其他失智症已位列全球第五大致死原因,阿尔茨海默症患病率逐年上升。


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方法是要保证大脑的活动量,保持社交。这更需要我们花时间去陪伴父母长辈以降低患病率。

“您伴我长大,我陪您到老。
”没事,就常回家看看!

来源:腾讯视频、中国老干部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