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血脉相连-他身体中流淌着鄂伦春的鲜血

血脉相连作者:贾宏图  播讲:刘树新“高高的兴安岭一片大森林,

森林里住着勇敢的鄂伦春……”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党委书记阮显忠,当年是唱着这支歌和他的知青战友们到小兴安岭北坡的逊克县新鄂公社插队的。听说这个新鄂公社离黑龙江边还有180里,他们曾到区知青办闹过,要求到“反帝反修”的第一线。一踏上这片土地后,他们再也没有后悔过。他骄傲地说,也许这是全国插队最好的地方。


鄂伦春是北方一个古老的民族,近古之前生活在黑龙江对面的夹精奇里河到贝加尔湖一带,靠渔猎为生。17世纪中叶,沙俄东侵黑龙江流域时,许多鄂伦春人为避难迁徙到黑龙江省的大小兴安岭一带,靠游猎为生。日本侵略者进入东北后,他们又受到武装镇压和鸦片的毒害。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境内鄂伦春只剩下两千多人了。1953年,人民政府为了让这个濒临灭绝的民族休养生息,由鄂伦春人选择最好的地方设立定居点,新鄂便是其中之一。


这个小村落,四面青山环绕,房舍和街道整齐有序,每家院子都是花园。一条清澈的沾河自南而来,到了村边潇洒地甩了一个大弯,又顺着东山向北飘然而去,河的上游就是高高的小兴安岭和浩瀚神秘的大森林了。鄂伦春人在歌中唱道:“解放了的鄂伦春,再不散居满山冈。在这最好的地方,建设我们美丽的村庄。”

当年的鄂伦春村

在老阮的回忆文章中对自己第二故乡的四季有着诗意的描写:“每到夏天,村前村后的草地里黄花菜盛开,一片澄黄,还能闻到不知哪里飘来的各种水果的香味。在那清澈见底的沾河大甩弯里,人们在水中游泳、嬉戏,笑语与哗哗的流水声相伴。每到秋天,麦浪滚滚,豆海茫茫,如金毯铺地,风吹铃声响。每到冬天,到处银装素裹,天地仿佛融为一体,唯有山顶上的青松在高傲地独唱。每到春天,紫莹莹的达子香在冰雪未消时就开放,然后满地的绿芽破土而出,熬过漫漫冬寒的大地,一派生机。”


更让阮显忠难忘的是鄂伦春人的勇敢、刚强、纯朴、善良和真诚。上海等大城市的一百多个活泼热情的青年学生的到来,让鲜于和外人接触的鄂伦春人感到新奇和兴奋,更表现出他们的热情和责任。老阮他们于1970年3月24日到的新鄂,那时乍暖还寒,知青的宿舍还没盖好,老乡们抢着把知青接到自己家里住。他们把炕烧得热热的,把水挑得满满的,还张罗着给知青们做最好吃的。老阮住进了老乡德牤和家,坐在暖意融融的炕上吃的第一顿饭是老乡亲手包的饺子。他说,那狍子肉饺子每个约有大拇指大小,一口一个,那个鲜、香、美,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达,大家惊叹,原来世上还有这么好吃的饺子!鄂伦春人经常上山打猎,狍子、野猪、熊、犴就成了知青们经常的伙食,不时还能品尝过去是给皇帝进贡的飞龙鸟、犴鼻子、熊掌等珍品。


鄂伦春人很热情,每当有猎物总把知青叫到自己家里,每人一把刀,围坐在一起共尝盐水新煮的猎物。据说,狍子新鲜的肝和肾能明目,猎人们就给近视的阮显忠送来新打狍子的肝和肾,他生吃下去,竟有些甜滋滋的味道。后来,知青们搬到了新宿舍,他们就从来没缺过烧柴、粮食和肉食。

在黑龙江逊克县新鄂公社插队的上海知青阮显忠(二排右一)和知青们在新鄂合影 

 

当然阮显忠和他的战友们不是来当享受款待的客人的。他们克服了天寒地冻和夏日炎炎的艰苦,很快成为生产、工作的能手,成了新鄂公社的骨干。许多人成为了木匠、瓦匠、老师、会计、医生、技术员、大锯手、拖拉机手,有的还当上支部和生产队的领导、民兵营长、学校校长、派出所所长。在知青们的共同努力下,新鄂的生产蒸蒸日上,新鄂的村庄日益兴旺。一座座新房不断建起,大礼堂经常有歌声飞扬。鄂伦春人的优秀代表,当年和知青一起劳动、生活,现在是省民委纪检组长的孟淑贤深情回忆说,知青的到来,不仅为新鄂的生产、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更是给新鄂带来了大城市先进的生活方式和先进的文化,使鄂族人打开了眼界,尤其使年轻人的思想观念、知识水平和生活方式有了跨越式的发展,为新鄂的持续发展和人才辈出作出了重要贡献。现在知青虽然大部分已经离开,但老乡们与知青深厚的情谊、知青的作用和影响仍然持续不断。


1973年5月13日是阮显忠终生难忘的日子。那时,新鄂正在村西边的山沟里修水库。5月的新鄂,大地刚开始化冻。那天下午,阮显忠和他的战友像往常一样,在刚打好的炮眼装上自制的炸药和雷管,点上导火索,迅速离开了现场。“咣、咣、咣……”,不一会儿传来一阵阵爆炸声,烟尘滚滚,冻土飞场。又等了十多分钟,当他们过去察看走到现场,突然一声巨响,残留的哑炮爆炸了,把跑在前面的显忠高高地掀起,又重重地摔在地上,同时被炸倒的还有水库工地的鄂伦春队长和另两名知青。其中最严重的是显忠,他满身是灰,满嘴是土,脸色苍白,双目失明,已经昏迷,另几个人则满身是血。


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砍下杨木树杆,穿过麻袋做成担架,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口号,轮流抬着担架,把伤员送到了6里外的公社卫生院。医生迅速做了简单的检查,判定昏迷的显忠伤情严重,危在旦夕,必须尽快送县医院抢救!


这是一场人与时间争夺生命的赛跑。拖拉机开足马力,载着伤员和几十名陪同并预备献血的知青和老乡,向县城进发。大家个个心情沉重,只有轰鸣的机器声和拖拉机的灯光,穿过沉沉的夜幕,经过初春崎岖湿滑的山路,给人们点燃心中的希望。他们赶了60里山路,横在面前的却是正发春汛的逊比拉河,河面水流湍急,浊浪翻滚,只有仅能容下数人的小船摆渡。大家把伤员小心翼翼地搬到船上,用钢丝绳慢慢地把小船拉过百米宽的河面,一船一船把随行的几十个人送到对岸,登上县里早已派来等候的客车。又驶过了120里公路,终于在第二天凌晨赶到县城。


送到县医院的显忠已濒临死亡,血压高压为40低压为0,急需输血,而新鄂赶来献血的人中竟然没有与他相同的O型。


“同志们,现在上海知青生命垂危,正在县医院抢救,急需O型血!”


县广播站的大喇叭惊醒了全城的人们。不一会儿,县医院里排起了输血的长队。新鄂大队鄂族支书孟锁柱、来送受伤父亲的16岁鄂族女孩孟秋芳和县供销社的满族姑娘叶小松首先献上了宝贵的鲜血,随后充满人间温情的2000毫升鲜血,如生命之泉源源不断地流入了显忠的体内。这天,县领导亲自指挥,县医院的领导和黑河赶来的专家为他缝好了破裂的小肠,修补了穿孔的眼角膜,从死神手中抢救了宝贵的生命。


至今,老阮还深刻地记着当时的情景:当我躺在手术台上时,我仿佛掉进一个深深的井底,胸口压着一块巨石,沉甸甸一直下落,眼前一片黑暗,只听见“当、当”的钟声,伴着一道道白光从眼前划过,直到失去知觉。不知过了多久,我梦见自己只身漫步在大森林里,这正是我们新鄂所在的兴安岭,四周都是又粗又壮、笔直挺拔的松树,一道道金色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枝,洒在积满厚厚落叶的地上,那么斑斓绚丽,到处充满生机。我张开手臂刚要飞奔,耳边响起“不要动”的喊声,感到手脚被人紧紧按住了。原来经过五天五夜的昏迷,我终于苏醒了,而围在身边的是领导、医生和亲爱的战友们。


后来,老阮为了治疗失明的双眼和康复身体回到了上海。大队为他专门配备一名知青作为护理,不仅报销解决所有医药和护理费用,而且每天计工8分,作为生活补贴。十一个月后,1974年4月,初步康复的他急不可待地回到了日夜思念的黑土地,又来到了鄂族乡亲、知青朋友和这美丽的小村之中。那一年的6月,他在这片土地上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入了党,并继续为鄂乡的繁荣和发展奋斗了两年多的时间。


时光如清清的沾河水奔流而去。已经大学毕业,在上海工作多年并已是市教委领导的阮显忠,对鄂乡的思念却与日俱增。2003年8月,是鄂伦春人下山定居50周年大庆的日子。阮显忠和二十多个曾在新鄂乡插队而今已是满头华发的战友,受邀再次回到这曾经为之奋斗的第二故乡。他还带来了自己的儿子,他要让孩子知道这片土地对自己的恩情,也要让他知道他对这片土地无尽的爱恋。多年来,无论在何地,无论是在求学、任教还是在领导岗位工作,他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这片美丽土地的关怀,因为他的血管里涌动着乡亲们的鲜血,那血始终炽热如初。

阮显忠(左二)带着儿子回“故乡”

在逊克县城,知青们受到县委、县政府和当年老乡的热情接待。阮显忠登门拜访了当年为自己献血的孟秋芳和叶小松,感谢她们的救命之恩,可惜鄂族支书孟锁柱已经作古。他们接着又归心似箭地奔向新鄂。逊比拉河似乎要考验这些当年知青的感情,滔滔洪水冲断了唯一的通道,湍急的河流又一次挡住了他们的去路。县领导考虑知青们的安全,劝大家折返。但汹涌的河水,又怎能挡得住老阮他们归乡的决心。


老阮动情地说:当年乡亲们冒险送我过河救命,今天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涉险过河回到第二故乡!逊比拉河或许被他们的真情感动了,老阮和战友们乘着皮伐艇有惊无险地渡过了河。又是走过了60里山路,村口挤满了欢迎的人群,几十台摩托车为他们开道,乡亲们隆重地举行了鄂伦春的喝“下马酒”仪式。听着乡亲们充满热情的呼喊,看着众多熟悉、不熟悉的面孔,知青们热泪横流,不断停下来和乡亲拥抱、握手、问候……


在乡里举行的庆祝大会上,阮显忠代表知青讲话:“乡亲们,当年的知青回来了!回到这始终令我们魂牵梦绕的地方。在这片土地上,我们播种、除草、割豆、打粮,我们刨大粪、打柈子、盖新房,我们在这里流过汗,流过泪,也流过血!在这里我们有付出,更有收获,有过忧伤,更有欢乐!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片土地对我们的养育之情,永远不会忘记乡亲们对我们的关爱之情,更永远不会忘记这鲜血交融的情谊……”他说不下去了,当年的知青们哭了,乡亲们哭了,台上的领导也哭了……


接着是知青和乡亲们联欢。阮显忠和知青以及老乡们走上台去,唱起了他们当年的最爱。歌声从会场传遍村庄,在大山里久久地回荡——

“山连天,天连山,兴安岭上松海无边,

清清亮亮沾河水,流过新鄂村庄前。

哪伊耶,哪伊耶,

新鄂村呀,我的家乡,
与我血脉紧紧相连。”

选自贾宏图:《我们的故事——100个北大荒老知青的人生形态》他身体中流淌着鄂伦春的鲜血上海知青网

阮显忠,一个在中学时代就喜欢写诗和颇有哲学思考的“大男孩”,在上山下乡的大潮中,赴北疆一个鄂伦春族聚居的乡村插队落户。在一次修建水库、点炮炸冻土的劳动中严重受伤,昏迷五天五夜,是鄂伦春老乡的鲜血,把他从死亡线上抢救了回来。


1977年恢复高考后,仅有69届初中基础的他,考入大学本科物理专业。毕业后,从留校教师调入上海市级机关工作。27年后,从市教卫纪工委书记、市纪委委员调任大学党委书记。2012年又担任了上海知青研究会会长。


理想、浪漫、柔情、奋斗,与难忘的知青生活、特别的大学生活、严谨的党政工作、繁杂的社团工作的碰撞与融合,演绎了丰满而精彩的人生故事。


8月17日下午,阮显忠走进佰瑞福《新鲜早世界》视频直播间,与大家交流分享自己经历和体会。

阮显忠会长(左)和主持人刘文仪

根据直播内容录音节选

一、中小学是人生的启蒙

我生于1953年,是典型的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在当年上山下乡时被称为小六九。因为文革中大批上山下乡时69届的年令是最小的,而且读书也是最少的。记得我们69届小学的学习还是比较扎实的,学习生活也很丰富,除了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其他生活也很丰富,唱歌演节目、体育活动、科技活动等人生兴趣爱好都是在小学奠定的基础。

小学时,二排左七阮显忠

但1967年小学毕业进入中学时,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时正值文革初期,说是进入中学学习,其实基本不读书,主要是学工、学农。尤其当时我所就读的学校是新办的宁武中学,第一届设有16个班,老师是各方组合而来,有的刚大学毕业,这些原因使学校的管理显得比较无序。

中学同学聚会照片,前二排右三为阮显忠

后来学校发了几本书,这让学生们开始了一段时间不长的“复课闹革命”,但实际上也没能上好课。那时课堂上的情景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面插话。我是班里插话最多的学生,自以为懂得不少,便常常在课堂上指责老师讲得不对。由于任课老师比较年轻,没有积累太多的教学经验,常常被我的“捣乱”弄得下不了台。


有一次因为我的过分干扰,老师根本无法继续上课。后来他把我找到办公室,说着说着就痛哭起来。那一刻,我的心里非常自责。记得有一天,我写了一首诗,给一位老师看,他看了以后没有作评论,而是很平静地说了一句:“你已经到了学哲学的时候了。”就是这一句带有鼓励的话语,使我猛然感到自己应该长大了,再也不应由着性子、自以为是地发表意见和处理问题了。我应该努力学习,争取具有准确分析问题和恰当处理问题的能力。从此,我走上了努力学习和全面思考问题的道路,并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再也不会随心所欲地去干扰老师上课了。我不知道是否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但这却是我遇到的“一句话点醒一个人生”!


我很感谢自己的中小学时代,虽然中学没有学到许多科学文化知识,但小学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丰富多彩生活,中学的学工、学农等实践体验、老师的宽容和指点,都给我以人生的启蒙,为我今后的思想认识、实际工作、处事能力奠定了基础,也为我走向社会、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小学同学50周年聚会,后排左三为阮显忠

二、上山下乡终身难忘

1970临下乡前与同学合影前排右一阮显忠

我于1970年3月到黑龙江插队落户,这是1970年离开上海的第一批。去黑龙江到反帝反修第一线去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是我当时的第一心愿。当时许多人有这样的激情,和我一起下乡的有的还写了血书。我记得在上山下乡前还写了一些诗,很能反映当时的真实思想。

照片

鄂  (一九七0年十一月十六日)

立志务农赴边疆,

何恋舒适高楼房。

结情原意为革命,

并肩屹立是钢墙。

注:宝根、定辛、济东将我四人合影寄来,而作。

我插队的地方是黑龙江省逊克县新鄂公社新鄂大队。这是中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人集聚的地方,也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和100多名上海、齐齐哈尔等地的知识青年一起,渡过了最初的青春年华,留下了终身难忘的美好记忆。我想,我插队的这个地方,可能是全中国知青插队最好的地方之一。讲几个小故事。  

第一个小故事:最好吃的饺子

1970年3月20日我离开上海,经过了4天4夜的长途跋涉,于3月24日凌晨到达新鄂,受到了当地热烈地欢迎。由于知青宿舍还没有盖好,我们被分配在老乡家中居住。我和一些知青被安排在猎人德满和家中。虽然当时仍是天寒地冻,但热烈的欢迎、温暖的火炕早已驱散了寒冷,使人感到暖意融融。

刚下乡时的知青照片

然而最令人难忘的是那第一顿饺子。我们到达的第二天,老乡家就给成们包饺子吃。这饺子每个比大拇指大一些,里面是狍子肉馅。我们一口一个地吃着,那个鲜、香、美,实在无法用语言表达。我们都惊叹,世界上原来还有这么好吃的饺子!虽然我以后吃过许多饺子,包括很高档的宾馆饭店里的饺子,但我一直认为那才是天下最好吃的饺子!所以我到国外,也向国外朋友宣传天下最好吃的饺子是狍子肉饺子。

第二个小故事:美丽的村庄

我们的村庄座落在小兴安岭北坡的一个大山沟中,这是鄂伦春人1953年定居时选择的“风水宝地”。鄂伦春人解放前一直在山中游猎,走到那里就住在那里,没有固定的地方,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他们,由他们自选地方,政府出线盖房帮助定居安家。新鄂村四周青山环绕,房屋、街道非常整齐,每家院子里都种着各种植物,到处都是鸟语花香。尤其是一条清清的沾河自南而来,到了村边潇洒地甩过一个大弯,顺着东山边向北飘然而去,河的上游就是高高的兴安岭和浩瀚神秘的大森林。


每到夏天,草地里黄花菜盛开,一片澄黄,还能闻到不知哪里来的苹果、桔子、香蕉和梨子等水果香味。在那清澈见底的沾河大甩弯子,人们在水中游泳、嬉戏,消解一天的疲劳。每到秋天,金色的麦浪滚滚,豆海茫茫,果实累累。每到冬天,到处银装素裹,天地仿佛融合在一起,唯有山顶上的青松在高傲地独唱。每到春天,嫩苗吐绿,大地回春,处处充满生机。

走在民族团结的康庄大道上

记得有一年春天的一个早上,我挑着水走在街上。晨曦中,但见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屋后一排排白杨绽出青青的嫩芽,西山上一片片由松树、柞树、黑桦、白杨、灌木和一些尚未完全融化的冰雪所构成的美妙的图案,真是身在仙境、人在画中。  

第三个小故事:富饶的土地

新鄂公社地处小兴安岭北坡,到处都是肥得流油的黑油沙土地。在那里主要种小麦、大豆,少量种些玉米、小米等,而且基本风调雨顺。我们的主食是包子、馒头、小米稀饭,苞米楂子是改善伙食吃的。每到食堂做苞米楂子时,女知青们都要用铝锅装上满满一锅,留着慢慢品尝。在那里我从来没有吃过窝窝头,反而是到哈尔滨出差吃了窝窝头。


新鄂的山上到处都是宝。木耳、榛子、松子、猴头菇满山都是,野地里有一圈圈蘑菇、一片片黄花菜,还有许多中草药。秋天还能采吃那甜甜的臭李子树的果子,或到山边低洼的塔头甸子采吃那又酸又甜的嘟柿。不过采山货也要找准地方。有一次我冒雨到山里采木耳,我走了很多路,浑身湿透,雨靴还被戳了洞,可采到的木耳晒干了还不到二两。


然而新鄂最值得夸耀的是野味。那时我们经常可以尝到鄂伦春乡亲打来的狍子、野猪、犴、黑瞎子等,还有野鸡、兔子、飞龙鸟等许多野味。其中犴鼻子、熊掌、飞龙都是当年奉献给大清皇帝的贡品。有时还会品尝到鹿场的鹿肉。鄂伦春人认为,生的狍子肝、肾等能明目。因为我眼睛近视,就专门送给我吃,还真有些甜滋滋的味道。一次在水利工地,我们打死了一条约2米长的大蛇,蛇肉大伙烧着吃了,而蛇胆在大家怂恿下,被我一个人独吞了。以后我曾做过几次手术,但我一点也不害怕,也许与此有关。


新鄂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受到党和国家的多方照顾。在我们到达时,这里就已经有许多拖拉机等设备,用于翻地、小麦的播种和收割等,农业生产已达到75%的机械化。人工主要是用于铲地、割豆子、掰玉米、脱粒、冬天上山打袢子等。当时我们的劳动都是记工分的,一个工l0分,知识青年一般都在8分以上,而我们新鄂一个工的价值在2元左右,是相当高的。所以当其他地方插队知青向家里要钱要物时,我们新鄂青年总是带着几百元钱,带上当时上海紧缺的木耳、黄豆、豆油、葵花子、榛子等回家。记得当初听说新鄂是一个离黑龙江还有180里路的地方时,我们还找了区上山下乡办公室的干部吵着要到“反帝反修”的最前沿黑龙江边去,有关干部费了许多口舌才勉强做通我们的工作。而到了新鄂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后悔过。

2008年鄂伦春风景  

第四个小故事:真诚的关怀

鄂伦春民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l953年,鄂伦春人由游猎转为定居,从过去比较原始的社会一步跨入社会主义。正是在不断的交往中,我认识到了他们的勇敢、刚强、纯朴、智慧和真诚。


农村尤其是东北这个天寒地冻的地方,对十六七岁的上海知青来说,是陌生而又十分艰苦的。许多女青年曾经因雪天割豆子,又冻又疼又累而失声痛哭。但是我们更受到了亲人般的关怀。无论是公社、大队的领导还是普通乡亲,都对我们照顾有加。为了使知识青年过得好、吃得好,他们专门为知青盖了新房,办起了食堂。山上拉来了柈子,首先送的是知青食堂。荤菜没有了,马上给知青杀猪宰牛。老乡们更是把知青当作自己的亲人,特别是猎人打猎回来,总要叫上知青,围在一起,一人一把小刀,共尝用盐水煮的狍子肉等野味。

2003年阮显忠和儿子一起访新鄂村,背景是当年的知青宿舍


在政治上也十分关心和信任我们。知青当上了大队革委会副主任、民兵连长、生产队长、学校校长、宣传队长。我也当上了革委会委员,并入了党。正是这种生活上的关心和政治上的信任,使我们知识青年才能得到施展,各方面都茁壮成长。知青与老乡之间培育起了日益深厚的感情,我最要好的同学也与鄂家女结为伉俪,成为一段佳话。在这里,我不仅学会了在东北、在农村生活的本领,还锻炼了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更从鄂伦春人的身上学到了仁爱对人、诚恳待人的精神品格,成为我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第五个小故事:吃马料的人

新鄂当时养着牛群和马群,其中马是为了打猎和拉车。为了让马吃好,队里用密植的方式种了许多大豆,在嫩的时候割下来作为青饲料喂马。我们上海知青一看就乐了,这不是上海的毛豆吗?马上拿来用盐水煮一煮,大吃起来。鄂族人都抿着嘴笑,看上海人怎么吃“马料”,但不久,禁不住诱惑的鄂族人也跟着吃起了“马料”,还连呼好吃。


正是这群吃“马料”的上海人,使鄂乡生产、鄂族的生活及其思想观念和文化发生了相当的变化。新鄂公社说是公社,其实只有一个大队,人口很少,100多名知青是当时青壮年中主要劳力,许多人成为当时生产建设的中坚力量。上海知识青年带来的上海糖果、上海衣料等上海物品以及上海话,成了当时的时髦。我曾经作为试验田的负责人将上海莴苣和青菜等加以引种,成为一时的抢手货。这些都使鄂族人看到了外界尤其是大城市人们的生活、习性、思维,打开了眼界。尤其是一批有一定知识和能力的知青在中学、小学当教师,对鄂族的下一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2003年我们返回新鄂时,欢迎人群中当年的学生不停地喊着当时在那里任老师当校长时间最长的杨洪村大哥“杨老师”、“杨老师”的时候,我再次感到了这份深深的印记。

2008年8月15日新鄂-知青联欢晚会

正如我的鄂族大姐时任黑龙江省民委纪检组组长孟淑贤在上海赴新鄂插队知青纪念上山下乡30周年聚会时,充满感情所讲的:上海知青的到来不仅为新鄂当时的生产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更为鄂族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使鄂族人打开了眼界,得到跨越式进步,为新鄂后来人才辈出奠定了基础。

2013年《人民武警报》刊登黑龙江洪灾知青慰问抗洪武警  

第六个故事:鲜血交融的情谊

1973年5月13日,是我终身难忘的日子。那天,我象往常一样和其他人员一起为建设水库用自制的炸药在冻土地上打眼放炮。然而一颗哑炮将我轰上了天,重重地摔到了地上,人已休克。和我一起受伤的还有1名知青和2名老乡。是山上玩耍的孩童发现有人“飞”起来了,喊来了人们。大家用两根杨木杆穿着麻袋做成的担架,喊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的毛主席语录,将我们抬到公社。在卫生院简单处理后,又连夜用东方红拖拉机拉着旱爬犁,爬过60里山路,用钢丝绳一趟又一趟地拉小船渡过发大水的逊河,再用汽车赶了120里路,第二天一早将我们送到县医院。


当时我腹部严重受伤,双眼失明,血压高压只有40,低压为0,生命垂危,急需输血。而随同我们一起赶到医院准备献血的60名知青和当地青年中,居然没有一个血型是同我一样的O型。此时,鄂族支书孟锁柱,年仅l6岁的鄂族女孩孟秋芳和满族姑娘叶小松首先给我献上了宝贵的鲜血。县里用大喇叭广播:阶级兄弟生命垂危,急需O型鲜血。人们从四面八方涌来,2000毫升鲜血源源不断地流进了我的身体。县医院领导亲自缝合了破裂的小肠,从地区请来了专家,帮我做了角膜穿孔修补手术。是党和政府、人民群众、鄂族乡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记得当我躺在手术台上时,我仿佛处在一个深深的井底,胸口压着一块巨石,伴着耳边响起的“当!当!”的钟声,眼前划过一道又一道白光,我失去了知觉。不知过了多久,我梦见自己只身漫步在大森林中,四周都是又粗又壮、笔直挺拨的松树,一道道金色的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洒在积满厚厚落叶的地上,多么斑斓绚丽,到处生机盎然。我正想张开手臂飞奔时,耳边响起了“不要动”的喊声,感到手脚都被人按住。原来,经过了5天5夜休克和昏迷,我苏醒了。而其他伤员也早已得到了有效救治。


为了使我得到很好的治疗,医院专门设置了特护病房,我父母也从上海赶到了逊克。鉴于我当时双目失明等原因,公社派医生将我和另一名受伤的上海知青送到上海治疗。并专门派人护理我,养病期间,不仅医药费全报,而且还作为工伤,每天记工分8分,作为生活补贴。

1973年在黑龙江逊克县新鄂公社插队知青阮显忠在建水库受伤后其母亲到新鄂公社


在上海期间,我治好了眼睛,康复了身体,对新鄂的思念与日俱增。虽然经历了坐土飞机的死亡威胁,经历了休克、手术、全身脱皮尤其是脚后跟老茧整块脱落的痛苦,但我更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感受到了鄂伦春人、广大知青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情谊,他们不仅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更给了我劫后余生的希望和力量。

炸伤康复后1974年照片

因此,我在上海治疗休养了11个月后,谢绝了人们留在上海的劝说和好意,于1974年4月又重新回到了新鄂,并于6月30日入党,开始了我的新生活。

北上

鄂  (一九七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铁轮滚滚向北天,

千里弹指一挥间。

树木立队致礼仪,

地驰禾跑把路开。

长风送我渡远迢,

白云为我传诗篇。

舞翩沾水翻多姿,

歌绕兴安一串串。

注:养伤十一个月又回到新鄂,一路上心情是多么激动啊,那就把自己一路上的感受写下来吧。


有人问,你们插队不苦吗?当然艰苦。黑龙江插队的生活也是很艰苦的。比如:春天,冰冻的大地开化,路上一片泥泞,尤其是吃的东西很少,只有地窖中的烂白菜、发芽的土豆和大豆,没有绿叶菜。夏天,在一眼望不到头的大田里铲地,蚊子、小咬、牛虻围着你咬,又苦又累又难受。秋天,在下雪的地里割豆子,坚硬的豆杆透过手套扎在手上,又冷又疼,又累得直不起腰。冬天,顶着零下几十度的寒风,上山打柈子,每天都要经历手指脚指等从冻僵、疼痛到缓和的过程。这些都是我们的艰苦经历,永远不会忘记。但我更愿意讲当年美好的故事,这不是所谓选择性记忆,因为我没有忘记当年的艰苦。而是我更看重当地人们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更看重我们当年为理想的奋斗和所取得的成绩,更看重自己在那里的收获和成长,更看重当年知青与这块土地和人们结下的深情,而这些都是真人真事都恰恰真实地反映了这些情况和情感。


上山下乡是我从学校走上社会的起点,也是我终身难忘的经历。在那里,我们经历了艰苦,了解了社会,了解了农村,了解了农民,学会了真诚,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本领,得到了成长,同时也收获了深厚的感情和友谊。正是这段艰苦的磨炼,使我积淀了深厚的人生底蕴,有上山下乡这碗酒垫底,今后任何困难都不在话下。也正因为有这份深厚的感情,才使得我们将下乡的地方称之为第二故乡,使得我们与乡亲们的来往延续至今。

三、上大学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上大学深造是我小时候的梦想。1976年,由于在上海探亲时生病再次手术,我被迫于1977年病退回沪。当时正值“文革”结束后开始恢复高考,大家知道,我们69届学生小学毕业后,中学几乎没有上课,文化基础很差。等我知道可参加高考,中学生的书一本也借不到了。还是和我一起下乡后来到上海交大的工农兵学员,将他在交大读的数理化三本书给我看。所以我是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看了当时上海交大工农兵学员读的数理化三本书后参加高考的。期间街道还组织过一次测试,据说本意是人太多要涮掉一些,结果却也使我及时发现了不少自己的不足。后来很幸运地被当时的上海师范学院物理系录取,是全街道第一个录取本科的通知,成为“文革”后恢复高考第一届本科大学生。四年毕业后留校主要从事学生工作。

大学时中间坐着是阮显忠

当时我的最大困难是身体不好、基础薄弱。由于曾经严重受伤和多次手术,体质很弱,辅导员说可以免修体育课。但我想到自己是共产党员,还是班级的团支部书记,理应带头,没有免修体育课,而是坚持早锻练和上好体育课。刚开始每次锻练或体育课后都会脚抽筋,痛得无法站立,我都咬牙坚持,寝室同学对我非常好,每次都会帮助按摩缓解疼痛。没想到四年读下来,身体越来越好。


当时,我们一个年级年龄会相差很大,最大的比我年长6岁,最小的比我小6岁,我正好在中间。但无论年纪大小,大家学习都很认真,老师们也十分敬业地教我们。我因为基础薄弱,所以始终坚持课前做好预习,课中认真听讲,课休抓紧提问,课后做好作业,多与同学交流。除上课外,坚持做好晚自修。其中与同学的交流讨论十分重要,有的人不愿意回答同学的作业问题,认为浪费时间。其实这是互相开拓思路,加深认识的好时机,也是同学们增进感情和互相帮助的好做法。因此,我的学习成绩始终保持在优秀行列。也因此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校学生会副主席等工作,还在四年级没有毕业时就担任了二年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

师院物理系开会,阮显忠(左一)

作为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还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当时我国正处在结束“文革”、解放思想、初探改革开放的时期。我们感到了祖国需要这一代大学生学成后,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贡献力量。这是这一代大学生历史的机遇,也是历史责任。


大学学习是我人生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四年大学学习生活,不仅让我学到了许多科学文化知识,更使我开拓了眼界,提高了站位。使自己能够站在国家和世界的角度看到人类科技发展的前沿,思考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确立了为国家、为民族发展振兴服务奋斗的责任和决心。

四、在纪检监察岗位为反腐倡廉作贡献

1984年,我被抽调到市教卫党委、市政府教卫办,具体从事教育系统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开放初期,在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消极腐败现象也不断产生,这是世界各国在社会转型、思想解放和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都会产生的现象。因此,中央始终要求“两手抓”,组织开展反腐败斗争。


记得当时党政机关干部收入低,只有很少的赤膊工资,不像当时的企业有奖金和福利,是公认的低收入群体,其中纪检监察部门更是清水衙门。由于当时许多思想认识不正确,许多制度规定不健全,对纪检监察许多人不了解、不理解,纪检监察工作不仅任务重、要求高、很难做,还容易得罪人。所以有许多干部不愿意做,不少人也因此离开机关,去了企业工作。


但我坚持了下来,一坚持就是27年,成为全国教育系统从事纪检监察时间最长的人。我认为,党的事业需要多方面工作,纪检监察工作应当也必须有人做。改革时期,情况变化大,制度规定缺乏,正是我们可以发挥才能、创新工作、作出贡献的时候。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们一方面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惩治腐败。教育系统每年有数十名干部受到纪律处分和刑事追究,由我直接经手查办受到撤职、开除和判刑处分的干部有20多人,有力打击了腐败行为,包括治理教育乱收费。当时也有人批评我们治理教育乱收费要犯历史性错误,但是我们坚持下来了,而且历史证明我们是正确的。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宣传教育和制度建设,予以防范。创造性地组织制定了一系列高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定和在招生、基建、采购和教育收费等方面的监督防控制度,有效地减少和防范了问题发生,使上海教育系统成为全国教育系统风气最好、案件最少的地区。


我认为,发现问题和惩治腐败是纪检监察和巡视监督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和责任,做不到这一点就是失职。与此同时,纪检监察和巡视监督还应帮助和促进党员干部提高思想认识、端正行为作风、提升工作水平,这也是纪检监察和巡视监督的责任。这些年来,上海教育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成绩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上海教卫纪工委和我本人也被评为全国教育纪检监察先进。27年的坚持,我也从一名普通干部成长为局级领导干部。后来我又做了3年多的市委巡视组组长。组织巡视了30多家市级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为上海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作出了贡献。

出席纪委第一次全会留影

五、为社会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生

2011年5月,我到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任党委书记,后因为工作需要到市委巡视组任组长,在学校工作只有两年半的时间。但我对学校工作、对大学生培养充满感情。记得在当时的上海师范学院读四年级还没毕业就任学生辅导员。刚开始时,有些学生比较调皮,我第一次走进男生寝室,迎接我的是门上掉下的装满垃圾的畚箕。但我没有生气,而是和学生讲了当年下乡时面对威胁的故事,与学生倾心交谈,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任,大家都很支持我,工作越来越顺利。


我认为,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高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功能是育德育才育体。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种多样的,二工大可以培养出大批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所以,我们开展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即“三全育人”的探索实践,建立了一系列体制机制制度,取得了一定效果。


我对学生说,现在的大学生活好比大学生走上社会大舞台前的彩排,大学彩排的质量影响着社会大舞台演出的质量。所以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各种知识,更要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奉献。要利用彩排之机,全面提升自己,更好地走向社会。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素质能力,不仅来源于正确的思想认识,更来源于大量的实践。只有到社会基层中去,才能真正了解社会、了解人民;只有经过实践的磨练,才能提高素质、增长才干。大学生党员的培养是大学优秀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希望同学们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注意实践锻练,在实践中坚定信念、磨练意志、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成长成才。二工大的校训是“厚生,厚德,厚技”,讲求的是德才兼备和具有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能力。我们是这样做的,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与二工大学生党员座谈

六、把知青工作作为事业来做

知青上山下乡是新中国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时间跨度近30年,涉及人员近2000万,地域覆盖大陆各个省市自治区。保存和研究好这段历史,关心好知青群体,无论对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具有重要意义。所以,2011年上海知青研究会成立以后,我们就一直研究应该主要做些什么。我们认为与知青相关的事有很多,作为市级学术团体,我们应该做既符合学术团体定位,又符合知青和社会需要,大多数知青做不了,而我们能够做的,对知青、对历史、对现在和将来都需要的事。我们归纳为4句话,即:保存和研究知青历史,传承和弘扬知青文化,关心和服务知青群体,促进和建设新的时代。主要做4件事。


第一,组织开展知青史料建设,实施知青史料建设工程。


知青历史纷繁复杂,后知青时代的历史也需要保存和研究,开展知青研究也需要全面和翔实的知青史料,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展知青史料建设就是一个史料抢救工作。所以,收集和保存知青历史资料就是研究会的第一也是最主要的工作。为此,研究会和上海市团校共同建立了上海知青研究资料中心,实施知青史料建设工程,开展各类知青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组织开展编辑出版中国新方志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史料辑录,编辑出版上海知青在各地档案资料选编系列、上海知青在各地口述史系列、上海知青在各地老照片系列、知青书信日记系列、知青历史文化丛书系列、知青学术研究论文集系列、知青个人信息档案系列等七大系列,还要建立知青史料资料库,使上海成为知青史料建设的高地,为全面开展我国知青上山下乡和知青群体研究提供史料资料支撑。目前我们已收到各类知青资料2万余件,编辑出版有关书籍20多本。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希望广大知青积极参与。

研究会编著的部分书籍

第二,组织开展知青学术研究,探讨知青历史现实问题。


根据已有的知青史料,几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30多场知青历史文化和现实问题如知青文化活动、养老问题、知青馆建设问题等,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


部分知青学术活动

第三,组织开展知青交化活动,丰富知青晚年精神生活。


知青群体的历史不仅是当年上山下乡的历史,也包括后来直到现在的历史。所以知青虽然老了,但仍在书写自己的历史。作为知青研究会,也应关心知青群体,并为之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因此,我们重点在知青文化活动上下功夫。这些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60多场参观、讲座、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也争取社会力量来开展帮困等工作,为丰富知青晚年生活和关爱知青发挥我们的作用。

部分知青文化活动

第四,组织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无偿志愿开展知青工作。


要开展如此多的知青史料建设、知青学术研讨和知青文化活动,需要大量的人力、智力和财力、物力支持,每年出书和开展各类活动都要上百万的资金。而研究会自身没有一分钱,靠的是全体会员和广大知青和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中,或合作开展活动,有更多的本市和兄弟省市的知青和专家学者有许多本市和兄弟省市的党政机关、学校、学术机构、企业、知青组织为我们无偿提供了许多条件和资金资源支持默默无闻自己贴钱贴精力无偿地开展工作。我们在工作中、倡导的是无偿志愿,是知青当年的奉献和奋斗精神在现在的体现。因为我们在做的不是简单的搞搞活动、开心开心,而是知青事业,而知青事业是知青自己的事业。所以许多知青名人来作报告首先讲的是不要钱,许多企业家提供资金都讲不要写自己的名字,更多的知青则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地自觉付出。正因为有这么多人的奉献和支持,才使得我们顺利工作至今,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也获得了各方面肯定,被评为优秀学会。

部分知青研究会自身建设图片

世博会黑龙江周,时任黑龙江省长接见阮显忠

最后谈淡人生体会:

体会1:人生需要理想和奋斗,为理想而奋斗是美好的。有理想才有方向,有奋斗才有成就。回顾我的人生,当年为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上山下乡艰奋奋斗,后来为增长学识刻苦学习,为反腐倡廉努力工作,现在为知青事业自愿服务,其间都是为了理想而奋斗,为了信念而坚持,并因此都取得了一定成绩而作出了贡献,现在看来都显得特别有意义,都值得回忆。所以说,为理想而奋斗是美好的。当然理想不是空的,是由不同阶段的具体理想组成和实现的。如下乡时我的具体理想是建设边疆、保卫边疆,上大学时是好好学习、增长学识,在纪检监察岗位上是端正党风、反腐倡廉,在二工大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在研究会则是保存历史、服务知青,我都为之奋斗了,发挥了自己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些具体理想和目标。


体会2:人生需要全面和辩证的认识,客观、真实永远是认识的基础。高度决定视野,角度转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说的是既要务虚(高度),又要务实(角度、尺度),更要全面和辩证(务虚务实相结合,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恰当的尺度处理问题),只有全面和辩证,才能做到客观和真实。如知青上山下乡有近二千万人,各人当年的情况不同,下乡地方的情况不同,后来的情况也不同,文革前下乡和文革中下乡的历史背景也有不同,兵团农场和插队等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只有根据当时的情况,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和研究问题,才能客观、真实地掌握情况,避免片面和错误,才能得出比较科学和符合实际的结论。全面和辩证的认识,一定程度表现在心态上。如我在下乡时被严重炸伤,至今还有明显的后遗症,可谓是人生之不幸。但我又想如果我不下乡,难道就不会遇到工伤事故?恐怕未必!而我炸伤后,当地和老乡、知青对我那么关心和帮助,这是我人生之大幸。所以,幸与不幸全在自己如何看待。一些干部腐败也在于缺乏全面辩证的正确认识,总觉得自己能力那么强,水平那么高,但比社会上一些商人等收入又那么少,心态不平衡,于是贪污受贿。所以我在作反腐倡廉报告时总是说,要端正心态,心态平衡,万事有情有意,快乐常驻心头;心态失衡,诸事又苦又涩,麻烦不请自来。就一个人来,心态有时会左右人的想和行为,以致决定事情的成败,所以要特别注意。理性可以使人不犯错、少犯错,但光有理性容易使人陷入平庸。


体会3:人生需要学习和经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都是必要的。学习越多,知识越多。经历越丰富,阅历越丰富,体验越深刻。只有前人的经验与自己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形成真正属于自己的认识和符合当前实际的真理。有学习、有经历,才有故事、有感悟、有贡献、有朋友,而不会虚度人生。许多知青就是因为有了丰富的经历,老了才有许多说不完的故事。


体会4:人生需要理性和浪漫,理性和浪漫是成长的翅膀。这是我有一年在重庆一所学校应邀写下的一句话:“诚信是立身之本,理性和浪漫是成长的翅膀”中的后半句。理性代表着沉着、冷静、遵守规则、周全思虑和不盲动,浪漫代表着想像、向往、理想、热情、冲动、海阔天空和一往无前。理性可以使人不犯错、少犯错,但容易陷入平庸。浪漫可能使人犯错,但也可以使人为理想为希望而充满热情,而投身奋斗,从而体现人生的价值和光辉。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充满理想和奋斗的革命浪漫精神。有人以为浪漫是一种很舒适的事,而实际上浪漫往往与艰苦和奋斗联系在一起。如寒风中敞蓬车上新人婚纱飞舞,烈日暴晒下海滩上的飞奔,蚊虫叮咬下草坪上的聚会,悬崖上的攀登留影等等,都是在艰苦中追求心灵的享受。红军长征时面对的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但他们心中是如画的风卷红旗,是逐步燎原的星星之火,是红军会师和胜利,所以他们以坚定的步伐而今迈步从头越,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这就是革命的浪漫主义精神。而当今知青过好老年生活和新时代的建设也需要这种精神。


有人问我,能否用简短的语言给自己做个归纳。我说,本人小学文化,农民出身,读了大学算个知识份子,也为社会作了一些贡献,但本质上是山野村夫。因为我最重要的人生品质和底蕴是在黑龙江一个山村中养成的。在那里我学到和养成了人们所特有的热情、质朴、务实、勤劳和勇敢,也学到和养成了山乡所给我的独立、自主、冷静和狂野。让我以热情、质朴、务实、勤劳和勇敢的精神状态开展工作,也让我以独立、自主、冷静但又有一份野性地去面对问题。


从我们走过的路和无数的经历证明,一个人自己难以选择环境,但可以选择在这样环境中走什么样的道路。其中,不同的理性和浪漫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当然这种结果是我们自己和环境共同创造的,就如知青上山下乡中的历史是知青和当地的人们共同创造的。


我曾在一本书的序中写过,知青上山下乡是一段历史,一起下乡是一段缘分。今天我们对当年故事的记叙,可能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只是献给当年人们的一朵鲜花,只是刻在心底的一丝印记或一抹色彩。然而,当这浪花、鲜花、印记或色彩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人们可以见到的是翻滚的波涛、无尽的原野和天边的彩霞。这波涛有高有低,这原野有美有丑,这彩霞有明有暗,那就是历史,那就是现实,那就是生活。那是充满艰苦、真情、奉献和收获的历史,正是那段历史奠定了我们的过去,使我们成之为后来和现在的我们。


最后我想说,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已成过去,知青在改革开放中的历史也逐渐过去,但知青群体的历史还在书写,知青的老年生活还需要我们一份当年的初心和热情。所以我衷心希望知青们继读保持一份初心、保持一份理性、保持一份热情、保持一份浪漫,为写好知青历史、过好老年生活、建设新的时代贡献力量,为后代子孙奉献一部值得他们尊敬和记取的人生!

前排:阮显忠会长(左)、著名主持人刘文仪(右)
后排:新鲜早世界FM直播总编殷济蓉(左一)、知青研究会副会长刘铭君(左二)、副秘书长楼曙光(右一)

来源:知青50年、树新讲知青、上海知青网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文章(950篇)——推荐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