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个人的老后》

一个人的老后日本作家:上野千鹤子

前 言

做好 “一个人生活” 的准备吧


生命旅程越长,越有可能
只剩自己独自走下去。

结婚也好,不结婚也罢,无论是谁, 

最后都是一个人。

女人最好能有此体认。

现今少子老龄化社会下,女性“与家人共处”的时间大幅缩短。就算已走入婚姻,但以平均寿命来看,丈夫先过世的比例仍然很高。而且一般家庭只生养一两个小孩,孩子们总有一天也会离家独立。

因此,女人的生存之道就不该只是放在“家人”身上,而是要做好“一个人生活”的准备。不是吗?每个人总有一天都必须面临独自面对余生的时刻,这只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因此,这时就轮到像我(我们)这种有经验的单身一族来跟各位谈谈,如何面对单身生活。而本书的目的就是和恢复单身的你一起享受“单身晚年生活”,来听听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前辈们所给予的宝贵意见。


从前辈们的谈话中我们可以知道,独自一个人的晚年生活其实并不可怕,甚至能以此累积丰富的智慧与经验。什么“一个人很寂寞”、“老了没人照顾”等种种负面讯息,早已是过时的说法。


只是,要面对“单身晚年生活”,仍然得具备一定的技巧和基本准备,换句话说,就是应对生活的软件和硬件。关于硬件部分,指的是金钱、房子及各种参考书籍。虽然这方面很重要,但光是备妥硬件仍然不够,我个人十分重视独自生活的智慧,也就是所谓的软件部分。


本书是为即将展开“单身暮年生活”的你所准备的礼物。因为我过去也承蒙许多前辈的鼓励,才能独自走到现在。


欢迎加入单身一族的行列!

第1章 
当两个人变成一个人
——那些关于老去的小小心情

因离婚或丧偶,再度恢复单身状态,

称为“二度单身”。 

无论资深单身或二度单身, 

最后终究还是要一个人生活。 

与其勉强自己与子女同住, 

不如放心一个人好好过, 

保持距离的美感, 

才是自在的暮年人生。

人生到头来,终究是一个人 

结婚也好,不结婚也罢,无论是谁,最后都是一个人。

事实上,在日本,年过65岁的女性银发族,没有配偶的比例为55%,其中丧偶者占46.1%,离婚者占3.5%,未婚者则占3.3%。反观男性,则维持17%的极低比例。 


女性年过80,有83%处于单身状态。若照酒井顺子在其畅销著作《败犬的远吠》①中的说法,我就是所谓“败犬”一族的前辈。只是,比起已过世的日本女性政治家市川房枝女士和年过80的土井贵子女士,我可就差得远了。她们那个时代的未婚比例不到2%,是个连阿猫阿狗都能结婚的时代,所以当时的“败犬”算是“稀有动物”。 


日后未婚女性仍然持续增加,虽然在我这一代仍属少数,但到了刚步入四十大关的酒井小姐那一代,“未婚女性”可就不算少了。只是,无论结婚与否,都只是女人人生中的一种选择。在现今晚婚化的时代,虽然常有人开玩笑地表示:“就算过了适婚年龄再结婚也无所谓。”然而,始终结不了婚的“败犬”一族与日俱增却也是不争的事实。 

21世纪是欧巴桑世纪

2005年全世界最长寿的国家——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5.5岁,男性为78.5岁。所谓“平均寿命”,是指该年度初生0岁婴儿到死亡年龄的平均余命②。因为很多人都过不了50岁大关,所以只要活过50岁,通常还可以再活更长一段时间。虽然不见得每个人都有“活到55岁,未来应该还有30年可活”的机会,但这就是所谓平均寿命的涵义。

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人口所占的比例也在增高。先进国家的0岁人口出生性别比,男女比例约为105:100。而2005年日本65~69岁年龄的男女人口比为48:52;75~79岁为43:57,女性所占比例有增加的趋势。85岁以上则为28:72,也就是此年龄层的女性人口约为男性的2.5倍。 


而绝大部分的老年设施中,居住者都以女性占压倒性多数,甚至可以说“21世纪是欧巴桑③世纪”。 

欢迎恢复单身生活

一般来说,因离婚或丧偶,再度恢复单身生活,称为“二度单身”,但这个结果和“始终单身”的人其实没什么不同。


越来越多年过四十五岁的人,因离婚或丧偶,而再度恢复单身生活。由于已婚者和未婚者的生活方式并不相同,所以对始终保持单身的人来说,面对已婚者,总有种“完全不知道和满口丈夫、孩子的女人聊什么”的感觉,也因此对于“二度单身”者,才会有欢迎远行好友回家的感觉。 


我自己也会有这种始终等待远行好友回家的感觉,有时甚至会感叹:“大家的人生到头来,其实都走向同一条路嘛!” 

其实,这些二度单身女性“与家人共处”的时间并不长。在现今大多只生养一两个孩子的情况下,孩子们因升学、就业等因素,终究会离家独立,而有的孩子则成了单身寄生族,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宛如房东与房客。这些女性恢复单身生活后,就不用再当个为了准备饭菜而匆忙赶回家的“灰姑娘”。长久以来,她们一直扮演着每到傍晚时分就得回家准备晚餐的母亲或妻子角色。现在就算毫无顾忌地通宵夜游,也没有人会说任何闲话。 


过去,人们称这些女性为“快乐寡妇”。只要送走啰唆的丈夫,当个快乐寡妇,人生就有如再度染上春天的色彩,加上儿子对自己百依百顺,简直就像个掌握一家大权的皇太后(就是所谓的“垂帘听政”)。今天泡温泉,明天逛街、看舞台剧,日本女人在家中的地位着实“提升”不少。 


然而,在现今老龄化社会中的女性,只要丈夫不比自己早走一步,也就没办法趁身体状况尚佳时,当个“快乐寡妇”。在我看来,老年离婚的比例之所以逐年增加,也许就是因为这些“忍无可忍”的女性,对自己的丈夫使出了杀手锏吧?当然,我相信也有人老早就把丈夫调教得服服帖帖,让自己可以恣意地旅行或夜游。 

摆脱 “待机” 状态

单身者都很自在独立,因为时间(当然金钱最好也是)都由自己掌控。而当个“快乐寡妇”的条件就是:身强体壮,有钱有闲,并且能拥有自己专属的空间。金钱方面,就算女性本身没有收入,也还有丈夫的遗族年金可领。日本从2007年开始,夫妻离婚采取年金分割制度④,可能因此而造成中年离婚的比例在短时间内急速增加。 

有人说:“家庭主妇就像随时处于待机状态。”虽然三房两厅大小的房子,也许无须花太多时间整理,但女儿放学回家,准备上补习班前必须先吃饱再出门,还得替结束社团活动返家的儿子准备饭菜,或为加班晚归的丈夫备妥热腾腾的晚餐。要是突然下雨,甚至得开车去车站接没带伞的丈夫。 


像这样为了家人必须腾出时间、随时待命的婆婆妈妈们,究竟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大概也只有趁丈夫偶尔在假日出差,儿子出远门参加足球比赛,女儿不用模拟考……才能感受到:“太好了!今天一整天都是我自己的时间!”并且对这不可多得的空闲,产生久违、彻底解放的轻松感。而只要恢复单身生活,这种时间就不再是奢求。 

女人五十才开始

好友惠利子(以下没有姓氏的人名皆为假名)与丈夫是公认的鹣鲽情深,没想到她年过五十岁时,丈夫却先走一步。当时周遭朋友都很担心惠利子会就此一蹶不振,没想到她的生活反而过得非常充实。


“多亏了他,我现在才能过这样的日子。” 


她感触良多地说道。其实,五十岁的女人还是活力十足,仍然对许多事情兴味盎然。 

惠利子的丈夫还在世时,热爱旅行的夫妻俩总会利用长假一起出国散心,所以当时她少有机会和女性朋友往来。现在的惠利子则时常和朋友相约出游,享受愉快的海外旅游或温泉假期,也常常出借自宅,举办各种活动。有一次她帮一位女性候选人辅选时,甚至提供自宅当作竞选总部。从我的角度来看,她自从恢复单身生活后,便能尽情四处游山玩水,要是另一半还在世的话,由于多少有些顾虑,也许就没办法这么自由自在过日子了。 


单身女性无须看他人脸色过活,也无须为了谁随时待命,拥有完全专属自己的时间。至于这种时间究竟是地狱还是天堂,就看个人如何应用了。 

女人 “有壳” 才安心

不用再为家人和工作而烦恼,只为了自己好好享受人生的基本条件,就是“有一处属于自己的住所”。


我一直觉得有件事很不可思议。 


不管是住院病患,还是住进照护设施的银发族,总会表示“想回到自己的家”。之所以将病患和健康的老年人全集中于一处,其实并不是为了当事人着想,而是为了方便看顾与照护。若是医疗机构,因为是以治疗为目的,病人还可以忍受一段时日,期待身体康复后回家。然而,对许多银发族而言,一旦住进照护机构,便再也没有离开的机会。

这让我想起曾担任特别照护老人之家警卫的小笠原和彦先生在日本杂志《世界》所连载的著作《没有出口的家》①,因为内容描写十分翔实而备受关注。我觉得这书名取得极为贴切,但同时也对老人家一旦入住照护机构便无法离开的现状唏嘘不已。 


为何“想回家”的老人如此简单又殷切的期盼无法实现呢?不管家里再怎么脏乱、再怎么不方便,比起医院或照护机构,任何人都会觉得住在自己的家里最舒服。若需要照护,申请二十四小时的居家照护服务即可,没必要特地请个用人或看护紧跟在身边。其实,多数年长者只需要白天三次、晚上一次的居家巡回照护就行了。 


那为何还是有许多年长者有家归不得呢?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家里还有其他家人,不希望年长者返家居住。当初决定送他们入住照护设施的是家人,不希望他们返家同住的也是家人。 


话虽如此,也不能一味责备家人的做法,因为一旦同住就得负起照顾之责,大多数人可能会为了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含泪做此选择。 

年长者 “有家归不得”

既然如此,是不是该考虑一个人生活? 


如果,“想回家”的“家”是指“独自生活的家”,也许就能解决年长者想返家居住的问题。若地区居家照护支持制度够完善,就算是需要照护的人也能一个人生活。 

年长者“想回家”的愿望,应该是“想回到一处专属自己的地方”吧?我从过去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日语的“家”字,很容易被误解,正因为“想回家”的希望,被误解成“想和家人同住”,所以事情才会变得复杂。 


有些独自生活的人就算住进照护设施,也会“想回家”。这时的“家”纯粹是指建筑物,而不是人际关系所构筑的“家”。如果家里没有其他家人同住,当然就能大大方方地返家居住;若是与家人同住,被迫搬离的往往是高龄长者。 


面对这种情况时,不妨换个角度思考。 


当年长者“想回家”的愿望,和“不想和家人同住”的想法产生冲突时,与其让年长者“有家归不得”,还不如“其他家人搬离”比较好。毕竟年轻人的环境适应力较强,把老房子让给年长者,自己则在附近租房子,偶尔回家看看。不喜欢与长辈同住的人,刚好可以借此保持距离,不伤和气,当个“兼职家人”或是“假日家人”也不错。只是,若本身工作繁忙或临时出现其他状况时,虽不是“全职家人”,家里有位需要照护的老人,多少仍会让人感受到责任与压力。 


之所以做不到这一点,我想多半是由于家人的罪恶感和面子问题吧。 


虽说用心便能解决问题,但这种事情处理起来真是棘手。 


至于单身者就没有这种烦恼了,自己的家完全属于自己,无须有多余的顾虑,只不过“单身者”与“单身家庭”是不一样的概念。总之,至少有一个专属的生活空间,正是“一个人的老后生活”的基本条件。 

希望在自家走完最后一程

截至目前为止,我接触过各式各样以拥有先进照护设施闻名的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的管理者和负责人,访谈近尾声时,我照例都会问他们一个问题:


“当你自己需要照护时,希望住在哪里?” 


原以为他们会回答“希望住在自己服务的机构里”,毕竟这些地方以拥有先进照护设施而闻名,但是我却从来没听过这个答案。 


“我想,我还是希望能在自家咽下最后一口气吧。” 


真是坦白的回答。 


无论再怎么备受好评的设施,入住者几乎都不是出于自愿才入住的。之所以选择提供照护服务的机构安身,是因为担心独自生活没人照应,不得已之下才做出这样的决定,配合照护人员,集体接受照护。若能选择居家照护,却还表示自己想入住照护机构,那些追求先进照护服务的人就太虚伪了。 


在这种情形下,“自家”一词就如字面上的涵义,是指“自己的住家”,并没有“和家人同住”之意。 

其实,银发族身边尚有成年子女却没有同住在一个屋檐下的例子并不少见,而且数据也显示,选择“和家人同住”的人,往往是“住在子女的家”。所以他们回答“想住在家里”时,指的就是“现在住的地方”,即使身边还有子女,也不是指“搬去孩子家”同住的意思。 


唯有厘清“住在家里”和“与家人同住”的意义,年长者选择“住在专属的家中”,才能更加理直气壮。 

亲爱的 ,养儿真能防老吗 ?

未婚与二度单身最大的差异,在于生养孩子与否。身为“败犬”除了“没有配偶”,还包括“没有小孩”。虽然“胜犬”总有一天也会面临失去配偶的情况,但仍然可能有孩子陪伴在身旁,光是这点,“败犬”就屈居下风。但问题是,在现今这个时代,“养儿”真能“防老”吗?


虽然老龄化日益明显,但银发族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却逐年下降。65岁以上的银发族与子女同住的比例,从1980年的70%左右,已逐年递减至2000年的50%以下。相反地,只有老夫老妻二人同住的家庭与单身家庭的比例却不断增加。 


在现今一般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中,夫妇俩都还健在的家庭便同住照应;若配偶需要照顾,另一半会负起照顾之责,待配偶过世后再搬去与孩子同住。 

若到了八十岁高龄还得照顾另一半,此时孩子也已年过五十,多已离开父母、成家立业,日后若选择和孩子同住,势必得离开熟悉的居住环境。 


因为仍需工作的孩子无法离开现在所住的环境,且若与儿子夫妇同住,孙子已长大成人,媳妇早已是当家女主人,所以,搬进儿子家,势必一切都得按照这里的规矩来生活。 


活到一把年纪,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与朋友,勉强自己适应陌生环境,遵守别人家的规矩,甚至还可能需要他人照顾,像是他人眼中的“麻烦制造机”,又有何幸福可言?事实上,一项关于老年人幸福满意度的调查报告显示,日后才搬去和子女同住的老人,在幸福满意度上,明显要比一开始就和子女同住或是单身的银发族来得低。 


现今社会早已不时兴所谓的“子孙满堂才有幸福晚年”的观念。八九十岁的年长者,其第二代已届五六十岁,第三代也已经是三十多岁的成年人。20世纪80年代曾有人反驳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所提倡的“子孙承欢膝下才是幸福”,她当时讽刺道:“让三十几岁的孙子坐在大腿上,只会让大腿骨折。”而这位关心超老龄化社会的先驱,就是提倡改善老龄社会的女性代表口惠子女士。 

各过各的 ?勉强同住 ?

虽然无法从幸福满意度调查报告中找出什么具体解决方式,但我们仍然可以发现,老夫老妻同住的家庭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在配偶过世后选择继续独居,这也使得老年人独居的比例节节升高。


1980年的老年家庭中,夫妇同住的比例为19.6%,2000年则为33.1%;1980年单身家庭的比例为8.5%,2000年则为14.1%,两者在比例上都比过去高。只有与子女同住的家庭比例下降,夫妇同住与单身家庭的比例则增加。 

与父母同住的家庭比例,依经济状况不同而有差异。比较上中下阶层的数据可以发现,上层与下层的同住比例较低,中间阶层较高,意即经济状况与同住比例并没有绝对的关系。换句话说,居家空间宽敞与否并非决定同住与否的因素。而这又该如何解释呢? 


经济状况欠佳的家庭,老爸老妈就算想与子女同住,子女也没有余力负担,只好选择“丢下父母,另外居住”;经济状况极佳的家庭,虽然子女有能力负担,但老人却宁可“自愿分居”。相较于此,经济状况尚可的家庭,既不忍心丢下年迈双亲不管,却也只能勉强维持两代的生活开销,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勉强同住”吧。若经济能力许可,父母也希望分开住,那正是皆大欢喜的结果,最典型的例子便是日本皇室。然而,关于是否同住的问题,无论从哪一方来看,似乎都不算是“自愿”的选择。 

识破甜蜜的谎言

“妈,你一个人住不太安全吧?而且还得处处小心火烛,要不要搬来和我们一起住?” 


子女开口邀年迈父母同住时,常会这么说,而我称此为“甜蜜的谎言”。 


其实,大部分子女都只以自我为中心,不太会体贴父母,凡事以自己的利益为优先考虑,总是想着“如果发生火灾之类的,我们还得帮忙收拾善后”,或是“需要照顾的话,两地奔波可就麻烦了”。若父母名下有不动产,搞不好还打着“只要照顾到最后,也许就可以独占遗产”的如意算盘;也可能只是在意别人的眼光,担心自己“丢下老爸老妈不闻不问,搞不好会被人说是不孝子”。当然,也有人贪图自己的方便,心想“与其住得远还得多操心,不如住在一起,方便照顾”;甚至有人是因为“丢下他一个人不管,我是不是太不孝了”,心生罪恶感才邀父母同住。 


根据调查,子女之所以替父母申请照护服务,多半是出于自己“明明做得到却不做”的自责感,我称这种照护为“义务照护”或“面子照护”。 


然而,不管是义务或面子,都只是子女不得已之下的选择,而照顾父母又岂能出于这种动机。 


虽然我没有小孩,不是很清楚详细状况,但随着孩子长大成人,可能有许多父母不但得当“孝子”(孝顺自己的孩子),甚至要看孩子的脸色过日子。 


“妈,搬来和我们一起住吧。”不少人往往会误会孩子的这类提议,是对自己的一片孝心。也有些人因为不知道孩子何时会开口邀约同住,迟迟无法决定是否翻修房子,或犹豫着是否要搬进银发族专属住宅。既然如此,这些人自然就没有资格去取笑不知何时能找到结婚对象、迟迟无法规划人生蓝图才步入晚婚生涯的败犬一族。 


麻烦的是,偏偏子女们也误认为开口邀父母同住,是一种牺牲自我、孝顺父母的表现。我就认识好几个自责“明明可以尽点孝心,却没有采取实际行动”的女儿和媳妇。 


正因为父母和子女都是善良老实的人,所以才会有同住的提议,但无论对哪一方而言,这些话都像是“甜蜜的谎言”。 

距离产生美感

自从母亲去世后,独居的父亲似乎曾私下向亲友吐露,希望能和我同住。父亲去世后,我从家人口中得知此事时,深感惊讶。


现在想想,那时我的确隐约感觉到,父亲期待刚与男友分手、恢复单身的我能陪在他身边一同生活。毕竟,在我与男友同住时,父亲总是有所顾虑,所以当我恢复单身后,就比较方便长久同住。 

只是,好面子的父亲始终没有开口。“爸,你搬来和我一起住吧!”一心期盼我能主动开口的父亲,只好向其他家人透露这个愿望了。 


有时我会想,如果父亲真的开口,我会如何响应? 


我想,我大概还是会很干脆地拒绝吧。因为我很清楚,要和有些任性、固执的父亲住在一起,肯定会让彼此过得很痛苦。当一周、两周的孝顺乖女儿还可以,如果是一个月或一年,可就没办法了。而这其中的恩怨纠葛,也是从经年累月的经验中才能得知的啊! 


因此,若想当个“孝顺”的女儿,还是保持点距离,才能维持长久的亲子关系。这是我个人十分现实的判断。 

同住=孝顺 ?

我的大嫂对自己没有开口邀父亲同住甚为自责,但就现实考虑,这才是对双方都好的做法。虽然日本社会认为“接父母同住”是一种孝顺的表现,但其实这种观念并不正确。 


“老爸老妈,搬过来和我们一起住吧。”面对儿女这种“甜蜜的谎言”,年长者可以很干脆地回答:“谢谢,很高兴你有这份孝心,但我还是想留在这里。”这样的回答,才是真正的彼此体贴。 


“真的吗?太好了。”一旦接受邀约,住在一起,不但可能会失去安稳的晚年生活,就连亲子关系也可能产生裂痕。 

“这是我自愿的,其实一个人住也挺好的。老妈我啊,有时候也想我行我素一下。”通常,子女都要听到父母干脆的拒绝才能安心,消弭心中的罪恶感。 


不管父母还是子女,谁都不愿意当“坏人”。 


与其搬去与子女同住后,才发现子女负担不了照护之责,最后只能迁往老人照护中心之类的设施,还不如始终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安度余生。因此,我将在本书中陆续为各位介绍日本各地不倚靠子女也能安心养老的照护资源所需具备的软硬件条件。 

能守护一生的人只有自己

有人自愿选择独居生活,也有人迫于无奈才作此选择。另一方面,有人和喜欢的人住在一起,也有人勉强自己和别人同住(好像后者居多)。


总之,每个人过独居生活的理由各不相同。我为了撰写这本书,采访过多位过着单身生活的女性,发现每个人在开始独居生活前,都有一段好长好长的故事。 

独居生活千百种

“人出生时孑然一身,死时也孑然一身。”但就生物学来说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因为人出生时至少还有母亲在身旁。 


社会学中,将一个人出生的家庭称为“原生家庭”,成家后的家庭称为“婚姻家庭”,而几乎每个人都有所谓的原生家庭。日本社会学家山田昌弘将长大成人却未离家独立的子女称为“单身寄生族”,这些人虽然是未婚的“单身者”,却不是过着“独居生活”⑤。 

现今的日本,由于升学和就业等各种因素,离开原生家庭的年轻人日渐增加。根据统计,单身家庭的比例之所以提高,就是由于未婚人口以及独居老人不断增加的缘故。 


随着晚婚、不婚族的增加,有独居生活经验者也在人口中提高了不少比例。我在大学中指导的研究小组,以“同居情侣的家事分担”为题所做的毕业论文研究显示,一般曾有独居生活经验的男性都有较佳、较主动的家事处理能力,所以会分担家中的清洁工作。若要选择另一半的话,当然是选有独居经验的男人,毕竟自动自发也是新好男人的条件之一。 


此外,在日本,曾经在大型企业待过的上班族,几乎半数以上都曾有过单身赴任的经验,而中老年男性的独居比例也在攀升之中。为了维持自己平时的饮食质量和生活水平,这些男性多半都具备家事能力。由此可见,独居生活并非只是未婚者的专利。 

能 “守护一生” 的人,还是自己

对年纪稍长的女性而言,独立生活是种梦想,婚姻则是脱离原生家庭的一种选择。因此一心想离家独立的女人便以男人为踏板,一头栽进婚姻中。但问题是,这样的婚姻生活怎么可能幸福。 


以往,对于幸福婚姻的定义,就是父亲亲手将爱女交给她的丈夫,甚至直到现在,有些婚礼仪式仍然沿袭着这项传统。“我会一辈子疼爱您的女儿。”新郎会这么说,是表示愿意负起保护心爱女人的责任,我记得日本皇太子也曾经对雅子妃的父亲这么说过。但我个人认为,若要由别的男人来“守护自己一生”,那就大可不必了。 


在我这个世代和我的上一个世代中,离开父母身边,嫁作人妇,怀孕生产,为人母亲,含辛茹苦地养育子女,是大部分女性必经的人生历程。然而今日不同以往的是,随着子女的晚婚、不婚日趋盛行,新生儿人数锐减,加上现今社会普遍都是婚后另组家庭,留在原生家庭中的都是未婚子女,也可能是造成女性晚婚的原因之一。女儿之所以成为单身寄生族,是因为父母不会像过去那样对子女施压,认为“就是因为你赖在家里,你哥才会讨不到老婆”。 

对大多数女性而言,再度恢复单身就是度过子女相继离家独立、只剩下丈夫和自己、照顾丈夫等漫长的过程。“不想孤零零一个人”或“不想过着家里只剩自己和老公的日子”,对于有此想法的女性而言,子女便是宝贵的资产,她们心里总是抱持着无论孩子几岁,都想把他们留在身边的念头。因此,之所以产生单身寄生族,其实是子女抓住父母私欲的弱点所打的如意算盘。 

女人 ,欢迎加入单身一族

从两个人变成一个人,必须经历一段过程,也就是一种丧失的经验。此时最令人伤心的,莫过于失去朝夕相处的另一半。虽然也有所谓的“痛失宠物症候群”,但哀痛的程度绝对无法与失去配偶相比。


如果认为这种情感只会发生在鹣鲽情深的夫妻身上,其实太过武断,毕竟夫妻关系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情感。 


尤其是携手度过漫长岁月的夫妻,彼此的爱憎关系,就像是定家葛缠绕着式子内亲王的坟冢般,密不可分⑥。 

男人无法承受之重

虽然我的父母称不上恩爱夫妻,但父亲总是非常依赖母亲。应该说,因为他没有其他选择,所以无论生活还是感情上,一切都得依赖妻子,要是失去了这个支柱,生活便会一触即溃。 

母亲临终前还直叨念着:“他那个人啊,要是没有我的话,大概什么都没办法做吧。”(这么说来,才会有那么多即使遭受家庭暴力仍不愿离婚的妇女。)心里始终挂念着被自己独自留在人世的父亲。 


“一天也好,希望我能活得比他久一点。”母亲如此祈求。 


“神明在上,保佑我母亲能比我父亲长寿。”身为子女的我们也一心祈祷着。但母亲终究不敌癌症侵袭,与世长辞。遭逢丧妻之痛的父亲变得十分憔悴,我们也以为父亲应该不久于人世。母亲去世后,父亲独自度过十个年头,“失去老妈(妻子)的人生已经没什么乐趣可言了。”父亲曾经如此说道,并且过着日复一日足不出户的日子。 


另外,文艺评论家江藤淳先生,在妻子去世不到一年后,便因为承受不了丧妻之痛,以自杀结束了生命,与其说是追随爱妻的脚步,不如说是无法面对痛失身心支柱的人生。 

“ 死对头 ” 的离开也会让在世者哀伤

另一方面,妻子的心态也颇令人费解。根据近年的数据显示,配偶健在的七十多岁男性所承受的压力,比起年龄相仿且配偶健在的女性要来得小。至于同世代配偶健在的女性与丧偶的女性,后者的压力则相对小得多。然而,尽管是“相看两厌”的怨偶,妻子面对丈夫先走一步的事实,仍然哀伤不已,这就是夫妻关系不可思议之处。 


有位即将步入六十大关的女性友人,总是抱怨丈夫的不是,后来她先生因病去世。有次与许久未见的她相约碰面,只见她一脸憔悴,感触良多地说:“明明老想着要是他不在就好了,没想到等他真的走了,我会这么难受。” 

一早醒来直到晚上睡觉都会碰面的彼此,就算无话可说也得同桌吃饭,一起看电视、挖苦艺人,共同分享子女儿孙的喜怒哀乐,日复一日地长久相处下来,另一半就像“空气般的存在”。正因为是“空气”,一旦失去了便令人窒息,这就是夫妻之间爱憎的深度。若失去了这种持续数十年的紧密关系,孤单、失落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两个人 ,才寂寞

尽管如此,单身一族肯定想要反驳:“这可不一定——不懂得规划生活的你,也得负点责任吧。”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时,若大半时间都与家人共度,那么与家人以外的人相处的时间,自然就被压缩了。所谓“两个人的孤独”,正是指因为在一起,才觉得寂寞。 


与有家室者相比,单身者的优点在于能轻松接受别人的好意,尤其用餐时,更是充分发挥这份无拘无束的优点。以我自己为例,想请朋友吃饭时,比起已有家室的朋友,单身友人的确比较容易邀约。 

换个角度来看,也是相同的道理。单身一人时,别人也较能轻松开口邀约——“要不要来我家吃饭?”“干脆留下来住一晚吧?”“不嫌弃的话,可以睡我家客厅的沙发。”“我会出几天远门,要不要来我家住?” 


出国旅行时,也许会有临时来自各方朋友的好意,这时我会开心地取消饭店订房,到朋友家做客。但有另一半的话,可就没这么方便了。至少别人就会不好意思开口提议:“不嫌弃的话,可以睡我家客厅的沙发。” 


本文选自《一个人的老去》上野千鹤子/著,杨明绮/译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图片来源网络  转自公众号“玲珑君”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