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奶奶才见过的旧中国!鞋盒里发现6000张中国老照片,轰动全世界

西德尼 · 戴维 · 甘博(1890—1968)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辛辛那提,是一位研究中国的学者和社会学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业余摄影师。


从1917年至1932年期间,甘博曾多次来到中国,拍摄了大量照片。为中国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留下了珍贵的影像档案。


他的镜头记录了中国各地社会风俗、老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珍贵的画面如今已存世不多。


甘博这些老照片,真实、形象地展示了“五·四”前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


作为宝洁公司创始人之一詹姆斯·甘博的孙子,从小优渥的生活条件不但使小甘博进入常青藤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求学,还培养了他此生最大的兴趣爱好——摄影。


1908年,少年甘博与父母旅行时第一次来到了中国,他一下子就被这个东方古老神秘的国度迷住了,用甘博自己的话说,这次访华之旅“就像是被一只东方的昆虫叮咬了一口”。


正是出于这种魂牵梦绕,使甘博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又三度寻访中国。


甘博家族与美国在华创办的教会大学之江大学校长费佩德一家的渊源颇深,甘博在第一次造访杭州(之江大学所在地)时,便与年长自己十几岁的费佩德结为挚友。


作为同样对中国人文地理具有强烈兴趣的摄影发烧友,甘博于1917年6月和费佩德及另一位朋友在上海会合,溯扬子江而上,一路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四川境内。


4个多月的旅途中,他们拍摄了3500多张景致各异、内涵丰富的黑白照片。


1968年,甘博在纽约去世。但甘博的部分相片一直未被发现,1984年,在普林斯顿亚洲协会的一次会议上,参会的甘博长女凯瑟琳 · 甘博惊讶地发现:


“投映在墙上的一些有关中国风土人情的幻灯片是父亲拍摄的,这些幻灯片美丽而着色奇异。”


为了挖掘更多影像资料,协会主席艾斯特特意来到了甘博家中。甘博的遗孀伊丽莎白 · 甘博将艾斯特领到家中三楼的一间壁橱前。


经过他们的仔细翻检,发现壁橱里的几只檀木盒子中存放着几百张人工着色的彩色幻灯片,另外的几个鞋盒子里则装满了近6000张黑白照片的底片。


1989年,这些相片首次在北美19个城市及中国内地13个城市巡回展出,引起巨大轰动。


为了使这批珍贵的历史影像得到更为妥善的保管,2006年,凯瑟琳女士将其父拍摄的这批老照片及底片捐赠给了美国杜克大学。

中国老农,麻木的群表情。

1919年,杭州,装大碗茶的大壶。

北京,背着工具外出做活的木匠。

广东东莞桥头镇,基督教福音堂。

1919年,杭州,制伞店。

杭州,私塾学童。

天津,警察的装扮。

杭州,大运河里装载木材的船只。

湖北宜昌,街边的菜贩。

窝棚里的难民。

1917年,四川省理县,时任杂谷屯守备的高益斋(藏族)与妻子索黛玉及孩子。

一个农村乡镇的猪市場。

1919年,河北保定,育婴堂收养的弃儿。

济南,太庙里的香客。

杭州,用牛拉水。

安庆,坐落于迎江寺内的振风塔。

1917年,四川,一户藏族家庭成员。

1917年,四川潼川,磨面。

1917年,四川,带棚子的独轮车。

杭州,街边小吃店。

河南开封,一对外国夫妻在中国。

1917年,湖北宜昌,街头理发摊点。

篓。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把扶,用来完成开沟和播种两项工作,这种农具在东北使用比较普遍,它也是现代播种机的前身。

杭州,基督教青年会。

中国表情。

广州,士兵。

天津,洋大夫给中国儿童看病。

1917年,四川,遂宁县城街上行人。

北京,富豪人家前呼后拥的结婚场面。

北京,鼓乐班子。

北京,雨后泥泞的胡同。

天津,一位姓周的先生。

北京,幼儿园里的孩子。

湖北宜昌,货船靠岸。

1917年,四川,藏族喇嘛庙窗户。

1917年,四川新都县,一个寺庙里的主持。

天津,居住在窝棚里的难民妇女。

1917年,四川遂宁县,做草鞋。

1919年,杭州,现场表演做鼓。

天津,东马路青年会门前等待新人的马拉轿车。

北京,制作地毯。

北京,监狱犯人做火柴。

北京,语言学校的考试。

北京,掏粪人。

北京,喇嘛。

木匠铺。

盲人。

老外研究强国要诀。

老年妇女乞丐,怀里还揣着一个孩子。

北京,雍和宫喇嘛跳鬼舞。

1917年,重庆,敲鼓。

1917年,四川遂宁县,水果摊。

北京,丧葬上的纸人仆人。

天津,马车。

澳门,在澳门的尼泊尔人。

天津,富家弟子的婚礼。

1917年,成都挑夫。

杭州,雷峰塔,1924年倒塌。

北京,囚犯。

北京,旗人妇孺。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长堤上的玉带桥。

北京,机械车间。

北京,丧葬品纸马车。

北京,葬礼上的巨幅纸人。

北京,丧葬品仙女纸人。

北京,观火台。

5000多张照片,你奶奶才见过的
旧中国,都在她的镜头里!

清代八旗最后一位溜冰能手吴桐轩

还记得这张照片吗?这个倔强大爷吴桐轩年轻时曾为慈溪太后表演,曾经在某篇微信文章里让他狠狠火了一把。


德国女摄影师海达·莫理循,就是照片的拍摄者。从1933年到中国担任北京商业照相馆的经理后开始,13年间,她留下了5000多张中国影像,10000多张底片,28个摄影集。

24岁之前,她对中国完全没有概念,出发前家人给了她一把防身的枪和一把雨伞,她却在东去航行的路上,把它们扔到海里,随身只带了一台柔来福来的双镜头反光相机。


海达·莫理循,北京,1941年

正因为不带偏见,她拍下了最真实的旧中国,包含建筑、风光、市井百态、民间工艺。不同于早期西方摄影师镜头下中国人的僵硬木讷,她的照片充满了生活的细节,国人文明质朴又可爱。

她用一台相机和一辆自行车,跑遍北京的大街小巷,拍下许多如今已荡然无存的旧日景物,留给后人嗟叹其珍贵价值的照片。

一个绑了冲天揪的小姑娘

盘发,女子发髻的梳理过程

画家逗孩子

早餐摊

吊炉烤鸭

小摊上唠嗑

当街理头

吃得有滋有味

拉洋车

买饽饽


新年里,卖纸鸟的小贩

绅士挑选古玩

卖糖葫芦的小摊贩

手纺棉线


正在用算盘做账的账房先生

手工丝绣

制作玻璃葡萄假花

雕漆


用传统方法造纸

装裱卷轴

制作皮影戏道具


专心看皮影戏的女子


在磁盘上描画

景泰蓝作坊里工作

前门大街西面的二手市场

卖鸡毛掸子

用芦苇秸秆编织小玩意儿的艺人。

玩具摊前的孩子

天安门前卖柿子

街上卖吃食的扁担摊

婚礼上吹唢呐的人

过年时的天桥杂耍

天桥市场在众人面前饰演小丑的杂耍艺人

小孩杂耍

用玉米秸秆编织坐垫


练太极拳的老人

吹糖人

看这组于1933-1946拍下的照片,我们会觉得一切都是慢悠悠的,在三四十年代的贫穷的中国,老百姓看上去很少有愁苦之状,反而气定神闲。


海达·莫理循,虽然她摄下的绝大多数都是传统生活的细节,几乎没有甚可称得上属于摩登的东西。但也正因如此,才给我们留下一个逝去的中国,尤其是一个逝去的北京。


来源:影像档案实录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