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旧忆:那些芳华......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兵团战友 Author ​杨振东

知青旧忆:那些芳华......作者:杨振东

一、放假了......

放假三天,人差不多都走光了,这个连的宿舍,那个连的宿舍,男生宿舍,女生宿舍,家属院,分场部......几乎连凡是有人的地方都死寂了,整个分场都死寂了,偶有马的嘶鸣声,牛的哞哞声,是遥远的声音,那是因为马号、牛棚离场区很远,要是平常的日子里,场里人多热闹,牲畜们的叫声听不见,今天是放假了,场里安静了;另外也因放假了,正式的饲养员回城回佳市了,替班的睡懒觉呢,牛马饿了,故嗷嗷叫了。


那时候的分场是没有星期天固定休息日子的,休息日叫"放假",什么时间放假,决定权在分场的领导,他们说放假就放假了,为什么要放假?可能农活环节换挡遇到空期了,可能化肥什么的农业生产资料跟不上趟了,可能食堂里的大米要"断炊"了等等等等,也可能有考虑"这帮孩子累的",但肯定不是主要因素,因为当时的口号和精神风貌是,学习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学习杨水才"小车不倒只管推","政治挂帅"嘛,对此,领导们的政治觉悟是很高的。


这次也是一样,领导们突然心血来潮,昨天傍晚,大家正盼着收工,突然通讯员跑到地头说"放假了,放三天!",顿时欢呼声一片。

于是终于是放假了,老家离分场近的,访亲探友的,外出"遛弯"的都走了。


也有"无家可归"的,不多,如我们这些千山万里来这疙瘩的“老蜇(浙)皮”兔崽子们,这三天里就老老实实地在分场里呆着吧。


都是小青年啊,男宿舍的惦记着女宿舍今天都有谁谁在宿舍,至于女宿舍的有无议论男宿舍今天都有都有谁,不得而知,想想应该也如此吧。


不过这个很容易,"是马是骡拉出来遛遛",食堂一吃饭就见分晓了,平时中午收工回来连队大食堂百多人吃饭,人多眼杂,个个又累,穿的衣服沾满泥渍,又光脚,即使晚间虽然稍稍整洁一些,但仍是人多乱哄哄的。今天好了,男生女生都可以尽力打扮打扮,显示显示啊!于是一一


讲究发饰的男生梳起了"飞机头"。有句词叫"行头","行头行头",其实就是说一个人外表气质利不利索主要看你的"行"即脚上穿的鞋子;"头"最最要紧啦,就是一个人的发饰。所谓"飞机头"就是十来年后,费翔唱《冬天里的一把火》还保留的那种发型,历史悠久,最早据说源于猫王。老歌手汪正正对当年飞机头记忆情有独钟,说当年喷上摩丝后的"飞机头"是异常坚挺,骑摩托从街中心疾驰而过,交警急拦:"我看看小伙子,你到底戴没戴头盔?"我们当年的这几位温州"飞机头","飞机"上未喷摩丝,抹的是上海产的扁圆体铁盒那种,其实就是凡士林,用烧火的炉钩(温州方言:火钳)定型的。


对"行头行头"的"行"即鞋子考究的男生穿起了白田径鞋;也有的穿上了松紧鞋,这松紧鞋当年也叫"懒汉鞋",那年也是惹眼货,但最好是带布边的;如有一双大上海出品的回力鞋那简直帅呆了,白鞋穿不白了可涂抹涂抹白粉笔,穿这些鞋时,蓝色或红色的运动裤腿要露出一点,这样才算是时髦。女生也不示弱,可能刚洗完头,不知是否故意,个个头也不梳,披头散发就上食堂打饭了,平时看惯她们大辫子长辫子粗辫子了,确实土里土气,今天看到长波浪了,男生们突然想到了老电影《英雄虎胆》里的阿兰小姐,风情万种的女特务,倒是别有一番风味,个个怦然心动,胆小的擦肩而过时,偷瞟了一眼后,吓得大气都不敢出。


更让今天的年轻人匪夷所思的是口罩,当年竟成了爱美的姑娘们的时尚饰品,不管眼前有没有灰,女生都戴着一付大口罩,说"大"口罩名符其实,是用一种特白特白的"的确良"面料布个人制做的,戴上这种大口罩,在男生眼里个个皆美女,感觉有神秘感,高雅感,因为他们想起了《野火春风斗古城》电影里的金环银环,她们都戴着白白的大口罩,戴口罩的姐妹俩非常美,尤其是妹妹银环,说她是男生们的"梦中情人"一点也不为过。


男宿舍前面有口水井,北方农村那个辘轳井,放假的三天里,后面女宿舍的女生会到此处压水洗衣服,到辘轳井时要经过男女生宿舍前后中间的篮球场,均在男生视线之间,男生们欣喜不已。但如何让姑娘们知道自已的欣喜心情呢?若死盯着傻看,遇上个女强人,弄不好会被说成"耍流氓"而臭骂一顿,后果很严重;若在屋里隔着玻璃偷窥,同伴们知道了,显得太没出息。

于是会乐器的,吹笛的拉二胡的,开始施展技艺,"对面山上的姑娘",这支曲子拉响的,吹响的最多。热情的小伙子干脆单刀直入,走到水井处帮姑娘们压水,搭讪讨好献殷勤。篮球场上的"运动健儿"自然格外卖力气!每当腰挎洗脸盆的姑娘们经过时,个个都懒得远投了,皆争先恐后抢篮,三步投篮,使出浑身解数以展现自己最美最美的姿态。

二、"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一连的男生宿舍前面有一排木制的脸盆架,一字排开能放数十个洗脸盆,不洗脸的时候,也就是说空闲的时间里,男生们把脸盆架当成椅子,坐在这里闲聊。宿舍右边有条小道,是通往食堂的必经之路。每当女生们经过此地时,男生们会或主动或不经意的看几眼,也议论。


女生们都是结伴同行。唯独有一女,不知是几连的,喜欢一人独行。每当夕阳早已西下,这条小道上没有人走了,这位女生才出现,穿戴总是那么整洁,端庄,两条粗辫子,总是一身白色外衫,总是着一双方口黑布鞋,走得很慢很稳,由于只有她一人习惯独来独往,自然引起了男同胞们的关注,每当她走往食堂侧面经过洗脸架时,男生们停止了聊天,行注目礼,女生显然感受了,走路步子加快了。女生走过去了,大家继续聊天,好久了,无一人离开,等待着这位女生的再现。直到这名女生从食堂回来又经过此地时,大伙儿才心满意足,陆续起身离开。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洗脸架,一帮小年轻男孩,一个默默无闻独来独往的打饭女,成为了一段时间里分场每天都要上演的夕阳下的一道风景。


突然有好几天,再也见不到这位孤独的女生了,有人说前几天看到她背着行李到望江火车站了。


从此以后,男生宿舍门前的脸盆架少了许多欢乐。


过去了好多年后流行了一首歌《小芳》,是一名女知青的弟弟写的,叫李春波。"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辫子粗又长",每当听到这句歌词,我就会想到那年,那山,那旮旯,那条小道,那个脸盆架,那帮小伙伴,尤其是也是"辫子粗又长"的那位女生,独来独往,静静的“小芳”姑娘。  

三、爱情的故事

刚去头几年,农场不准小青年们谈恋爱。大概是第二第三年吧,突然有一位我们温州老兄谈了恋爱了,北方人说搞对象了,对象女生模样还挺标致,不是温州人,是北方姑娘。大家猜测,怎么谈上的,有人说可能在连队宣传队,在《亚非拉人民要解放》节目里,脸上涂抹了煤灰的这位哥们饰演的是擂敲非洲鼓的黑小伙,那位女孩是"非洲女孩",也许“黑小伙”敲鼓投入,感动了“非洲女孩”,擦出了爱情火花。有人说不对,正好当时知青私下里流行《白衣战士》歌曲,说不对的这位老乡随口唱起了"我们亲爱的护士......"他说有可能“黑小伙”和“非洲女孩”是在病床上好上的,"黑小伙"有次因工伤在佳市住院,"非洲女孩"探望了,说是探望,其实是"守望"了......这些猜测,我们听的是半信半疑。


这"非洲黑小伙"和"非洲女孩"是如何搞上对象的,我们始终还是好奇,终于有一天,谜底揭晓了。有天,记得也是放假,我们几个男生躺在炕上向"黑小伙"打听,"黑小伙"郑重地给我们讲述了这段我们感觉肯定是神奇又神秘的爱情故事,什么"擂战鼓",什么"亲爱的护士",黑小伙只字提都未提。黑小伙开门见山,说,有天我对她(指"非洲女孩")说,今天晚上没有学习,几时几时我在六米桥边等你,我有件事要当面对你说,她点点头。晚上到点我提前到了六米桥。我想她如果不来,这事就吹了,如果来了,事情有了三分眉目。到点这位“非洲姑娘”来了。我不说话,就在前面沿河边前行,我想她如果掉头回去了,这事也罢了,但她若跟上来,这事算是有了七分眉目。后来我走了段回头发现她紧紧跟着,我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但是我憋着不说话,我想看她能否会着急发问,如果着急发问,说明她根本没有心,这事肯定完蛋了;如果她等着我说话,这事就百分百搞定啦!后来......我俩好上了,你们都知道啦。这就是我的爱情的故事。

前些年台湾女歌手方季惟《爱情的故事》第一句歌词"是什么样的感觉,我不懂,只是一路上我们都在沉默",说的是初恋的人对爱情的感觉。"一路上我们都在沉默",今天再回想,想不到,"爱情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何其相似乃尔!我们的故事里的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竟然和方季惟唱的如出一辙,也是"一路上",也是"我们都在沉默"......    听完"黑小伙"爱情的故事后,我心想,啊,原来是这样的啊!一点也不浪漫啊!不过过两年后,我也长到了他当年的年龄后,回想还是挺佩服这老兄"泡妞"秘籍心机挺深!突然想到了《水浒传》里王婆教唆西门庆十计色诱潘金莲,策划的每计中也是"她若这样这样,此事就休了,她如这般这般,这事就几分几分了......"一一当然,这只是调侃。

四、来了辆嘎斯车......一男知青被勒令"反省检查"......

有年冬天的一天,分场突然来了位戴着羊剪绒皮帽,披着件军绿色大衣的人,是坐北京212嘎斯(吉普)来的,派头不小,一看就是总场的大干部。到了办公室啊啊地打着官腔,问你们的书记主任呢?见到书记主任后在办公室交谈了一个多小时后被送走了。


第二天,办公室的一个房间原来是子弟校两单身汉男老师宿舍,领导把这两人赶到了基层连队集体大炕屋,这个房间临时改成了禁闭室,关进了一个人,是名来自某连的男知青。保卫干事提着明晃晃的手铐,对其训话,勒令他反省写事实经过,要"灵魂深处闹革命",深挖思想根源,吃住在这屋,只能老老实实,不得乱说乱动。从此这位可怜的老兄天天在屋里写东西,身边轮流有人看守,吃饭看守人送来,毎天还要接受审讯,非要他承认"罪名"不可。


承认什么"罪名"呢?后来我们知道,据说这位老兄和其连队一名女知青关系明显要好于其他人,女知青不是老三届,是总场子弟中学大约七二年七三年的毕业生,分配工作和我们今天的反省人成为了农友,都是20出头的年轻人,又性格开朗一些,打打闹闹也不稀奇,不知谁举报了,说是他俩在搞对象,在热恋,"资产阶级思想"很严重,非常不像话,更可恶的是有人发现男的经常对女的有动手动脚,同样可恶的是女的一点也没有反抗的意思。


坐嘎斯来的大干部恰巧是"没有反抗"的女生的家长,他在远离分场30多公里的总场听说此事后,第一件事要做的是先到总场劳资科调出男生的人事挡案,一查无名之火骤然升腾!原来被查的这小子的老爹是当年臭名昭著的"四类份子"!这还得了,简直反天了!于是......


没几天,女生调走了,不知道去了总场还是其它哪个分场。约一星期后,男生也被解除禁闭,回连队后由于整天愤恨郁闷,曾一次寻过短见被获救,不久就带着一肚子怨恨憋屈突然某一天不告而别,返城了,一直再没有回来.....

五、心中的"女神"

先是在分场看到《人民画报》或《解放军画报》有一期有一张样板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吴琼花被南霸天捆绑的剧照【见下图】,爱不释手。后来商店里也有卖的,非常抢手,几乎家家都张贴,宿舍里也张贴。这张照片里的吴琼花就是那一代知青心中的女神,用一句时尚语形容,也算是当时的年青人的"梦中女神"吧!


这是隔空遥望不可触碰不可及的女神,在那个文化禁棝封闭的年代,能给当时男知青们带来荷尔蒙共鸣的另外的"虚拟世界"的女性美还有其他样板戏里的女英雄人物,如李铁梅,如柯湘......还有当时允许上映的《海鹰》电影里的王晓棠,甚至还有南斯拉夫、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电影里的漂亮的女特务。

直接面对面看得见的美女形象就是宣传队里的女队员了,尤其是总场宣传队,都是各分场千里挑一的文艺骨干,帅哥美女,下分场慰问演出,场场爆满,跳舞,表演唱,表演剧里的女主角,"女兵"昂首挺胸,扎着腰带,挽着袖子,朝气阳光,真美!看得台下的男生们个个心情激荡,心花怒放。


本文由作者提供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青春回忆文章(422篇)

精选后知青时代文章(252篇)

精选知青关注文章(335篇)

精选知青影视、纪录片(200余部)

在线观看:经典高分电影、纪录片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访问荒友家园网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