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我的曲折回城路

知青:我的曲折回城路作者:陈贵忠 

我1971年上山下乡,转眼间,到海南已有一年多,每天都在想家,有天我打了探亲报告,那时要经连长批准后,再由团部批准发通行证才能回家。通行证终于到手了,真是喜出望外。当夜不能入睡,想家、思念亲人、挂念着离别一年多的朋友们。我的探亲假期大约一个月,登上“红卫轮”后两天回到家里。见到亲人后尽诉一年多的心中情。与家人团聚,走亲访友,一个月的假期转眼就过去了,又要离开故乡和亲人,心有不舍,怎么办呢?


后来我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多玩几天再说。谁知一玩,半年多又过去了。回来探亲,吃住在家里,开始没觉得怎样,时间久了才想起,人不能这样白吃白住地生活着,要想办法靠自己的能力生活才行。

当时是冬季,天气寒冷,我到市场逛了一圈,看见满地都是天冷冻死的鱼,每斤才卖三角钱。我想我们这里养鱼多,鱼的价格较便宜,但别的地区养鱼少,价格会贵一些,我决心一搏。探查了市场行情后,我筹集了几十元,用30元买了100斤死鱼,再用8角买了10斤盐,把死鱼腌制成咸鱼。我用一辆破单车骑了3小时,运到番禺大岗镇的市场出售,每斤卖1元7角,卖了两天赚了100元左右。这叫投机倒把,好做,我何必还要到海南岛捱苦呢? 就这样我来回多次赚了些小钱。以当时的规章制度论,户口是最重要的,不能这样盲流下去,有钱赚也不是长久之计,一定要想办法把户口迁回顺德来。我们这里地方邻近港澳,生机甚多,那时我已经超假一年多了,怎样回去和领导交代呢?


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决定装患“坐骨神经炎”,需要在家医病。计划做好后,回队后决定不开工,搞病退回城,决心“不成功,便成仁”。我归队已是1975年了,回家赚了几百元,用120元买了只上海牌手表,买了几套时尚的服装,头发留长了,穿上尖头皮鞋,就这样走上归队之路,开始我在农场的另一种生活。


回队后,我装病不干活,每隔三五天就到场部医院看病,并要求医生开病假证明。每次到福山看病都认识一些知青好友,有时到他们队串连,所以红光农场的连队我基本都到过。在福山我认识了教授武术的师傅“积仔”,他是1968年到农村万岭的广州知青,他们的生活比我们苦多了,是自耕自食,经常连饭都吃不上。我在师傅的眼中是学习打功夫的好材料,因为我能打前后空翻,可以“倒立”围绕半个球场绕圈。我有个亲戚在昌江县石碌矿山当工程师,我向连长请假想去探望他。连长不批准,当时我很气愤,就和我队一个1972年来队的谭以康、花名“傻伯”的知青,擅自离队一起步行两天一夜到石碌,途中有时爬车,沿途经过西联农场、那大、白沙县、东方八所等地,玩了一个多星期,这是我引以为豪的“海南长征”。


我们回连队时,还是步行加爬车,因为我们没有通行证。归队后连长找我们问话,批评我们无政府主义、无组织、无纪律,责罚我们写检讨。我气愤地顶撞连长说:谁叫你不批准我探亲,没有证明买车票,要我徒步走了几百公里,打死我都不写检讨,就算扯平吧!那时在连队里没人能管治我。 此事不久,连队开始搞思想教育运动,连队来了3位从其他农场调来的工作组成员。工作组开始发动群众揭发批评坏人坏事,用写大字报的方式与坏人坏事作斗争。当时有些人提心吊胆,广州知青区松龄、周达钧、朱卓兴他们也怕,因为他们会经常听我讲“海南长征探亲”等怪话。大字报在连队出现了,第一张就是批评我资产阶级思想严重,好吃懒做,开工“三条腿”,留长头发,喷香水、穿尖嘴皮鞋,老虎屁股摸不得等。这都是林三伟的杰作。因为林三伟当时是我们连队的事务长能说会写,是个大红人。


那时的形势,我满不在乎,也不会怪他。现在,他是佛山市的大诗人、大作家。几十年后见面,大家仍是好朋友,无话不谈,无酒不欢。当时的运动对我回城的计划毫无影响。工作组你搞你的运动,我装我的病号,井水不犯河水,你们开工干活我请病假,无事就到木工房玩,找木工聊天,学海南话。你们收工我和知青一起打篮球,连工作组对我都无可奈何,因为我有真正的医生证明:不适宜体力劳动,需要多运动。这证明就像是一块免死金牌,后来连队将我的资料送到团部,却让我因祸得福。 有一次修福山水库动工后,我们连队在15连附近搞大会战筑水坝。休息期间,突然有位场部领导喊住我,和我谈心。原来他认识我,还递给我一根银球牌香烟,鼓励我要安心工作,表现踏实才有机会回城。他走开后,我问连队文书:这人是谁?文书仔回答:你不认识他,他怎么会递烟给你,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劳资科科长。我当时吃了一惊:吓,这不正是我要找的人吗?马上灵机一动,要是他认识我就好办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大会战过后的一天,我就请假看病,其实是专程到场部找张科长。当时我买了一斤椰子糖,到他家中的小伙房坐着谈心,我观察了一番后说:张科长,你这里为何不做个餐柜摆放东西呢?老张说:我不会做,也没有木料。我有了主意,回队后即备上木材,加班加点用了两个星期做好了一个马肚形的餐柜,用牛车送到老张的家中,当天在他家中用膳聊天,无话不谈。说到我想搞病退回城时,老张说:最好不要搞病退,回家后找工作难,你需回队后好好工作,表现积极,到时有招工时第一个安排你。这一来让我觉得人生有了新的希望。

回连队后,我找连长说:我不放牛了,我要当木工,为连队做一批会议凳。连长同意了,将那个海南的老木工调到生产班,由我来当了木工。我很快造出一批美观适用的双人木沙发,让30连会议室面貌一新,当时有好几个连队的木工都来参观取经,我借此机会认识了23连的中山知青黎兆林,我俩人志趣相投,结交成好兄弟。


在这一年里,我改邪归正,不再装病号,辛勤劳动,在木工房为连队造出了不少东西,几年的知青生涯就算这年作贡献最多了。有一天,张科长致电通知我,农垦局招工,即到海口市工作,问我去不去。我想到海口还是离不开海南岛,我说不去了,还是给我搞病退好了。几天后,我就收到病退回家的通知。

作者:陈贵忠,海南农垦红光农场佛山知青,文载《知青在海南史料选辑》第三卷 

来源: 粤海知青网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青春回忆文章(422篇)

精选后知青时代文章(252篇)

精选知青关注文章(335篇)

精选知青影视、纪录片(200余部)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