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在南岛农场难忘的经历——与死神擦肩而过

我在南岛农场难忘的经历卢辉增(广州老知青)

四十年前上山下乡到了海南三亚南岛农场后,我被分配到了“红星队”(原兵团时期为三师十一团十一连)。

这个连队四面环山,河流小溪纵横交错,野鸭子在河流小溪里戏水游玩,“小飞鼠”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的参天大树上跳跃追逐嬉戏。这里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流水潺潺,这个大自然赠送给人类的气派礼物,令人疑是到了一处人间仙境、世外桃源,使人的心境格外的舒畅。


这里的几年知青生活中,有两件往事让我终身难忘……

黎哥拼死战云豹

我们连队毗邻一个黎族小村落,上山下乡时长日久了,我们与黎族的村民们也建立起了很不错的关系。

1973年6月的一天黎明4点左右,我全副”武装”,头戴胶灯,一担胶桶,到了我承包的橡胶林段里割胶,突然在山那一头一声枪响,当时把我吓了一跳,但我知道这是黎族猎手们在打猎了。约7点左右我割完林段的橡胶树位收工,挑着满满胶水,顶着蒙蒙亮的晨光走在返回连队的路上时,在离我不远处,我看见了一个健壮的黎族小伙子向我走了过来,只见他肩扛着一杆猎枪和一只被打死了的海南云豹(现是一级保护动物),约20公斤左右重,也正在下山回村寨去。由于互相认识,平时的关系也不错,于是就连忙上前打招呼。


“你好,雄哥,今天收获可不小啊”,雄哥说“是啊,但把我吓坏了,差一点就没命了”,我问他“为什么”?于是,他把黎族传统打猎最忌讳的故事告诉了我。


据说,平常少数民族他们是不敢打云豹之类的猛兽的,主要原因“武器”太原始落后,如果第一枪打不中要害的话,开枪的人也会没命的。云豹的性情非常凶猛,且会爬树,被枪打中受伤后,它会不顾一切地扑向开枪的人,结果是可想而知!


而这位黎族兄弟雄哥他又为什么敢打这云豹呢?原来,当地的黎族兄弟他们喜欢晚上单独上山狩猎。那天深夜他正好走到了一深山谷地时,突然,发现离他约20米远的半山腰上,有一双蓝色发光的大眼睛在远处对着他。当时由于天空一片漆黑,视线也不好,他以为是一只野狐狸,于是不管三七二十一举枪瞄准就打,随着枪声响起,继而是一声惨烈的云豹的吼叫声,云豹的这一声狂吼声,把整座山林吼得顿时就像要崩塌下来似的。

云豹被打中了第一枪后,虽然受到了重伤,但并没有马上死去,而是在拼命地的挣扎,并发出一阵阵更加凄厉的狂吼声。这黎族兄弟雄哥的这一枪,不觉闯下大祸。他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生!正好不远处有一棵大树,于是他不顾一切地迅速爬上了那棵大树,又赶快把土枪装上了铁蛋、火药以备万一。可怜山腰间的云豹狂吼挣扎了十分钟后,就再也没有了声音,原始森林又回复到那死一般的寂静中去。


当黎族兄弟雄哥胆战心惊地慢慢靠近猎物时,发现在猎物周围的方圆八平方米范围内的碗口般粗大的小树,已被云豹挣扎时用无限的狂力全部扫倒在地上,就连地上生长着的小灌木杂草也和泥土一起,被云豹铲去了一大片,看着这触目惊心的一幕,猎人万分庆幸自己还活着!


然而,为了生活的需要,这位黎族兄弟雄哥最终以40元的价钱把云豹卖给了我(当时我们每月的工资是22元),当时我想贵是贵了点,我们在城里根本就无法见到这样的东西,更谈不上什么口福了,今天能吃上这么好的野味,值了。


当我把这只云豹开膛破肚后,发现了一支粗铁条居然从云豹的口打断了一只大门牙后直接飞入了云豹的心脏。看着这一支从云豹心脏取出来的铁条,我想,如果没有这支铁条,又或者猎人没有如此精确的射击技术,也许这黎族兄弟雄哥就没那么幸运了!

军医高手救知青

1974年。海南的八月骄阳似火,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暴烈的太阳把地面烤得滚烫滚烫,一股股的热浪扑面而来,让人有了要窒息的感觉。


就在这艳阳天下,我们连队一部分人在连长的安排下,到离连队驻地路途有40分钟远的花生地里去收花生。我当时是连队的文书,也参加了收花生的劳动。正当我和大家一样飞快地用力地去拔的时候,突然,我左手无名指感觉到一阵刺痛,当我本能地举起左手的同时,看见手上正抓着一条与花生苗缠在一起的,约十多公分长的翠绿色的竹叶青蛇!

我马上意识到自己是被这条蛇咬伤了,于是,我迅速用穿着水鞋的脚把蛇给踩死了,并连忙检查伤口,发现无名指上有两点很像被蚊子叮咬后出现的红点。这时,正在不远处一起劳动的一个男同学看见了,于是急急地跑了过来,紧张地询问;“是怎么回事?”,我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他,并叫他马上从地上扯断了一根山藤,迅速简单地为我捆扎住被蛇咬伤的左手臂,在他的陪同下,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往连部跑。


殊不知,当时天气酷热,再加上行走急速,无形中加速了血液的循环,使蛇毒也随着血液加快了循环的速度!经过约30分钟的时间,我们终于回到了连部并且急忙寻找连队的卫生员,但是偏偏卫生员在一个多小时前去了团部,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回来?当时的交通非常闭塞,连队连一台自行车都没有,从连队到团部也有五六公里,急行军最少也要一个小时,这时已是下午的四时左右。


随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蛇毒在我的身体中起了作用,这时左手整个手掌已经浮肿、发黑!一阵阵钻心的疼痛袭上心头,大滴大滴的汗水不断地往下流,身体已被汗水湿透了。正当大家不知所措之时,突然有两位年约30多岁的、穿着白色衣服的男人闯进了我的房间想向我讨口水喝。当他俩看见我痛苦的样子时,顾不得喝水便急忙问及什么事?听我们简单的说明情况及查看我已发黑的伤口后,便说你们有刀片吗?经多方寻找,最后在我房间的窗台上找到了一片已经锈蚀的、两刃卷曲的刀片。其中一人拿着这样唯一的一片刀片,在我们平时用来磨胶刀的刀石上用力地磨砺,铁锈被磨砺去了许多后,紧接着他俩就划着了火柴,用最简单最原始的消毒方法,把刀片放在火上烧了烧,然后叫我咬紧牙关,就在我受伤的手上动起了手术!这时,只见他俩在我被蛇咬的伤口上,用刀片来回地划开了一个“+”字大口,顷刻,一股股发黑的毒血,在这两位医术高超的大手的用力推压下不断地涌流了出来。当他们“动手术”时听到刀片与骨头接触时发出的“吱……吱”声,和在没有麻醉而令人痛不欲生的惨叫声,我一辈子也忘不了!!随着毒血的流出,病情马上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这时的时钟正指向下午4时40分,而连队的卫生员得到消息后,也在5时急忙地赶回到了连队。

于是,这三位素不相识的人,马上交流了治疗的方案后,迅速为我打针吃药。到了傍晚6时,我的整条胳膊已经肿得连衣服也穿不进去了,当时只好把衣服袖子被剪开,手臂才能活动。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是,由于时间耽搁久了,再加上急速的跑动,蛇毒在体内已经随着血液流向了身体的其他系统,蛇毒很快就蔓延到了脖子,我随后就进入了昏迷状态……,经过了两天的抢救后,特别是在那两位素不相识的、医术高超的“白衣天使”的及时救治下,到了第三天,我的病情终于得到了根本的好转,浮肿的手臂也慢慢消肿了,身体一天天地恢复过来了,在各位领导和战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我终于战胜了死神。


原来,这两位“白衣天使”是附近部队的医生。那时正值“抗美援越”时期,越南战场上“疟疾病”横行,中央军委派出了许多部队的医务人员,深入到海南部分地区,特别是疟疾病的高发区,研究解决该病的疗法,而南岛农场正是疟疾病的高发区,他们当时就是为了研究疟疾病而路过我们连队的。

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回想起这一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生死搏斗情形时,我的心头就会涌上一股感激之情,是亲人解放军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不知如今这两位“白衣天使”安好?他们的救死扶伤精神,一直深深地印记在我的心坎上,鼓励着我,影响着我的一生!


注:作者系海南农垦南岛农场广州知青 本文选自海南三亚市政协文史委《崖县知青史料专辑》 
来源:一壁残阳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青春回忆文章(422篇)

精选后知青时代文章(252篇)

精选知青关注文章(335篇)

精选知青影视、纪录片(200余部)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