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纪录片:无声的群落—老知青的故事(1-5集)

《凤凰大视野》无声的群落
老知青的故事(1-5集)

凤凰台

说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人们普遍会回溯到文化大革命时期。事实上,知青的出现远比“文革”早得多。1955年,毛泽东在一篇批示中写下,“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从此成为“上山下乡”运动的一道召集令。而在三年困难时期之后,源于国家一系列政治经济政策调整,“上山下乡”逐渐成为了一项国策被确定下来。

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运动整整持续了二十余年,动员了近千万知识青年,足可以用“波澜壮阔”四个字来形容,在世界历史上也可谓是“独一无二”。如果说文革后的“上山下乡”是一道政治召集令,那么文革前的知青下乡则源于更加深刻且复杂的社会危机。那么它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

据统计,从1962到66年,全国共有130余万“老知青”从城市走向农村。他们充当了知青运动的急先锋,又担任了收尾工作。他们之中,既有一代知青偶像邢燕子、侯隽,更多的则是出身不好的年轻人——无法入学、无法就业,下乡成为他们的无奈之举。他们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洒在了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脚踩着泥土,手握着锄头,开始了另一段人生。

当1966年夏天,文化大革命到来时,老知青们可谓是欢欣鼓舞,离开农村的机会终于要到来了。只是,随着这场运动愈演愈烈,他们的好梦,很快就被更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打碎。

如今,就在人们不断对知青政策进行反思之时,老知青群体为何被遗忘?和“老三届”及之后的知青相比,他们又经历了怎样不同的人生?

《无声的群落》
老知青的故事之榜样

凤凰大视野

简介:邢燕子,女,原名邢秀英,1940年出生,天津市宝坻县人。从小跟爷爷在农村老家长大,父亲是天津市一家工厂的副厂长。1958年,高小毕业后没有回父母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回到家乡宝坻县大中庄乡司家庄村务农,发愤改变家乡的穷貌。在那里,她和农民打成一片,并组织了一个“邢燕子突击队”,成绩突出。1960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邢燕子发愤图强建设农村》,介绍了邢燕子的先进事迹。此后,她成为上山下乡的知青典型,被称为毛泽东时代的好姑娘。

《无声的群落》
老知青的故事之选择

凤凰大视野

简介:“文革”前的一九六四、六五年,一部分当年学校里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因为所谓的“家庭出身”问题,被拒之于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校门之外。他们一时难以招架突如其来的打击,高考或中考“落榜”,“升学无门”,是这些孩子一生中所蒙受的最大耻辱与硬伤,是他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阴影和梦魇。

《无声的群落》
老知青的故事之下乡

凤凰大视野点击下面图片后点击“允许”,进入视频播放界面

简介: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出身不好”的青年由于年轻幼稚,更由于有形和无形的政治压力,听信了“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这样的宣传,通过各种途径来跟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划清界限,换取学校和所在地方的权力机构的信任,甚至在遭受明显歧视的时候,仍将自己的不幸归咎自己的父母。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对父母做了不该做的事,说了不该说的话,留下了永远的痛。

《无声的群落》
老知青的故事之风暴

凤凰大视野

简介:“文革”初期,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老知青的大量回流。部分老知青受到红卫兵的影响,回到城市造反,更多的老知青则把动乱局面看成了他们讨回公道的极好机会。然而老知青的艰难处境和诉求,在文化大革命中从来没有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几陷全面瘫痪的政府对他们的问题和意愿置若罔闻。于是,在喧嚣的中国社会,老知青成了一个游离在政治运动之外、几乎无人理会的多余的群体。

《无声的群落》
老知青的故事之出路

凤凰大视野

简介:在七十年代的大招工浪潮中,老知青逐渐离开农村。但是在招工过程中,这个群体里的大多数成员仍然面临政治歧视,许多人因为“政审”而一再痛失参工的机会,最后不得不用办“病残”或“顶替”的方式离开农村。七十年代末,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全国的时候,一些老知青才最后带着心灵的伤痕和疲惫的身体回到久违的故乡。更有少数老知青在下乡地区成家或就业,永远地留在了那里。


来源:凤凰网、腾讯视频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青春回忆文章(422篇)

精选后知青时代文章(252篇)

精选知青关注文章(335篇)

精选知青影视、纪录片(200余部)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