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朋友:还记得上山下乡时的中秋节吗?

目 录
  1. 我经历的第一个胶林中秋晚会

  2. 当知青第一年的中秋节

  3. 小山村里过中秋

  4. 四十年前中秋夜

我经历的第一个胶林中秋晚会作者:廖剑明

最难忘到海南下乡后第一次过的中秋节,尽管当年的物质匮乏,但也过得相当充实与快乐。


那一年的中秋,我记得是1969年9月26日。当时筹备晚会的过程、当晚赏月晚会的情况,如今,依然历历在目。


组织晚会的原因是广州邮来的两筒月饼。

在中秋前的七八天左右,我不记得是哪一位知青的家长给自己的孩子寄来了两筒共八个月饼。那两筒月饼,虽然没有今天的月饼豪华,没有夸张的装饰,仅仅是用蜡光纸把四个月饼卷成一筒,封口贴上印着商标的红纸,但在当时物资匮乏的年代,这两筒月饼可真的够诱人的。家长寄来的不仅是月饼,也带来了家人天涯隔海的牵挂,同时,也引发了知青作为离家的人的淡淡乡愁。我们看到这月饼才想到没几天就是中秋节了,才想到我们到海南已经十个月了。抬头仰望夜空中渐近丰腴的月亮,只剩下一丁点的亏缺,就要团圆了。于是大家就商量筹办一个中秋的赏月晚会。


要筹办一个40多人的中秋的赏月晚会,可并不简单,既需要一个合适的场地,又需要一定的物资。可我们东和农场的五四队是一个以知青为主的新连队,连队就在场部背后三四公里远的半山腰上,物质条件差,连饭堂、队部算在内,也就那么七八幢茅草房。最后,我们决定晚会的地点就设在第一幢知青茅草房前,一则这里比较开阔,二则这幢茅草房前有三四垛劈成方形的原木,这是基建队伐木作业班作为中转站,暂时存放的。可以把它重新堆放,摆成长方形的桌子状,上面铺上木板就成了一张大方桌,也就足够四十多人使用了。


晚会的地点确定后,剩下的就是怎样解决赏月的物资问题了。当年就算有钱,也无法置办一个像样的赏月晚会,场部所在地的牛漏镇,其供销社里只能买到已经在大口玻璃瓶里存放了许久、样子像江苏饼的、却是硬邦邦的能砸死狗的饼,饼干、水果等在当年那可是精贵的东西;虽说椰子到处能买到,也便宜,才八分钱或一角钱一个,可用于赏月晚会的话,那是“狗肉上不了宴席”的东西。于是,大家集思广益,有人提议到万宁县城趁墟,看看能买到什么;有人提议用粮票、电池到苗寨去换点菠萝;有人提出,拿一些粮票和钱,叫家就在附近农村的老职工回家帮忙做一些椰香糍粑;也有人提出在连队的小溪里摸一些山沟石螺,来煲“香芋螺粥”。由于当地没人吃这种小石螺,小溪里的山沟石螺可多了,可没有香芋,怎么办?嵇康兄自告奋勇地说:“我包了。”我问他:“去哪弄这香芋?”“以后才告诉你。”嵇康兄神秘又得意地笑了笑。

我想起两个月前的一天,和伍兄一起上牛角岭伐木、采集野生胡椒根时,在深山的瀑布旁边曾发现两棵足有十米高的野生柚子树,已经挂满了尚未成熟的柚子,当时只因野生柚子树附近有太多山蚂蟥,就没敢走到柚子树跟前。那条路非常难走,应该还没被人发现,那树上的柚子也该成熟了。想了想就说:“我负责采集柚子。”


第二天,刚好是礼拜天,各路人马出发了。最早出发的是到万宁县城趁墟的人,他们要徒步十七公里,要走两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要赶在墟开市的时间,所以早上五点钟就出发了。我、欧兄、伍兄、阿猫四人一路,随身带上砍芭刀,带了两个麻袋,上山采集柚子。那发现野生柚子树的地点,虽然我们曾经去过,但要在没有路的茫茫的深山里准确地找到那地,真的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幸好记得野生柚子树所在地点的显著的标志,那就是处在瀑布的旁边,顺着瀑布的声音定能找到。


一路上,山林里的藤蔓、芒茅、灌木丛夫牙交错,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只能用砍芭刀开路,艰难地走了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找到了野生柚子树。树上挂满了柚子,我们看到几个熟透的柚子掉在树下,在树下已经嗅到柚子成熟的浓浓香味。没等到我们站稳,四人同时高声惊叫:“山蚂蟥!”我们身上爬了许多山蚂蟥,大家都惊慌失措,手忙脚乱,急忙爬上柚子树,坐在树杖上清理山蚂蟥。有的大一点的山蚂蟥,怎样拽也拽不掉。伍兄最先发现用柚子能驱赶山蚂蟥,用柚子皮折叠一下,就会喷出柚子皮的油雾,喷在山蚂蟥吸吮的地方,山蚂蟥就马上掉下来。没有山蚂蟥的威胁,我们坐在树杈上开始品尝柚子,这柚子的味道比起我们在广州吃的柚子要酸一点,那些样子呈大鸭梨状的黄黄的柚子,味道就没有呈椭圆状的柚子那么酸。我们有选择地摘了三四十个大鸭梨状的柚子,两个人抬一袋,艰难地抬回连队。

各路人马也回来了,均有收获,嵇康兄得意地向我们展现他那组人的收获:一个从饭堂借来的铝质大水盆,满满的一盆石螺。我急忙问:以那芋头呢?”他把我拽到房间里,从床底下拖出两大桶香芋,得意地对我说:“昨晚已经拿回来了。”原来,是在连队靠山边的菜地水塘边挖的。那是种菜班潮州佬老蔡自己背着连队偷偷种了一畦香芋,嵇康他们几个在昨晚就把这畦香芋全挖了,还把香芋的梗按原样种在地里。嵇康说,估计种菜班长潮州佬老蔡知道也不敢声张,因为这是他的私活。


中秋节的那天,连队知道我们搞中秋晚会,都非常支持,下午就留下一部分人做准备工作,其他人四点就放工了。本来,我们连队在山上,向东面对海榆线旁的海边,离海边直线就那么十几公里,平时常常能看到“海上生明月”的景象,偏偏这一年的中秋却是乌云遮月,月亮羞涩地躲在乌云的背后,时隐时现。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兴致。


人夜不久,大家都陆陆续续地汇集在晚会的地点,晚会的地点东西两头分别用三根竹子撑起一盏汽灯,那张长长的桌上,摆满了赏月的供品:主角当属那八个月饼,每个月饼切成六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虽然每人仅一小块,但是能在天涯海角吃到家乡的月饼,那也是一种慰藉;最受欢迎的当属那两大桶的“香芋石螺粥”,放了姜丝葱花一搅,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这是正宗的广式美食;最排场、最气派、最有中秋味道的当属柚子,摆满了一桌;、桌上还有椰香糍粑、菠萝、小香芋头、木薯,在桌上不起眼的边角还有两梭熟透的芭蕉。


热闹的场面,也把连队里的老职工、小孩吸引过来;连队的纪书记,是一位琼崖纵队的老战士,也来祝贺。

晚会一开始,是大家合唱,唱《五中校歌》《山楂树》《小路》,个人的表演主要是乐器独奏、合奏。独奏最精彩的是谢兄的二胡独奏。平日,他在晚上独自拉二胡时,我们常常戏谑地称他的二胡声能“招蚊子引野鬼”的,可没想到他的一曲《二泉映月》,满场的观众都静悄悄地听,这让我联想起小说《老残游记》里的乐师。那乐师技艺超凡,调琴不经意地拉了几下,台下就“叫好声不绝于耳”。谢兄那委婉、凄楚的二胡声,似乎把我们不能释怀的怅惘、思念的情感,都轻轻唤起。接下来,就是侨仔用吉他自弹自唱印度尼西亚民歌,这也是一绝。一曲《哎呀,妈妈》,先是用印尼语唱,再用中文唱,引起大家的和唱。当时的我们,还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演唱方式。


晚会的高潮当属击鼓传花,四十几人围着长方桌坐下,其中一人拿花,一人背着大家击鼓,鼓响传花,鼓停花止。花在谁手中,谁就要出节目,节目的具体内容由大家定。我当时饶有兴趣参与,我想,花怎样也不会到我手里停住,因为平日好事坏事从来就不会落在我的头上。第一次鼓停,花落在森哥手里,憨厚健壮的森哥咧着嘴笑,等待大家的“发落”,大家一致要求森哥扛上一根原木,沿着篮球场跑一圈。森哥二话不说,扛上一根粗大原木,跌跌撞撞地跑了一圈。


第二次鼓停,花落在麦兄手里。此人特胆小,所有男知青都知道他怕黑,夜里从来不敢出门撒尿,自己在房间设了一个夜壶。麦兄的房间在知青茅草房的边上,曾有调皮的男知青,把麦兄的蚊帐一角绑了一条小绳子,另外的一头,绑在茅草房外面的竹树上,深夜,竹树在大风中摇曳,也牵动麦兄的蚊帐、令胆小的麦兄一夜心惊胆战。呵呵,我原以为大家会让他用曼陀铃琴弹一曲。他也站起来,拿起琴自我推荐说,再弹一曲。结果大家不同意,说:“刚才独奏听过了。”不知谁喊了一声:“去水井打一桶水上来。”大家异口同声附和着。水井在连队的下面小溪旁,要走二十几米远往下走的阶梯,路上黑乎乎的。麦兄尴尬地笑着,在大家的一致要求下,拉不下脸来拒绝大家的请求,只好提着水桶,不一会,飞快地提着水回来了,满脸通红,气喘吁吁,心脏那“扑通扑通”的声音恐怕旁边的人都能听到。


接下来几次,我发现那花像长眼似的,都是停在那些开心果的手中。于是我径自走到击鼓人旁边,他旁边的知青向我递眼色示意,我明白了:“果真是有选择的!”

晚会一直延续到十一点半,月亮才不情愿地从乌云里钻出来。整个赏月晚会大部分时间没有皓月相伴,着实遗憾。其实,浩渺的星空早让这浓浓的同袍情化为明月,散发清辉,抚慰大家的心灵。

作者廖剑明,原海南农垦东和农场广州知青。

本文选自海南省政协所编《知青在海南史料选辑》第二卷

当知青第一年的中秋节作者:沈桂霞

我是一九七五年八月下放到蚌埠郊区淮光公社高郢大队的,当大卡车把我们一群十七八岁的男女知青运到公社大院内时,各生产大队的干部和农民拉着板车早等在那里了。我和另外三名女知青的行李搬上板车,在迎接我们人员的引领下步行近一小时到达了知青点——— 两间土坯垒成的生产队库房,开始了我们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新生活。

“新生活”,就是每天披星戴月地同农民一起在田间劳作,收工后我们自己烟熏火燎地,烧从没用过的柴火锅做饭,晚上在蚊子成堆闷热异常的土屋里大汗淋漓的进入梦乡。


正当我们从新生活中还没完全回过神来,传统的农历八月十五到来了。这是我们离开父母下放农村过的第一个节日。一个现实问题摆到我们面前:吃饭没有粮食了。 


我们下放到村里时,农民午收粮食早分配完了,秋粮还没成熟,生产队又穷得叮当响,没有一点积蓄。没办法,生产队就从集体的种子粮里,按一人一天一斤的标准发给我们。记得发粮的那天生产队长反复唠叨,粮食你们要计划着吃。但当时我们正值长身体,干的又是重体力活,饥饿很快吞吃了“计划”,我们断粮了。 

八月十五到了,这天,在农村一个闷热的土屋里,我们四个女孩满脸愁苦,在思索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今天,怎么吃饭?终于,有人想出了一个妙计,去偷扒生产队的红薯。主意拿定,鼓起勇气,我们四人悄悄溜到一片不易被人发现的红薯地里,以最快的速度把还没完全成熟的红薯由土地里转移到我们的割草筐中。很快我们的收获物被清水煮熟了,伴随着对父母和家的思念、伴随着对前程的茫然、伴随着对解决了今天吃饭的喜悦,一人捧只碗,大口进食着中秋节这顿特殊的“美餐”。这时,一位农民到我们知青点串门来了,当他好奇的看着我们的美食时,我们道出了断粮的窘况。他听后什么也没说转身就离开了。时间不长,他又返回来,人还没进屋就传来他的声音,“今天是八月十五,应该吃点好的,没想到你们比我们还难,我给你们来点好吃的。”


他手中的粗釉大碗里装着四块刚出锅的、冒着热气、散发着甜香的金黄色诱人的玉米面饼。我们是如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吃下玉米面饼的细节,我已记不太清晰了。但我记住了在那个生产队一个劳力,干一天活工分值只有九分钱。一个农民毫无功利的从自家锅里拿出玉米面饼是怎样的古道热肠。我们记住了送我们玉米面饼那位农民的名字——— 培如。 

后来下放知青的口粮解决了,我们也回城工作了。现在我们退休了,但当知青第一年的八月十五我一直忘不了,那个热乎乎的玉米面饼发出的香甜好像还留在唇齿之间。每当我生活中遇到困难,就想起当知青第一年的八月十五。每当想起田野上烈日下辛苦劳作的农民,我就常怀敬畏之心从不敢浪费一粒粮食。每当看到头顶烈日在路边卖西瓜的农民,看到骑着摩托车、助力车浩浩荡荡奔走在回家路上的农民工,我都发自内心的想大吼一声,他们才是我一生中最可爱的人!

小山村里过中秋来源:枫网

我在山西岚县最西边的一个小山村插队,村里不足四十户人家,我们村离县城六七十里路,在县城的最西边,县城的周边方圆五里左右是平地(虽说是平地,也是高低不平)。从县城一路向西五里开始进山路,顺山势之间的县级公路向西,越走越高,弯弯曲曲,高高低低,七拐八拐走上近六七个小时才能到我们插队的村边上。

村子离公路有半里的河滩,坐北向南的一个坡坡墚子的凹凹里(背风),靠墚的最上层是十几眼窑洞,二层坡上也有十几眼窑洞,打窑土推出来的平地上,有几间瓦房,因为做饭取暖都是烧柴,瓦房里外都熏的黑呼呼的。最低洼处是队里的牛羊圈,建在河床边边上,村里插队的男生多,女生少,男女生都不说话,我和村里的奴子们打成一片,学习当地的语言,学会了方言和他们交流就方便的多了。和好几个奴子拜拜斯(义结金兰),我在村里就有好几个朋友了。


六九年的中秋是我离家后的第一个中秋,村里人早十几天就开始准备打月饼的面了,我们村很贫穷,人少地不少,土地虽然很多,但贫瘠的土地打不出多少粮食,有很都的坡墚子地都是间歇着种,今年这块地种莜麦,明年慌着,后年再种荞麦。由于地表层土太薄了,缺肥少料的产量很低,再加上冷天的时候比热天多,尤其是缺少雨水,都是靠天吃饭的,坡梁子地雨水少了庄稼干死了,雨大了又都冲跑了,(如果是淅淅沥沥的毛毛雨下个三两天,再隔十天半月下一次,兴许能有个好收成。),我们村的麦子地里的麦子,到收时也就一尺高,亩产也就百十斤,村里的社员每人一年最多不过二十斤麦子,这二十斤麦子只用全年的节日,节气,红白事由,真的很艰难。


现在说说打月饼,打月饼,为什麽叫打月饼呢?也许是模子里的月饼必须磕磕打打才能从模子里出来的原因吧,也许!村子里的老乡家里,每姓人家都有月饼模子,每家的模子花饰都不一样,看见月饼的花样,就知道是谁家的月饼,好玩吧。

玉米月饼

八月十三哪天上午,翠莲来叫我说她家今天打月饼(自家做月饼),让我去她家打月饼(打完月饼中午在她家吃莜面)。我对月饼不感兴趣,也就不太想去,我对翠莲说:“不啦,面金贵的,你快回哇,忙的。”翠莲上前拽我,我被翠莲从炕上拽了下来,我对翠莲说:“咋好意思来,空个手,没什拿的。”村里的习俗是做客来去不空手,农村没有什麽可以拿的,去做客时用碗盛上要带去的东西,富裕点的人家能带上点小米,红豆,黄米,莜麦,荞麦等等,差点的人家就带点玉米炒面,干辣椒,或是自家淹的咸菜(实际上是酸菜),实在没有的就抓上一把盐。我们吃集体伙食什麽也拿不出来。翠莲拽着我说:“那什呢,一个人稀惑的(可怜),过节了,连竹舍(家)也回去,到俺家和红火的累诶(非常),不应,拿剩了,走哇!”说完拽着我就向窑洞外边走,哎!空手也没办法,反正中午有莜面吃了。

进了翠莲家,翠莲娘正要和面,见我进来忙说:“来啦,上炕哇!”把我让到炕里边,我盘腿坐到炕上,看看他们是怎样做月饼,怎样打出来的。翠莲娘把少半碗油到进面里,用手搓拌着,油少面多极力把面和油拌匀,然后加上放了明矾的热水,揉了好一会才把面和好后放到炕头上醒着。翠莲娘和完面开始拌馅。我一看是用玉米面做馅,用少少的糖精水拌在米面中,然后上锅蒸,蒸熟后玉米面就有甜味了。放凉再拌上点红塘加甜加色,月饼馅就做好了。我看着那月饼馅,和北京的月饼没法比,也不会好吃到哪,可是看到翠莲一家人忙碌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我的心里却有点酸酸的……。村里的人们每天下地干活,起早贪黑,忙忙碌碌的,每天的吃食都是半菜半粮,农闲时,两顿小米稀饭,能煮上几颗山药就是好生活,只有过节才能吃上一顿静粮饭,村子里几辈人都是这麽过来的,善良淳朴的村民对我们远离家乡北京的知识青年,插队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很照顾,很是令人感动……


开始做月饼了,翠莲娘把面分成计子,把馅碗放在炕中间。我和他们一起做月饼,学着他们把面团放在手心里,揉圆拍扁后,用拇指和中指沿面边转圈,做成一个碗型,再小心的放上馅,转着把口封严,轻轻的拍一下后就放到月饼摸子里用力压,然后再炕沿上磕打,月饼就出来了。人多月饼少一会就做好了,烤月饼是男人们的事,我也不好去看看,做好了月饼要等到十五才能吃。反正我也不爱吃月饼。

翠莲娘开始做莜面,用开水烫面,和好,用一块石板推莜面。翠莲和我帮忙,我说不上帮忙,只是学着做莜面而已,翠莲打山药皮。有说有笑伴着莜面的香味,那香味至今令我难以忘怀。午饭后往回走的路上,想到我们在村里吃的是净粮,可是村民们过节都回来请我们吃饭,是一群善良淳朴的人。


十五哪天翠莲给我送来两块月饼,秋芳送来两块月饼,发子的妹妹也送来两块月饼……。我共收到十块月饼,我是村里最富有的人,村里没有一个人拥有十块月饼,虽然我不吃,我还是偷着乐了……。过完十五以后的几天里,我把月饼又分给大家吃了,看到她们吃月饼时的笑脸,我觉得她们心里一定很高兴,其实月饼是她们自己的月饼……

四十年前中秋夜作者:戴旭

9月的晒场,麦收季节已经过去,地里的麦子早已进场,并早已扬晒检斤过称完毕,该做囤的也做完囤,高高的粮囤矗立在场地四周;该装袋外运的也已陆续外运,没有外运的也整齐地码在边上,只等汽运连来车装走。而此时大秋作物还未开收进场,正是晒场比较清闲的时光。这段时间,晒场就安排选种。推来选种机,把作为种粮的麦囤打开,把囤子里的小麦,慢慢地“喂”入选种机的入口,经过选种机内部一系列的筛选,在出口的漏斗下张好麻袋,选好的种子就源源不断地流淌进麻袋,看着差不多了,两人用扁担抬着检斤过称,够160斤了,抬至一边,有一人专门缝袋口,缝完再码放至一边。选种机的选种速度是可以人工调节,要十几分钟才够一麻袋,一个夜班夜选不了多少袋种粮。因此选种的活儿是比较清闲。由于选种机整个晒场只有一台,好几个连队都要用,因此我们连队常排在夜间使用,就要排夜班。由于老职工和当地青年不住晒场,夜班都安排住在晒场的上海等地知青担当,又因为是农闲时期,夜班安排人工相对较宽松:囤子上喂入的两人,常由女工担当;往出口漏斗处张挂麻袋并抬麻袋上下磅秤2人一组,两组4人;检斤过称及封袋口2人;一个班共8个人。因此选种夜班,活不重,人不少,这八个人除了囤子上面“喂入”的以外(负责囤子上喂入的女同胞怕孤独一般不分),抬麻袋一拨人就够了,检斤过称和封袋口一人也行。因此下面6个人分作2拨,一拨上半夜一拨下半夜。这样既不耽误睡觉,还有夜班饭可吃,第二天白天便自由了,睡懒觉、洗衣服、打扑克下象棋、看书写信、上团部逛商店跑邮局看电影,到别的连队看朋友,都可自己安排。所以大家都很喜欢做夜班。

一九七0年九月十五日,这天我们几个上海知青做夜班选种。这天天气很好,也很凉,北大荒9月份的天气已经很冷了。机器隆隆地转着,下面我和另两个上海知青坐在麻袋上,等着出口漏斗淌下的粮食,等到差不多,撤下这一袋,张挂上一个空麻袋,然后一人一边,用扁担上的绳套挂住两个袋角,抬几步路,往磅秤上一放,如不够160斤,边上麻袋里的麦子添上点,如多了就拿出点,然后抬至另一边;负责缝口的,用缝针穿上麻绳,把袋口折几下,在一边袋角绕几道,然后一针针缝过去,不消一分钟,便缝完一袋,两人拽起四个袋角使劲一抬,便码在麻袋垛上。就这样干到九十点钟时分,还没有做多少活,忽然电停了,场上的灯一下子全灭了,机器也不转了。好在月光皎洁,场地十分明亮。


按理,停电了大家收拾一下家伙,便算下班了,可以回屋睡觉了,但我们谁也没有回屋里去休息,坐在麻袋堆上,仰望着夜空。此时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天上只有薄薄的几朵白云,冰盘似的月亮,顶在人们头顶上,月光洒在大地里上,亮若白昼。

我问,今天的月亮怎么这么圆这么亮?同伴答曰,今天是八月半中秋节啊。我这才想起,同伴中是有人收到了家里寄来的包裹,那一定是月饼了。我们那时只知道阳历日子,哪懂得农历是几号啊,那一定是他们家里寄来了月饼包裹和家信才知道今日是八月半!而我知道自己家境困难,是不会寄来什么月饼包裹的,家里也未必能吃上几块月饼。


我曾经在书中读到古代诗人如何在中秋节赏月饮酒做诗,又怎样在文章中在诗歌中描写这中秋的月亮。现在我却是第一次这么安静地在广阔天地里观赏这八月中秋的月亮。我们哥几个仰着脑袋,望着那月亮。


圆圆的月亮,像一面铜锣一样悬在空中,显得格外大,格外的近。月亮表面上有着黑乎乎一团团的东西,并不是洁白一片。我想象着月宫中吴刚“丁丁”的举斧砍树,砍来砍去老也砍不开的样子;想象着嫦娥的长裙舞动着,仿佛在跳舞;想象着玉兔们,在吴刚嫦娥间追逐嬉戏。再仔细看,好像什么也没有,圆圆的月亮就是如此罢,洁白中有片片影子。


月亮,不断在空中漂移,从这儿挪到了那儿。不知从哪儿飘来一朵云,挡住了那圆月的半边,另半边就像出水的芙蓉,又像那月亮舒适地躺在这白云做成的床上。月随着云,云托着月,在太空里缓缓移动。这朵云不断地变换着形状,时而像一朵薄薄的地毯,时而又像厚厚的被褥,时而又像一只摇篮,金月躺在其间,时而又像一团巨大的棉絮,轻轻地擦拭着月面。看得眼睛酸了,脖子也酸了。低下头,那月仿佛也在地下似的。待再抬头时,又不知道哪儿飘来的又一朵云,直推着这轮金月。我看着看着,不由得想起了家,此刻母亲不知是已经睡了呢,还是在做拿回家的活儿;想起了自己的兄弟是睡了呢,还是在陪伴着帮着母亲做活?想着想着不由得伤感起来。中秋节该是团圆的日子,而我此刻却在数千公里之外的异乡,半夜里想念着自己的母亲家人。没有月饼也没有过节的气氛,唯有思念在心头!想起我们来了的几个月间,每月的22日——我们离开上海是1970年5月22日——,女同胞的宿舍里都会传出想家的哭声,此刻她们如知道今日是八月中秋节,晚饭时分该还会哭上一场吧。也许她们并不知道今日是中秋,此刻早已睡入梦乡,因为此地并没有中秋节的气氛。


秋风习习,中秋时节气候已经转凉,夜班的我们都穿上了那件黄棉衣。我们几个坐在麻袋堆上仰望夜空。天上月儿正圆,边上的云朵时有时无,时而变幻着。我们哥几个“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时竟没人说话,都静静地望着那天上一轮明月……

直到下半夜上班的那拨人起来招呼我们:“走啊,吃夜餐去啊。”我们哥几个才在月光下,静静地走向食堂,平时说说笑笑的我们,此时竟一路无语。想家,想家,都在想家啊!


 来源:一壁残阳、海疆在线、淮河晨刊、枫网

欢迎知青朋友来稿,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推荐阅读

精选知青青春回忆文章(422篇)

精选后知青时代文章(252篇)

精选知青关注文章(335篇)

精选知青影视、纪录片(200余部)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