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亲历记与启示录

20多年前,当地时间1999年5月7日23时45分,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一架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2轰炸机发射了5枚精确制导导弹(JDAM),击中了位于南联盟首都贝尔格莱德樱花路3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当场炸死来自新华社的邵云环、《光明日报》社的许杏虎和朱颖三名中国记者,炸伤使馆工作人员二十多名,馆舍尽毁。

禁播20年:北约轰炸
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真实画面

凤凰台纪录片:中国驻南使馆
被炸亲历记与启示录

1999年,中国大使馆被炸,
北约发言人叫嚣:
打击是精准的、合理的

在如今的塞尔维亚,有着一处中国人的伤心地,那就是位于贝尔格莱德的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旧址。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B-2轰炸机的5枚导弹击中了中国驻南大使馆的建筑,使得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记者壮烈牺牲。


早些时候,为了保护大使馆的安全,南联盟曾禁止在大使馆周围建造房屋,直到200米开外才能看零零星星的民宅,更没有任何所谓的军事设施,可供北约作为空袭的目标!

然而,在事件发生后,北约发言人却是声称:打击是精准的、合理的!


如今,20多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实力迎来了全面的发展,但是昔日的屈辱仍是历历在目。


那么,1999年5月7日的那一晚,究竟发生了什么?


北约发言人为什么事后不但不道歉,反而“口出狂言”?


中国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北约发言人之所以声称“打击是精确的、合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在于北约组织“干涉别国内政已成习惯”,这暗中造就了北约组织颐指气使的“性格”。

1999年5月7日,以英法美三国为首的北约组织,置各国的抗议于不顾,不断加强对南联盟的空袭力度,空袭的范围不断扩大。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单方面的轰炸行动已经持续整整45天,北约各国的轰炸机已经没有需要轰炸的目标了。


面对着倔强的南联盟当局,北约各国骑虎难下——一方面是“炸无可炸”;一方面是,如果就此停手的话,那么就相当于宣告军事行动的失败。


当地时间5月7日夜晚,电力系统早已瘫痪的贝尔格莱德一片漆黑。


入夜之后,防空警报响彻贝尔格莱德的上空,警报过后,死气沉沉的城市寂静无声,大家默默地等待着今晚的轰炸。


中国驻南大使馆坐落在贝尔格莱德城中,多瑙河与萨瓦河的交汇处。


五层高的主楼作为办公楼使用,办公楼的两侧是大使官邸,一条长廊跨空而建,将大使官邸和办公楼连接起来。

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驻南使馆大使潘占林为了让大家在紧张的气氛中得到放松,特意要求只给使馆的娱乐场所供电。


这个娱乐场所属于“半地下式”,地上地下各有一半。每逢周末或者节假日,大家就在这一娱乐场所中休息。


当天恰逢周五。夜间,这个建在食堂中的娱乐场所聚集了二十多位记者和使馆工作人员,大家一起进行娱乐活动,来放松因炮火而高悬的心。


按照惯例,当晚,发电机在十一点左右停止供电,大使潘占林希望不要延迟娱乐时间,早点休息。


大家对于潘大使的话深有感触,彼此寒暄了几句之后,便打着手电筒纷纷离开。


而正是潘占林的这一决定,挽救了大家的生命!

半个小时后,一场震惊世界的灾难降临在中国驻南大使馆。


潘占林回忆说:“在当晚11点45分左右,突然有一声巨响,好像是地震一般,整座大使馆的大楼都摇摇晃晃!土块从四面八方砸到书桌上、沙发上。”


使馆的玻璃顷刻间粉碎,各个房间的门都被气浪震裂,墙皮一片片地脱落,挂在天花板上的灯具摇晃不止。


使馆内一片狼藉,熊熊燃烧的大火席卷使馆前院,呛人的浓烟弥漫在大使馆的上空。大使馆的顶梁柱已经被炸断,大块的水泥砸落在院子里。

刚刚运送到使馆的5个煤气罐也在轰炸中被引燃爆炸,炸裂的碎片四散在草坪上,有的甚至飞到了使馆外的大街上。


爆炸发生时,潘占林看到有的同志想要跳楼求生,内心十分着急。


他不顾自己的安危,用湿布捂住口鼻,闯过浓烟密布的楼道,跑到办公楼前开阔的空地上,用手做喇叭状,大声呼喊:“同志们,保持冷静,不要惊慌!”


安定人心之后,潘占林开始组织寻找危急中的同志们,他拿着花名册,对着被救出来的人员一个个地清点。


但是,最后发现仍然有三名同志下落不明。

最终,救援队在坍塌的混凝土钢板下,找到了牺牲的三名记者——新华社女记者邵云环、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和夫人朱颖。


幸存的使馆人员中,半数以上都受了伤,其中一半伤者伤势极重,被转入当地的急救中心。


一片狼藉的中国大使馆内,五星红旗依然高高地悬挂在旗杆上...


这是北约对南联盟进行轰炸以来,首次有外国使馆受到攻击,随后,中国使馆遭受袭击的消息立即震惊了整个世界。

打击真的是精确的、合理的?

美国当地时间7日深夜,获悉此消息的中国在联合国常驻代表秦华孙震怒不已,他立即起草文书,要求联合国安理会立即召开紧急会议。


当天,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大雨滂沱,各国代表应邀前往联合国大楼进行紧急会议。


在会上,大多数的国家都在强烈谴责北约组织的暴行,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公然挑衅”!

然而,北约组织相关各国的代表却是装作一副“无辜”的模样,而美国代表声称:意外在战争中是不可避免的。


北约发言人甚至叫嚣:北约组织的每一次打击都是精准的,每一次行动都是合理的。


随着事件的发酵,支持正义的世界人民均将矛头指向了美国,谴责北约组织的暴行。


然而,北约组织却是忙于掩盖真相,将责任撇清。


时任北约秘书长索拉纳声称:“这只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错误,我对此深表遗憾。”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组织坚决不承认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甚至统一口径说是“误炸”。


然而,短短两天后,美国国防部长科恩再次改口,否定了“情报过时”的说法,声称是“美国军方使用了过时的旧地图才造成误炸事故”。


“旧地图”这一说法被新华社痛批,认为是“荒谬绝伦”。


更令人悲愤的是,科恩还宣称:“美国白宫对过去48天以来的轰炸行动感到十分满意,空袭行动仍将继续...”


不过,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科恩声称在过去的48天里,仅仅有12枚导弹未能完全地“保护无辜平民的生命”。


但是美国情报部门却表示:中国驻南大使馆被误炸是北约空袭行动的第一次失误。


前后不一的口径将美国人的敷衍与傲慢展露地淋漓尽致,消息传回国内,无数的仁人志士走上街头,为牺牲的3位记者声讨公道,为中国的主权声讨公道!

8日下午的北京街头,来自北学、清华大学等几十所高校的学生,组成数万人的示威游行的队伍,在美国大使馆前举行抗议活动。


他们高举着写有“坚决拥护我国政府严正声明”、“北约轰炸我国驻南使馆是对中国主权的粗暴侵犯”等内容的横幅,振臂高呼。


他们流淌着泪水,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

与此同时,中国各界也都在声讨美军的暴行...


5月9日凌晨2时,一架客机从首都机场起飞,在寂静的黑夜中冲向远方。


这架飞机的乘客,正是“中国政府处理驻南斯拉夫使馆遭北约袭击事件专门小组”的全体成员。


南斯拉夫联盟外长约万诺维奇亲自会见了专门小组成员,随后,一行人去往急救中心看望伤员。


年逾半百的朱福来望着女儿和女婿曾居住过但已被炸毁的使馆宿舍,泪流满面。


朱福来面对中外记者说:“我女儿、女婿来这里时活蹦乱跳,现在我只能捧着他们的骨灰回去了。北约为什么要炸我驻南使馆,为什么要杀害我们中国人?”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轰炸四天后,一架专机降落在首都国际机场,机上运着三位烈士的骨灰。

在礼兵的护卫下,烈士的遗像被同事抱出,骨灰盒被自己的亲人捧着,上面铺盖着中国国旗,迎接骨灰的人群时不时地发出痛哭的声音。


中国国家领导人跟随烈士的亲属将骨灰放上灵车,目送烈士魂归故土。


后来,美军坚持“使用旧地图”的说辞,并将责任推给班尼特这一绘制地图的军官,声称是班尼特在旧地图上做了特殊的标记,才使得轰炸机误炸中国驻南大使馆。


在长时间的谈判后,美国大手一挥,向中国被炸使馆赔偿2800万美元,向死难者家属赔偿450万美元。


这场被国人视为奇耻大辱的血债,最终匆匆了结...


但纵然北约组织百般掩饰,但是“误炸”终究是谎言!

“误炸”经不起推敲,行动是有预谋的

从军事角度来看,北约的这次行动完全是有组织、有目的的,所谓的“误炸”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在正常情况下,一枚导弹想要命中既定目标,需要掌握三个条件:


第一,要掌握目标的准确信息,比如,目标的方位、大小。


当时的美国有55颗侦察卫星专门用于科索沃战争中,每时每刻都在拍摄南联盟的各个军事设施和军队动向,且美国卫星图像有着极高的清晰度。


轰炸中国驻南大使馆当日,战争已经持续了48天,美军没有任何理由不知道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精确位置。


第二,是控制导弹的飞行过程。


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军采用的卫星GPS定位系统,更是保证了精确制导弹药的“万无一失”。


况且,美军第三代精确制导武器在空袭近距离目标时,精度已经小于1米,甚至在实验中多次达到了0.1米的精度。


这就是说,导弹在控制过程中不可能出现失控的问题,更不可能5枚都“失控”到一个目标上。


在导弹的末端瞄准上,发生问题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在空袭波黑时,美军的巡航导弹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代,命中精度一般在1米左右。

飞机临空轰炸,将会更为准确,自然不会发生张冠李戴的事情。


由此,北约的轰炸行动,从头到尾,都指向了中国驻南大使馆!


“旧地图”是无耻的谎言。


·以史为鉴:虚伪的西方民主,亟需强大的国力


1999年6月10日,科索沃战争最终落幕。


战争之初,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维护阿族“人权”的旗号,而战争的结果,却使近百万的阿族难民流离失所。


美国一贯标榜自己为“人权卫士”,而它的所作所为却清楚地告诉世界人民,它的所谓“人权” 实际是侵犯别国主权的遮羞布;它的所谓“民主”实际是称霸世界的挡箭牌。


而所谓的“新闻自由”曾经是西方鼓吹最多的民主招牌。


但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各国不仅向国内的媒体下达了封口令,且在战争之初就轰炸塞尔维亚的电视台,使得科索沃的战场成了美国的“一言堂”,把所谓的“新闻自由”踩在脚下。

科索沃战争,再一次深刻地向我们昭示:

帝国主义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无论它发展到哪一个阶段,无论它伪装得多么巧妙,甚至披上“民主、人权、自由”之类的美丽的外衣,最终都会暴露其霸权主义的丑恶嘴脸。


同时,科索沃战争带给我国诸多的启示,最重要的一点便是——高科技武器的使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战争的进程。

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使用的空中打击武器,98%属于高技术类的精确制导,较之越战时期的地毯式轰炸,无论从命中率和打击力度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这就要求,中国在今后必须在发展高技术兵器方面下大力气;同时认真研究高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的诸多问题,以打赢霸权主义可能强加在我们头上的一切战争。

 结语 

中国人民把使馆被炸后的屈辱,转化成了富国强兵的实际行动;把炽热的爱国热情,变为了扎实工作、努力拼搏的坚定意志!


千方百计地把科技搞上去,赶超世界一流水平,以从容应对未来各种复杂多变的挑战。

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20周年祭

来源:青春宁波

1999年,南联盟贝尔格莱德时间5月7日23时45分,北京时间5月8日凌晨,巨响和火光打破了街头的平静。

位于萨瓦河左岸的中国驻南大使馆,突遭五枚导弹从不同角度的飞来袭击。大使馆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炸毁前的大使馆

第一枚炸弹斜穿使馆大楼,在使馆高级外交官宿舍附近爆炸,新华社记者邵云环当场遇难。

第二枚炸弹从使馆中央穿透楼顶,导致三层的大使办公室、会议室以及大厅全部遭到严重破坏。


第三枚炸弹落在西北角的客房,将《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及夫人朱颖所居客房炸毁,二人遇难。


第四枚炸弹落入地下室,将地下室的五个煤气罐以及车库内的战备储备汽油引爆,现场惨烈。

第五枚炸弹落在驻南大使官邸,但幸运的是并未当场爆炸,而是在五年后被塞尔维亚方面取出销毁。


据亲历爆炸现场记者回忆,当时楼梯已经被炸塌,大使官邸也被击中,整个屋顶被掀翻。

在特派记者吕岩松的回忆中,他的同僚们,那些曾鲜活的身影最后都“死得很惨”:


“能看得出来,小许死得很痛苦,手还是那种剧烈挣扎的样子,衣服也都破了。又过了一个小时,小许的夫人朱颖也被找到了,她死得更惨,从二楼炸到了地下室。爆炸前15分钟我们还和朱颖在一起谈笑,她一直说无论仗打到什么程度,只要记者站需要她,她一定不会离开的,她会一直陪着许杏虎。他们本打算这次回国休假时生一个孩子。”

1998年10月26日,许杏虎、朱颖夫妇在一起


这一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罪恶行径,激起了全中国每一个普通人的极大愤慨。中国政府当天上午发表声明,严厉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野蛮暴行,要求北约必须对此承担全部责任。


他们事后的借口是“误炸”。

被北约炸毁的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一名中国驻南联盟使馆工作人员从被炸毁的楼房里撤离。

使馆馆舍受损严重,部分人员只能通过消防车云梯撤离。

一枚导弹贯穿到底。 

导弹砸下的大洞。

三名受害的中国记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


驻南使馆内3死20余伤的淋漓鲜血,被炸弹蹂躏得千疮百孔的断壁残垣,触目惊心。


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爆发的一系列抗议活动,中国人的愤怒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彻底点燃。

1999年5月8日下午,中国大学生在美国驻华使馆门前举行抗议活动,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盟大使馆的暴行。

一名抗议者试图冲入美国驻华使馆。 

5月12日,美驻华大使尚慕杰(右)四天以来首次走出大使馆。

1999年5月8日,在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门前,华东师范大学学生秉烛游行。

次日,全国兴起反美游行,抗议者手捧烈士遗像表达自己的愤怒。

学生举着“北约,脱下你的人皮”的标语,高喊口号。

广州游行抗议的激愤的民众,拿着当日的报纸,高喊口号,游行队伍延绵几公里。

成都数万名大学生来到美国驻成都领事馆前,抗议北约暴行。

游行的民众包含社会各界人士、学生,纷纷抗议北约轰炸中国使馆。

很多并不知晓事情的人,都是从使馆区的报纸上得知那个黑暗的午夜的。

那一天,北京所有的报纸头版头条,全部是南联盟大使馆被炸。

美国大使馆的门口被围堵得水泄不通——里面是三层武警,外面全是前来抗议的人群,自发的,抬头看去,你是见不到人头的,全是标语和旗帜。人们聚集在美国驻华使馆前抗议、高喊。

学生举着“北约新纳粹”的标语,高喊口号。

纳粹=北约 还我正义。还记得衣服上那个标靶圆环么?那一年,这个标志远比什么LOGO都出现的频繁。

那一天,北京10余所高校的数千名的大学生们手举国旗,强烈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霸权主义行径。

除了内地同胞,香港民众也在美国驻港领事馆前游行,强烈抗议北约轰炸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北京科技大学学生在机场高速公路旁打开万余名师生签名的150米长卷,表达对烈士们的悼念及对美国为首的北约暴行的声讨。

游行队伍中,青年高举“居安思危,发奋图强”八个字。


来源:凤凰卫视、法制播报、青春宁波


精选文章推荐

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社会纪实

视频:纪录片、影视作品、纪实报道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