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69岁,不敢老去的濮存昕

《人物》 为时代而歌 濮存昕中央电视台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l0196sshjpr

69岁,不敢老去的濮存昕

提到濮存昕这个名字,或许很多小青年们会感到陌生。但稍微年长的朋友们,应该是非常熟悉的。

濮存昕电视剧《曹操与蔡文姬》剧照

《曹操与蔡文姬》中,奸诈又求贤若渴的曹操;《三国演义》中,胸怀雄才大略的孙策。

还有他的代表作《英雄无悔》中光明磊落、正直廉洁的高天。


一个个经典角色,组成了濮存昕辉煌的演艺事业。但他的人生,可不是一帆风顺,只是各种磨难终究没能击垮这位老戏骨。


患过小儿麻痹,被质疑过“不会演戏”,在剧场遭受了十足的冷落。他一步步走了出来,从“演技稀烂”到了德艺双馨。


但这不过是他人生悲惨中的冰山一角。弟弟意外身亡,父亲又身患重病离开了人世。69岁的濮存昕,仍守在母亲身旁尽心尽力地照顾,慈母尚在,我怎敢老去?

01

1953年,濮存昕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文艺世家,他在家里排行老二。

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


父亲叫苏民(原名濮思荀),是一位著名的话剧演员和导演。

濮存昕和苏民在人艺剧场门口合影

按如今的话来说,其实濮存昕就是个十足的星二代。只不过在他两岁时,一场重疾几乎毁了他演戏的道路。


据他自己回忆,小时候患上了小儿麻痹症。

右腿相对来说更加严重,病重时完全无法动弹。好在经过及时的治疗,濮存昕能够站立起来了,但也留下了后遗症。右脚因为萎缩导致脚跟无法着地,他走路只能是一瘸一拐的。


年幼时的他总是被同龄人取笑,被起了一个“濮瘸子”的外号。体育课时,老师安排分组赛跑,同学们积极组队,只有他遭到了嫌弃。濮存昕只能一个人孤独地坐在操场边上看着大家嬉闹。


他恨死了自己的病,有时候也会朝着父母嘶吼:“为什么只有我有病啊?”为了孩子的病情,父母四处寻医问药。濮存昕10岁那年,家里花了大价钱为他做了脚部整形手术。医生告诉他们要坚持术后的恢复锻炼,才不会留下病根。


为了能全心全意地照顾儿子,母亲辞去了工作。每天陪着濮存昕练习,还专门学习了按摩。手术后的恢复也是很艰辛的,每次训练汗水都会打湿他的整个衣衫。看到儿子疼得掉眼泪时,妈妈也在一旁悄悄落泪。只是她很快就抹掉了眼泪,面带笑容地给儿子加油鼓劲。每个夜晚,濮存昕都是在妈妈温柔的按摩中进入梦乡的。

02

曾经习惯了濮存昕一瘸一拐的弟弟濮存岩,在看到哥哥每天痛苦的锻炼时,突然明白了哥哥的辛苦。似乎一夜之间长大了,从来不肯吃萝卜的濮存岩,硬是吃了一大碗。


他站在妈妈和哥哥面前,抬起小脸,自豪地说:“我要尽快长大来保护哥哥。”每到周末,濮存岩会陪着哥哥一起散步。偶尔会遇到一些调皮的孩子上来嘲笑濮存昕,这时弟弟总会冲上去跟他们理论。有的时候还会动起手来,不把这些坏孩子赶走,濮存岩是不会罢休的。


整整一年时间,濮存昕恢复了,他终于能够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走路奔跑了。这场经历,给了他一种危机感,以至于濮存昕一直保持着运动和锻炼的习惯。


最重要的是,对母亲和弟弟的感激,伴随了他的一生。

1969年,濮存昕作为知青赶赴黑龙江参加生产建设。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濮存昕和同学们一起踏上了前往他乡的火车。在他上车之前,看到了父母带着干粮气喘吁吁地出现在了车站。父母哪是为了送干粮啊,只是因为他们知道知青生活不是短时间里就能回来的。儿子这一去就是几年,分别之前,做父母的只想最后再看一眼儿子。


多年以后,濮存昕想起那时父母依依不舍的眼神,后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多陪他们一会呢。


上山下乡的生活可没有那么美好,到了兵团没多久,濮存昕就开始想家。

开荒、割草,种粮、栽树,濮存昕倒是没抱怨辛苦,只是他突然怀念起妈妈做的饭了。带着思念的信一封封地往家里寄,这样的生活过了四年。


1973年,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回城里大干一番。濮存昕觉得自己也该回家了,只是当时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回去的。他没学历也没练出来专业的技术,回去该干什么呢?为了能够回家,濮存昕决定子承父业,走艺术之路。

只可惜没有正规的渠道,濮存昕只能继续呆在黑龙江。他报考了文工团,直到1977年,濮存昕终于考进了空政话剧团。


又一个四年,如果不是父亲一封又一封的鼓励信,他可能支撑不到最后。父亲教会了他很多东西,如果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国家一级演员濮存昕。

03

终于回到北京的濮存昕已经24岁了。进入了空政话剧团,成为了一名文艺兵的他,似乎终于能发挥“星二代”的优势了。然而事实上,父亲从未给他提供过任何便利。


刚来到话剧团时,濮存昕作为个新人,能在舞台上跑跑龙套已经不错了。更多的时候,他像是个杂工,搬桌子、扫地等等工作都是新人来做。不过为了能够提升自己的演技,濮存昕一有空闲就去学习前辈们的表演技巧。


整整5年,他才从龙套中挣扎出来。

1983,濮存昕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出演了话剧《周郎拜师》。


这次经历,居然让他的生活出现了巨大的转折。不仅让一直对事业低迷感到有些沮丧的濮存昕重拾信心。


不久之后还让他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一次合作中,濮存昕和剧团女演员宛萍因戏生情。

戏里戏外都打得火热,相恋两年后,1985年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结婚一年后,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取名濮方。


1986年,空政话剧团借用北京人艺的剧场演出,濮存昕帮着装台。在北京人艺的舞台,看着台下乌泱泱的观众。濮存昕有了去人艺的愿望。这一年年底,他的愿望成真了,真的被调到了北京人艺工作。


只是在人艺里有句话:“想演好得入槽”。用现在的话来说,相当于是得开窍。刚来人艺的濮存昕,尽管有着多年的表演经验,念台词也铿锵有力。

但却有特别明显的“表演感”,演技也有,但毫不真实,很显然就是还没“入槽”。所以在濮存昕最初到北京人艺的那几年,他又重新回到了跑龙套的生涯。

04

而宋丹丹,早已荣获包括飞天奖最佳女配在内的多个奖项。同年她还凭借电影《月牙儿》拿下了萨莱诺Salerno国际电影节意大利银质奖。

“小濮?我们从来就没有看好过他,他哪会演戏啊。”虽然宋丹丹比濮存昕还小了8岁,但她还是这么表明了对濮存昕最初的看法。


虽然曾经在空政话剧团时有很多机会出演主角,但来到了人艺,濮存昕也的的确确发现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差距。他很清楚,在宋丹丹和张永强等一众同事面前,自己真的是个“蹩脚演员”。


虽然清楚自己的差距,但濮存昕怎么会服气呢。就算不提这些同辈的演员,他的父亲苏民,可是北京人艺的第一代演员,宋丹丹等人的老师。他是在人艺大院里长大的,老一辈演员们的辉煌可都是自己耳濡目染过的。


为了追赶这些差距,濮存昕直接打碎了自己曾经的表演经验,从零开始。把自己当做一脉脉支流,汇入一个个角色的小溪。

1991年,“闭关修炼”多年的濮存昕凭借在话剧《李白》中的表演,拿下了梅花奖、文华奖和白玉兰奖。


宋丹丹也终于认可了他的演技:“没想到这会儿他演得挺好的。”

同年,濮存昕还得到了导演谢晋的赏识,在《清凉寺的钟声》中饰演明镜法师。


1994年在史诗剧《三国演义》中,饰演孙策这一角色,来到了他演艺事业的第一个小巅峰。

两年后,凭借电视剧《英雄无悔》中“高天”这一角色,濮存昕终于一炮而红,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

让他成为了第一代“师奶杀手”,不仅如此,高天警长其实对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是通杀的。


在他摩拳擦掌,准备在事业上再攀高峰时,一场意外却突然降临。

05

就在他外出拍戏时,突然接到妻子宛萍电话:“你快回来吧,家里出事了,爸妈已经哭晕了。”


接到电话的濮存昕赶紧往回赶。这一次回家的路格外漫长。当他推开家门时,眼前的一幕让他终生难忘。宛萍扶着瘫倒在沙发的爸爸妈妈,弟媳哭得直不起腰。原来,是弟弟意外离世了。


还不到30岁,留下孤苦伶仃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对儿媳来说这是天大的打击。丧子的父母也因悲伤过度而病倒。


而今后弟媳和侄子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让他彻夜难眠。

如今弟弟的去世,对濮存昕打击巨大。相比于哭晕在地上的父母和弟媳,濮存昕表面上看着冷静许多。可他是家中长子,这时候他不能再倒下。与其让家人担心,不如自己把崩溃藏在心里。


等到夜深人静时,他独自来到阳台,静静地蹲在角落里抹泪。凄凉的月光下,一米八的濮存昕看上去格外无助。等到白天的时候,濮存昕又要将悲伤藏在心底,把整个家的重担扛在肩上。


父母的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是他无法能感受的。经过丧子,濮存昕爸爸彻底落下病根。濮存昕深知忠孝难两全。于是半退影视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陪父母。


他自己也知道,这一退,名气再难回去,很可能以后都是不温不火的状态了。但在他心里百善孝为先,天下没有任何事比父母更重要。


从那时候开始,他有三年的时间没有演过任何影视剧。三年后才开始陆陆续续复出,但也不会一下接太多,一年最多拍两部。


父母在,不远行。他接戏不会离家太远,不然放心不下在家中的父母。

濮存昕父亲苏民(原名濮思荀),是人艺第一代演员。宋丹丹、徐帆、陈小艺、江珊、王姬等人都是苏民的学生。


小儿子去世后,苏民受到巨大打击,从此元气大伤。在医院休养很长时间,那段时间都是濮存昕在照看。也从那时候开始,苏民身体每况愈下。三天两头往医院跑,精神也不太好。每天坐在小儿子房间里不出来。


濮存昕看着父亲,眼里流下两行泪。丧子之痛,父亲一辈子都不会释怀。濮存昕只能一个人尽两个人的孝,每天给父亲做好早饭,然后带父亲去公园遛弯。


起初,苏老还能搀扶着走路,后来即便搀扶着也无法行动,濮存昕就每天背着父亲下楼。本来打算给父母买个带电梯的新房,可又怕父母住不习惯,所以濮存昕就每天充当“电梯”背着父亲外出散步。


“小时候您背我,长大了我背您。”


那时候濮存昕也年过五十,长期背着父亲上下楼梯,导致他的腰也落下毛病。每次背完父亲,他自己就开始锤腰。

濮存昕的父母

他也到了需要别人照顾的年纪,可他还坚持要照顾自己老父亲。每天提醒父亲吃药、吃饭、喝水。晚上给父亲洗脚、按脚。


有一天,他正在给父亲洗脚,父亲低头看见儿子的白头发,端起水盆还要扶着腰,突然感叹自己儿子也老了。


晚上睡觉前,苏老拉着濮存昕的手说:“有你这样的儿子,我这辈子非常骄傲。”


2016年8月26日,苏民因器官衰竭在睡梦中离世,享年90岁。

06

亲人接连离世,濮存昕整个人生都充满了灰暗。还没等他从父亲离世的悲伤中走出,母亲贾铨又病倒了。


尘缘已尽,阴阳两隔。


陪伴自己六十余载的丈夫驾鹤西去,贾铨一下子接受不了,整个人像失了神一样。

濮存昕 苏民 贾铨

脾气暴躁、时而哭时而笑,还经常忘事,总是一个人发呆。


在父亲去世之前,母亲是单位领导,非常精明能干。


眼看母亲精神状况越来越严重,濮存昕赶紧带母亲去医院。医生说:“这是认知障碍,可能是经历过大喜大悲引起的,如果恢复不好,很可能成为老年痴呆。”医生的话无疑让濮存昕心理负担更加重。自己还没走出阴霾,现在还要让母亲走出阴霾。


这时濮存昕大姐濮晔站出来说:“我是大女儿,以后我搬过来和咱妈一起住。”当天濮晔就回家收拾行李,搬过来陪母亲。


濮晔也将近70岁了,退休前是大学教授,因为常年站着讲课,膝盖、嗓子、血压都落下了病根。


每天给母亲洗澡、做饭、按摩,没过几天濮晔就先倒下了。严重到无法起身,血压下不来160。

濮存昕赶紧把姐姐送到医院,并且不再让姐姐来照看母亲。


“姐,你回家休息吧,以后我来照顾咱妈。”


把姐姐送回家后,濮存昕住进母亲家里,再次扛起家中大梁。

照顾母亲比父亲要更细心。有一天晚上,濮存昕起床上厕所,顺便去看妈妈睡得好不好。


结果一推开门发现妈妈不在床上。濮存昕赶紧把妻子叫起来一起去外面找。他们打着手电筒,边走边喊:“妈,你在哪?”


那一刻,年过五十的濮存昕像个孩子一样无助。一个小时后,濮存昕在一公里以外的公园看见母亲的身影。濮存昕压抑住情绪,平静地上去询问:“您在这干嘛呢?”


母亲缓缓抬着头说:“我想给我儿子买两串糖葫芦,他们俩最爱吃了,怎么走这么远都找不着卖糖葫芦的?”


听完这句话,濮存昕赶紧深呼吸,试图把眼泪憋回去。随后他扶着妈妈往家的方向走去。而妻子宛萍在旁边早已泪流满面。


这一幕和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玉去找老年痴呆的苏大强一样让人感动。


此后,濮存昕晚上睡也睡不好,生怕妈妈一个人再跑出去。于是他买回来一张折叠钢丝床,放在妈妈房间里。还买了一根很长的绳子,一头拴在妈妈手上,一头栓在自己手上。这样妈妈一起床,他就能感觉到。


无论妈妈上厕所还是起床去客厅转悠一圈,他都一声不吭地在后面跟着。


白天也是每分每秒都在妈妈身边,给她念诗,给她按摩。


为此,濮存昕辞去人艺院长职务。现在他力不从心,只能放弃工作,回家陪伴母亲。


濮存昕还在母亲衣服上都贴着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还告诉邻居:


“如果看见我妈一个人出门,麻烦您马上打电话告诉我。”街坊四邻都夸濮存昕是个大孝子。


可他也不再年轻,身体状况大不如前。有一次他蹲下去给母亲系鞋带,结果两眼一抹黑就倒在地上了。这一倒,把宛萍和女儿吓坏了。


女儿濮方赶紧带着爸爸去医院检查,医生说:“睡眠不足,劳累过度。”


濮方就和妈妈商量找个护工照顾奶奶。结果护工晚上睡觉太沉,老太太起床上厕所她都没发现。因为手上拴着绳,护工把老太太绊倒在地,还摔了一身乌青。濮存昕心疼得不行,就把护工辞退了。

濮方心疼爸爸的身体,于是她就搬进奶奶家里,把绳拴在手上陪奶奶睡觉。可是濮方已经成家,还有自己的女儿,长期在奶奶家住也不是办法。

没过几天,濮方女儿就哭着喊着要找妈妈。


那一年,濮存昕已经65岁,他心疼自己外孙女,就叫濮方回去了。


濮方说再找一个护工,结果被濮存昕一口回绝:“虽然我是你爸,也当了姥爷,但我永远是你奶奶儿子,甭管我今年多大,我都要尽孝,尽孝关键在于付出行动,不是花钱请个护工就完事的。


这时候女婿韩金凯主动提出让他来照顾奶奶。

韩金凯是一名滑雪运动员,与濮方在黑龙江滑雪时相识。有一次濮方从坡上摔下来,韩金凯立马跑下去抱住她,才避免发生危险。


当俩人准备谈婚论嫁时,韩金凯陷入沉思。老丈人是国家一级演员,而自己父母只是普通工人,门不当户不对,老丈人会同意这门婚事吗?正当他犹豫之时,濮存昕主动约他出来吃饭。


老丈人表示:“你们年轻人的感情我们不掺和,只要你们彼此开心就好,我们也不要彩礼,你不要有心理压力。”

韩金凯也很孝顺,不仅照顾着自己妻子和女儿,还照顾着老丈人和丈母娘。这次,韩金凯还想来照顾奶奶,只不过被濮存昕拒绝了。


他对女婿说:“你们还有孩子,我外甥女那么小,你们负担很重,我们就不给你添乱了。”


在这样相互理解,相互体谅的家庭氛围下成长,每个人的血液里都充满温良。

等濮存昕身体慢慢好起来时,母亲的身体也渐渐好转。他就每天拿着相册给妈妈讲从前的故事,让妈妈回忆起往事。还带着妈妈去楼下挨个认邻居。

07

2021年,濮存昕陪妈妈去医院复查。医生说老太太恢复的非常好,简直是医学奇迹,这和儿女无微不至的照顾有很大关系。也就是说,濮存昕用孝心创造了奇迹。

濮存昕与母亲

母亲病好之后,濮存昕依然不敢懈怠,生怕再复发。他还和以前一样,每天给母亲做饭、捏腿、讲故事。


您养我小,我养您老。


平日里濮存昕还经常陪外孙女玩游戏,三代同堂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他也没有忘记弟弟的遗孀,十年如一日地给弟媳生活上提供帮助。每隔几天他都会去一趟弟媳家里,送点钱送点日用品。一到放假的时候,他就会把侄子接到家里和自己女儿一起出去玩。

如今濮存昕已经69岁了,即将步入古稀之年。他不敢老去,他要用自己的晚年撑起母亲的晚年,这应该就是“孝”字最好的诠释了吧。

来源:腾讯视频、安在娱乐、五颜六色的天空

精选文章推荐

濮存昕:我的北大荒知青岁月

知青往事回忆、上山下乡知青岁月

留守知青、返城知青的人生经历

▲知青历史、知青人物、知青研究与思考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 老知青家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