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德怀的婚恋悲歌

彭德怀与浦安修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c3229jws59c

弟弟们牺牲留下八个孩子
彭德怀伯伯如何教育他们

1940年,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百团大战抗击日寇时,国民党反动派却在彭德怀的老家湖南湘潭,对他的亲人加以毒手。一天夜里,二弟彭荣华在家中遇害,大弟弟彭金华被捕,几天后也被残忍杀害。两个弟弟留下了八个孩子。彭德怀没有亲生子女,对待这些侄子侄女,他有着深切的舐犊之情。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h3253baxcdy

彭大将军的婚恋悲歌作者:沙平
目 录
  • 彭德怀与周瑞莲

  • 彭德怀与刘坤模

  • 彭德怀与浦安修

彭德怀与周瑞莲

1898年,彭德怀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峰的彭家园子。因幼年丧母,父亲久卧病榻、家贫如洗,便被寄养于乌石峰另一面的舅舅家。在这里,他碰到了表妹周瑞莲,由于父母早亡,瑞莲很小就来到舅舅家生活。彭德怀的舅舅善良质朴,对她格外疼爱,胜过了亲生女儿。彭德怀和周瑞莲两人从此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并随着时日的消逝而不断加深。


彭德怀的伯祖父曾参加过洪秀全的太平军,常给他讲太平天国杀富济贫的故事,并教他舞刀练拳,自幼受此薰陶,所以,彭德怀从幼时起就一身是胆,爱打抱不平,他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中国农民英雄的热血,是条天不怕地不怕敢怒敢言的血性汉子。


1913年秋,乌石寨一带正值灾荒之年,官府、地主、商人趁机囤集粮食以抬高市价来大发横财。彭德怀的一位好友为了给乡亲们偷粮吃被陈大老爷发现,把他打了个半死。彭德怀为此义愤填膺,为替朋友报仇解恨也为解乡亲们的燃眉之急,他在一位老道公的出谋策划下,率领饥民冲进陈家大院,撬开粮仓把粮食一抢而光。第二天就被团防局抓走投入监牢。

彭德怀被抓走后,周瑞莲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偷偷哭了好几天。后来她听舅舅讲:表哥在堂五叔的帮助下,从狱里逃出跑到湘阴县属的西林团当了挑堤工,才稍微放了点心。这个美丽、纯情的姑娘,从此便常常跑到山顶上去眺望山路的远处,不断地盼望着表哥的归来,但一次次地总是失望。


3年后,彭德怀回到了舅舅家,周瑞莲见到了朝思暮想的表哥,不由悲喜交集、串串泪珠断线似的往下掉。舅舅看到两人从小青梅竹马长大,而今又情真意切相互依恋,便选定一个艳阳高照的吉日,自己作主为二人正式订下了终身。这天,瑞莲拿出自己手织的粗布新衣,亲手为彭德怀换上,看到他肩头因当苦力磨出的烂疮和肩上的鞭痕,不由又伤心落泪。彭德怀想起自己辛酸的童年,苦难的遭遇,不由问舅舅:“如今这世上,哪个怕哪个?”舅舅告诉他:“没钱的怕有钱的,有钱的怕有势的,有势的怕有枪的。”于是,彭德怀相信舅舅的话,不久就投军去了,是年他才18岁。


彭德怀投身湘军后,由于他作战勇敢,颇有策略,三年后逐渐由士兵、班长、排长提拔到连长。尽管他经常行军打仗,但他时刻惦记着自己的未婚妻,他把自己的军饷,除每月寄往家里一部分后,全都积攒起来准备日后同周瑞莲结婚时用。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20年,一向纯朴善良的舅舅被地主逼债自缢身亡,狠毒的地主还要逼瑞莲以身抵债,瑞莲誓死不从,最后跳崖自杀。


舅舅和瑞莲的惨死,惊得彭德怀目瞪口呆,更恨得他咬牙切齿。从此,在他的心灵里既种下了对旧社会更加刻骨的仇恨,更刻下了他对表妹的深深怀念。在此后的枪林弹雨的生涯中,周瑞莲的形象依然一直久久地活在他的心中。

彭德怀与刘坤模

瑞莲的死使彭德怀的心灵饱经创痛,他发誓终身不娶以告慰瑞莲的在天之灵。随着他由连长、营长升为团长后仍孑然一身,好心的朋友不断为他牵线搭桥,均遭到他的婉言拒绝。


1921年夏末,彭德怀驻防洞庭湖畔的注滋口,为了帮助受欺压的贫苦农民,他秘密派人杀了当地的一个大恶霸,被告发后弃职潜逃,流浪了大半年后他回到了故乡。此时,82岁的祖母已瘫在床上,父亲久病更加衰老,一个弟弟外出当学徒,家里需有人侍奉老人。于是,24岁的彭德怀在祖母的劝说下,便选择了好友刘玉峰的妹妹刘细妹为偶完婚,此时刘才12岁。

刘坤模

婚后,彭德怀很爱护自己的这个孩子似的小妻子。第二天清晨起床,他就往返90里去石潭镇给妻子买来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教她识字,又替只有乳名刘细妹的妻子取名为刘坤模,并向她讲起自己杀了恶霸弃官逃到广东见那里的女人都不裹脚什么活都能干,于是,在彭德怀的鼓励下,妻子也就放了脚。婚后三个月,彭德怀便去长沙报考湖南讲武堂。临行前,他特地到教私塾的姨父家请求他收下妻子为学生,并吩咐妻子除了侍候好两位老人外,要好好学习,天天抽空去姨父家读书。刘坤模也聪明好学,慢慢地就学会给彭德怀写信了。


两三年后,彭德怀的祖母、父亲先后去世,彭德怀从讲武堂毕业后分派到湘军当连长驻防湘潭,由于祖母、父亲相继去世家里不需要刘坤模侍奉老人了,彭德怀便把她接到湘潭来,夫妻俩非常恩爱,俭朴度日,他最关心的仍是妻子的学习,把她送进了城里的湘群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刘坤模在这里学到了文化,学会了缝纫,刺绣等。以后,彭德怀若要上战场时就把妻子送走,待驻防了又把妻子接回来,这样,几年内,刘坤模先后随夫去过湘潭、靖港、南县、华容、湘阴等地,每到一地,只要有条件,彭德怀都要送她到当地的学校去读书,平时督促她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我风里来雨里去,枪林弹雨中生活,如果我被打死了,我的两个弟弟养活不了你。你要有本事独立生活才行。”刘坤模看着他充满期待和鼓舞的目光,心底不由涌起激情,眼里满含泪水,一直努力认真学习。


1928年6月,送妻子回到湘潭县石塘镇哥哥刘玉峰家中后才没多久,彭德怀就发动了平江起义,投入到共产党的革命行列!……消息传来,刘玉峰急把妹妹送到乡下亲戚家,附近的山里躲藏,逃过了当局的搜捕。但她在家乡也难以长期藏身,18岁便走上了颠沛流离的人生之路:她曾去宁乡讨过饭,后在亲友帮助下进了长沙华南女子中学,只学习了8个月,被熟人认出便连夜偷离学校,到偏远的农村小学教书,半年时间换了三所学校;后又去上海投友谋生,却终又失望而归;她回到家乡,彭德怀家的祖坟都被国民党反动派掘光了,白色恐怖依然笼罩着家乡。她走投无路,于1935年12月来到武昌,在万般无奈的困境下只好嫁人,并生育了一个女儿。

1937年的平型关大捷使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名扬四海,这意外的讯息使刘坤模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从彭德怀在平江起义的第三年率红五军攻打长沙时曾给她来过一封信后,她就一直盼望着丈夫的音讯,九年多过去了,才知道丈夫还健在。她不知平型关在什么地方,也不敢问人,便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大字:“平型关 彭德怀收”。由于当时是国共第二次合作,又因收信人的大名鼎鼎,这封信经过曲折的周转,居然终于落到了彭德怀的手里。


9年多来,在铁血硝烟中的彭德怀接触过不少同生死共命运的女战友,有几位也曾对他流露过爱慕之情,但彭德怀在心里只怀念着他的妻子细妹子,收到妻子的来信,他立即回信让她“你要来,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找林伯渠主任。”一个月后,刘坤模终于来到了延安,这时,彭德怀风尘仆仆地也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参加中央会议。


久别的重逢,却使两人的内心都十分痛苦:因为刘坤模已再嫁他人,并且有了一个女儿刚满周岁。彭德怀左思右想,他想到刘坤模为了他,多年来一直在惊恐中度日,付出了多少的辛酸!面对失声痛哭的昔日的妻子,他没有一句埋怨,深切地安慰她说:“这么多年你为我受苦了”、“孩子不能没有娘,你应该回到孩子的身边去!”……刘坤模感概万端,禁不住心灵的阵阵颤抖,她抬起泪水汪汪的眼睛,遇到的是彭德怀无限关怀和亲切的目光,这瞬间的情景。永远刻在了她终生的记忆里。


刘坤模没有再回武昌,留在延安参加了革命。数日后,彭德怀返回抗日前线,临行遇到了来为他送别的刘坤模,仍鼓励她:“好好学习,努力上进!”这字字千钧的鼓励,一直伴随着她前进的足迹,1939年刘坤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革命战士。


这一幕时代造成的无可奈何的爱情和婚姻的悲剧,就这样落下了帷幕。但是,深埋在他们感情深处的那些美好的记忆,却终生难以泯灭。彭德怀在晚年回忆起这段往事,曾不无遗憾地对一位侄女说:“这不能怪她,也不能怪我!”。几十年后,刘坤模回忆起当年彭德怀鼓励和督促她读书、学习的往事时,深沉地说:“彭德怀为了我的学习上进,操尽了心!”,“在他的督促和鼓励下,到1928年6月我们分手前,我已读完小学六年级,准备下半年报考长沙女子中学了。”

彭德怀(中)与刘坤模(左2)及其亲人合影(1954年)

彭德怀与浦安修

1935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彭德怀度过了八年的革命战争生涯仍孑然一身。1938年9月,彭德怀40岁了还是孑然一身,在他回延安参加中共六中全会时,经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李富春介绍,他认识了浦安修。通过交谈,双方都有了感情。彭德怀对浦安修大为赞赏:她上高中时就参加了党的外围组织,读北京师范大学时就加入了地下党,担任了地下交通员,卢沟桥事件发生时,适逢她去南京探望父亲因之无法返校,就去山西参加抗日救亡工作,后被党派来延安;她少年失母,父亲续娶后去南京谋职,她就由边读大学边教小学的两个半工半读的姐姐抚养,是一个既受过高等教育又懂得生活艰辛的革命青年。于是,10月10日,在彭德怀返回前线之前,经李富春,藤代远的催促,彭德怀与浦安修结为夫妇。

浦安修

新婚后几日,彭德怀便匆匆赶赴前方。稍后,浦安修也到了前方,经彭德怀建议,她到了北方局工作。八路军总部和北方局在频繁的行军转移中常常不在一个村子,不论风霜雨雪,浦安修每次都是独自踏着坎坷泥泞的山路走来与彭德怀每周相聚一次,不让警卫战士接送。彭德怀欣慰地看到:妻子具有和他一样的艰苦朴素的美德,并且严格以身作则,对他作出默默的支持。那时,他和朱德及八路军三个师长的津贴费是每月5元钱,但有时每月只能发得出几毛钱的零用钱,他一个子儿都不花,全都节省下来买点食品照顾身体瘦弱的妻子。浦安修冒寒而来,他就拿出敲好的核桃、端出在炭火上为她煮好的红枣、或者从热灰中挖出为她烤好的几个山药蛋,让浦安修营养营养。在战争的岁月里,他们夫妻离多聚少,唯有一次浦安修因病在总部住了一个月休养,彭德怀尽心尽力地照顾着她,这可谓是他们烽火中的“蜜月”。

彭德怀与浦安修

1943年秋,八路军从出师山西时的3万余人发展为40万人,迎来了敌后抗战根据地的大发展。彭德怀奉中央之命回延安参加了中共七大会议,会后就留在了延安,这是彭德怀难得的定居生活。在延安三年多的定居生活中,彭德怀第一次希望做父亲、希望有一个孩子,但由于长期生活中极度紧张的战争环境中的原因所致吧,他和浦安修都没有盼来孩子。


1947年,国民党以重兵进攻陕北,彭德怀临危受命,率仅二万余人的西北子弟兵迎战10倍于已之敌,担负起保卫党中央的重任,他们又重新开始一起生活于烈火硝烟之中,直到大西北五省全部获得解放。1950年,彭德怀又奉命率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鲜进行抗美援朝战争,直到朝鲜停战。彭德怀留在北京主持中央军委工作后,浦安修才从西安调来北京,但他们仍然没有孩子,彭德怀就把父爱给予了他被国民党杀害的两个弟弟留下的八个子女和革命战争中牺牲的老战友黄公略、左权等烈士的遗孤。

彭德怀与浦安修

1959年7月,彭德怀参加了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位农民的儿子的血管里永远流淌着的是一腔中国农民英雄的热血,是旧中国农民的苦难将他驱策上了革命的道路,是新中国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受破坏的农村饥饿的景象促使他写了那封为民请命的著名的10万言书,于是,风云突变,大祸临头。庐山会议期间,恰好是浦安修担任党委副书记的母校北师大放暑假,中央每天派飞机往庐山送文件,于是,征得丈夫同意后她随后到了庐山,才知道丈夫竟然成了“反党集团”的“头子”。眼前没有任何人可以倾吐心曲,彭德怀向来不在妻子面前谈及中央成员间的事情,这时却破了例对妻子说:“你说说,毛主席为什么要这样整我?我和他也是老战友了。从井岗山以来同生共死三十多年,这次无非是提了些意见,为什么这样算账,这样斗争?”浦安修只有用眼泪来回答。


彭德怀与浦安修

回北京后,彭德怀搬出了中南海,被安排住入吴家花园。1962年中央召开七千人规模的扩大工作会议,给反右倾运动中被错误批判的人平了反,但彭德怀却例外,除了“反党”外,又加上了一顶“里通外国”的莫须有的政治罪名。吴家花园门口岗哨加严,哨兵荷枪实弹,哨兵记事本上,记录着进出吴家花园的人名,记录着彭德怀的言行,彭德怀实际已沦为政治犯。但彭德怀对此并不在乎,他看清自己的政治生涯已经结束,便考虑解甲归田,于是,他开始阅读农业科学书籍,学习蔬菜和果树栽培技术。在政治上还谈不上成熟对党内复杂的斗争一无所知的浦安修对此非常不解,她还批评彭德怀说:“你这人真奇怪,对种瓜菜这样细心,对学习反而不看重”。


政治风暴逐渐酿成了家庭危机。浦安修从少年时代就接受党的教育,对党绝对忠诚。浦安修感到了困惑:在绝对崇敬的领袖和一贯信赖的丈夫之间,她应该相信谁呢?她住在北师大只每周回家来一次,起初,她只是埋怨彭德怀:“你是管军事的,为什么要去管经济的事情呢?”后来,她责怪他,说他骄傲,要他向毛主席认错,并置问他:“难道那么多领导同志都错了,就你对了吗?”。“你懂得什么?就知道怕事!”彭德怀也生气了,周末的相聚常常是不欢而别。彭德怀知道:在战争中能够与他同生死、共甘苦的妻子善良忠诚,但她没有经历过党内复杂的斗争,无法理解他和毛泽东之间的分岐,他不愿再多说这方面的话题,但随着中苏关系破裂而强加给他的“里通外国”的罪名更给他们夫妻间投下了可怕的阴影,浦安修重新陷入惶恐之中,回到家来总是追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向来不对妻子发脾气的彭德怀发怒了:“你不要再问了,这个‘里通外国’杀了头也没有!为什么要给我加上这丑恶的罪名?”,诚惶诚恐的浦安修也不再尊重他,大声追问:“你究竟和赫鲁晓夫谈了些什么?”


随着彭德怀的厄运,浦安修的处境也越来越糟:先是党委副书记的位置被“落选”了;后又不断受到追查,并因“和彭德怀划不清界限”不断受到批斗;更可怕的是党已经不再信任她了:她被取消了听所有中央文件传达的资格,在校内,人们投向她的是警惕的目光,避免和她接触……在被党和她的学校社会抛弃的孤独中,她感到自己在党要求的“立场”和丈夫之间,再也找不到中立的余地。于是,她先是开始很少回家,回家时又悄悄地把她的书籍和用品逐渐搬走,空空的书柜伤了彭德怀的心。终于,在浦安修回到吴家花园的一天饭后,彭德怀削了个梨切成两半,递一半给妻子说:“你要想分离的话,咱们就分梨(离),这个梨我吃一半,你就吃这一半”。浦安修默默地吃了这半梨。她自认为是在党和丈夫之间作了不得已的选择。为党工作是她生命的第一价值。“里通外国”和“反党集团”的莫须有的罪名,终于使这对患难夫妻的婚姻产生了裂痕。


傍晚,彭德怀送她乘公共汽车返校,彭德怀十分伤感地发现:她上车后始终没有回头。而浦安修渴望为党工作,随后便向党提出离婚申请。报告呈送到党中央,杨尚昆说:“划清界限并不一定要离婚”;转呈周总理后他问:“彭德怀同意吗?离不离应由他们自己定,离也是法院的事,党组织不要管”。问题就此搁下,浦安修也没和彭德怀去法院,夫妻关系终未正式解除,但彭德怀已知此内情,不由怆然泣下。

1965年9月,毛泽东亲自委派彭德怀去西南任三线副总指挥,还和彭德怀握手言欢,提及庐山旧事时还说过:“真理也许在你那边”。但不久后,一篇由毛泽东支持的姚文元写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却揭开了“文革”的序幕,此文实际上也就等于宣告了彭德怀的“死刑”。于是,1966年末,在江清的策划下,彭德怀被红卫兵从成都揪回北京批斗;1967年,林彪提出揪“军内一小撮”,彭德怀又成了“军内一小撮”的总代表而备受煎熬:各大专院校、军队各单位、中央各大机关争相召开“批斗”大会,把开国元勋彭大将军打得几次昏迷,折断两根肋骨,肺部淤血,而“批斗”、“游街”仍天天进行。林彪集团覆灭后,对彭德怀的审讯仍残酷地继续。终于,他的健康完全崩溃,于1974年9月永远离开了这个打打杀杀、充满了阴谋的人间。


浦安修尽管永远忠诚于领袖和党,但也难逃“文革”的浩劫:虽然她被迫为和彭德怀划清 “界限”而分居生活了,但她在被抄家后仍一直珍藏着彭德怀的照片,被发现后而遭批斗、折磨;随后,又被拉去和彭德怀同台批斗:她眼瞅着彭德怀那倔强不息的头被按下去,抬起来,再按下去,再抬起来,挣扎着向这边寻找着她的身影,浦安修心头不由一阵酸痛眼前一片漆黑,连怎么被拉下台怎么被放回去都记不清了;浦安修被勒令交代彭德怀的“罪行”,一向温和的她这时顽强地始终沉默,为此遭到毒打,并被“最后通牒”。于是,她服下了安眠药欲告别这充满了兽性的人世,但被发觉救回过来后,又开始了她新的一轮苦难……

1974年9月的一天,彭德怀专案组的两名成员来到北师大,告之彭德怀病危,并问她:“你是否去看他?由你决定”。浦安修低头流泪。为什么要说“由你决定”呢?其中又有什么文章呢?她想起1965年11月彭德怀去三线工作,行前她去吴家花园告别是报告过彭真的,但彭真一“倒”,浦安修为这次告别被斗得死去活来。她确实是害怕了:因为告别她不仅受株连,还因此而株连到她的亲属。于是,她说:“我还是不去吧”。第二天,浦安修发高烧大病一场,这对患难夫妻就这样失去了最后见面永别的机会,就在这一天,彭德怀逝世了!在彭德怀病危之际,浦安修未能给他以最后的安慰,她失去了这最后的机会,以后成为了她心头永远的痛,留给她的是终身的悔恨。

彭老总的追悼会

1978年12月,云开雾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彭德怀平反昭雪。经浦安修的努力,在杨尚昆、黄克诚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下,由中央军委办公厅主持,成立了彭德怀生平事迹编写组,浦安修不顾年迈体弱,不辞荒山僻野、酷暑寒冬和编写组一起沿着彭德怀生长和战斗的足迹访问、收集了大量宝贵史料。她主持整理出版了《彭德怀自述》,使彭德怀在吴家花园和“文革”被囚禁中所写的关于他一生的历史回顾和蒙冤事件的申诉得以公布和流传于世,以告慰丈夫的在天之灵。

浦安修

1991年5月2日,浦安修因乳腺癌在北京去世。时年73岁。


她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出于对领袖和党的无限忠诚而曾提出和彭德怀离婚,和没有在彭德怀逝世前去见面的内疚),走完了她生命的最后12年的历程。著名作家杜鹏程在给她的唁电中深为同情地说:“……很少有人像她历尽坎坷,大半生在不为人所理解的孤独中生活”。


来源:央视新闻 湖南文史拾遗


精选文章推荐

彭德怀最后的日子 百张照片怀念他

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社会纪实

点击 关注老知青家园、阅读往期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