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77年:竞争最激烈的全国高考

百年影像《恢复高考》

恢复高考制度
《共和国图像日志》

电影《高考1977》

1977年:
竞争最激烈的全国高考
中企思智库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570万名考生如过江之鲫般地涌向考场。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高考。这年的高考,积聚了太多的期望,这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的渴求,是一个国家的时代拐点。


30余年来,这一“国考”深刻影响了3千余万人的命运,也深刻地影响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在成就国家中流砥柱的同时,也塑造了新的社会现实。


1977年5月24日,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发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暗示着被废除了10年的高考有重新开科的可能。


经过44天的争论,当年10月,教育部终于拿出可行性方案: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当年冬,500多万从十五、六岁到三十六岁的应考者涌进考场,在中断了十年后,大学的车轮重新滚动。


翌年,招生车轮加速转动,春、秋两季,各开一科。

决断:邓小平一言拍板恢复高考

在历史低谷中断层了的高考在讨论和申辩中得以恢复,十年积压,使得1977的高考成为新中国教育史上竞争最激烈的一届高考“那是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厦门大学教授刘海峰,曾经的77级考生在他的著作《中国考试发展史》中这么总结。


邓小平

“据说高考要恢复啦。”1977年的初秋,一股流言让回城知青们蠢蠢欲动,“觉得生命有了希望。”许多接受采访的知青,都喜欢用这句话去概括当时的感觉。  

历史的低谷

“从某些方面看,1977甚至可以用国歌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说,他认为,1977年恢复高考,不仅仅是纠正了十年文革的错误,更转变了中国自1949年以来对人才不重视的局面,从而为今天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7年,有一些数据表明,中国在世界领域的竞争中,比历史上的许多时刻大大退步了。在明朝鼎盛时期,有学者估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占据了世界的1/5。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世界的4%,而1977年,拥有世界1/5人口的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仅为世界的2%。


可以直接体现国力衰微的一个细节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由于报考人数过多,造成印刷试卷的纸张不足,最后,由中共中央拍板,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


“现在很多人把高考当做一件大事来纪念,我觉得更应反省为什么会在历史的某一阶段没有高考,因为有是很正常的事情,没有才是不正常的。”78级考生陈朝林说。为什么要恢复高考?因为中国的人才已经是一片空白。

中断高考

1966年4月6日~14日,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要采用新的办法,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同年6月18日《人民日报》的社论,传播了这次会议的精神,提出废除高考制度,“要彻底把它扔到垃圾堆里”。


为什么要“把它扔到垃圾堆里”呢?从当年的许多文件中可以直接读到原因。1966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说:“鉴于目前大专学校和高中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兴起,要把这一运动搞深搞透,没有一定的时间是不行的。”而且,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产阶级考试制度的框框”,因此,“必须彻底改革”。


通过高考选拔人才的教育模式被定性为“培养了资产阶级的接班人”之后,废止高考,将大学转变为“培养社会主义的接班人”的政治运动就开始了。从1966年6月开始,高等教育部连续发通知,暂停研究生招生工作和选拔派遣留学生工作。


1966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改革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了“新的办法”:从本年起,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下放到省、市、自治区办理。高等学校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


从此,“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十六字方针就成了中国大学录取方法。但当时文革兴起,各地方政府职能陷于瘫痪,地方招生并未能按时开展,在1966~1971年间,中国大部分地区高校未能招生,空白了至少3年。1972年,大部分高等学校才陆续恢复“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招生,这也是“工农兵学员”登上舞台的日子。


“工农兵”被推荐到大学,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学习,而是“上大学、管大学、用毛泽东思想改造大学”,简称“上、管、改”。这种本末倒置的指导思想,使大学教育走上了严重的形式化、政治化。而在“不让一个阶级兄弟掉队”的指导思想下,所有教学都得照顾班上最差的同学,而推荐学员的最低文化要求仅仅是初小文化,也就是刚刚达到脱盲水平,许多大学为此不得不“大学变小学”。  

周恩来为高考申辨

1972年10月14日,周恩来接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两人的对话大部分成了对中国教育问题的探索。李政道对中国实行的“中学毕业生要下放劳动两年才能上大学”、“推荐制”等提出自己的看法,周恩来对此点头同意,并且说:“学生应当以学习为主……中学毕业后,不需要专门劳动两年,可以直接上大学,边学习、边劳动。”这番话在当时引起了社会震动,但在江青集团的反对下,并没有实现。


1974年5月,李政道再次回到中国,他在上海听到:芭蕾舞学校的学生不需要脱产专门劳动两年,理由是跳芭蕾舞不能停。受到启发的李政道写信给周恩来:既然跳芭蕾舞不能停,学科技的学生也不应脱产专门劳动几年,应选择优秀青少年,使之早入大学,加以培养。周恩来指示:将李政道的来信用大字版排出,送毛泽东审阅。5月30日,毛泽东接见了李政道,表示赞同李政道提出的办少年班的意见。


然而,这些努力所起效果甚微。直到“四人帮”垮台后,教育部采取的折中办法仍是以贯彻周恩来1972年讲话的名义,要求各地在每年的招生中,分出1%~5%的名额给应届生。

邓小平的一言拍板

1977年7月,第三次复出的邓小平分管科技和教育工作。复出不到一个月,邓小平就抓住机会,提出了恢复高考的决议。


此前,已有很多细节表现出邓小平对于恢复高考的决心。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讲话,针对11大提出的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1977年8月4日,那本来只是一次普通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与会的教授包括吴文俊、邹承鲁、王大珩、周培源、苏步青等名师,还有时任教育部部长的刘西尧。与会者开始并不知道邓小平要来参会,后来,他们发现邓小平几乎每场必到,基本上都是坐在那里认真地听大家的发言,很少插话。


会议开始时,大家发言都很谨慎,但谈了两天后,谈话口子越来越大,很快就变成对“推荐制”的批判。清华大学教授说,推荐来的学生,许多人甚至还要补习初中甚至小学的基础课程。邓小平说,那就不要叫大学了,改成清华中学好了。时为武汉大学副教授的查全性举手发言,提出在当年就恢复高考,这个建议立刻得到与会科学家的一致赞同。


查全性院士

邓小平问:“今年是不是来不及改了?”情绪激昂的专家们说,“今年改还来得及,最多晚一点。”邓小平说:“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过来。

马拉松会议

1977年8月13日开始,教育部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召开了第二次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由于各方意见不统一,头绪太多,会议创造了一项开会时间的纪录——历时44天。会议的主要争论点,还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对此,焦急不已的邓小平在9月提出了他的招生标准:“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最后,马拉松会议终于在10月初得出一个可行性方案,这就是《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

按照这个《意见》,招生对象为: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年龄20岁左右,不超过25周岁,未婚。对实践经验比较丰富,并钻研出成绩或确有专长的,年龄可放宽到30周岁,婚否不限。


由于当时各地还在沿用1966年下达的办法,采取各地自行招生,因此,1977年的高考还是由各省自行命题,沿用文革前文理分科的办法,文理两类都考政治、语文、数学,文科加考史地,理科加考理化。考虑到实际情况,有些考题相当简单,尤其是数学。


十年积压,使1977的高考成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一届高考,当时的报考人数是570万,录取名额为27.297万个,录取比例为29:1。这个比例在80年初期逐步下降,从6:1,降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3.5:1,直到现在的2:1。


“中断高考的影响,我觉得到现在仍然存在,比如,现在高校扩招后师资缺乏,直接显示当年的人才断档的后果。此外,中国在很多领域的研究远远落后于世界,这需要以后长时间的追赶。最重要的是,它使中国几千年传承的文化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今天,人们正在想办法弥补这个断层带来的伤害,那需要很长时间。”储朝晖说。


“我考大学,没有豪言壮语,什么‘铁肩担道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不是那样想的,就是太脏、太累、太艰苦了,想要改变现状。”

历史,无法倒转,也无法假设,留存的只能是唏嘘,还有感慨。

1977年的全国高考,是特殊年代举行的特殊考试,它创下了几个之最:


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首次恢复的高考。1966年文化大革命兴起,废除了高考制度,1971年起实行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做法。1977年重新恢复全国高考,并延续至今。


二、准备时间最短、最仓促的一次全国高考。1977年10月中下旬公布全国首次恢复高考的消息,12月10日至12日正式考试。1977级新生于1978年2月入学。


三、竞争最激烈的一次全国高考。1977年全国总共有570多万名考生,拼搏27万多个录取名额,录取比例为29∶1,约4.8%,真正是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可谓空前绝后。


四、考生来自社会各界最多的一次高考。当年的考生来自工厂、农村、部队、机关、学校等各行各业,年龄最大的是1966年高三毕业生,最小的是1977年初中应届毕业生,年龄跨度10余岁。我所在的1977级班级,出现了叔叔与侄子成为大学同窗的“奇观”。


五、由各省市自治区单独命题的一次高考。如我经历的辽宁省高考,文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和史地(历史、地理一张考卷),理科考政治、语文、数学和理化(物理、化学一张考卷)。文理两科考生的政治、语文、数学三门考卷一样。个别省市自治区加考外语,但不计入总分。


六、改变社会风尚的一次高考。1977年全国首次恢复高考,不但使27万多学子彻底改变了命运,更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新风尚,从而在整个神州大地上掀起学知识、学文化的热潮。1977年的全国高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当时乃至后来中国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回头看,1977年的高考试卷有点“名不副实”,好像只有今天的初中水平。不仅辽宁,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考试卷也彼此彼此,不相上下。这是为什么?


当年大多数高考生的知识点都属空白,具有扎实基础的凤毛麟角。


有些人报着随大溜、撞大运的想法报名参加考试,由此一来,结果就天上地下了。每道考题的答案只有一个,考生给出的却五花八门。比如,史地试卷有一题:“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有的考生答:“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还有的答:“长矛、大刀、火箭、原子弹。”再比如,语文试卷有一题:“将下面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的考生答:“姐夫领着小姨子去游泳,到那里后看见游泳的人很多没有下去,那是不道德的……”如此笑话,层出不穷。当然,这笔账全算到林彪、“四人帮”身上了。


也有一部分考生在“读书无用”的年代里坚持自学,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又“临阵擦枪,不快也光”。他们在考场上如鱼得水,充分发挥,最后达到或超过了当年高考录取分数线,成了时代的幸运儿。


还有些人虽然知识功底不浅,却因种种缘故错过了这一难得的机遇,从而抱憾终身。


1978年全国高考于7月进行,属过渡性质。1979年之后,全国高考逐步转入正轨。


今天阅读30多年前的高考试卷,恐怕很多人都难以置信:这是高考试卷吗?然而,它白纸黑字,千真万确。


这,就是历史,无法倒转,也无法假设,留存的只能是唏嘘,还有感慨。

老照片:带你回到1977年高考

43年前,高考制度的恢复,

开启了梦想的时代,照亮了中国的前程。

记录下一代又一代

青年人的理想与风采。

▲1977年,北京市西城区第150中学内的一个考场,考场内气氛肃静;考生们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沉着而细致地进行答题。摄影 高明义/人民画报


1977年10月21日,中国各大媒体公布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人们奔走相告。虽然录取名额不足30万,但全国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那一年的高考在冬天举行,北京的考试时间为:1977年12月10、11、12日。


时任《人民画报》记者的高明义、李淼分别在北京第150中学和第159中学的考场守候,用镜头记录下渴望知识、渴望改变命运的青年人参加高考的真实状态。


1977年,关闭十余年之久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进考场……

▲1977年冬季,知识青年怀着紧张而激动的心情,奔赴各考试地点,准备高考。摄影 李淼/人民画报

▲1977年12月,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处考场,操场上聚集了很多朝气蓬勃的青年人,他们进行着考试前的最后交流;并互相鼓励,场面十分热烈。摄影 高明义/人民画报

▲北京市第159中学的党支部书记亲自来到考试现场,为学生们排忧解难;并叮嘱他们在考试时要冷静思考,认真答题。摄影 高明义/人民画报

▲考试前考场外复习的考生。摄影 李淼/人民画报

▲在考场外几个女青年围在一起,相互交流试卷的疑难问题。摄影 李淼/人民画报

▲为了缓解考生的压力,各考试点还设立了医务室,以便及时为考生服务。摄影 高明义/人民画报

无数曾在迷茫与困顿中

苦苦求索的青年,

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一个通过公平竞争

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

▲在北京市西城区第150中学的一处考场内,监考老师在讲解注意事项。摄影  高明义/人民画报

▲考场内低头沉思的考生。摄影 高明义/人民画报

这一年,高考制度的恢复,

奏响了改革开放的序曲,

影响和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

▲第一场考试结束了,考生们走出了考场。摄影  李淼/人民画报

▲考试完毕后,考生在交流答案。摄影 高明义/人民画报

▲第一场考试结束后,考生们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答案。摄影 李淼/人民画报

▲考试结束后,两位女生仔细地对答案。摄影 李淼/人民画报

▲高考不仅牵动着成千上万的考生,更牵动着千万家长的心。有些家长在高考期间,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这是一名家长和两名考生在交谈。摄影 李淼


恢复高考,从根本上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

也使许多青年人焕发了斗志。

后来,相当多的1977、1978级大学生

成为了中国社会

诸多领域的中流砥柱,

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

1977年8月4日早晨,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主持召开由33位全国各地的著名科学家、教授以及科学和教育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决定恢复中断10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1977年恢复高考,在街上游行庆祝的青年。

1977年12月7日,北京市高考第一天,那年高考由各省分别命题和组织考试,北京市考试共3天。

1977年重庆准考证

高考开始前,北京75中学考场,两位女生在交谈。

江苏准考证

薄薄的纸片、黑白照片,简陋、简单是当年准考证的特点。一张 小小的准考证见证一个历史。

湖南准考证

寒冷的冬季、简陋的考场、拼搏的考生,这就是1977年的高考。

奋笔疾书

思考

辽宁语文试卷(尚德君 拍摄)

辽宁语文试卷(尚德君 拍摄)


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1977年的高考试题在今天考生看来很简单,甚至大部分只有初中水平。但这就是真实的历史,毕竟高考中断10年,绝大多数考生的基础很薄弱,因此也就理解了当年的试题难度了。

山东史地试题

山东英语试题

1977年恢复高考后第一批新生入学

邓小平和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合影

北京大学1977年新生开学典礼

1977年,中国科技大学成立少年班,招收了21名少年大学生。这是少年班的学生在上物理实验课。

1977年,重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上课。

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进入清华大学的学生在听课

1977年的招生对象为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原军人、干部和应届毕业生。图为1978年3月,北京师范大学1977届新生在学习中交流。

那个冬天,不仅是这些“追梦人”个体命运的拐点,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拐点。

来源:中企思智库、人民画报、世界历史网

精选文章推荐

历史事件、人物传记、社会纪实

电影、电视、纪录片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点击 关注老知青家园、阅读往期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