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革时北京江湖上流行的时髦穿戴

将校呢,将校靴
白边懒汉及其它

那时穿什么比较时髦呢?


我记得沈从文老先生在解放后放弃了文学写作,选择了在乱世中既可保命又能不虚度光阴的一个课题,就是历朝服饰的演变。粉碎四人帮之后,他由于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竟成为此领域的专家,专著还在海内外出版。可我估计文革时期的服饰特点他肯定没有收录进去,就由我来补个遗吧。


不过我也不是讲那时所有的服装,而只是讲在北京江湖上或者说在躁动的青年中先后比较时髦的穿戴吧。那会儿不用时髦这词,也不用帅这个字,一律用“丫穿得挺狂的”或“丫穿得够牛逼的”,来表示带有一点嫉妒的赞叹。


文革初起,破四旧时,红五类的子弟得风气之先,抄家打人,意气风发!尤其是那些高干子女根本不知道老毛“炮打司令部”斗争方向,还以为像他们父辈吃大户斗地主一样去革别人的命。既然叫红卫兵总得穿得像个兵,尤其中央领导818检阅红卫兵时解放后第一次穿上了军装,所以这些红五类纷纷回家把父辈的军装找了出来,套在他们那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的身体上。


也不是每个红五类子弟都可以找到合适的行头的,这就要对红五类进行细分。红五类是指革命干部、革命军人、工人、贫农和下中农,在城市中似乎有一种城市贫民的出身可以置换成贫农对待。但由于定为城市贫民的人多是流氓无产者,似乎他们的子女也很少以此出身为荣去参加初期的红卫兵。


当时在中学红卫兵中,大多数的出身是革干,革军和工人。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看,基本上所有的干部解放前都当过兵,所以真正意义上的革干,家里总能找到一两套旧军装的,而革军的地位就稍许有点尴尬,首先他爹只是军人而不是干部,就意味着他爹不是解放前入伍的,即使是个干部级别也很低。穿出来的军装也是取消军衔之后的。


而工人出身的孩子,开始还意识不到这些差别,但随着红卫兵的穿戴基本模式化以后,真正的阶级差异才被年轻的心灵感受到,因为他们找不到像样的军装,最多找个国防绿的帽子,或着上衣只有两个兜军装,这也使得工人子弟在初期中学红卫兵中被边缘化。


所以,在年轻人中,1966年破四旧之后最牛逼的穿戴毫无疑问是解放军军装。但人总是要比别人高一等的思想,在任何有人群的地方都是一样的。所以穿什么样的军装,也有个演化过程。


初期,以咔叽布的,肩膀上有扣袢的,四个口袋为上品。扣袢代表是取消军衔之前的军装,四个兜体现是干部服,连长以上。武装带以牛皮制品,铜扣而且铜扣上有五星和八一标志的为上品。


很快攀比之风在红卫兵中兴起,有的穿出来柞蚕丝面料的军装,在那个夏季,骑一辆二六全链套的飞鸽牌自行车,带转铃的,穿一身柞蚕丝旧军装,左臂上扎一红卫兵袖标,在路人艳羡的目光下,风驰电掣地从街上掠过,再按一下转铃,那这孙子的自我感觉绝对比现在二环十三郎的感觉要牛逼多了。


随着“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对联出现,血统论在干部子弟中大行其道。今天看来,血统论的出现是高层对把斗争指向党内走资本主义当权派普遍不满在其子女中的本能反应。但当时的干部子弟并没有把这种本能的不满上升到理论,没有老爹将要成为革命对象的危机感,反而更加得意地穿出能反映出其老爹地位的行头来。


相应地,也使其组织更具有鲜明的等级色彩,出现了西纠、联动这种纯由干部子弟组成的红卫兵组织。那他们的穿戴就更具新贵族色彩。

在晚秋的夕阳下,一队身着将校呢的男女红卫兵,正步从中南海大西门前走过,喊着“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而混蛋”等口号,眼神里分明流露的是贵族的骄傲,而那狂热的神情,只有当年的德国人可以相比。天再冷一些的时候,将校靴就出场了。


无可否认,1955年授衔时的将校服设计得相当完美,在我看来只有美军和德国军服可与之媲美,即使现在穿出来也不比任何时装逊色。当时主持军装设计的洪学智上将,至今提起此事,得意之色,跃然纸上。将校靴的样式后来被民间被仿制,但很难有真品的神韵。那恰到好处的弧线,,那锃亮得光芒,是多么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啊!


好景不长,上面的战略部署很快就被坚决贯彻,昔日座上客,今天阶下囚。革干变成黑帮,自然,干部子女就沦落成了黑帮子弟了。在1967年冬天的时候,街头就很少看到把将校呢直接当外套穿的学生了,但将校靴可一直流行了好多年。


穿在外面太扎眼,不穿又无法表现与众不同,就出现了把将校呢穿在里面,外面套一件涤卡蓝制服的穿法。这样穿突出的整形作用,那就是将校服是有垫肩的。若一群人中,只有你一个人的上衣有垫肩,岂不是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吗?何况将校呢那贵族的黄色还在衣领处不屈地展示着她的存在。


要知道当年的将校都是打天下的人,当年授衔绝对掌握宁缺毋滥的原则,十大元帅,十大将,上将才一百多名。那会儿的名头可真值钱。我有个同学的老爹特有派,脸颊处有一道明显的枪伤痕迹,腿上也有枪伤,披一将校呢,威风凛凛。家里的收音机就是缴获的电台,黑色铁皮外壳,几个红色的小键,两杆小口径步枪戳在门后说是打猎用的。参加过延安整风,可你一打听军衔,才是个中校!


那会儿军衔的含金量也决定了将校呢和将校靴的身价,毕竟物已稀为贵嘛。


父辈是校官以下的孩子,也可以在一些细节上寻求不同于常人的心理满足。比如军服的纽扣,如果是老军服,那棕色的纽扣正面是有‘八一’徽记的,背面是个铜钩,而新的纽正面是光秃秃的,背面也没了铜钩。你要穿缀以八一纽扣的军装,虽然不比将校呢风光,却也足以保持比下有余的良好感觉。有点像现在小资情调的女士,别的名牌买不起,咱掏出一个带‘V’徽的钱包也有一定的心理满足。

当将校呢被用来当垫肩使的时候,给了一些非红五类出身的子弟浑水摸鱼的机会。父辈那些逃过破四旧的,有垫肩的制服也被他们仿照将校呢的穿法套在板蓝外面,比衬一件将校呢也就差那领口的一末黄色。


“板蓝”的说法也就在此时大行其道,蓝色在破四旧、中学红卫兵的狂飙过后,代替了黄绿色,成了1968、1969年的流行色。板蓝最好的面料是涤卡,那大概是我国第一个维尼纶厂建成投产之后的事情,也可以说是“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成果吧。买这种制服除了家庭收入尚可之外,还得凭工业券,有工资收入的城镇人口才有资格配给工业卷。除了用于买化纤面料外,一些民用工业品也需要用工业券。


涤卡以其不易打褶,比较挺括耐磨,吸引了年轻爱美的青年。与“板蓝”一起流行的是“白边懒汉鞋”,简称“白边懒汉”。那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设计。主要是取消了鞋带,用两片松紧带钉在鞋帮两侧。


第一代懒汉鞋的鞋底是用一种带有简单花纹白塑料做的,有点像牙白的颜色,也有点透明的感觉。由于鞋底是白色的,所以鞋帮和鞋底连接的部分也有一圈白边。故称白边懒汉。第一批白边懒汉是黑色平纹布面的。后来就变为灯心绒面的了,再后来鞋底也变成再生的红塑料了。

不知为什么,当时如果说“丫穿一双白边懒汉”,绝对带有轻蔑的意思,那是暗指这丫挺的可能是个“小佛爷”。估计是这白边懒汉鞋比较跟脚,佛爷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对鞋的敏感,第一批试销品被他们购买的比较多的缘故吧。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嘛。


大概从1968年冬天,江湖上又出了一个新名词“飞帽子”。


“飞帽子”就是让带在别人头上的帽子飞到自己手里。那时的北京比现在冷,冬天很少有不带棉帽子的。那年冬天北京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剪羊绒的皮帽子,深受青年喜爱。可卖五十二块钱呐!差不多顶一个四级工的月工资了!“飞帽子”的顶上工夫就在想占有又缺钱的不法青少年中被广泛采用。

那剪羊绒的帽子一般是把用来护脸颊的毛皮部分(姑且称作帽耳朵吧)折上来翻到到皮顶上,用帽耳朵两端的挂钩钩上,而不用两端棕色的飘带系,把飘带捋的平平的,当你往前走的时候,飘带会飘起来,如果你骑车的时候那就更飘了。


最初,“飞帽子”是骑着自行车的一方发现目标后,突然加速,当掠过目标身边时,一把将帽子摘到手中,扬长而去。被飞的这主儿只好望尘兴叹。也有那更狠的主,自己没有自行车,属于步兵对步兵的偷袭,那就右手攥半块板砖,走到目标身边时,左手摘帽,右手也不闲着,冲着脑后勺就是一板砖,然后小跑几步脱离接触。


各位看官,这“飞帽子”也不一定是从背后偷袭,也有从迎面走过来,好像连看你都没看你,就突然动手的。关键是麻痹目标,行动果断,撤离迅速。慢慢地,就变成明抢了。剪羊绒帽子成了玩主的标志。那不是谁有钱谁就能带得了的帽子,而是谁有胆谁有份儿才能带的顶带花翎了。

“海魂衫”看了这名字,就足以使年青人神往。海魂衫和海军灰也在京城流行了一段时间。海魂衫是带有蓝白相间的条纹的长袖圆领套头衫。如果你练得有点块儿,胸肌、腹肌、大头肌,棱角分明,套一海魂衫那绝对健美。还有一种灰色的马桶包,是一种圆桶状,开口周边等距离缀着一些电镀的小圆环,背带就穿在小圆环中间,一提背带自然就把开口收紧了。材质似乎是敷了一层塑料的帆布,样子非常新颖。玩主一般用它来装冰鞋,一对冰刀露在在马桶包的上方,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熠熠生辉,背着它顿生豪气!

作者:shenyutu 原发于天涯社区“五味生活 


精选文章推荐

文革时北京流行的江湖黑话

北京大院子弟

北京顽主的血色青春

北京老红卫兵追杀"小混蛋"事件前因后果

“我没资格忏悔 将赎罪一生 ”

从胡同北平到大院北京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上山下乡、知青岁月、知青历史、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点击▲ 关注老知青家园、阅读往期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