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千言难尽“老三届”

千言难尽“老三届”

前些年,老三届的话题在网上还很热闹,现在逐渐变冷清了。因为老三届们老了,他们正走在由古稀通往耄耋的路上。


作为老三届的一员,我们这个群体的遭遇是永远无法忘记的,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释怀。


老三届是谁?是一群曾经的中学生,具体说来,是1966年文革爆发时正在学校就读的初中高中学生,初中三届,高中三届。更细致一点地说,是1965年入学的初中、高中一年级(1968届毕业生);1964年入学的初中、高中二年级(1967届毕业生);1963年入学的初中高中三年级(1966届毕业生)。


为什么叫他们“老三届”?根据我的记忆,这个称呼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那时,文革的停课闹革命已经结束,学校开始正常上课也已经好几年了,也有了新的初高中毕业生。不过学制有了改变,中小学由12年缩短至9年(5、2、2学制)。于是人们把1966年至1968年毕业的那批中学生称作“老三届”,以示区别。


老三届号称中学毕业生,其实他们只是在校时间达到或超过了中学学制的相关规定,但除了1966届,其他两届都只是徒有初中或高中“毕业生”的名字而已。为什么是这样?因为文革爆发了,因为高考废除了,因为停课闹了两年多的革命。

简单归纳起来,老三届有如下的共同点:


1、他们基本上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老三届的出生时间一般在建国前后(1947-1952年),他们对党和国家有淳朴深厚的感情。


2、老三届都经历了建国初期特别是1959年-1961年的经济困难,饱受了生活的困苦,经历了苦难的磨练。困苦也淬炼人的精神和意志,他们在曲折和艰辛面前有韧性有办法,不折不挠,不像现在一些年轻人那样脆弱。

3、他们在中学时代,都赶上了文革。所以除了1966届高中毕业生,他们都没有接受过完整系统的高中教育。即使有些人后来通过高考迈进了大学的校门,其知识系统也是有缺欠的。


4、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年龄段,他们都从头至尾经历了文革运动,文革打在身上的烙印是深刻的,终生难以完全消磨掉。


5、他们的大多数都走上了上山下乡(城市籍)或回乡(农村籍)当知识青年的道路,短者二三年,长则十几年。农村的经历除了让自己的身心得以在困苦中修行以外,还让他们更加了解中国、了解农民,增加了劳动能力更增加了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他们都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所以艰苦朴素勤俭持家成了他们的生活习惯。

6、以后的人生道路,虽然千差万别,但大多数人还是最基层的工农和个体劳动者。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学历专业的先天不足和年龄的增长,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了弱势群体。尽管老三届中也涌现出了许多英雄模范人物和突出代表,但遗憾的是,却稀有出类拔萃的杰出人物。比如在科技界,我知道的成为顶尖人物两院院士的老三届,只有医学家陈文娟和湖南大学建筑工程专业的一位,他们都是老高三。我特意分析了清华大学现有的51名中科院院士的年龄和学历情况,只有两位是大陆的老三届:饶子和(1950年生)与程津培(1948年生)。这两位中科院院士除了是老三届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工农兵大学生。清华大学这51名院士,出生于上个世纪20至60年代,跨度40年。中学老三届的出生年代跨度为6年,这些院士如果按中学时段平均分布,则每6年应该有7人左右,而属于老三届的只有2人,说明了什么?


老三届中,我最熟悉的是老高三,因为我就是老高三;最不了解的是初中老三届里一年级的学弟学妹们。因为我们那所学校是纯高中,还因为我没有初中一年级的亲友,初中二年级的倒是有两个。


那我就只说老高三,以我们班为例,既有特殊性也有普遍性。

唐山一中大礼堂

我的高中母校河北省唐山一中,李大钊同志的中学母校,我们入学的时候已经有61年的建校史(货真价实的始于1902年的永平府中学堂),名师荟萃,名满冀东。1963年开始在原唐山地区(含今唐山秦皇岛两个城市区及12个县一个国营农场今唐海县)全部15个市县招生,仅320人,分为8个班(3个女生班5个男生班),平均每班40人。我分在8班(男生班)、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同学差不多各一半,另外还有两名留级生(唐山市内的)。

唐山一中图书馆

三年的高中学习是轻松愉快的,学校完全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安排文化课程、体育锻炼、参加劳动和各种多姿多彩的活动,哪里有今天这炼狱般的学习!每天上午4节课、下午两节课,早晚各一个自习,星期日(那时没有双休日)上街、洗衣服,自由自在。特别是劳动课,唐山一中坚持得最好,每学期都有两周劳动课,一周校内一周校外。校外大都在大忙时节,住在农家。尽管干活累 ,但吃饭可以敞开肚皮,特别是在唐山近郊的生产队,每天都有白面餐食,真是太让我们向往了。即使是高三第二学期,高考临近,劳动课照样不减。除了校内,我们三年级8个班通通去了今天属于开平区的大柳树村,帮助村民修小水坝。打夯抬大筐,女同学也一样不示弱。这种不可复制的学习历程,我写了40多篇文章来回忆,取名《当年我们如何上高中》,发表于《今日头条》。

唐山一中女生宿舍

毕竟高考临近了,尽管从1966年春天就开始批判“三家村”、“5.16”通知也见了报纸、6月1号的人民日报也发表了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学校里6月2日也贴出来第一张给学校党支部的大字报,但大家都还天真地以为高考还会继续的,功课还是要复习的。


1966年6月17日晚,教室里灯火通明,9点多了,还没有人回宿舍睡觉。此时住在学校广播室负责机务的久竟同学跑了进来,对着全班同学大喊:“都别看书了,不高考了!”惊谔中没有任何人相信他的话,以为他在开玩笑。他接着说:“10点,我开大喇叭,你们听吧!”这下子,大家相信了。


晚上10点、学校的高音喇叭响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晚间新闻》开始了。全校的学生都知道了消息,虽然教室里都有小音箱,还是怕听不清楚,纷纷聚集在大操场的司令台前。新闻先是播送中央的决定,然后又播送北京一些高三学生给党中央信,控诉高考罪状,要求取消这个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孽种。


喇叭停了,操场上突然爆发出欢呼声、万岁声,接着还有人从学校工厂弄回来棉纱,点着了,举着火把开始围着大操场游行。


次日所有报纸都发表了这个决定和消息,所以历史上废除(文件说是延期半年)高考的正式日期是1966年6月18日。

以后就是两年多的停课闹革命,1966年下半年,大家都希望在运动中有一个好的表现,以利于将来的升学。谁知此事再无任何消息,形势也日益混乱,所以热情不在,情绪波动。那些家庭出身不好的,早已料到自己的前途,大学的门恐怕是进不去了。其实家庭出身不好的同学仅存在于1966届,而下面的1967届1968届在中考时就被卡住了。


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大家最终的结局是谁也上不了大学。1968年秋,在我们多上了两年后高中以后,最好的出路是几个城市同学没有下乡,去了大清河盐场、柏各庄农场或开滦煤矿这样最艰苦的体力劳动单位当工人,其余则全部或上山下乡或回乡,大家都成了农民—人民公社的社员。


没有毕业合影留念、没有互相的告别留恋、甚至没有毕业证,只有灰溜溜地回家。一切传统的毕业形式在我们身上都没有发生,高中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上面是我同班同学的《学历证明书》,我的则在情绪最低落的时候让我付之一炬了,我认为它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做一个社员,不需要文凭!其实我销毁它也不是无缘无故,首先,高中文凭在中国是没有用的,同级文化水准的中专中师有用,包分配,大学毕业当然更有用。而高中毕业,在农村你若没有关系,别说会计了,就是民办教师,宁可用小学都没毕业的,也轮不到你。另外,学校的这张纸,不是毕业文凭,标明“学历证明”,有关人员懒得连哪一届都没有填写。我分析他不是懒,而是认为无所谓了,哪一届都一样。这张证明是学校教导处刘绍波老师写的,那是默默无闻的书法家,如椽大笔写出的榜书,浑厚有力,学校校门的牌子就是他写的,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过有如此功力的人。现在作为文物研究这张纸,我竟然看不出它是怎样的印刷品,蜡纸的?不像。印刷厂的?为什么用刘老师的手写体而不是印刷字体?我只能判定:外围是蜡版套色印的,内容是刘老师一张一张手写的。反正全校也不到1000学生,慢慢写呗。现在我已经有些后悔了,如果我手头有原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


1968年9月一别,就是20多年,直至1991年班上组织第一次聚会,才有一半左右的同学见了面,互诉衷肠。1992年,母校90周年校庆,又有部分同学见面,那时还都不老,也是事业的顶峰时期。2002年学校百年校庆,参加活动的就少了。退休后的2013年,组织了1966届入学50周年纪念活动,此后又连续两年组织1967届、1968届入学50年纪念活动。在学校里与同学联络极少的我才开始交往其他班其他届的一些同学,算是对全校的老三届这么多年的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


我们班的例子可以代表全校的情况:


1、上山下乡的同学基本全部回城,只有一名在柏各庄农场结婚安家,把根留住。柏各庄农场当时是全民所有制的企业,也无所谓。


2、只有一名农村籍同学被推荐为工农兵大学生,毕业后留校,改革开放后公派赴美留学,取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公民。据我所知,全校1966届仅2名工农兵大学生,其余的都是工农兵中专中师生。


3、1977年恢复高考,一人考上本科(北京农大),4人考上专科(师范类);1978年4人考入本科(吉林工业大学1、河北工业大学2、河北师范大学1)、2人考入大专。两届共11人。


4、农村回乡的同学基本是教师,有几个公务员,在县里任局长等职务,在企业的不多;城市籍的同学企事业单位都有,从事个体工商户的很少,但有一位,夫妻共同下海创业(停薪留职,有救生圈),事业有成,财务自由。


5、从世俗的眼光看所谓成功者,全班有博士一人,教授一人,研究员一人,正高级工程师一人;行政上,正处级公务员一人,企事业单位处级公务员3人。


文革对老高三的影响是巨大的。


1、高中多上了兩年多,这是无法弥补的损失。正常情况下,我应该19岁高中毕业,之后或上大学或落榜回家务农。哪晓得都21岁了,还不上不下没有着落,花着本来就生活困难的父母的钱。心里急呀!1982年秋,我所在的教研组分配来了一位1978级的师范大学毕业生。她是9年学制下的学生,1978年高一,因为学习好,按政策规定学校允许她参加当年的高考。中小学8年加大学4年,她一共12年就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大学毕业时才19岁。我跟她开玩笑说:“我也是一天不落地上学(还有潜台词:也挺优秀),14年多才高中毕业,你12年就大本毕业了。我就算高中本科毕业吧!”说是笑话,含着我多少心酸啊!


2、很多人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如果1966年正常高考,我们班至少会有30个人以上被大学本科录取,其中会有十几个人考进名牌或重点大学,这是我基于当时政策环境的分析。如果按现在的录取办法,会有95%以上的同学考中,那么为什么只有30人呢?因为班上至少有6个人家庭出身不好,他们都不可能考上大学。1964年“四清”以后,阶级斗争的弦越来越紧了,1965年的高考基本就是这种情况。


可是,当高考终于到来的时候,尽管迟到了11年半之久,不少同学却没有参加,尤其是城市籍的一些同学。因为他们有了正式工作,有了家庭拖累,所以选择了放弃。反而是我们这些农村籍的学生,身份还是农民,面临只此一条光明大道,义无反顾地参加了,获得了身份转变的机遇。


3、老高三虽然有学习优势,但却没有年龄优势,在学习成绩不是最重要因素的情况下,推荐上学招工等都处于劣势,甚至超出了政策范围。即便是后来通过高考上了大学,也已经30多岁了,在学术上很难与20左右的年轻人匹敌,更难出高端的科研成果。1977年高考如果完全按照考试成绩录取,恐怕老高三要占多一半,所以国家限制了比例,是有道理的。

老三届的命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发生了根本改变,政策的阳光普照加上自身的不懈努力,让很多老三届人差不多都有了一个相对不错的人生道路。


如今,老三届人老了,但我们依然心系祖国,愿我们的祖国日益繁荣强大,愿我们的人民日益生活幸福。也愿所有的老三届人幸福安康。

来源:老三届之家


精选文章推荐

知青往事回忆、上山下乡岁月

留守知青、返城知青人生经历

▲知青历史、人物、研究与思考

征 稿

童年回忆、青春往事、知青岁月、返城生活、人生经历、光阴故事、老年生活……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和老照片
投稿邮箱:jianzi103@163.com



点击 关注老知青家园、阅读往期文章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