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港單日新增確診614宗!醫院床位、隔離設施也快爆滿了…

嶼天下 嶼天下 2023-09-19

香港確診人數近日激增。


原本以為過去兩天香港疫情已經夠嚇人了↓


2月5日,確診351宗,本地病例343宗,161宗源頭不明,初步確診200宗


2月6日,確診342宗全屬本地病例,242宗源頭不明,初步確診逾300宗


結果今天(2月7日)確診數直接翻了一番!


據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公布的最新數據,香港今日新增614宗確診,再創爆疫以來單日新高,包括7宗輸入及607宗本地感染!本地個案中,150宗與其他個案有關,其餘457宗個案仍在調查。


另外,有超過600宗初步確診個案。



面對疫情如此嚴峻,港府有何對策呢?


「居安抗疫」明日啟動



據衞生防護中心總監徐樂堅表示,由於個案上升,公院床位緊張,明日(2月8日)將會啟用竹篙灣社區隔離設施,並啟用「居安抗疫」計劃。


徐樂堅指當局會先找出密切接觸者,了解檢疫人士家居環境是否合適,並為有關人士提供檢疫包、快速測試包、溫度計等。


不了解「居安抗疫」計劃的小夥伴可以先看下方解釋 ↓



簡單來說,就是有一些原本要去檢疫中心檢疫的人都要先在家隔離。



國泰空少在居家檢疫期間偷溜出去吃飯引爆疫情的事情還歷歷在目,「居安抗疫」計劃帶來的社區「播毒」風險要怎麼讓人放心?



再者,「居安抗疫」使得一些輕症患者無法入院,也很有可能令這些患者病情惡化而變成重症病人,屆時香港的醫療系統又如何能承受大量的重症病人?


病毒多區快速蔓延!


何況,現在疫情已經擴散到醫院。


據悉,有10間醫院都有員工確診,涉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瑪嘉烈醫院、伊利沙伯醫院、明愛醫院、律敦治醫院、北大嶼山醫院、屯門醫院、大埔醫院、天水圍醫院及仁濟醫院。確診患者包括一名醫生、8名護士及8名病人服務助理、運作助理及文員。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今日也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全港監測結果顯示病毒正在不同地區快速蔓延 



而中大公共衛生及基層醫療學院助理教授郭健安,今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因為第5波疫情貼近農曆新年前後,市民有較多社交接觸,相信未來陸續會有更多組群爆發。


郭健安指,由於目前不明感染源頭個案相當多,以1人可傳染給另外4人推算,單日確診數有可能達到1000宗。若當局短期內無法追蹤密切接觸者,疫情或更難「見頂」



不過,即使疫情都火燒眉毛了,居然還是有人想躺平


除了「動態清零」別無選擇


行政會議成員、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工作小組成員林正財日前就稱,明白現在的疫情狀況以及市民「抗疫疲勞」的困境,認為在疫苗接種率達到合理水平的前提下,社會應該在適當時候思考「退場機制」,尋求「動態清零」與「共存」之間的平衡點。


什麼叫思考「退場機制」、尋求「動態清零」與「共存」之間的平衡點?香港除了「動態清零」還有其他路可走嗎?


正如《人民日報》今日(2月7日)發表的文章——《「動態清零」是香港抗疫的科學選擇》所說,「動態清零」從來就不是追求「零感染」,而是我國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下常態化疫情防控的總方針!



它要求做到對病例及早發現、快速處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使疫情不構成連續性社區傳播,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


其背後體現的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抗疫理念,也被實踐證明能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成效。


經驗顯示,2020年4月至今,中國內地經歷的疫情反復,都在「動態清零」總方針的指導下得到了有效遏制。



「動態清零」符合香港社會的實際情況。


而對香港而言,「動態清零」也是符合香港社會實際情況的科學選擇,這是因為香港人口密度大,老齡人口佔比較高,醫療資源有限,仍有100多萬名市民未接種第一針疫苗,70歲或以上長者接種率較低。


此外,香港對外高度開放,境外輸入性風險高。如果放棄「動態清零」而選擇「躺平」,可以預見,病毒必將快速大規模擴散,給香港民生和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損害。


只有採取主動積極的「動態清零」策略,才能減少發病、重症和死亡率,避免醫療資源擠兌甚至崩潰,最大限度保障香港市民生命健康。




儘管短期內收緊的防疫政策可能對感染者及密接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不少行業的正常經營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遠看,這一策略能以最快速度撲滅疫情,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香港經濟社會的影響,使香港社會在安全的前提下恢復正常運作和對外正常交往。


總的來看,「動態清零」有利於香港經濟社會長遠發展。應算清楚民生賬、長遠賬、總體賬,絕不能被一時困難遮蔽雙眼。



至於港府接下來要怎麼做,還是來看看國家衛健委新冠肺炎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近期對香港防疫工作給出的建議吧。


「動態清零」如何落實?


梁萬年接受媒體採訪時首先指出,儘管Omicron的重症率和病死率相較Delta低,但仍較普通流感高,此外,疫情仍處於全球大流行期,病毒也在不斷變異,因此,絕不能夠掉以輕心,仍須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

他更強調,「動態清零」不等於追求零感染,關鍵在於快速發現快速處置。

「一旦被感染,我能夠快速的發現,快速的處置,精准的管控和有效的救治。動態清零也不等於零容忍。我們零容忍的是什麼呢?就是說你一旦發現有病例,你的作為慢,動作不夠快,措施不落實,那個是不容許的。」



梁萬年還提了一些具體的建議,比如,
香港當務之急是擴大核酸檢測,更早更快找到傳染源。同時可以透過大數據的手段,對密切接觸者進行有效追蹤;並通過嚴密的社區防控,建立起網格化的管理。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特區政府從來沒說過要與「病毒共存」,反而一直在強調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方針啊。


但我們捫心自問,如今特區政府採取的措施能達到「動態清零」的效果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能達到梁萬年所說的「快速的發現,快速的處置」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現在就是「作為慢,動作不夠快,措施不落實」——不斷積累的不明源頭個案、不夠堅決的社交聚集限制、不夠嚴謹的圍封策略,處處都有漏洞,而所有的政策幾乎都是被動的,都是在病毒發現之後才去亡羊補牢的,香港的防疫形勢就是處於這樣無限的輪迴之中,如此一來造成的客觀效果就是香港社會被拖到「病毒共存」。


特區政府有「動態清零」的意識是值得肯定的,但現在的關鍵就是要拿出可以適應當前疫情發展形勢的「動態清零」措施,不能「一條路走到黑」,否則就是等於是在開着「動態清零」的車,走「病毒共存」的路。


對於這點,特區政府應當盡快反應過來,採取更加積極、嚴格的防疫措施處置疫情,決不能得過且過,更不能以「沒有能力」作為藉口。



(本文圖片來自政府新聞處新聞公報、中新社、Facebook)



往期推薦

01

● 駱惠寧在線發表新春致辭:讓歷史之光照亮香港未來


_

02

● 香港疫情無間輪迴的反思


_

03

● 兩年來最嚴峻,香港:堅持「動態清零」,絕不屈服!


_

04

● 新年到! 來看嶺南人怎樣過年?


_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