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周年,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6月14日)在出席「機遇灣區」主題採訪活動時表示大灣區機遇無限,有8,600萬人口,經濟總量很大,機遇很大。
他認為可以互利共赢,不需要對立的競爭,而是合作的競爭,並以跟南沙合作為例反映機遇無限,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南沙也可以利用香港的國際化、高度跟國際接軌及金融專業,盡量利用香港可以貢獻的價值,南沙亦有其他發展,香港的專業人士也可以參與。關於香港要如何增強競爭力,李家超表示,祖國成立75周年,國運昌盛,接下來香港將從資金、人才和科技這三個方面增強競爭力 。
他指出,外國的資金可以通過互聯互通的方式投資香港,亦可以投資內地;內地資金也可以經過香港走向世界,這樣資金就會聚集在香港,從而形成香港的優勢。
至於人才,李家超提到,自上任以來即推出多項「搶人才」、「搶企業」計劃,目前已有約12萬人才抵港,超出每年3.5萬的既定目標,為了進一步增強競爭力,相關政策亦會繼續推行。
關於如何從科技層面增強競爭力,他表示,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因此會將重點放在大力推動香港的科技創新中心上。
問及近期有關香港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的負面言論時,李家超指出,香港兩個中心的地位很鞏固,而且很有優勢。國際金融中心最大挑戰不是經濟和金融方面,而是政治因素。他曾經聽過有資金在不問價錢下盡快撤離香港,認為這是一種政治姿態,而非出於經濟原因,強調明智的投資者知道長期投資會有起伏,但政治對市場的不當影響不會持續太久。李家超還提到,很多人說起國際金融中心只是很狹隘地談股票買賣,原因是過去兩年香港恒生指數下降大約三分之一,但最近已經反彈約兩成。
他強調國際金融中心,還包括是否容易幫助國際融資、銀行活躍程度、保險密度、貨幣流動等,其中香港發債水平亞洲第一,世界百強銀行有75%在港營運,香港保險密度全球第一,香港佔人民幣離岸交易八成,從各方面看,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很穩固。他續說,很多時只談國際航運中心的集裝箱量,這是其中一個重要指標,香港在世界排名前十,但更重要是從航運創造的價值去看,香港船舶註冊排名全球第四,有助提升經營者收入,包括律師、會計、融資等增值服務,效率方面名列前茅,香港亦是四個世界航運仲裁中心之一,因此對香港競爭力有信心。他相信以後仍會有一些從外部來的干擾,但香港在《基本法》第23條立法成功後,安全方面已經有保障,社會大致安全平穩。他對這個局面基本上很有信心,市民都明白在平穩的時候也要警惕,警覺性已經提高,讓他有信心香港可以安全平穩,繼續拼經濟、謀發展。此外,李家超還回顧了上任兩年在政治方面做了兩件重大、重要工作,分別是完成《基本法》第23條本地立法的憲制責任,以及完成區議會選舉的工作。他認為香港安全穩定和有效治理特別重要。
(本文圖片來自橙新聞、香港金融管理局及網絡)